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天品青铜时代-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录 附录四:终结战争年表

附录四:终结战争年表

终结战争年表(摘自潇水新版《青铜时代》)

前307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攻中山到房子。秦开始设置将军,以魏冉为将军。

306赵攻中山到宁薛,攻略胡到榆中。楚灭越,设郡江东。

305赵攻中山,攻取丹邱、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请和。

304秦、楚在黄棘会盟,秦归还楚上庸。

303秦攻取韩的武遂。秦攻取魏的蒲阪、晋阳、封陵。齐、魏、韩攻楚,楚派太子入秦,秦救楚。

302赵攻取河宗氏、休溷诸貉之地,设九原、云中二郡。赵迁吏大夫妈于九原。魏襄王、韩太子婴入秦朝见。

301秦攻取韩的穰。齐派匡章,魏派公孙喜,韩派暴鸢,共攻楚方城,杀楚将唐昧,韩、魏取得宛、叶以北地。

300秦攻楚,拔新城杀楚将景缺。赵再攻中山。

299楚怀王受骗入秦,被秦王扣留。赵武灵王传君位给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孟尝君田文入秦为相。

298秦攻取楚析等十多城。赵派楼缓入秦为相,派仇郝入宋为相。孟尝君由秦回齐。齐、韩、魏联军攻秦到函谷关。

297赵武灵王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其兵。齐、韩、魏联军继续攻秦。

296楚怀王死。齐、韩、魏联军攻入秦的函谷关,秦求和,归还韩河外及武遂,归还魏河外及封陵。齐伐燕,“覆三军,获二将”。赵灭中山,迁中山王于肤施。

295赵公子章争夺君位,失败后逃入主父宫;公子成、李兑包围主父宫,主父饿死。秦楼缓免相,魏冉为相。燕昭王使苏秦入齐,助齐攻宋。

294齐用秦五大夫吕礼为相。齐田甲劫王,孟尝君出走。

293秦左更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将公孙喜。

292秦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

291秦白起攻韩取宛。秦左更司马错攻魏取轵,攻韩取邓。秦封公子市于宛,公子悝于邓。

290魏献给秦河东地方四百里。韩献给秦武遂地方二百里。

289秦攻取魏六十一城。

288魏昭王入赵朝见,并献阴成、葛孽(在这年或稍前)。魏昭王把河阳、姑密封给赵李兑的儿子。十月,秦魏冉约齐并称帝,齐为东帝,秦为西帝。十二月,齐用苏秦计,自动取消帝号,合纵摈秦。

287苏秦约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秦归还部分赵、魏地求和。秦攻取魏的亲垣、曲阳。

286秦攻魏的河内,魏献安邑给秦。赵将韩徐为攻齐。秦败韩于夏山。齐灭宋,宋王偃死于魏的温。

285秦昭王和楚顷襄王在宛相会,和赵惠文王在中阳相会。秦主谋合纵攻齐。秦将蒙骜攻齐,夺得九城。

284秦昭王和魏昭王在宜阳相会,和韩孷王在新城相会。燕昭王入赵见赵惠文王。五国合纵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魏攻取旧宋地,楚收复淮北地。

283赵惠文王和燕昭王相会。赵攻取齐阳晋。秦昭王和楚顷襄王先后在鄢、穰相会。秦攻魏伯阳。

282秦昭王和韩王在新城相会,和魏昭王在新明邑相会。秦攻赵,取蔺、祁二城。赵攻魏伯阳。

281秦把攻齐所得的陶(定陶)封给魏冉。赵决河水,伐魏。

280秦派白起攻赵,取光狼。秦派司马错由蜀攻取楚黔中,楚献汉北及上庸地给秦。赵攻取齐的麦邱。

279燕昭王死,燕惠王改用骑劫代乐毅。齐田单反攻,一举收复齐的失地七十多城。秦昭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修好。秦派白起大举攻楚,攻取鄢、邓、西陵。

278秦白起攻下楚都鄢郢,焚烧夷陵,攻到竟陵、安陆,建立南郡,向南又攻取洞庭五渚、江南。楚迁都到陈。

277秦派蜀守张若再度攻取巫郡、黔中郡。

276楚收复黔中十五邑,重新建郡抗秦。赵派廉颇攻取魏的畿。秦攻取魏二城。

275赵派廉颇攻取魏的防陵、安阳。秦攻魏到大梁,韩派暴鸢往救,被秦击败,退走开封。魏献给秦求和。

274赵派燕周攻取齐的昌城、高唐。秦攻取魏蔡、中阳等四城。

273赵、魏联合攻韩到华阳,秦派白起、胡阳救韩,大胜于华阳,打跑魏将孟仰,攻取卷、蔡阳等城,又败赵将贾偃。秦又围攻魏的大梁,赵、燕来救,魏献南阳给秦求和。

272燕相公孙操杀了燕惠王,拥立燕成王。秦灭义渠。秦、楚助韩、魏攻燕。

271赵派蔺相如攻齐到平邑。

270秦派客卿灶(或作造)攻取齐的刚、寿。

269秦派胡阳通过韩的上党攻赵的阙与,赵将赵奢往救,大破秦军。

268秦派五大夫绾政攻取魏的怀。

266秦攻取魏的邢丘。秦起用范雎为相。

265秦攻取赵三城。秦攻取韩的少曲、高平。

264秦派白起攻取韩汾水旁的陉城。

263秦攻取韩太行山南的南阳。

262秦攻取韩的野王,切断上党通韩都新郑的道路。韩上党郡守归赵。

261秦左庶长王龅攻取上党。赵将廉颇拒秦于长平。秦攻取韩的缑氏、纶。楚攻取鲁的徐州。

260赵用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大败于长平,活埋战俘四十多万人。

259秦派王龅攻取赵的武安,司马梗攻取赵的太原。秦派五大夫王陵进攻赵都邯郸。

258秦派王龅代王陵继续攻邯郸。秦相范雎起用王稽为河东守,郑安平为将军。

257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歇救赵。秦将郑安平降赵。秦又在河东大败。

256楚灭鲁,迁封鲁君于颧。秦灭西周,周赧王卒,秦攻取韩阳城,负黍。

255秦河东郡守王稽因罪被杀,秦相范雎死。

254秦向魏河东反攻,攻取吴。魏向东攻取秦孤立在东方的陶郡,灭卫国。

253楚临时迁都到巨阳。

251燕派栗腹,庆秦带六十万人攻赵,为赵将廉颇、乐乘所败,赵进围燕都。

250赵再度进围燕都。

249赵又围攻燕都。秦用吕不韦为相国,秦灭东周,攻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都。

247秦攻取魏的高都、波。秦攻取赵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魏人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打败蒙骜于河外。

246秦又全部攻占韩的上党郡。秦派蒙骜平定晋阳,重建太原郡。

245赵派廉颇攻取魏的繁阳。秦再度攻取魏的卷。

244秦派蒙骜攻取韩十三城。

243赵派李牧攻取燕的武遂、主城。

242燕派剧辛攻赵,赵派庞缓反攻,杀死剧辛。秦派蒙骜攻取酸枣、燕、虚、桃人等二十城,建立东郡。

241楚迁都寿春。秦拔取魏的朝歌。秦把卫君角迁到野王,作为秦的附庸。赵庞缓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至蕞。

240秦攻取赵的龙、孤、庆都。秦攻取魏的汲。

238秦派杨端和攻取魏的首垣、蒲、衍氏,秦长信侯嫪毐叛乱,为秦王所平定。

237秦免除吕不韦相职。

236赵派庞缓攻燕,攻取狸、阳城。秦派王翦、桓、杨端和攻赵,攻取阏与、僚阳、邺、安阳等九城。

235秦征发四郡的兵,助魏攻楚。

234秦将桓攻赵的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

233桓继续攻赵赤丽、宣安,被赵将李牧大败于肥,桓出奔。韩派韩非入使秦国,劝秦先伐赵,旋即被迫自杀。

232秦大举攻赵,一军攻到邺;一军由太原攻到番吾,为赵将李牧所败。

231韩南阳假守腾投献于秦,秦升以为内史。

230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韩王安,把韩国灭亡,建立颍川郡。

229秦派王翦率上党兵,直下井陉;派杨端和率河间兵,进攻邯郸,另羌鬼带兵助战。赵起用赵葱、颜聚代李牧。

228秦大破赵军,在东阳俘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出奔代,自立为代王。

附录 附录五:绝色尼姑品青铜

一部真正属于现代人的战国——我读潇水《青铜战争》有感

作者:绝色尼姑

汉唐之时的霁月风光,宋明的高致典雅,清时的经文沽旧,中国文化有似斑驳浓艳的一团颜色,愈至近代,愈让人难以捉摸清楚,历代文人的高冠长裾,趋步迎送,使得鲜活与灵动在其间日渐消磨,以至那颜色淡了,浓得不化不开的文化气氲,如沙泄水,竟走了真魂,失了底韵,没有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肌体和骨格清奇的灵魂。

有一个人,自独思考者,叫做潇水的,觉得中国人有必要重朔两千年前杀人倾城盈野,礼崩乐坏的时代,那时周天子桂冠摇落,众诸候起而逐雄,五霸争锋,四公子王图,西秦变法,张仪游六国联横间楚齐,苏秦六国相合纵叩函谷,国家交替,兴亡起落,人物风流,灵秀毕现。中华文化的原生动力正在那个时代,汹涌的潮动,齐桓,晋文,秦伯,楚子,新兴国家,新起的文化流派,扫荡了整个黄河流域,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的光芒,千年之前文化变局,一千年之中再无可比拟的时代,如花似的缤纷多采,可以赢得史者最长久的深思,文人最深沉的感叹。便是青铜时代的终结,铁器时代开始,文化文明的启兴。

于是有了这本《青铜时代系列》,我觉得它来得太晚了,早该有人去把春秋战国的文化故事汇总成一本通俗读物了,中化文化的活力自汉之后日渐衰落,春秋战国时思潮也凋零殆尽,而文人故事流传到今天无非将相和,赵氏孤儿几个老掉牙本子,刺秦,墨攻,这些故事被娱乐片导演糟蹋一空。人们放眼四周,春秋战国的文化读本竟少得可怜,要么被外国人拿去编成娱乐故事,要么放入高阁,束于尘灰,无人问津。相反的外国古代故事涌入中国,或以电影,或以动漫,其来不渐,其入更深,却不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失去了吸引力。

相关于历史的文体并非没有,平易近人着实很少,现代人很难耐下心来,由古代之乎者也中去体会中华文化的脉络,历史故事被演义成小说,又会失去历史本来的面目,无法成为一本参照物,可以体验到历史中的思想与文物,写成历史教材则失却通俗,写成历史小说则流于媚俗,很多人径而选择历史散文式的读物,结构轻松自由,言语灵动活泼。

这本《青铜战争》便是一本散文式的历史读物,由自春秋战国而到西秦一统二百多年历史,择其要害事件,历史人物,以小品文章的形式,各分章节,娓娓道来,作者性子恢谐,有意把现代的最多意识和词语汇溶于书中,苏秦张仪,英文俚语不断,令人喷饭,语言上轻松活跃,自更可使人沉溺于其中,不会因历史隔膜而产生厌倦,语言上的轻松,形式上的轻松,使这本书十余万字的书陡然轻盈了不少,而作者广博的历史阅历,依然在文中经纬毕现。

开篇写胡服骑射,详考胡服与汉服的样式区别,各其优劣,形像生动,比喻汉服为卷桶冰淇淋,戏笑怒骂,又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赫赫战功,卷带于中,平铺直叙,畅如流水,写至研铁炼钢,长幼伦理,制度典章,丝丝入扣,精采分呈。写至习俗,可以细至于人的衣襟,搭扣,煮水的碗,甚或于烹饪的方式,无异于一本战国民俗制度考旧,读之新奇愉快,受益良多。

在正文之外,一个历史画卷合上帏幕,总有作者精良细至的点评,便更是全书的精采之处了,作者潇水的历史观,绝非因循守旧,引章摘句,而是自述胸噫,风雷齐动。他可以写十二岁为相的甘罗,是个投机的政客,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秦国的长远战略,写至战国四公子时,更贲笔直书,其四公子的门客习气,是B社会流氓一类的乌合罢了,而门聚三千客的各大公子,更是分弱王权的割据之徒,孟尝、平原、春申、在史书之中窃据名号的英雄,是争名遂利的小人,对于国事和外交一无所知,最终断送了国家的命运。

青铜一书,沉缅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悟,历史容不得假设,沉沙流砾之下,很多人和事都化然其中,盖棺定论,然而台前幕后,独立风流可能只是杀掉英雄的胜利者,历史长卷总被这些角色占据,令人生厌,我们试想一场胜负的颠倒,是否会影响整部历史的褒奖呢?誓如秦晋之役,誓如长平之战,胜负之后,我们再评论这些历史事件的结果,无非从胜利者身上挑出优点,自失败者身上挑出缺点而已,成王败寇,胜负定论。潇水的笔下,尽量避开了这些习已惯性的调调儿,既使是被历史学家垢病千年的人物,他也用洒淡的笔法,写出其客观真实的一面。

《青铜时代》的名字,一定会让人联想起王小波,潇水文字中的某种幽默的快感与其非常相似,不过王小波所写不是历史小说,而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演泄。潇水传承了这一点,用现代人的情绪和态度写出传统文化的文字,不过他着实是在写历史,对待历史,用一点王小波的痞味,非常锋利,效果出奇的好,解构起来游刃有余。

网络上也有一些作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