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5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利一个承诺,如此方能安心。
    而今,孙策之所以还能好好的活着,正是由于李利昔日的一个承诺之故,否则东垣城一战中孙策便已身首异处了。而这一切皆是周瑜之功,李利若不是看在他的情面上,单凭孙策帐下区区两三万人马何足挂齿,翻掌之间即可灭之。
    东垣城之战,事先周瑜并不知晓,但战后仅仅几天,他就知道了整个过程,并从中看出很多问题。其一,主公李利有心诛杀孙策,似是欲将孙策这个江东猛虎扼杀在尚未崛起之时,趁早除去后患;其二,孙策名义上打着报仇雪恨的旗号前来会盟,实则是为了扬名立万,讨取敕封诏书;其三,周瑜从这场战事中看出主公李利当真是个言出必行的君主,信守诺言,并且十分器重他。
    恰恰是东垣城之战中李利表现出来的宽宏大量,让周瑜感激之余又不免有些惭愧,从而促使他深刻反思自己与孙策之间的兄弟情谊到底应该怎样处理,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要知道,正是由于他始终放不下与孙策的兄弟之情,致使孙策在东垣城之战中死里逃生,还白白得了一道敕封诏书,这让西凉军诸多将领甚为不满,对此颇有微词。然而,李利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半句怨言,强行压下众将领的不满与谏言,仍然给予周瑜临机专断之权,并提领并州所有兵马。
    毫不夸张的说,周瑜之所以能在短短一年之内从区区居巢令升至安北将军、都亭侯,立下赫赫战功,名动天下,这其中除了他自身才华卓著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李利对他的绝对信任和悉心栽培。
    想他初入西凉军便担任中军副将,而后更是提领数万兵马独自征战,拥有临机专断之权,可以调动所有北伐兵马。为了确保众将领听其调遣,李利亲自坐镇后方,为周瑜压阵,以致于全军将士无人敢于违抗他的将令,绝对是令行禁止。这对于一个初掌军权的主帅而言,无疑是十分幸运的,李利真正给他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正因如此,周瑜才能在短短一年之内屡建功勋,扫平南匈奴、收复并州,继而名扬天下,一举成为当今世上炙手可热的将帅,堪称世之名将。
    换言之,如果没有李利的大力支持。或许早晚有一天周瑜也能一举成名,只是这个时间至少还要推迟十几年。而天下照此发展下去,十几年之后究竟是什么样子,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却是未知之数。
    故而。与其说周瑜如今是在替李利卖命打天下,不如说是李利成就了他。若是没有李利的信任与赏识。就没有他周瑜的今天。如果不是李利赐予他骁勇善战的西凉铁骑,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并给他撑腰,纵使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是枉然。世间从来都不缺乏惊才绝艳之人,但真正能够纵情施展才华的幸运者却是寥寥无几。故而,世间才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
    正因为如此,就今时今日而言,周瑜对李利的忠心无以复加。休说孙策和他有兄弟之情,却并非亲兄弟,哪怕是他周家长辈亲自前来充当说客。也不可能说服他弃李利而去。
    更何况,扪心自问,他和孙策之间并不存在背叛,因为他从来都不是孙策的手下或部将。也从未接受过孙策的任何恩惠和照顾。恰恰相反,在此之前,他周家多次资助孙坚、孙策父子,在孙坚率部参与陈留会盟期间,其家眷全部托付于周家,而周瑜自己更是在孙坚死后屡屡帮助孙策渡过危难。因此,他和孙策之间根本不存在利益关系,是真正意义上的兄弟情谊。
    但现在,这份兄弟之情随着周瑜投效李利而终止,随着孙策率部与西凉军为敌而破裂,更随着孙策拿周氏一族相要挟而彻底宣告结束。
    私人交情在切身利益面前总是显得那么脆弱,尽管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周瑜将自己和孙策的兄弟之情视若珍宝,但此刻他却感觉这块珍宝突然摔在地上,摔得粉碎,再也不可能复原了。
    沉默半晌后,周瑜脸上的神色渐渐恢复平静,既而变得异常冷静,俨如平静无波的水面,风平浪静,无波无澜。
    “家祖和族叔之事就不劳伯符兄挂念了。若不是此番司隶混战,家祖和我周氏一族早已迁入长安定居,眼下大战即将结束,料想伯符兄返回江东之时,家祖便已到达长安。如此一来,我便可早晚略尽孝道,一家团圆。不过伯符兄倒是提醒了我,此事得抓紧处理,迟则生变哪!”
    话音稍顿,周瑜语重心长道:“另外,小弟也提醒兄长一声。扬州袁术绝非良善之辈,伯符兄此番从他手里借得两万兵马已属侥幸,若是迟迟不予归还,只怕他会恼羞成怒,迁怒于孙氏族人。因此,伯符兄理应早作准备,以免节外生枝。”
    “哦?”孙策眉头一动,脸上浮现出一抹愠色,语气不悦地笑声道:“多谢公瑾提醒,此事愚兄早有安排,家母和弟弟妹妹都已返回江东,不劳公瑾挂怀。”
    说话间,孙策强行镇定心神,调整好情绪后,平声静气道:“既然公瑾心意已决,愚兄也不便强求。不过此番我等私下密议,难保李大将军不会因此起疑,万一连累了公瑾,愚兄于心不安哪!”
    周瑜坦然一笑,伸手指向鲁肃,笑声道:“兄长多虑了。我主公胸襟博大,气量宽宏,此为世人皆知,广为传颂。况且,子敬在此作陪,并非偶然,实为今夜密议之见证。或许兄长还不知道子敬除了随军主簿和参军之职外,还是现任并州刺史,并且是我家主公的义弟。是以,兄长不必替我担心,时间不早了,你我二人尽快商议妥当,以免贻误战机。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孙策不再转弯抹角,直言道:“安邑城兵马尽数归我,外加三成粮草辎重,且西凉军不得阻我南下。”
    周瑜闻言摇头,不假思索道:“安邑城七万大军不是兄长能够吞下的,以兄长目前的实力最多兼并三成,粮草辎重可以带走两成。此乃愚弟的肺腑之言,还望兄长慎重考虑。”
    孙策神情微怒,沉默半晌后,赫然起身向门外走去,待翻身上马后,扬声道:“也罢,就依公瑾所言,五更动手。驾”
    丢下一句话后,孙策纵马离去,身影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唉,昔日的总角之好,今夜却不欢而散,实非我所愿哪!”目送孙策打马离去,周瑜怅然若失地叹息道。
    鲁肃微微点头,好言劝慰道:“公瑾不必烦恼,世事岂能尽随人愿。孙策野心勃勃,早晚都会与我等背道而驰,今日之事在所难免。所幸,此番我等要剿灭之敌是张扬,而不是他,否则此刻已经刀兵相向了。”
    

第791章 诸侯陨落第二弹
    夜深沉,已是子时。
    安邑郡守府,前院内堂。
    守在门外的杨丑斜眼瞥见张扬用罢膳食后,身形一闪迈过门槛,轻步走到案几旁,随手接过侍婢手中的托盘,拂袖示意侍婢退下,既而动作娴熟地托起茶壶,给张扬面前的茶盅斟上热茶。
    刚刚回府的张扬填饱肚子后似是有些倦了,伏在案几上单手撑着下颌打瞌睡,又像是闭目养神。他右手无名指下意识地轻轻敲着桌面,显然是假寐之状,略显稀疏的眉毛不时跳动一下,眉宇间郁积着一抹显而易见的愁容。
    这一切都显示出张扬此刻很清醒,而他的神色举止则暴露出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请主公奉茶,若有烦心之事,不妨言明,也好让末将替主公分忧。”轻轻放下茶壶,杨丑一边把一盅热茶送到张扬右手边,一边留心观察着他的神色,低声说道。
    “别来烦我,退下!”
    忽然惊醒回神的张扬眼睛尚未睁开,便颇为恼怒地斥责一声,待睁开眼睛看到杨丑躬身站在身旁,顿时怒色稍缓:“哦,原来是你,我还以为是哪个不开眼的贱婢。这么晚了你还没歇息,想来必然有事禀报,不必拘礼,坐下说话。”
    杨丑躬身一礼,随即跪坐在张扬左侧,恭声道:“末将也是刚刚听兵士禀报,方知主公连夜从北岸赶回郡府,于是连忙赶来,以便主公差遣。”
    “嗯。你有心了,甚为难得。”张扬颇感欣慰地点点头,抬手示意杨丑一同饮茶。
    轻抿一口茶后。杨丑小心翼翼地轻声问道:“主公似有心事,莫不是娄底原战事不顺,令主公忧虑至此?”
    张扬闻声一怔,手中端着茶盅,抬眼看着杨丑,却见杨丑一脸关切的神情,除此之外神色无异。
    当即。张扬微微颔首,心情颇为沉重地低声道:“正是如此。那李利小儿麾下的西凉军确实厉害,战将云集。兵士勇猛,战力惊人。白天的斗将之战中,盟主麾下的文丑颜良二将悉数战死,还有刘备的结义兄弟。那位号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的张飞张翼德也不敌西凉将领。这还不算。就连温侯吕布也败在桓飞手上,而且身受重伤,险些丢掉性命。
    除此之外,我与孙策离开战场时,西凉军仅凭四万余步军便将盟军六七万前军打得七零八落,而后十几万战骑出击冲阵。正因为形势不妙,我才会急于返回河东,以免被卷入战场。无法脱身。”
    杨丑闻言后,惊诧道:“如此说来。此次娄底原决战我盟军并无胜算,形势很不乐观哪!”
    “确实如此。”张扬轻轻点头,忧虑道:“我盟军虽然占据着兵力优势,但战斗力恐怕很难与西凉军相提并论。尤其是西凉铁骑骁勇异常,且李利小儿身先士卒,无人能挡,以致于西凉军士气高涨,势如猛虎,那阵势甚是骇人。因此,此番决战,我看盟军着实够呛,只怕是败多胜少,局势堪忧啊!”
    说完话后,张扬一脸愁容,眉头紧锁,额头上凸现出三长一短四道沟壑般的横纹,显示出他的真实年龄,已是年过不惑之龄。
    眼见张扬愁容满面,杨丑同样是眉头直跳,心惊不已,看向张扬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怨恨之色,似是对张扬颇为不满。不过他这份不满隐藏得很好,一闪而逝,待张扬抬眼对视时,却看到他一脸忧虑之色,俨然是一副同气连枝的模样。
    只是杨丑的城府终究有限,心里藏不住事儿,再次开口时就流露出几分心迹:“末将一直想不明白,主公当初为何名义上依附李利,暗地里却投向袁绍?岂不知当初西凉军的实力就已经很强大了,绝非冀州军可比?倘若那时我等便彻底投靠西凉军,何来今日之苦恼?”
    乍听杨丑之言,张扬甚为恼火,暗骂杨丑好不识趣,哪壶不开提哪壶。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杨丑所言也不无道理,与他此刻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事实上,自从去岁盟军在函谷关前久攻不下的那一刻起,张扬就已经有些后悔了。因为从那时起,他就预感到诸侯盟军想要打败西凉军只怕没那么容易,甚至有可能在函谷关下折戟沉沙,遭遇重挫。果真如此的话,那他张扬就要大祸临头了。盟军若是战败,各路诸侯完全可以拍屁股走人、溜之大吉,可他张扬却无处可逃,毕竟他的地盘就在河内郡,处于西凉军的兵锋之下。然而,一旦他放弃河内郡,跟随袁绍前往冀州,那他就没有任何倚仗了,除了乖乖交出手中兵庐外别无选择。
    而这恰恰张扬最不想看到的场景,也是他断然不能接受的事实。对于他这样已经自成一路诸侯之人来说,清楚认识到手中握有兵马的重要性,有兵马就有地盘,有地盘才能挺直腰杆儿,才能在袁绍麾下占有一席之地。而一旦他什么都没有了,那他在袁绍眼里便什么也不是,沦为可有可无、弃之如履的小人物,早晚死于宵小之手。
    是以,时至今日,张扬真心后悔了。他后悔自己不该公然背叛李利,即使自己不愿被李利兼并,也可以虚以委蛇,若是事不可为,再交出兵权也为时未晚。毕竟,以李利近年来的为人心性和处事作风来看,他是个言而有信、且比较念旧的人,只要不与他为敌,一般不会赶尽杀绝。如此一来,他张扬交出兵权后,至少还能落个富贵,不至于一无所有,死于非命。
    然则,现在一切都晚了,后悔也无济于事。据张扬对李利的了解,他知道李利其人虽然宽容大度。却最不能容忍下属背叛,这不仅仅是李利不能容忍背叛,天下所有诸侯都容不下背叛故主之人。因此。即使他此时想回头,只怕李利也不会接纳他,更不会轻易放过他。
    可是,如果一条道走到黑,张扬对盟军是否能够打败西凉军持悲观态度。也就是说,他对眼下正在进行的娄底原决战深感忧虑,很不看好盟军。认为盟军极有可能落败。而他之所以有这种感觉,便是来源于他清醒地认识到盟军内部矛盾重重,各路诸侯之间勾心斗角。各怀鬼胎。更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