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要同意了。
甭管自己如何的制止,大明万历朝的现实就是武人的地位不断的崛起,正在逐渐的向英宗土木堡之变前的那帮家伙们靠拢了。
第139章 补偿或者福利
即使王遴说不出大明现如今有多少人口,万历也能猜得到,当然不可能像利玛窦所说的那样,十个人就有九个是不用缴税的黑户,倘若真的如此,算下来就真的是六万万的人口了,
这个数字自然是不可能,除非万历现在搞一个英雄母亲计划,生个孩子朝廷就补助一定的银子,估计等到自己五六十岁的时候,大明的人口会成长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大明现如今的人口大概会有两万万人,也就是两亿人左右,按照后世一些人估计的数字,在原本的历史上,虽然明朝官方统计的数字是六千万,但实际的估测,大明万历年间的人口,很可能达到了一亿五千万左右,万历比历史上更早的引进了红薯等植物,虽然口感差了点,但是还是能对人口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因此,现如今的大明人口能有两亿是没问题的。
两亿的人口,大明担负不起所有人的义务教育的资金吗?倘若户部尚书王遴给自己这么一个理由,万历肯定嗤之以鼻,户部每年几千万两银子的进项,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停的增加,估计在万历二十年能达到一年一亿两的收入了,这么庞大的财政收入,倘若不能支付的起全民义务教育的费用,万历这个皇帝干脆一头撞死算了,当然在撞死之前,肯定还要要了王遴这个户部尚书的老命。
即使如此,万历也不打算现在就搞出一个全民义务教育的东西,因为还没有那个必要,并且,大明的民户阶层,还并没有形成一个为朝廷尽义务的阶级。当然,这个所尽的义务,肯定是相对于军户和匠户而言的,毕竟即使是民户,同样是要有缴税的义务的。
但这种义务和军户和匠户比起来,就略微显得不值得一提了,大明的军户和匠户,是父传子,子传孙的职业,父辈是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军户有为大明种官田的义务,同样也有服兵役的义务,匠户也是同样,世世代代都是工匠的阶级结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明代的军户和匠户身份下贱,尽管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误读,但是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例如有人做过统计,明代的庶吉士这个只有一千人左右的群体,民户子弟大约占上六百多人,军户占了三百多人,匠户只有三十多人,但是民户的人口数量却比军户要占得比重要大的多,庶吉士却只比军户多出不到一倍,匠户也是一样道理,倘若是按照比例,那么出出现庶吉士这个集体最多的却是军户,匠户其次,民户反而是最少的。并且,整个大明朝的大学士中李东阳、万安、刘吉、岳正、刘、翟銮、梁储、毛纪、高拱、张居正、沈鲤、赵志皋、王家屏、叶向高、方从哲等人都是军户出身,因此,说军户在的大明说是低贱的群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说法。
当然,说军户制度废弛了确实是真的,嘉靖年间的一帮倭寇就能流窜到南直隶无人能挡,就已经说明,本来为大明提供军事力量的军户阶层,现如今已经没了战斗力,不然戚继光等人也不会选择招募民户中的矿工等作为自己新的士兵主力。
军户没落了,但那时嘉靖朝的事情,万历可不养闲人,更何况这群闲人本来应该为朝廷提供很大的义务。
将军户重新成为大明兵制中的主体,但并不是原来的模式,而是先把这个集体变成一种建设兵团,然后赋予这个特殊户籍的人服兵役的义务,而不是直接把这帮人当做士兵使用。
军官从自己带到天津时的那一批幼官舍人营和殚忠孝义营选择,士兵从军户中抽取,这是万历对于崩坏了的使用方法,从结果上来看,这个做法不错,不把军户当士兵,而是把他们当做入伍征召的新人重新训练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两种方式的使用,让本来日益衰落的军户制度,重新有了用处。
比民户多出部分缴税的责任,并且比民户多出一个服兵役的义务,还要拖家带口的到大明的新开发的地区垦荒,军户的价值无疑是被万历压榨的。
压榨一个群体,那么自然要给予这个群体足够的利益,或许说万历还是一个较为有良心的统治者,在压榨军户的同时,也在寻找着给予军户补偿的方式,而义务教育的方式,也算是其中之一。
这种事情优先照顾军户和匠户在万历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欧洲最先落实施行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然而,最初这个教育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社会培养许多的科学家,而是更优秀的军人和工人。
大明不是义务兵制,平民不需要服兵役,施行的是军户制,万历把这种制度改为了军户义务兵制度,那么自然福利就要优先照顾军户这个群体了。所有的军户和匠户都有为大明服务的义务,同样享自然要享有接受免费教育的权力,这正是万历的想法。
万历自觉在补偿军户,当然,实际上,他不明白在自己统治的国家里,军户早在几年前的重新被拾起的时候,就已经不是一个被不看好的群体。
大明在不断地武力军事扩张的时候,最先获得利益的,就是这些活动在一线和二线的军户们了,自然,军户从和农民无二的群体,再一次成为英宗朝之前那样一个令人羡慕的群体。
尽管需要为朝廷打仗,可能会战死沙场,但是一家服兵役的人数有一定的限度,强调精兵的万历自然不会要老头子和小孩子这种没有战斗力的士兵,并且士兵也有了自己的服役年限,加上高额的军饷,已经掉到各地的建设兵团们所分的土地,直让一般的民户们都羡慕不已,如同开国之出一样,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在想办法托人把自己编入军户这个集体了
就这样,或许万历是打算给被自己压榨的军户一个补偿,但是对于军户们而言,这已经不算是压榨自己的补偿,因为他们或许早期并不情愿,但现如今却只觉得作为一个军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了,现如今万历把首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好处给他们,他们反而不觉得是补偿,而是天上掉下来的福利了。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军人都因为这个政策而受惠,在许多人乐意的同时,同样有一批大明的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在苦恼着。
第140章 募兵怎么办?
“大帅,当初兄弟们可都是提着脑袋跟着大帅的,那时候东南沿海诸省,有哪个卫所的兵和咱们兄弟一样,倭寇的刀架在兄弟们的脖子上,咱们兄弟有哪个眨过眼!”戚家军的老将朱珏拍了拍自己的胸口说道。
“当初那帮军户们几千个人打不过他们倭寇几十个,被人家一路打到南京城无人能拦,后来戚帅跟兄弟们保证,咱们义乌的兄弟才出来跟着大帅当兵的,哪一战咱们兄弟不是顶在前面,当年我老朱更是一口气连劈了七个倭寇大气都不喘,大帅你不能说不记得了吧。”
怎么可能会不记得,这个朱珏可是他戚继光一手操练的戚家军中的悍将,在整个戚家军中也是以悍勇出名的,戚继光怎么也不会忘记自己这样的老兄弟。
“朝廷不把我老朱算作军户咱不介意,我朱珏原本一个矿工,跟着戚帅一路打下来,现在也有自己的官职,虽然比不得吴惟忠他们几个脑袋好使的,封妻萌子的大官没啥指望,但是好歹也是个军官,自家的事情我照顾的过去,当不当的上军户咱老朱我不介意。可是咱们阵亡的兄弟们怎么算啊,那帮被倭寇追的满地跑的军户现在发达了,咱们从义乌里出来的一帮老兄弟,活着的还好说,那些阵亡的,朝廷当初可就只发了点抚恤金就打发了,阵亡的兄弟家里面,可都是靠着兄弟们的接济才过日子的,现在朝廷优待军户,虽说咱们不是卫所,但好歹都是朝廷的兵,现在怎么想要个军户的身份都不行。”
没错,朱珏到这里来找戚继光,不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的,毕竟即使不如吴惟忠和胡守仁等人那样已经身为总兵独镇一方,但是朱珏毕竟是戚家军中的悍将,在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倭的时候,就战功赫赫,不是总兵但也是参将级别的人物,朝廷对于军户家庭的优待政策,对于像他这样的军官们而言,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
大明是集权式的封建国家,无论是一直以来的地主阶级还是逐渐兴起的商人阶层都是大明统治的支持者,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比如说这些军官,显而易见就属于地主阶级和商人资本。无论是朝廷发的俸禄还是他们本身已经拥有的财产,都比现如今朝廷所谓的优待军户的福利们要多得多。
“咱们这些朝廷募来的兵,无论是现役的还是已经战死了的,和那些军户们哪个不是一样为朝廷打仗,我就不明白,俺们这帮人为什么不能算是军户,就算俺们这些人不算,那死了的弟兄们总要给个优待吧,莫不是他们军户算是兵,咱们这些募来的兵就不算是兵了吗?!”
“谁说你们不是兵!你们是大明的兵,是大明的军人!”戚继光拍了下桌子说道,“不论是在军中还是退伍了的,不论是你们是自己,还是你们的亲属,享受的待遇都是一样的!”
这算是什么事啊!把跑到自己府上耍脾气的朱珏劝回家,戚继光心中想到。
和他的这帮属下不同,他是军户,而且是实打实的老军户,从十六岁成为大明的军人开始,他就是袭的是从他父辈那里继承而来的大明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了,可是他的这帮老部下却大都不是。他手下的士兵,是因为当年倭寇横行东南,由于他发现卫所的农民兵已经没有战斗力,不堪重用了,这才建议朝廷重新招募一批可以打仗的士兵的,得到朝廷的允许后,才会有他在义乌在矿工中招募士兵组建戚家军大破倭寇的事。
然而在义乌招募的矿工,可不属于大明军户这个集体的范畴之内,尽管他们后来都是大明的士兵,但是他们却不是军户,反而依旧属于民户的范畴。
尽管在万历对军户改制以前,这种面向大明所有百姓的募兵制已经逐渐向着主流发展,但是在万历重新重用军户之后,原来使用的募兵制自然渐渐成为过去,但是原来募兵制所产生的军官和士兵,自然不可能消失,反而依旧活跃在大明兵制其中。
可是,现如今朝廷对于军户的优待政策,却没有包括上他们,在勋贵和军户重新抬头之后,募兵制这个集体反而又再次成为军中较为弱势的群体。
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把募兵而来的士兵家庭不算作是军户的!张学颜那个老家伙脑袋秀逗了不成?!戚继光心中暗骂道。
这还真的不能怪张学颜,毕竟对于兵部而言,这些用募兵制招募而来的士兵和大明原有的军户士兵,本来就是分开的,二者本身上就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之内,现在万历打算给予军户家庭福利,那些募兵而来的士兵家庭,自然被兵部中人划归到军户之外。
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自己的老部下也只是来找自己诉苦而已,谁知道若是兵部不把这碗水端平了,到时候自己的这帮老手下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就说他从义乌带出来的那一帮混人,一个二个都不是什么好想与的角色。
同样容易出事的,不仅仅是他手下的一帮兵,另一个人手下的兵,同样容易闹出幺蛾子来。
“俞志辅啊,你死的倒是早,倒是把事情都给撂给我戚老虎管了。”摇了摇头,戚继光小声说道。他和俞大猷合称俞龙戚虎,同样也是嘉靖朝开始进行募兵制招兵的带头人,自然两个人带出来的手下多是募兵制而来的军官和士兵,但是和历史上一样,俞大猷毕竟年纪比他大,万历八年就去世了,现在剩下的一帮手下,自然是要靠他这个戚老虎来照顾了。
现在莫非又要跑去和张学颜在兵部里来个扯皮吗?想到那帮文官,戚继光就一阵头疼,他不是李成梁,像前段时间那样抓着都御使打一顿的事情他一个人肯定干不出来,毕竟和李成梁那样无赖不同,他本人更擅长的其实更多的是滑头而已。
和文官们扯皮太麻烦,还是换一个更有效的法子吧,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还不算晚,戚继光吩咐自己的管家给自己准备好衣服,这种事情,还是交给皇帝本人更好些,毕竟这种事情,只要皇帝发话了,让他们这帮武将们有了理由,那么那帮文人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第141章 白感动一把
“把这些人都算作是军户不就行了。”奇怪于戚继光来见自己是什么事的万历,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因为这个事情。
对于万历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