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击组报告山下的敌人在无法疏通道路的情况下,正搭建木梯分几路攀登,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冲上来。
“队长,时间不多了,怎么办?”沙堆看向清羊问道。
“搜,一定要将他除掉!”清羊沉吟片刻咬着牙说道,他知道机会只有一次,不将其铲除,皇帝就时刻处于其威胁之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授首
‘咣当’在乌米德寝宫中搜索的突击组队员不知道谁无意间触发了机关,从洞顶上降下了一座旋梯,可不等人们反应过来,几支弩矢从暴露出的洞口中激射而出,事发突然,在附近搜索的两名队员猝不及防下被射中倒下,随后十多个黑衣蒙面的木剌夷菲达伊从旋梯中跃出,迅速散开扑向屋中的突击组,与散在各处搜索的突击队员发生混战。
菲达伊们在此前的战斗中可以说吃尽了宋人的亏,他们手中的匕首和弯刀在犀利的火器面前可以说毫无用武之地,人还未到近前早被轰得血肉横飞,非死即残,让这些高手们死的极其窝囊。现在猝然发难,一接触便采用贴身近战的方式与其搏斗,以期发挥自己精于格斗的长处,给敌人造成伤亡。
战斗虽然在转瞬间爆发,但是屋中搜索的突击队员一直保持着戒备,马上与袭击者战在一处。但是石室中面积不大,又摆放着诸多的书架,二十多人挤在其中已显得拥挤,为了防止跳弹误伤自己人,混战中枪支使用受到了限制,一时来不及拔刀便利用手中的枪遮挡攻击,或是随手拿起可资利用的一起杂物与他们激战。
特战旅和情报署行动队都是皇帝一手打造和训练的,入选的士兵都已经是经过千挑万选的,而特遣队又是从中选拔而出。而在这个冷兵器横行的时代,格斗自然是必训的项目,其实许多队员在入选以前就已经是精于冷兵器使用的技击高手,入伍后又经过长期严酷的训练和实战锻炼。自然更上一层楼,短暂的混乱后立刻进入状态。在搏斗中丝毫不落下风。
一时间,木剌夷国最为神秘的谢赫寝宫中喊杀声、兵器的撞击声、垂死者的呻吟声。还夹杂着时而想起的沉闷枪声搅乱了这清净之地。菲达伊们已经被逼入了死地,乃是困兽犹斗,对宗教的虔诚和谢赫的死忠及接受的死士训练,让他们出手既是以命相搏,招法冷酷、决绝,欲一招制敌于死地,而毫不怜惜自己的生命。
特遣队员们当然也都是悍不畏死之士,也都有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勇气,但是皇帝向他们灌输的是‘既要消灭敌人。又要保护自己’的宗旨,绝不拿自己战士的生命开玩笑。他们通过严格的战技训练提高生存机会的同时,也要讲究战术、战法,而不是盲目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胜利。因此特遣队在对敌人凶猛的攻势予以坚决的反击时,招法有些像皇帝打仗一样略显油滑,说得难听点就是不讲江湖规矩,为取得胜利不择手段。
张岚是当年皇帝身边‘四大金刚’之一张凤的小儿子,比皇帝还要小几岁,可以说在王府长大的。不禁得到了家传绝学,而且得到了皇帝的‘真传’,把他爹正经八百的相扑术给搞得惨不忍睹,气得张凤要将他赶出家门。他长大后从军入伍便在近卫营。曾担当皇帝的内卫,后来又入选特战队,多年的磨砺让他武艺日趋精湛。
面对猛然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菲达伊。张岚首先后撤两步想拉开两人间的距离,想用枪解决问题。但是其步步紧逼,根本不给他机会。而对方的弯刀舞得虎虎生风。张岚以手中缺乏‘攻击力’的连珠枪与之对攻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左格右挡,自保有余却是十分被动,一时难以找到反击的机会。
张岚几次撤步想从中找到进攻的机会,却被对方的鬼上身般的纠缠而失败,自己反而被逼到了墙根,眼见对方又一刀劈了过来,他偷眼看到墙上挂着一张搜查时被拉扯歪斜的圣像,便以枪管挑住甩了过去想以此扰乱对手的视线,摆脱其攻势。嘿,没想到对方看到圣像飞向自己,却是一愣神,不仅刀没砍下来,人还连退了两步,仿佛怕自己不小心踩在上面。
眼见对手惶恐后退,张岚虽不解其意,但知道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了,他顺势以枪托斜刺里击出砸向对手的弯刀,将其向外荡开。而他身子不停抢步上前,左脚插进了对方的裆部,枪交右手,左臂横扫砸向对方的颈部。按说这招接下来是以臂弯夹住敌手的脖颈,左腿别住敌人的腿弯将其撂倒,可张岚为了加大杀生力度,用左膝在菲达伊的裆部撞了一下,等他夹住其脖子时,人已经软成一团泥了,轻易被他拗断了脖子。
处理了对手,张岚的目光落在了地上的那张圣像上,他虽不知道那位是哪位大神,但是能挂着木剌夷谢赫房间中的定不是什么普通人物,由此他立刻想到了刚才那位的反常表现,定是因为崇拜而不敢冒犯了神灵才撤步后退的,就如同他们宁死也不会在皇帝的御像上踩一脚是同一道理。
意外的发现让张岚脑洞打开,他发现了歼敌的利器,捡起圣像挂着枪口之上迎上又一个攻上来的敌手。效果立显,那菲达伊如同小鬼见了画符一般立刻停止进攻,而张岚却是借机毫不留情的开枪将其击毙。可这对手倒下去眼中不知是纠结还是愤恨的眼神,他却又故技重施将枪口对准了另一个敌人
其它各处的战斗也在进行,突击队员们很快都进入了状态,他们在反击的同时寻找一切机会给敌与重创,并采用惯用的小组配合战术共同对敌,一个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另一个人在用短枪和匕首抽冷子给其致命一击。在他们的顽强反击下,战局很快从被动转为主动,而突袭的菲达伊丧失了最初的优势,只能靠拼命勉力支撑。
特遣队虽然人数不多,却在局部战场上仍然占据优势,随着其他队员的涌进,短促而激烈的战斗结束了。十多个发动突袭的菲达伊被尽数杀死,而特遣队在事发时遇袭的两名队员被弩箭射中要害牺牲,但其他人只有几个人受到了轻微的伤害,并无大碍,现场重新得到了控制,恢复了初时的平静。
可两人的牺牲还是让大家悲痛万分,他们自进入木剌夷国执行刺杀任务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十次战斗,并无一人阵亡,在胜利的最后关头却牺牲了两个人,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此时敌酋还未授首,战斗还未结束,大家只能暂时将两位烈士的遗体移开投入新的战斗,而现在乌米德藏身的地方很可能就在那木梯落下之处
‘砰、砰’两声,特遣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两名队员在不同的角度对洞顶开了两枪,接着一个铁蒺藜又被投进洞顶的空洞之中,沉闷的爆炸声刚落,张魁不等硝烟散尽,他一个箭步踏上旋梯冲了上去,却觉得眼前一亮,上边并不是如他想象的那样机关重重,暗道幽深,那里却是一个宽敞的天台。
此时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下只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跪坐在其上,面向东南虔诚的行礼祷告,周围再无一人。而这里正是阿拉穆特堡巨石的顶点,视野开阔周围的景象尽收眼底,连绵的山峰、苍茫的大地、盘绕的云雾,深邃的天空,让人不由的升起股悠然忘己之感。
“不要开枪,让他完成最后的礼拜吧!”不用问正在礼拜的老人就是木剌夷国谢赫,传说的山中老人乌米德,张魁举枪瞄准欲将其击毙,却被随后赶上来的清羊制止了。
“为什么?我们时间不多了!”张魁扭脸惊异地问道。
“他们这些人为信仰而生,信仰而死,就让他完成最后的仪式,了却最后的心愿吧!”清羊看着依然平静的进行礼拜,对他们这些前来取其性命者熟视无睹地老人说道
“愿真主能原谅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投入真主的怀抱!”在一群虎视眈眈的‘异端’注视下,终于老人完成了礼拜转过身来平静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略带苍老,却深邃而富有磁性,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仿佛在规劝一群误入邪途的孩子。
“呵呵,这算是你最后的遗言吗?”清羊冷冷地笑道,“我只知道杀人者恒被杀,犯我大宋龙威者必死!”
“真主会惩罚你们这些来自东方的撒旦的,你们必入火狱”听到清羊的回答,那个慈祥的老人立刻变成了愤怒的小鸟,面色狰狞地嘶吼道。
“你在火狱中等着我们吧!”清羊依然微笑地说道,高举的手猛然落下,枪声随之响起
山下还在顽强清理上山通道的木剌夷教众们突然发现山顶燃起了大火,滚滚黑烟冲天而起,巅峰广场上飘扬的木剌夷教旗已被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飘扬的大宋龙旗。一群‘大鸟’在峰顶盘旋一周后,向着西方落山的太阳飞去,消失在血红的夕照之中,从此在他们的教义中又多了一个来自东方撒旦的传奇故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游刃有余
特遣队完成任务后就近经西辽撤入高昌休整,而他们给木剌夷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几个幸存的教长为争夺谢赫之位又大打出手,导致其实力再次被削弱,从而对周边的控制力下降。那些曾经生活在木剌夷威胁之下的王国和领主们却趁此良机联合起来对其进行讨伐,打下了一些堡垒,进一步侵蚀其地盘。
在内忧外患之下,木剌夷国的教长和传教士们只能匆匆结束内斗,选出了谢赫,而他的威信和实力与此前两任不可同日而语了。而阿拉穆特堡被毁,他们只能选择最为险峻的麦门底司堡做为驻地。但新任谢赫依然惶恐不安,宋人无孔不入的刺杀给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阴影,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者联络宋人乞和,希望两国就此罢手不再互派刺客行刺对方首脑。
木剌夷国和大宋素无往来,若不是他们派人刺杀赵柽,恐怕大宋许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国家存在,他们只能辗转通过他国与大宋搭上关系从而进入高昌地界求见这里的最高长官高宠,送上了巨额礼物并立誓再不会冒犯大宋帝国,更不会针对宋朝商旅进行报复。高宠对他们刺杀皇帝本就耿耿于怀,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以请示皇帝为由,让他们滞留高昌数月才勉强答应,此事也以大宋完胜而落下了帷幕。
特遣队在次年春天返回汴京,他们能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任务,赵柽当然是不吝赏赐,军衔提了两级并皆封爵。两位牺牲者重金抚恤外。还由其后人袭爵,灵位入忠烈祠永受国家祭奠。而介于此次特遣队的出色表现。赵柽决定保留这支队伍,并亲赐队名‘翔龙’中队。由清羊任队长,编制依然为一百二十人,调归近卫军内卫大队序列,成为皇帝的又一支可调动的劲旅
兴国十六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新年伊始,尚书省接受皇帝的建议,将过去只下发到‘县团级’的邸报改版,正式命名为《帝国旬报》,面向全国发行,主要是报道近日的重大新闻、国际形势、政府新政及发布重要消息。材料主要来源于尚书省及枢密院两省收到的奏章及上书。统一汇编后,再将底稿由驿站以八百里加急发往各路治排版印刷、发行。
因为《旬报》具有发布机构权威、消息传递快、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得‘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成为可能,不仅受到官方、军队及各书院的重视,商贾们也踊跃订阅,而其三文钱的价格即便是穷酸们也能买的起,且能让他们轻而易举的获得谈资,因此只要识字的都要想办法买上一份。
为了增加娱乐性和观众的参与性。《旬报》还会不定期的发行时事版、娱乐版、商务版、文学版等副刊,不论是谁只要提供的文章或消息被采用,不但其大名能在报纸上露露脸,还能根据情况获得些‘润笔费’。而这些副刊最为吸引人的是‘文学版’。不仅因为经常刊登名人雅士的文章,还因为主编是当朝朱皇后,想想自己的文章一旦被选中。很有可能会被推荐给皇帝的,若是皇帝再喜欢。眼前岂不是就有了条康庄大道。
当然这些不用问又是赵柽搞出来的道道,以借此统一国家宣传口径。辟除谣言,引导舆论,监督政府,成为自己统治国家的有一利器。那些副刊则是给那些喜欢指点江山的士子和雅士们提供对时政点评和论战的渠道,这总比让他们私下里议论皇帝,抨击政府来的光明正大,同时也让他们多了条‘言事’的路径,免得动不动就搞伏阙上书的戏码,引得朝廷动荡。
当然作为历史上最会赚钱和最抠儿的皇帝,赵柽不会自掏腰包办报纸的,那些边边角角都留给商人们花钱打广告的,官方也可以借此引得消费,推动商业的发展。唯一例外的是文学副刊,从整理发行、出版印刷到给作者付稿费都是出自赵柽的小金库,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