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
第一章 人间正道是沧桑
引言:淞沪战场来了一支生力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上海地区的局势也骤然紧张起来;
7月中旬,上海日侨纷纷乘船回国,而驻沪日军在其营房的房顶却加紧驾设高射机枪、防空炮位,日舰十余艘更在黄埔江上卸去炮衣,日夜游戈;
7月下旬,汉口日军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奉调上海;
8月1日,日设在虹口的日军陆战队司全部声称,其水兵宫崎失踪,中方须全力协查;
8月4日,日驻沪总领事门前的国旗被毁,日人诬为中方所为,委求中方赔礼道歉;
8月9日,日本军官大山勇夫擅闯骄桥中方军用机场,我机场保安将其击毙。日军借此要协中方撤走上海的一切中日军队,中国人当然不能接受,上海战事随即全面展开。
台湾二二八起义(1)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光明与黑暗、民主与专制、和平与战争、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论战,使一度合作的国共两党又敌对起来了。
罗斯福逝世后,由杜鲁门领导的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是偏袒和支持蒋介石,认为由他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才能最理想的保证战后美国在华的特殊利益,他们不愿中国出现东欧那样的共产党政权。
正因为有美国政府强大的军事援助,蒋介石悍然撕毁与中共签订的“双十协定”,挑起旨在消灭中共的内战。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及时而果断地把这场内战转化为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号召全中国人民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当1947年中共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时,远离战火的台湾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二八起义!
两年前,当日本天皇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后,历经长达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的台湾人民扬眉吐气,欣喜若狂。当阳光终于在台湾出现,当祖国的军队和接收大员到达台湾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台湾民众扶老携幼,争先恐后拥往机场和码头欢迎。祖国接收人员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台湾人民对祖国人员的热烈欢迎,是发自内心的,是台湾同胞中华民族意识的一种自然流露。他们与饱受战乱的大陆人民一样,希望抗战胜利后,得到他们所梦寐以求的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环境。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期盼的政府却以征服者的姿态带给他们另一场灾难。他们尝到的第一枚苦果是台湾长官公署颁布的“人民团体组织临时办法”,限制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勒令所有人民团体停止活动;接着在台湾实行特务统治,摧残人权,扼杀民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在外省人和台湾省籍人之间制造隔阂;更可恨的是对有关民生的物资实行专卖,从中重利盘剥。国民党的专制、腐败、无能由大陆移植到台湾,给台湾人民重新套上了新的奴隶枷锁。光复之初的热烈情绪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不满、愤恨及怨怼与嗟叹,而表面上是可怕的沉默。
1947年2月27日晚7时,台湾专卖局的武装缉私人员在台北延平北路没收了女烟贩林江迈的私烟,并用手枪把林打得满头是血,引起了市民的公愤。缉私人员不但不停止暴行竟公然开枪杀害了当场鸣不平的群众陈文溪。群众怒不可遏举火烧毁了缉查车,并一齐拥向国民党台北市警察局请愿,强烈要求惩办凶手,虽彻夜不散,但毫无结果。这一血案,激起了台湾人民积压心头已久的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与愤怒,28日晨,全台北市罢工、罢课、罢市,民众上街游行,高呼“卖香烟的都要送命,我们台湾人还能活吗?”愤怒的游行群众怒不可遏地沿途袭击派出所,火烧专卖局。国民党台湾警备总部急忙发布戒严令:“自2月28日起,于台北市宣布临时戒严,禁止聚众集会,如有不法之徒企图暴动扰乱治安者,定予严惩。”上午11时左右,群众推派代表5人向国民党警备总部参谋长柯远芬提出惩凶、赔偿、取消专卖局等五项要求。下午1时,群众再次向国民党台湾长官公署请愿,国民党卫兵竟开枪射击徒手请愿的群众,当场打死3人,打伤3人,这更激起群众的愤怒,立即夺取广播电台,呼吁全台人民支援台北的正义斗争。与此同时国民党台湾省主席陈仪宣布全台实施戒严,动用军队大量抓人,并打死、打伤多人。3月1日,事态进一步扩大,台湾各地人民纷纷抗议当局暴行,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烈冲突,甚至夺取武装与国民党军队对抗,互有死伤。上午,国民党政府实行恐怖镇压,枪声四起。台湾人民并没有被这种恐怖吓倒,反而斗争情绪异常高涨。下午,愤怒的群众包围了国民党的铁路管理委员会,驻守在这里的警察大队竟用机枪扫射,当场打死群众18人,伤40余人。3月2日,台中市人民率先组成人民政府,宣布成立人民军。3月3日,台湾人民武装攻占嘉义和其他许多市镇。自此反抗国民党的起义烈火,北起基隆,南至高雄,东至台东、花莲港,中经台中,犹如燎原大火燃烧起来。
台湾二二八起义(2)
国民党台湾军政当局见局势不可收拾,于是一面成立有台湾人士参加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表示给伤亡者抚恤,企图麻痹群众,一面秘密向南京请求援兵。
3月8日,蒋介石把在宁沪线上的21师调往台湾进行镇压。3月9日在美国的飞机、军舰护送下,21师先头部队宪兵团在基隆港登陆,10日全师抵台,随即开往各县市。原经陈仪同意成立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又由陈仪本人宣布解散。台湾警备司令部亦限令非法组织立即解散,再度宣布戒严,开始了全台的大镇压、大搜捕,从3月8日至13日,一连数日,枪声不断,死伤累累。
对台湾异常关切的美国政府利用台湾人民对政权的仇恨直接插手台湾。早在二二八起义爆发后的3月3日,美驻台领事馆建议美国政府用联合国名义直接干涉,同时向中国政府保证,等有一个“负责的中国政府”后再把台湾归还中国。当二二八起义被镇压后,5月1日,美国驻华参赞巴特沃思致函美国国务卿,认为台湾人民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将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5月26日,刚卸任的美国驻台副领事乔治·柯尔——即二战期间主张战后决不能轻易将台湾交给中国人控制的那位美国人士也建议美国国务院,为防止台湾混乱局面的继续,阻止共产党对台的渗透,必须把台湾置于联合国或美国监督之下。7月,美国特使魏德迈来华,未去南京之前,特意在上海接见因受国民党怀疑参与二二八起义而被迫逃亡大陆的廖文毅。此人台湾望族出身,美国多年,竞选过台湾省议员与“国大代表”,他办刊物,主张“联省自治,成立中国联邦”很受美国人的青睐,此时他已开始了“台湾独立运动”生涯,后来一些搞“台独”的人尊他为“台独之父”。他向魏德迈提出“由台湾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归属”或“联合国托管”。美国人喜出望外,大肆渲染。不久,廖文毅在香港成立“台湾再解放联盟”,自任主席。
美国的这些活动不仅引起中国人民的反对。在陈仪之后继为国民党台湾省主席的魏道明于1947年12月发表长篇讲话,强烈谴责美国分离台湾的企图,并表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六百万台湾人民和四亿五千万大陆的中国人将不惜为此流血斗争!忙于内战的蒋介石也对此事表示了特别关切,为了弄清“托管运动”的来龙去脉,特派行政院长孙科到台湾进行调查。孙科在台湾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点名谴责美国领事馆及美国驻台新闻处,美驻台总领事韦克伦茨不得不改变态度,假惺惺地表明美国政府无意介入台湾事务。
这时,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正在中国大陆节节胜利,锐不可挡。
为不失去幅员辽阔在亚洲据有中心位置的中国,美国朝野都极力赞同国民党与中共和谈。内外交困的蒋介石不得不于1949年元旦发表文告向中共求和。但中共拒绝与蒋介石和谈。忠于美国国家利益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亲自出面来到蒋介石官邸,毫不客气地劝说蒋介石下野。1949年1月10日中共取得淮海决战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饮马长江,南京危在旦夕。司徒雷登见蒋介石只发表文告却没有下台的意思非常着急,1月17日驱车赶到李宗仁住处,明确向其表示:“假如一周内蒋介石不肯下台,那么,你就马上去武汉,在那里发表主张和平的声明,我们美国政府立即表示支持。”李宗仁即派助手程思远赶赴武汉进行必要的准备。素来机警的蒋介石为防当年的“西安事变”在南京重演,抢在武汉行动之前于1949年1月21日下野。当然,名为下野仍为中国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决不甘心退出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蒋介石预感到国民党将会失去中国大陆,在下野前,他任命对他忠贞不二的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警备司令,又任命他的儿子蒋经国为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并面授机宜,严密控制与经营台湾,使其成为国民党的最后落脚之地。
海峡回眸
站在浩瀚的东海岸边,看那一层层海浪相跟着、奔涌不停地拍打着岩岸,总会引起人们无尽的深思与遐想。然而又有几人能知晓,眼前这个曾造成无数人生离死别悲剧的海峡——台湾海峡,曾经山峦起伏,台湾与大陆本同为一块陆地。
其实台湾与祖国大陆离得很近,很近。那位于我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的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它北起福建省闽江口和台湾省富贵角,南界福建省宫口港和台湾省鹅銮鼻,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380公里,东西平均宽190公里,最窄处的福建平潭岛与台湾的新竹市,相距仅130公里。每当风和日丽,登上福州鼓山大顶峰,极目远眺,隐约可见高耸在台湾北部基隆附近的鸡笼山;在狂风恶浪的天气中,暴风甚至可把对岸居民驾驶的独木舟吹到大陆岸边来。
台湾原来与祖国大陆是连成一片的,经过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
据考古证实,台湾岛上原住民的祖先,来自中国大陆。第一批从中国大陆迁到台湾的移民距今5万年前,现代的高山族也是距今6500年前从大陆迁去的,他们源自大陆西南苗瑶民族同一的古民族“越族”,曾建立“裸国”。大陆先民和台湾岛的联系始终没有中断。古籍《尚书·禹贡》篇所记载的“岛夷”即指台湾。殷商时代称台湾为“岱舆”、“员峤”;先秦时代称台湾为“瀛洲”。汉代称台湾为“东”;唐、宋、元诸代称其为“琉求”或“琉球”。自秦始皇起,历来将台湾与东北、西北、西南一起列入边疆之列。据《三国志》记载,黄龙二年即230年,吴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登临台湾降伏“裸国”。公元650年,隋朝人朱宽发现台湾这一“似有烟雾之气,不知几千里”的海岛,开始有汉人移住台湾,不久发生了隋炀帝的水师掠台的事件。
台湾在元代以前基本是自治,朝廷不时地前往“体恤”。但从元代开始,台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元朝的赵孟在《吴礼部奉诣澎湖》诗中写道:“为国建长策,此行非偶然;止戈方为武,入海不求仙。朱黻为朗日,金符出使年;早归承盛渥,图像画凌烟。”这首诗,将奉命澎湖公干视为建功业、得帝宠的机会,从侧面说明了元中央政府对台湾是何等的重视。元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中央政府在澎湖岛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等岛屿,隶属于泉州同安县。这是我国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管理台湾的开始。而台湾之称为“台湾”,那是明朝后期的事情了。
美丽岛——福尔摩萨
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近代史学家对发生在15世纪至18世纪时的欧洲航海家们所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通称“地理大发现”。这些地理大发现始于1492年的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航抵美洲的“发现新大陆”的探险航海,止于1768—1778年间的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的三次太平洋航海探险活动。这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使人类最终清楚了解了自己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模样,探险家们的航迹几乎遍布了地球上所有海水达到的地方。因为这些发现是通过航海而获得的,所以“地理大发现”又称“大航海时代”。由于新航路开辟伴随着殖民掠夺,西方殖民者从殖民地的掠夺完成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由欧洲封建君主倡导并资助的“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