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利刃-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蓖吮堋!�
  15时04分,北洋水师旗舰定远中弹起火。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打击北洋水师突前的致远。致远(管带邓世昌)沉没。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径直驶回旅顺(广甲在途中触礁搁浅,两天后被日舰击毁)。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击中,并引起堆积在甲板上的弹药爆炸。 
  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信号。 
  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 
  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管带林永升)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海战结束)

海战结果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日本海军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双方战斗序列
  联合舰队舰艇
  第一游击队
  巡洋舰:吉野(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海军少将旗舰,舰长大佐河原要一)、浪速(舰长大佐东乡平八郎)、高千穗(舰长大佐野村贞)、秋津洲(舰长少佐上村彦之丞)
  本队
  巡洋舰:松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海军中将旗舰,舰长大佐?本知道)、严岛(舰长大佐横尾道昱)、桥立(舰长大佐日高壮之丞)、比?(舰长少佐樱井规矩之左右)、千代田(舰长大佐内田正敏) 
  旧式铁甲舰:扶桑(舰长大佐新井有贯) 
  炮舰:赤城 ;武装商船(代用巡洋舰):西京丸(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 
  北洋水师舰艇
  铁甲舰:定远(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旗舰,管带右翼总兵刘步蟾)、镇远(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 
  巡洋舰:来远(管带副将邱宝仁)、经远(管带副将林永升)、致远(管带副将邓世昌)、靖远(管带副将叶祖?)、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广甲(管带都司吴敬荣)、超勇(管带参将黄建勋)、扬威(管带参将林履中)、平远(管带都司李和)、广丙(管带都司程璧光) 
  炮舰:镇南、镇中 
  鱼雷艇:福龙、左队一、右队二、右队三

海战影响
  黄海海战是海军发展到铁甲舰时代后的一次大规模海上舰队决战,颇受世界各国海军人士的重视。
  北洋海军的两艘铁甲舰显示了防御能力的优势,厚装甲无一处被击穿。战舰依然是海军中不可替代的主力舰。安装重型火炮的相对小型战舰在海战中效用不高。 
  北洋海军在大口径火炮方面占优势,但射速较低。联合舰队各主力舰均装备了中口径速射炮,通过速射炮的密集炮火弥补了其大口径火炮的不足。对19世纪末海军的武备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此役后各国海军设计的战舰,均重视提高大口径火炮的射速,并强化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 
  海战双方都针对性选择了不同的阵型。联合舰队采用单纵阵有良好协调性。北洋海军各舰舰首向敌,因对准不同的军舰,出现阵形紊乱导致各自为战的局面。各国海军得出结论,海战中最重要的是阵型的整齐与协调;纵阵比横阵更适合发扬火力。 
  联合舰队在海战中机动性占有优势,第一游击队编队航速达到15海里,海战中进退自如,始终掌握著选择进攻目标与时机的主动权。

关于方伯谦的争论
  黄海海战结束以后,8月24日,济远舰管带方伯谦被以「临阵退缩,致将船伍牵乱」的罪名斩首。
  关于对方伯谦的评价,史界至今仍有争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伯谦家乡福建省出现了为方伯谦翻案的热潮。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以外研究北洋海军史和甲午战争史的学者却表现出谨慎的沉默,很多著名学者认为以现有的史料,尚不足以翻案。
 

 (日:俄)蔚山海战 '本章字数:832 最新更新时间:2010…01…14 11:00:00。0'
 
 蔚山海战是日俄战争期间日本海军与俄国海军内之间发生的一次海战 
  日期:1904年8月14日 
  位置:日本海 
  参战者 
  日本指挥官:上村彦之丞海军中将 
  兵力:4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
  伤亡:无舰船损失
  俄国指挥官:亚辛海军少将 
  兵力:3艘装甲巡洋舰 
  伤亡:损失1艘 
  蔚山海战(Battle of Ulsan,1904年8月14日)是日俄战争中两国在黄海海战(1904年)之后4天爆发的一次较小规模的海上冲突。
  背景
  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海军驻海参崴基地,由3艘装甲巡洋舰(格罗姆鲍伊号、俄罗斯号、留里克号)为基干组成的巡洋舰分舰队,在双方公告开战的当天,就出现在日本海域,进行破交作战。这支分舰队频繁出击,给日本海上运输造成相当大的麻烦。尤其6月15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在对马海峡附近击沉日本的“常陆丸”、“佐渡丸”(一个近卫团的陆军官兵葬身海底,并损失了18门攻城重炮)。当担任海峡警备任务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二舰队赶到现场时俄舰早已全无踪影。海参崴分舰队继续沿日本本州岛西海岸向北扫荡,击沉3艘、拦截4艘并俘虏2艘货船后,平安返航。日本举国哗然,联合舰队第二舰队司令上村彦之丞中将的家宅被民众捣毁。7月海参崴分舰队穿过津轻海峡,沿日本东海岸南下,击沉了多艘货船,并出现在东京湾附近海域,京畿震动,日本集结大规模兵力拦截,而俄舰队再次平安返航。
  海战
  8月12日,俄海参崴分舰队南下对马海峡,接应驻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突围撤往海参崴(该舰队已于8月10日被击溃)。 8月14日凌晨,海参崴分舰队在对马海峡遭遇联合舰队第二舰队的4艘装甲巡洋舰(出云、常磐、磐手、吾妻)。 5点20分,日舰开始炮击。日舰在数量、火力、航速方面占有优势。俄舰试图突破日舰拦截。位于舰列末尾的俄舰留里克号在日舰重点打击之下舵机受损脱离队列,丧失战斗力。俄舰试图救助留里克号,最后放弃。8点30分,俄舰格罗姆鲍伊号、俄罗斯号通过不断机动突破日舰堵截。日舰磐手号受伤先行返航,吾妻号发生故障,最终日舰放弃追击。留里克号为避免被日舰俘虏自沉。 

 (日:俄)黄海海战 '本章字数:1339 最新更新时间:2010…01…15 10:00:00。0'
 
 1904年黄海海战(Battle of the Yellow Sea,1904年8月10日)是日俄战争之一部份,是日俄战争期间两国第一次正面的海上冲突。
  日期:1904年8月10日 
  地点:旅顺港外黄海海域 
  参战方 
  日本指挥官:东乡平八郎海军大将 
  兵力:4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8艘巡洋舰、18艘驱逐舰、30艘鱼雷艇 
  伤亡:226人伤亡
  俄国指挥官:维佐弗特海军少将 
  兵力:6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4艘驱逐舰 
  伤亡:343人伤亡(含舰队司令维佐弗特) 
  海战背景
  1904年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的鱼雷艇偷袭驻旅顺口外锚地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双方在旅顺港外都制定了相应的水雷封锁战术,双方有多艘战舰触雷沉没。4月18日俄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触雷沉没,舰队司令马卡洛夫(战争爆发后接任)遇难,从此俄军丧失了争取黄海制海权的自信心。
  6月日军从陆上包围旅顺,加紧围攻旅顺,俄太平洋舰队继续留在旅顺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决心突破旅顺口外日本舰队的封锁,撤往海参崴。8月7日,俄舰队接到“迅速突围,驶往海参崴”的命令,开始突围行动。
  海战经过
  ★8月10日
  8点45分,俄舰队出港,向海参崴突围。此前日舰队已经觉察到俄舰队的突围企图,提前在山东半岛外的黄海海面游弋,实施封锁。
  12点左右,俄舰队航向几乎正东,航速13节;日舰队航向西南偏南,航速16节,双方距离约10海里。日舰队企图从前方横越俄国舰队(占领“T”字射击阵)。
  12点10分,俄舰队采取回避交战的方针,力图以机动突围,俄舰队向左转,航向朝北与日舰队相对航行。
  12点30分,日舰队向左转,取与俄舰队几乎平行的航向。
  12点40分,日舰队为保持与俄国舰队的接触,向右转,恢复与俄舰队相反航向。双方距离接近到4。5海里。
  13点左右,双方开始交火。稍后俄舰队转向突破了日舰封锁,与日舰队脱离炮火接触,向东南方向逃逸。
  16点30分,日舰队利用航速优势追上俄舰队,与俄舰队平行航向进行炮战。俄舰队集中打击日舰队旗舰三笠号,使它严重受创。
  17点40分,日舰命中俄旗舰太子号的舰桥,击毙指挥官维佐弗特少将,太子号因操舵装置被毁,向右偏转,俄舰队失去了指挥,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夜幕降临,日舰队驱逐舰和鱼雷艇准备夜袭。俄舰队无法统一行动,开始溃散。大部分俄舰逃回旅顺。
  参战舰队序列简介
  日本联合舰队
  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舰队指挥官:东乡平八郎大将
  战列舰4艘:三笠号(旗舰)、敷岛号、富士号、朝日号
  装甲巡洋舰2艘:春日号、日进号
  巡洋舰8艘,驱逐舰18艘,鱼雷艇30艘。(舰名略)
  俄国太平洋舰队
  俄国太平洋舰队指挥官:维佐弗特少将
  战列舰6艘:太子号(Tsesarevich)(旗舰)、列特维赞号(Retvisan)、佩列斯维特(Peresviet)、胜利(Pobieda)、波尔塔瓦号(Poltava)、塞瓦斯托波尔号(Sevastopol)
  巡洋舰4艘,驱逐舰14艘,医院船1艘。(舰名略)
  结果
  俄舰队的突围行动失败,损失包括舰队司令在内的343人,日方伤亡226人。除旗舰太子号以及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逃往中立国外,大部分退回旅顺的俄舰再没有尝试突围,战舰的火炮被拆下安装在俄军陆上的阵地,水兵则被编进陆军守备部队。随着旅顺的失守,驻守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2战(意:美英)地中海海战 '本章字数:1840 最新更新时间:2010…01…16 09:00:00。0'
 
 地中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自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宣布正式参战开始,至1943年9月10日意大利海军舰队在马耳他岛向英国投降止。历时3年3个月。地中海海战主要是英美为首的同盟国与意大利、德国围绕着地中海海上交通线展开的争夺战。地中海战场与欧洲战场、非洲战场直接关联,对大西洋战场、东南亚战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地中海战场由于英国和意大利双方战略指导和兵力配置、部署状况,海战态势处于彼此攻防转换的局面。英国基本上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方式。1942年6月以后,美国海军投入地中海战场,增强了盟军在地中海的实力。德国海军也派出潜艇、鱼雷快艇和辅助舰艇投入地中海战场,但对地中海战场来说,“这种助力的作用是不大的。”地中海海战,根据其战场形势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参战起,至1941年5月30日德军空降部队占领克里特岛止。
  1940年6月10日,英、意双方即进入战争状态。英国海军于6月下旬开始向意属利比亚等地进行炮击,以摧毁其防御工事和港湾运输设备。英、意两国的海战由此开端。尔后,意军地面部队入侵埃及和希腊,又导致意、英地面部队的冲突。这一阶段,英、意两国海军编队除进行了卡拉布里亚、克里特岛外海、太乌拉达角和马塔潘角等数次海战外,双方还不断进行了袭击和保护运输船队的海上战斗,以及海空巡逻遭遇战。在这一阶段,英军海上运输船队遭到意海军的袭击,损失较大。但当时英国地中海舰队实力比较雄厚,组织指挥较好,所以意大利海军只能以轻型兵力配合潜艇和很航空兵,对英国的地中海护航运输队进行骚扰破坏。意海军主力对英国海军却常采取“避战”政策,只求消极地达到牵制性目的。到1940年11月,英国海军舰载航空兵袭击了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塔兰托,重创了多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后,意大利海军士气受到严重的打击,海上攻势大为低落。但在德军夺取克里特岛的战役中,英舰被击沉的数量也不少。
  第二阶段,自1941年5月底德国占领克里特岛,至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