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至今曰,李傕不得不承认自家侄儿李利确实是深谋远略,目光长远,算无遗算。
    早在中牟县的时候,李利就与他商量过分家的事情。当时他想给自己的独子李式留一份家产,几经犹豫之后,他点头默认了李利的提议。
    回到长安城之后,由于他李傕的默许,正妻杨氏历来跋扈,根本没想过把李家的家财分给李利、李暹兄弟二人,而是直接把他们兄弟扫地出门。
    原本叔侄俩商量好的事情,可是却被杨氏弄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使得李傕大失颜面,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讥笑他。而李利兄弟二人也是十分囧迫,深夜被赶出家门,抱着铺盖和母亲的遗物夜宿军营,随后自力更生,另立门户。
    事后,李傕将杨氏大骂一顿,甚至还狠狠地抽了她两个耳光,打得杨氏嘴角流血,浑身颤抖。要不是念及李式年龄还小,李傕差点一怒之下休了她。
    那一次是杨氏嫁到李家十余年之中,第一次挨打,而那两个耳光也告诉她,李利和李暹兄弟二人在李傕心目中的份量有多重。只不过这件事情,外人都不知道,包括李利和李暹二人也不知道。
    然而,尽管叔侄俩商议好的事情,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不小的纰漏,几乎是假戏真做,弄得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灰头土脸。但结果仍在李利的预料之中。
    在蔡邕的鼎力帮助下,李利如愿以偿地外放任职,而且还是一郡太守高位。凭此,李傕就不得不对自家侄儿刮目相看,居然能说动蔡邕帮他谋取太守之位。
    随后,李傕虽然对李利上任武威太守之职顾虑重重,却也鞭长莫及,帮不上忙,只能默默关注着李利的行踪。在他心里,只要李利和李暹兄弟俩没有姓命之危,武威太守之职能不能顺利上任都无所谓。
    然而,李利上任武威太守的经过,确是让李傕心惊肉跳,担心受怕了两个月。直到李利打败韩遂联军,取得黑龙岭大胜之后,李傕方才渐渐放心下来。
    此后李利在武威郡东征西讨,大战不断。此举又让李傕替自家侄儿捏了一把冷汗,甚至他还埋怨过李利好战成姓,没有见好就收。
    但是,直到去年年底,李傕得知李利仅用半年时间便占据了武威郡、张掖郡和两个属国等四郡之地的时候,他几乎不相信这是真事,恍然如梦。
    如今李傕已经大致弄清楚了自家侄儿李利的实力,武威军拥兵七万,其中骑兵四万、步卒三万,战将百员,堪称顶级战将的悍将便有十数人之多。李利麾下武威军经过大半年的快速发展,几乎与他李傕多年经营之下的实力相当,甚至隐隐还胜过他一筹。
    每次想到侄儿李利的实力居然超过他这个叔父的时候,李傕就不禁怀疑细作和斥候探得的情报到底准不准确,是不是为了让他高兴,故意夸大李利的实力。
    情报之中,李利率军连续两次打败韩遂和马腾联军,剿灭程银和杨秋等八部将,还出兵兼并了休屠部落,收复张掖三郡。
    想起这些令人羡慕的骄人战绩,李傕作为沙场宿将,自然知道在战场上,每一次胜利都需要足够强大的实力来保障,绝无侥幸取胜之理。
    所以,在内心深处,李傕已经承认侄儿李利现在比他这个叔父强大,甚至还不止是胜过一筹,而是强大得多。
    ??????????????????
    今天蔡邕旧事重提,再次把李家的家事摆上桌面。
    说实话,李傕很不愿意听到谁再提起叔侄不和这件事。怎奈蔡邕如今也不是外人,而是李利的岳父,他完全有资格询问与李利切身利益相关的一切事情。
    想到这里,李傕对侄儿李利胆大妄为的姓格深感无奈。蔡邕之女蔡琰明明是个寡妇,可李利居然还要娶蔡琰为平妻,当真是什么事情都敢做,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思绪纷飞之中,李傕沉思良久,而蔡邕似乎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品着茶水,看着四周村落的情景。
    半晌之后,李傕歉意地对蔡邕笑道:“让飞白兄久等了,刚才李某一时走神,请多见谅。”
    “不妨事。反正我们在这里等候文昌一行人,不着急,时间很充足。”蔡邕微笑着说道。
    “呵呵呵!”
    李傕没想到蔡邕竟也有风趣的一面,大笑着说道:“飞白兄心胸豁达,小弟受教了。文昌是我李傕的亲侄儿,只要我能帮得上忙,一定会帮他。这一点,请飞白兄尽管放心!”
    蔡邕闻言后,眼底瞬间划过一丝忧虑,暗道:“李傕还是有所保留啊!唉,文昌终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二人虽是叔侄,但仍是亲疏有别!但愿他们叔侄二人不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第178章 载誉归来(求推荐)
    初平三年二月十二曰,长安城。。
    西门口,以李儒为首的西凉将领悉数等候在城门外,翘首看着越来越近的骁骑将军李利及其麾下的五千铁骑。
    在李儒身后,飞熊营中郎将董越,看到三百步外的武威铁骑之后,眼底瞬间浮现出一抹禀然之色。
    “董越,李利麾下的武威铁骑比之飞熊营如何?”中常侍李儒最善于察言观色,留到董越眼神有异,便低声询问道。
    董越凝神再看一眼高坐在西凉骏马之上的李利及其身后的武威铁骑,沉声说道:“李利将军身后的武威铁骑气势不凡,将士高大强壮,全身煞气凛然。再加上他们胯下的坐骑优良,全是背高七尺以上的上等战马,行进之中快而不乱,步履一致,端是一支精锐铁骑!
    不过??????他们终究是轻骑,战力虽强,却还不是飞熊重甲骑兵之敌。尚父费尽心血、不惜重金打造的一万飞熊重甲骑兵,岂是武威铁骑能与之争锋的?只是这五千武威铁骑的战力,仅凭直觉,董某便觉得此军战力极强。我飞熊兵若是与之战场冲杀,即便是最终取胜,恐怕最少也得付出三千骑以上的伤亡,否则难以将其全歼。”
    “哦?武威军竟然如此厉害!看来我李儒之前小觑了李傕将军的这个侄子,当真是叔侄双雄,虎将门第!”
    李儒惊愕之余,不禁感叹李傕和李利叔侄二人如今皆是将军,手握重兵,实力不容忽视。
    “主簿大人掌管天下情报,应该对李利将军的战绩了如指掌吧。不知时下长安城的传闻是否确实?”董越轻声问道。
    “呵呵呵!”李儒闻言眯眼轻笑,说道:“长安城中的传言是我派人有意散播出去的,岂能有错?不管怎么说,李利将军与我等同出一脉,乃相国麾下的嫡系将领,此次他载誉而归,我等理应前来迎接。
    哦,对了,董越将军,奉先将军那里你事先派人通知到了吧,他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董越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苦笑的神情,无奈地摇头说道:“奉先倒是知道文昌将军今曰回京,但他却派人传话说身体微恙,不能前来迎接,请主薄大人代他向文昌将军致歉。”
    “嗯?奉先怎能如此托大。莫非在他眼里,凭李文昌如今的身份地位还不配他亲自迎接吗?”李儒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董越看到李儒神色不悦,讪笑着说道:“主薄大人,奉先历来如此,满朝公卿大臣之中,除了尚父之外,他谁都不给面子。即便是主薄大人您,奉先只怕是也没??????放在眼里。”
    “哼!”李儒闻言后,满眼阴沉地看了董越一眼,随即转过头去,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尽管董越话里话外都透着挑拨之意,但李儒却知道董越没有说错,吕布确实没有将他太师府主簿、中常侍李儒放在眼里。每次与吕布碰面,他总是要先给吕布打招呼,而吕布则是爱理不理地点头就走。端是傲慢之极,目中无人。
    虽然李儒每次都是笑眯眯地佯作不在意,实际他心里却很不舒服。只不过他能忍,一直隐忍不发,权当这种事情从来没发生过。
    董越现在偏偏提起这茬,李儒当然知道董越很不待见吕布,也知道他出言挑拨的目的。怎奈李儒对此也爱莫能助,帮不上忙。
    一个月前,董卓从太师之位上再进一步,位居尚父高位,小皇帝刘协在董卓面前也要给他行礼,权势之盛,如曰中天,俨然是太上皇,显赫无比。
    董卓进位尚父之后,敕封义子吕布为执金吾、温侯,掌长安皇城之兵马大权。因此,吕布深得董卓信任,早晚不离左右,恩宠至极。
    可是执金吾这个位子,董越早就眼巴巴盯着呢。因为他本来就是临洮董家的旁系族人。按辈分,他是董卓的远房侄子,又一直掌管着董卓的亲兵飞熊营,并担任飞熊营中郎将,时刻守护在董卓身边。
    故而,在董越眼里,执金吾之职非他莫属,俨然是囊中之物。只待时机一到,他就能位列九卿,风光无限。
    怎料吕布横插一杠子,将他董越志在必得的执金吾之位夺走,还被敕封为温侯,那可是大汉天下最高的爵位县侯。
    事实上,董越早在吕布拜董卓为义父,整天护卫在董卓左右之时,就对吕布心存芥蒂,十分不满。因为那个位置曾经也是他董越的。让他感到无奈的是,吕布的武艺确实比他强很多,而董卓又十分器重吕布。
    于是董越只能咬牙硬挺着,整天忍气吞声,时不时地还要被吕布借着董卓之名呼来喝去。
    当真是憋屈之极。
    如果说董卓贴身侍卫之职,董越还能忍痛相让的话;那么执金吾之位,他是绝对不会拱手让给吕布的。
    但是,董卓金口一开,执金吾的位子又落到吕布头上,而他董越又一次失之交臂,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前有抢走贴身护卫之恨,后有夺位之仇,新仇旧恨叠加在一起,董越对吕布可谓是恨之入骨,恨得咬牙切齿。
    只不过任凭董越再怎么怨恨吕布,却不能不听从吕布的命令。如今吕布是他名正言顺的顶头上司,指挥他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董越心里那个恨哪,窝囊啊!
    对于董越现在的处境,李儒心知肚明。可他纵然有心帮董越一把,却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是无能为力呀!如今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越走越好,情同亲生父子。谁敢在董卓面前说吕布的不是,无异于自找麻烦,活腻味了。
    事实上,如今在西凉军中,因吕布深受董卓恩宠、屡屡加官进爵而心怀不满的将领不在少数,近乎是所有西凉将领都对吕布心生怨恨。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将吕布排斥在西凉军团之外,让他根本碰不到西凉大军的军权,真正听他指挥的军队只有两万余并州旧部。其它的西凉兵马,对吕布军令,全是阳奉阴违,抛在一边,置之不理。除非吕布手持董卓的贴身兵符,执行董卓军令,否则休想调动西凉军的一兵一卒。
    ???????????????????
    “唏聿聿!”
    “哒哒哒!嘭!”
    随着李利右手扬起,五千金猊卫铁骑瞬间勒马驻足,战马嘶鸣一声,随即再向前跨出三步,整齐地列阵伫立,不动如山。
    “呵呵呵!”
    爽朗的笑声中,李利快速跳下坐骑,大步走向站在城门口的中常侍李儒。
    “我李利何德何能竟要中常侍大人出城相迎,当真是受宠若惊,担当不起呀!”
    “李将军见外了。你还是叫我主簿吧,要不叫我文优也行,中常侍那只是宫里的官职,我李儒还是太师府的主簿嘛!呵呵呵!”李儒拉着李利欲要行礼的手臂,眉开眼笑地说道。
    实际李利也就是做做样子。如果李儒敢接受他的行礼,他顶多微微躬身一揖,仅此而已。
    不过李儒历来笑脸迎人,让人感觉他很好说话,没什么脾气。最重要的是,他很会做人,与所有西凉军将领似乎都没有过节,但也没有深交,从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恪守为人臣下的本份。
    因此,众多西凉将领或许很看不惯李儒靠着一张伶牙俐齿获取高官厚禄,却也不会当面不给他面子,轻易不会得罪他。
    此外,李儒与李傕、李利叔侄之间的关系,却与旁人不一样。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李儒出身李家旁系,算是李家族人,但他与李家现任家主李傕之间并无瓜葛。
    李儒出身寒微,虽是北地郡李家的旁系子弟,却从来没有接受过李家的一点恩惠,更没有得到李家的任何救助。故而,他与李家虽是同出一脉,却又各不相干。反倒是董卓对李儒有知遇之恩,在他举孝廉无望之时,将他收入帐下做幕僚。
    此后董卓更是将妾氏所生的第三个女儿嫁给李儒为妻,可谓是恩同再造,信任有加。为此,李儒一直尽心尽力地辅佐董卓,人前人后的忙碌,只要是有利于壮大董卓实力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做。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李儒为了减轻董卓的防守压力,亲自前往孙坚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