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盗-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占据。之前一年的大雪灾,已经让大辽国不堪重负。军粮,的确是个问题。

    五十万大军,萧燕燕的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她只是一个女人而已,如今已经到了她精力和体力的极限了:五十万大军啊,叫我去哪里找那么多军粮出来?

    北海王耶律明镜大声叫道:太后,如今已经到了大辽国生死存亡的关头,五十万大军的军粮的确不是小数目。必要的时候,臣以为,可以动员举国百姓,进行战时征集。集中大军的力量一举击破宋军,只要打破了河北防线,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逼开封。到时候,军粮,军饷,迎刃而解。

    你说的的确有道理。可是萧燕燕苦笑道:若是攻不下河北防线呢?

    耶律明镜一时语塞,支支吾吾的说道:那那

    萧燕燕索性替他回答了,这位契丹太后无力的说道:假若攻不下河北防线,那我们的五十万大军就要和宋军在幽燕展开拉锯战,秋天打不完,冬天就要退军,粮草消耗殆尽。不用宋军打过来,辽国自己就要内乱。

    数十位大臣默然无声,他们都知道,萧燕燕说得是实话,契丹和宋国不同,并非是那种中央高度集权的国家。契丹是由一个个部落组成,契丹族自然是最强大的一族,但是其他民族的力量也不可小视。为了利益,大家可以团结在一起,可是遇到危机的时候,分崩瓦解的倒是比谁都快。而且很多人,对如今的朝廷并非十分满意,可能有的大臣,有的部族已经暗中开始和宋人私通款项。这样的危机是诸位大臣都不得不面对的。

    那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啊,与其被谢慕华逼上来,不如轰轰烈烈的跟他大战一场,打他个天翻地覆。耶律明镜大声喊道。

    朝堂之上,你注意点。萧燕燕的话音看似无力,却包含着不可违逆的霸气:大呼小叫的像什么?

    耶律庵哥撒到底是老成持重一些,问道:太后,如今打也打不得,不打的话,宋军很可能就会逼上来。咱们到底要怎么办,还是得拿个主意,不然的话,前线将士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到时候,不用宋军来打了,咱们自己就已经乱了。

    萧燕燕爱怜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子还没有长大成*人,契丹就遭遇了建国以来的最大危机,天灾,**,外敌。之前耶律清的叛变,让契丹内斗,白白损耗了不少实力。之后的雪灾,让契丹欠收,牛羊冻死无数。宋军占据大同之后,有条不紊的进行部署,杨继业守大同,死守不出,哪怕休哥怎么诱敌,这个老将军就是不为所动,看准了机会,咬一口,占点便宜就回去。可要是强攻的话,大同和雁门关,杨继业和宋偓两员老将前后照应,别说是休哥,哪怕是耶律阿保机在世,也未必敢说一定能够把大同攻克。

    到了攻打幽州的时候,谢慕华简直就是在耍赖,五百门石炮,数以万计的石弹,就像不要钱似的猛砸幽州。别人攻城,还指望着把城池打下来自己守着。可是谢慕华根本就不,只管先打下来再说。契丹人穷啊,这么玩不起啊。

    休战,派人议和。萧燕燕斩钉截铁的说道。

    不行!几乎所有的大臣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声音,这还得了?从来都是宋人来跟辽国人议和,从来都是契丹人占便宜而宋人吃亏。现在要是提出议和的话,岂不是把便宜都给宋人占完了?

    萧燕燕冷冷的看着座下群臣,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在想着自己的利益。打,倒是可以打,打完了怎么办?萧燕燕看不到对宋国全面战争的胜机在哪里,指望一支没有军粮缺少军饷的军队去打仗?不如求神告佛,指望天上多砸几道雷下来劈死谢慕华更加划算。

    而且,一旦战败,萧燕燕和自己的儿子所要面对的压力是无穷无尽的。萧燕燕手中的实力,主要就是南院和北院的军马,这两路人马,就像是支撑着皇位的两条腿一样,一个都不能出事。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面对的就是独木难支的局面。契丹人是游牧民族,部落的荣誉感很强。他们关心自己的部族,远远超过关心国家的命运。

    要是输给了谢慕华,萧燕燕就得要面对着来自无数契丹贵族的反扑,到时候,儿子的皇位是不是还能坐得稳,就难说的很了。可是谢慕华就不同,这个家伙就算是打败了,也可以依据长城线固守,摆出一副死狗不怕打的架势,爱谁谁。宋朝国内已经被谢慕华整顿完毕,就算他在幽燕输掉,也无关他在大宋内部已经达到顶峰的声望。

    这是一场绝对不平等的较量,萧燕燕想起来就恨得牙痒痒。看着群臣,萧燕燕厉声说道:好,你们说不议和,哪个能给我筹集出足够五十万大军支撑三个月的军粮的,站出来,我让你统帅马,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全部归于你的属下。哪个?谁有这个本事,出来说话。

    萧燕燕一指耶律明镜:刚才你不是说不行吗?好,为了大辽国的利益,为了前线的官兵不饿肚子,你把你的全部身家都给捐献出来吧。你的牛羊,你的财宝,你的私兵,全部拿出来。

    耶律明镜变了脸色,煞白煞白的,嘟囔着说道:就算把我的身家算上,也只是杯水车薪,怎么够吗?

    萧燕燕轻蔑的骂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你们还在推三阻四,还在想着自己的利益,有哪个是真正为了大辽国想的。这一场仗,我们打得起吗?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赢的仗,你们倒是挺有勇气。好嘛,如今叫你们来捐家产,就畏首畏尾了?等到谢慕华打到上京来的时候,你们想捐都没得捐,统统都要纳入宋人的国库了。

    数十位大臣鸦雀无声,只是静静的听着萧燕燕在那里咒骂,耶律庵哥撒看群臣实在有些尴尬,便走上前说道:太后娘娘息怒,若是要议和,咱们至少也要争取到战争的主动权才能议和。不然的话,现在就跟宋人议和,吃亏太大了。

    这个我明白。萧燕燕发完了脾气,也收敛了下来,淡淡的说道:议和的人选我心中已经有数了。通知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叫他们在东京一带固守,同时寻找战机,能够打击到宋军的话,就狠狠的打。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方便朝廷和宋人议和。

    那议和是去找谢慕华,还是发国书给宋朝皇帝呢?耶律明镜问道。

    他一句话说完,看到群臣鄙夷的目光投了过来,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蠢话。

    萧燕燕不屑的说道:你可要想清楚了,谢慕华才是如今南朝的当家作主之人。发国书给宋国皇帝只是个形式,用不用都无所谓。我们大辽国到了现在这个关头,还需要去看对方是谁吗?哪个能做主,哪个就谈。

    耶律庵哥撒朗声说道:太后娘娘放心,臣这就吩咐下去,命人准备好国书。东京那里还有一部分兵力,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合并一起,就算谢慕华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攻克东京。打幽州的那种方法,只可能用一次。

    顿了顿,耶律庵哥撒问道:不知道太后娘娘准备派哪位大臣去议和呢?

    萧燕燕长长的出了口气:议和,还是去一个最适合跟谢慕华讨价还价的人吧。

【第二十五章 文化】

    连绵不绝的营帐,锦旗飘扬的大军。这些日子以来,宋军和契丹大军保持了一种奇妙的规律。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绝不主动出击,这两位在大辽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和宋军跳起了华尔兹,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谢慕华倒是端坐在中军大帐之中,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潘惟吉自从前线撤下来,就没事朝谢慕华这儿跑。这小子的政治嗅觉渐渐磨练出来了。如今的大宋是个什么局势,别的不说,谢慕华眼瞅就是等于皇帝的人了,多抱抱粗腿,多拍拍马屁,肯定是有好处没坏处的。

    相公,看契丹人这动静,是不是要在辽阳府跟我们大战一场啊?潘惟吉乐呵呵的问道:怎么样,上次我在得胜口打的不错吧,没给咱们宋军丢脸。

    少来邀功。谢慕华拍了拍放在桌子上的功劳簿:军功官都给记下了,少不了你的。你小子口口声声说契丹人要在辽阳跟我们决战,我看你八成是当了契丹人的细作。这事儿,关系到高度机密,我能随便告诉你吗?

    相公你又说笑了。潘惟吉嬉皮笑脸的一点也不在乎,还看了看坐的潘美。

    潘美老成,便开口问道:谢相公,如今枢密院从江南,从中原不断调动兵马北上,可是要和契丹人果真开战吗?

    哦?谢慕华看是潘美问话,便严肃了许多,反问道:潘太师你看呢?

    相公也是带惯了兵,打惯了仗的人。本来不应该老夫多口。攻下幽州,咱们大宋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加上武器要比契丹人威猛的多,三军用命,一心要收复幽燕,所以一股而下。但是攻打辽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契丹人的东京辽阳府,距离大宋的后勤中心,相距数千里,就算在河北再发动二十万民夫,也未必够用。贸然远征辽阳,只会劳民伤财,最后雷声大雨点小。况且,就算是打下了辽阳,也未必能够震慑上京。所以,老夫猜测,相公别有深意。潘美分析道。

    不愧是开国老将,几句话就把问题的本质给看得清清楚楚,谢慕华也不由得对这个老头子多了几分佩服。

    我在不断的调动兵马,其实不是为了攻打辽阳。谢慕华解释道:攻克幽州之后,长城线,我们就已经恢复了。占据长城而守,是古法。但是古法未必管用。其实,长城也并没有真的阻挡住外敌入侵。南北朝的时候,胡人不是一样越过长城一路南下吗?所以,固守不是办法,还是要主动出击。这个出击,是小规模的,是骚扰性质的,也是练兵性质的。长期在边境保持轻度战争状态,有助于军队保持良好的作战氛围,使得军队的体制不至于僵化。重兵驻扎北方,也可以威慑契丹人,迫使他们朝北方发展。

    北方?其实宋人大多对北方不太了解,只知道那里有大漠,有草原,至于草原之北是什么,就不太清楚了。可是潘美他们不知道,不代表谢慕华不知道啊。过了蒙古草原,就是俄罗斯了。还有广袤的西伯利亚。当然,那里现在还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谢慕华就是要契丹人去当这个开路先锋。

    既然无法南下,那就只能北上。契丹人为了生存,必须要一路朝北。能够把他们迫入欧洲是最好不过的了。

    潘太师、李节度使!谢慕华轻声叫出两人的官职,说道:你们以为,大宋最厉害的是什么?

    是军队?李继隆自己就摇了摇头,论到单兵素质,大宋的官兵还无法和契丹人相提并论。宋军的胜利,是来自战略上,来自科技,来自举国的胜利。

    潘美也是一脸迷茫的摇了摇头。谢慕华笑道:我们宋人最厉害的不是武力,而是文化。

    中原地大物博,诸子百家,自先秦以来,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有无数文人墨客,有系统的社会体系,有传统的道德观念,有成熟的理念制度。这些都是汉人的财富。南北朝,那么多异族入侵中原,最后又怎么样呢?他们只有两个命运,要么,被汉人消灭,彻底的消灭,整个民族被毁灭掉。要么,他们就会被同化。那时候多少鲜卑人,多少氐族人来到中原,现在你可还能看出他们是鲜卑人,氐族人吗?

    谢慕华摇了摇头:谁也看不出来,他们早就穿汉服,说汉话,做着和我们汉人一样的事情。就连他们的血统,都已经驳杂不纯,可能整个身体里,还剩一个巴掌留着鲜卑的血,余下的都是汉人的血了。

    谢慕华指着外边的大军说道:这里雄兵十余万,你们能保证他们都是纯粹的汉人?尤其河北京东之地,数百年来历经战火,数以百万计的异族进入北方。你能看出来,哪个人是异族的后代吗?不可能。

    但是我们汉人的文化就是有这样的威力,能够把不同民族的人,彻底同化在大汉文化之下。所以,今后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百年,对于契丹,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我们要做的并非是武力征服,而是文化输出。

    潘美和李继隆的脸上都流露出震惊的神色,的确,作为传统的将领,他们很难去想象从文化上去征服一个民族。但是汉民族强大的包容性,是谢慕华深信不疑的。任何一个民族,只要和汉人生活在一起,假以时日,必然是被汉人同化,而绝非反之。

    相公的意思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李继隆缓缓的问道。

    其实做法不难,假如你去草原上带一个契丹人来中原,让他过一过中原百姓的生活。让他衣食富足,不会因为雪灾旱灾而吃不上饭,不会因为牛羊瘟疫而倾家荡产,有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住,不用在帐篷里度日。让他有戏听,有饭吃,有蹴鞠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