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系列命令下达后,宋九手指微微有些颤抖。
慈不掌兵哪。
辽国拼命地攻打瀛州城。
其实道理很简单,河北前线雄州往东就是霸州与沧州的东部。哪里本来就有许多沼泽与湖泊,后来响应杨六郎的计策,又挖了无数湖泊,并且还设有水军。
此路不通。
保州以西是太行山。宋人嘴中的西山。这里地形也不适合辽国铁骑作战,况且飞狐关又丢了。
实际辽国入侵路线只有西从长城口。保州与满城,破虏军的遂城,雄州西侧的黑芦堤,这一条宽不足两百里的狭长平原地带入侵。
但这一段对于宋朝来说。同样有点儿悲催。
可能说建长城,这个长城不是北方的古长城,那个长城依据崇山峻岭修建的,因此易守难攻。在这里建长城,以宋朝财力能办到,可要守住近两百里长的城墙,得用多少兵力?不讲厚度吧。只用一个人站成一排,想站满两百里长的城墙,那最少就得十几万大军。况且北边还有易水与拒马河。不用多,在汛期挖挖堤。时常给这个长城泡泡澡,几次一泡,那不知花费多大代价的长城就倒塌了。
可现在辽国也有些儿不妙,从长城口到保州再到破虏军,几个重将一个比一个凶悍。
因此撕开瀛州十分重要,一旦攻陷了瀛州,整个北方防线成了单薄的所在,辽国铁骑可进可退了。
于是萧燕燕与耶律隆绪亲自擂鼓助威,日夜攻打瀛州城。
战后据说城墙上挡箭的几寸大小的木板就插满了几百支箭,光在护城壕里捡出来的箭支就达到了四十多万支。
恶战开始。
还好,贝翼军队赶得及时,抢在辽国主力未到之前进了城,知州赵延渥将城中的所有兵士,包括带着百姓进城避难的乡兵,城中的厢兵,一起聚集,用祁州城的遭遇发起动援。
城在我们就在,你们家人也在,城破我们必被辽人屠杀,你们家人也可能被屠杀。
几句话便将三军士气鼓动起来。
然后让集巡检史普带着士兵防御。
辽军拼命地攻城,城头上用提前准备好的垒石巨木往下砸,甚至将房屋都拆了,用木头砸下去。
登上城头,史普带着诸将哪里有危险就补救哪里,一次次又将辽军击下城头。
猛攻了十几天,萧燕燕傻眼了。
瀛州城岌岌可危,实际从一开始攻打时瀛州就岌岌可危,但这十几天的代价,三万多辽兵死于这个城墙下,伤者几乎达到六万人。
不能再打下去,再打下去,就是攻下了瀛州,三十万辽军也丢失了一半兵马。
于是迅速撤走,保存实力,扑向大名府。
然后傲气的萧燕燕破天荒地做了一件事,请和。
赵恒在京城便收到一个人的来信,王继忠。因为斥候的作用,赵恒没有弄出以为王继忠战死的乌龙。萧燕燕抓到王继忠后,十分善待,加官,赐契丹族中美貌出身良好的女子为其妻,这种情况下有三个选择,一是象杨业与文天祥那样壮烈就义,决不屈服。不过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很少了,所以他们才能被后人敬仰,称为伟大的存在。其次象张元洪承畴汪精卫那样,马上屈服,然后为了效忠,带着夷人疯狂地对同族人展开屠杀。有,还真有不少。包括郭靖的大半个师父丘处机也是这类人,尽管他没有直接用屠刀对准自己的同胞,但在元蒙攻打花剌子模时,丘处机见了成吉思汗说了一句话,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这个我非是指他本人,而是我方我们,就是元蒙,隐约的意思就是南宋不行了,蒙古取天下是天理。所以元蒙将注意力渐渐从西亚转移到中原。为什么这么做,传教啊。
还有一类人,如周作人,王维,气节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王继忠无奈了,生命宝贵,再加上萧燕燕对他不错,于是投降。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他与张元等人有着本质区别就是虽投降了辽国,但不会带头将辽国祸水往宋朝引,伤害宋朝百姓。
因此多次提议萧燕燕与宋朝和好。
得到他的一些消息后,赵恒本来就不是惨忍的主,更不会做出汉武大帝对李陵一家子的事,况且王继忠算是他的藩邸旧人。还赐其几子为官。
王继忠先在信中主动承认了自己于望都一战中的失败,没有怪周莹,也没有怪王超,然后解释了议和的意义。并且表示辽国萧燕燕与皇上为了两国百姓。都想议和。
这封信让宋朝大臣们产生了分裂。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南边李继隆他们的部下。或者是中路雷有终他们的部下,还在路上。
而且他们到达后,还不能投入战斗,毕竟有的走了一千多里路。有的走了两千多里路,到达后必须得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战斗力。
但整个北方铺满了几十万辽国铁骑,与河北边境音讯完全失去了联系,甚至传来瀛贝翼等州全部沧陷的消息。
能和平也不错。
特别知道真相的人仍不多,上次宋九被迫无奈,在政事堂将真相说出来。然而能在政事堂议事的官员不过二十几人,都是宋朝最顶尖的重臣,不管对宋九此举有多少怨恨或支持,这么大的事皆不敢泄露的。至少现在这些大臣还没有为了打击政敌。不顾国家亡国。
因此其他大臣不知真相,附和同意议和的人更多。
主要是瀛州大捷消息未到。
听着大家议论,宋九忽然睁开眼睛,问:“辽国气势汹汹而来,以前先帝与陛下多次请和不同意,为什么在占据优势情况下他们反而主动请和?”
这是一个问题。
赵恒道:“为何?”
“有两种情况,他们在河北遭到重创,担心失败了,所以逼陛下议和,得到好处,及时撤军回国。 第 513 章 合,甚至发起丁壮为临时兵士,准备防御。
而且王钦若也知道真相了,不要说和,和也要慢慢谈,若是战,也必须将辽军主力全部吸引到大名府,甚至澶州城下,那时候才能扎口袋,这意味着在这之前,大名府只能孤军奋战。
所以这时候王钦若强行将曹利用扣下,马上大名府都有危险了,士兵在拼命奋战,你代表着朝廷去议和,让将士还有信心作战吗?
辽军快到了。
王钦若将这支杂牌军分配,并且分配各自看守的城门。办法很公平,探符(抓阉)。
孙全照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说道:“我世代为将,就不探符了,诸位将军你们随便挑选,挑剩下的士兵与城门就是我的。”
于是孙全照便担负着北城门的重担。
前面分配好,后面辽军杀死。
然而他们来到北城门前,看到古怪的一幕,城门大开,吊桥落索,一个兵士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萧燕燕奇怪地站在哪里,许久才问道,北城门是谁为主将。
斥候禀报说是孙全照。
这个名字太熟悉了,特别是他曾跨海到达鸭绿江那一战,而且他刻意让手下将劲弩染成鲜红色,一次又一次在辽军身上射出无数个窟窿。在辽国人眼里,他的名气比魏能还要大。
想了想,此人最好还是不要招惑,于是转攻东门。
东门宋兵十分郁闷,北门多好打啊,往里面冲冲就行了,然而辽国不打,偏偏打我们的东门。不过血战了一天之后,萧燕燕满眼的失望,似乎瀛州故事再次上演。
于是夜里改打大名府的老城,又没有成功。不过到了这里,萧燕燕选择变得多起来,于是大张旗鼓地攻打临近的德清军,德清军城就在大名府的南边,离得不远,而且就在黄河边上。一旦德清军城失守,大名府与京城联系也将中断,被辽军成功隔离起来。
王钦若无奈,派出城中唯一的正规禁军,天雄军。
然而天雄军刚一出城,便被辽国伏兵围堵起来。
眼看天雄军可能会全军覆没,孙全照对王钦若说道:“如果丢了天雄军,大名府转眼就会失守。你立即派人接手北城门。”
说完带着手下出城接应天雄军。
经过血战,天雄军被孙全照带了回来,可只剩下三四成兵马了。不过黑夜之中,辽军没有理他们,既然此计不成功,那就全力攻打德清军城吧。当夜德清军城破,辽国做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将全城几万军民一起屠杀,连婴儿都不放过。
然而萧燕燕一边做着残无人道的事,一边又让王继忠写信,我们辽国同意了你们宋朝议和条件,请速派使者前去商议……美好的和平!
第五百零八章 口袋
曹玮先行到了北平寨,宣读旨书,由石延福暂领北平寨,将田敏与张凝带向定州大营。
到了定州大营,再宣读旨书,由曹玮替代王超主帅之职,王超立即赶赴河东。
王超脸色沮丧。
曹玮拍了拍他肩膀说道:“宋公还让我带一句话给王将军,也不能怪你,辽国兵力太多了,况且又有朝廷命令,让你在定州布阵。不过去了河东,就不能再找理由不战了,哪里不久还会有一场战役等着你立功。”
“河东战役,难道朝廷想收复山后吗?不过……”
“不过敌人势很大是么?无妨,你去听从王汉超指挥即可了。”
王超无奈,只好说道:“不管对错,请曹将军重用我儿,他英勇善战,远胜于我。”
“你指德用吗?我知道,放心,我做事光明磊落,况且你我也无怨无仇。”
王超黯然离开定州。
他不知道朝廷有什么具体的安排,不过这一调动,意味着他在军中的地位将会江河曰下了。曹玮也松了一口气,王超毕竟是十几万宋军的主帅,担任了三年多时间,若是他不满,此次贬职就会引起王超不满,引起不好的后果。
随后曹玮下达一系列命令,以白守素暂管威虏军,将魏能调入定州大营。张延禧暂代保州,将杨六郎调入定州大营。
又通过诏书,委任石普接管定保雄霸莫四州,以及高阳关、破虏军所有军防职责。
然后他兵分三路,带着一大半兵马,自己率领主力部队徐徐南下祁州,魏能带着一万轻骑,赶向瀛州,杨六郎率领五千轻骑,两万步兵,赶向博野县。呈一个扇状向大名府合扰过去。
同时雷有终他们也穿过太行山井陉关,低达镇州,正在休息整编中。
但南边更多的兵力也到达了京城,李继隆带着宋朝所有的劲旅终于返回来。不过这支军队同样分开了,杨琼先行率领几万轻骑,包括一部分咸平军渡过黄河,从泽州自一条山道赶到潞州,休整了一段时间后,赶过太行山滏口陉赶向磁州,奔向大名府。
马知节与秦翰率领一支军队第二批渡过黄河,在怀州休息一段时间后,兵分两路,一路相州,一路黎阳。
虽然这样扎口袋配合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有几个成功的因素,未来十几天后将有两大统帅,李继隆与曹玮,他们军事才能足以将这个漏洞弥补。
又是在宋朝境内,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宋朝这一边,地形熟悉,便于联系与配合。
还有一旦口袋收紧了,范围便小起来,那么配合就不会出现雍熙北伐那么大的失误。
还有潘怜正那可能不显眼的几千军队随船到了澶州,并且将那些神秘的货物搬进澶州城中。
而且这时北方派斥候穿过无数辽军大营,居然将北方的情况递到了赵恒手中。
……
宋九对史上的赵恒动态不大清楚。
史上赵恒有些悲催,他准备亲征了,突然发现了一件事,军中所有劲旅都在王超手中,京城里的禁兵都是花架子。因此急召王超回京,王超都不敢出击了,哪里能带兵回来。
因此临行前时,赵恒出现了一些胆怯现象。但现在随着兵力到位,赵恒胆子壮了起来,决定亲征。临行前,担任着京城重担的王旦问了一句:“陛下,若是十天不胜,臣怎么办?”
这里王旦说的时间只是十天。
一场战役何止十天,况且这样的大战役。
但有一个实际情况,那就是澶州的城墙。这里属于宋朝真正的内腹地区,因此虽是京城最重要的门户,因年久失修,澶州城墙并不高大,包括刚刚被屠城的德清军城墙。
只要十天不胜,澶州城必会危险,那么赵恒本人生命就得不到保障。
赵恒沉默了半天后,才说道:“立太子!”
知道了澶州城防的情况,可不去不行了,不但寇准逼,寇准还着高琼相逼。宋九也在逼,无他,赵恒亲征,会鼓动士气,而且一旦合围后,赵恒就是最大的诱铒。
要命的这些年的劳,以及这段时间的担心,他的头痛病又发作了。
然而即便他头痛得厉害,还无法对人倾诉,不然会让大家认为他懦弱。
十一月下旬,清晨,赵恒带着无数官兵,以及许多重臣,包括寇准宋九等大臣,从京城出发。左右以天气寒冷,进献貂裘絮帽,赵恒却之:“臣下暴露寒苦,朕独安用此耶?”
于是大军徐徐离开京城,向澶州进军。
此时萧燕燕更加担扰。
开始消息萧燕燕还不大清楚,不过随着宋军的调动,种种情报也到了她的手中。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