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4 年 7 月东条内阁倒台后,同米内光政组成联合内阁,创设* 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在“一亿总武装”的口号下,加紧实施物资动员计划, 以进行本上决战。在美军先后占领马尼拉、硫黄岛直逼日本本土,以及苏联 通告不延长《苏日中立条约》的情况下,于 1945 年 4 月 5 日率内阁总辞职。 战后,于 1948 年作为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后病死狱 中。着有自传《葛山鸿爪》。
小林一三(1873—1957)日本实业家,商工大臣(1940—1941)。1892 年庆应义塾毕业后人三井银行。曾先后在各大企业任要职。1927 年任电铁会 社社长、会长。1940 年 5 月代表财界赴意访问。后出任第二届近卫内阁商工 大臣。1940 年 8 月赴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同荷兰殖民当局谈判,试图把荷 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纳入“大东亚共荣圈”,未成。11 月底奉召 回国,后因与主张统制经济的军部意见不合,于 1941 年 4 月辞职。战后曾出 任而原内阁的国务大臣兼战灾复兴院总裁。1946 年 1 月遭“整肃”。刊有《小 林一三全集》(7 卷)。
小林路造(1877—1962)日本海军将领。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 历任驻英武官、第三战队司令官、海军省军务局长、练习舰队司令官、舰政 本部部长等职。1930 年任海军次官。1931 年 12 月出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兼 任第一舰队司令官。1933 年 3 月晋升海军大将,同年转任军事参议官。1936 年 9 月至 1940 年 11 月任台湾总督,推行皇民化政策和粮食增产计划,加速 将台湾变为日本的军事基地,积极准备南进。1944 年为贵族院议员,翼赞政 治会总裁,并出任小矶内阁的国务大臣。
小林多喜二(1903—1933)日本作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小搏高等商 业学校毕业后任银行职员。初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27 年加入当地的工会和 进步作家组织。1928 年发表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揭露了三·一 五事件的真相。1929 年发表成名作《蟹工船》。翌年到东京从事革命活动。 1931 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任党中央委员和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总书记。次年转 入地下,领导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1933 年被 捕,后受刑致死。著作编成《小林多喜二全集》(15 卷)。
小泽治三郎(1886—1966)日本海军将领,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 学。1937 年任联合舰队参谋长。后历任水雷学校校长、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 第三战队司令官、海军大学校长。1940 年晋升中将。1941 年 10 月任南遣舰 队司令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率部入侵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初战 获胜,1942 年 11 月转任第三舰队司令官,指挥拉包尔等地的海空战斗。 4 年兼任第一机动舰队司令官,参加马里亚纳海海战,遭惨败,同年 10 月率 部参加莱特湾小泽洽三郎海战,损失旗规瑞鹤号等所有航空母舰。旋任军令 部次长兼海军大学校长。1945 年 5 月任海军总司令官兼联合 舰队司令长官及海上护卫总司令官,但残存海军已无力应战。战后从事防工 厅的战史研究。
小烟敏四郎(1885—1947)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任陆军省军务局课员,驻俄武官。1921 年秋在德国,与*永田铁山、*冈村宁 次结成所谓“三杰盟约”,谋求提高军部的地位,确立总动员体制。1923 年 组建佐官级的右翼组织“二叶会”。后历任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步兵联队长, 陆军大学教官。1933 年任参谋木部第三部部长。积极鼓吹北进反苏,是*皇 道派的实际组织者之一。尔后任近工步兵第一旅团长,陆军大学校长。 6 年晋升中将,同年被编入预备役。战争后期曾参与倒东条内阁的活动。1945 年 8 月至 10 月任东久逸宫内阁国务大厦。
小猎犬式轰炸机(Blenhelm)又译“伯伦翰式轰炸机”。英国中型轰炸 机。1936 年 6 月试飞,次年开始服役。为当时英国空军中速度最诀的中程轰 作机。双引擎。翼展 56.4 英尺,机身长 42,9 英尺,高 9.1 英尺。乘员 3 人。最大时速 244—265 英里,升限 1.95 万英尺,最大载荷航程 I090—1461 英里。装有 8 挺 7.69 毫米机枪(其中两挺为转动式),可携炸弹 1000—2000 磅。大战初期广泛用于西欧和北欧作战,后在北非和地中海战区担负近距离 支援任务。战时共生产 6260 架。
飞虎队也称“陈纳德航空队”。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华志愿航空 队、*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统称。
飞越驼峰(OvertlieHump)见“驼峰空运线”。
飞蛇式战斗机(Airacobra)即“P—39 型歼击机”。
飞龙号航空母舰日本航空母舰。横须贺海军工厂制造。1939 年 7 月 竣工。标准排水量 1.73 万吨,最高航速 34.3 节,可载飞机 73 架,乘员 1101 人。1941 年 12 月参加袭击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尔后支援日军攻占威 克岛。1942 年 2 月参加攻击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继而掩护日军登陆爪哇岛。 3 月底进入印度洋。4 月初参加科伦坡袭击战和亭可马里袭击战。后返回本 上。同年 6 月,在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飞鹰号航空母舰日本航空母舰。为*隼鹰号航空母舰的姊妹舰。由商 船改装。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1942 年 7 月竣工。标准排水量 2.4 万吨,最 高航速 25.5 节,可载飞机 53 架,1942 年秋冬曾在西南太平洋参加瓜达尔卡 纳尔岛争夺战。1944 年 6 月 20 日在*菲律宾海海战中沉没。
飞行堡垒式轰炸机(Flyingrlortres)即“B—17 型轰炸机”。
马伦(Ado1phGysbertMalan,1910—1963)英国空军军官。生于南非。 早年在英国皇家海军中服役,大战期间人英国空军服役,为歼击机飞行员。 1943 年升任一战斗机基地指挥官,次年任皇家空军战术空军联队指挥官,升 至空军上校。在作战中共击落敌机 35 架,成为战时英国的王牌飞行员之一。 1946 年退役。
马基(Maquis)法国国内游击队的通称。Maquis 在法文中意为“丛林”、 “密林”。普法战争期间法国游击队即以此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 国国内抵抗运动又沿袭此名。1942 年在阿尔卑斯山区初次出现,此后陆续在 中央高地、布列塔尼、东部的勃艮第、弗朗什孔泰(Franclie 一 te)和 比利牛斯山区形成基地。主要由工人、农民、大学生和城市平民组成,并有 西班牙、意大利和马基队员苏联的反法西斯战士参加。1943 年 2 月*《义务 劳动服务法》颁布后,遭到人民反对,马基迅速壮大,其中以莫塞(Mou(3het) 山区、格里埃尔(Glières)山区和维尔柯尔(Vereors)山区的游击队最为 活跃。各地马基人数不等,常以数十人或百余人的小分队形式,四出打击敌 人,1944 年初共达 3 万余人,后全部加入*法国内地军,在解放本土的战斗 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马本斋(1902—1944)中国将领。原名守清。东北讲武堂毕业。曾任东 北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河北省献县)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 日本侵略军,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所部与冀中军区回民干部教导队合编 为八路军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在河间地区开展敌旨抗日游击战争。次 年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率部转战于冀中、冀鲁豫平原,曾指挥部队 “围点打援”,取得衡水康庄战斗的胜利,屡建战功,1942 年任冀鲁豫军区 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指挥所部对日伪军进行反“扫荡”战斗。 1943 年 11 月率部参加濮阳八公桥战斗,取得胜利。翌年 2 月 7 日在山东宰 县病逝。
马占山(1885—1950)中国将领。字秀芳。行伍出身。曾任东北军第三 旅旅长、骑兵总指挥、黑河警备司令。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任黑龙江省代主 席兼东北边防军黑龙江省副司令,率部于嫩江桥抗敌,打响抗日民族战争第 一枪。1932 年“满洲国”成立后,一度任军政部长兼黑龙江省省长。同年 4 月 7 日,潜至黑河,通电反正。并联合吉林的李杜、海拉尔的苏炳文等组成 东北抗日救国联合军,被推为总司令,转战黑、吉两省北部,抗击日伪军。 失败后退入苏联境内。1933 年回国。1936 年授中将衔。同年 12 月由上海去 西安,参加*西安事变,在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八项抗日救国主张上签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东北挺进军司令、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率部参加平绥 线的对日作战和包头保卫战。驻防陕西时,与八路军第一二 0 师友好合作。 抗战胜利后,授中将加上将街。曾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 总司令(未就职)。1949 年与傅作义等参加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居北京。
马尔罗(AndreMalrau、lq01—1976)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人,作家。毕 业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校。早年从事写作,1934 年以“世界恢复季米特洛 夫自由委员会”会长身份到柏林,出庭为季米特洛夫被诬控国会纵火案辩护。 1936 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曾组织空军参加国际纵队。大战爆发后入伍,在坦 克部队中服役。1940 年 6 月被俘。后脱逃至南方,投身抵抗运动,在阿尔萨 斯仍洛林地区领导抗德游击队。曾被盖世大保逮捕,囚禁于图卢兹。该城解 放后获释。化名贝马尔罗尔热(Berger)上校,指挥*阿尔萨斯一洛林旅参加 解放法国和进军德国的战斗,1945 年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宣传部 长。战后,曾任宣传部长和负责文化的国务部长。著有《人类的命运》和《艺 术心理学》等。
马尔盖(AdrlenMarquet,1884—1955)法国合作主义分子。1904 年加 入社会党。后因提倡法西斯主义,被开除出党。1936 年与拉罗克组建*法兰 西社会党。长期任议员和波尔多市长。大战爆发前即鼓吹法、德合作。1940 年 6 月出任贝当内阁的国务部长,278 改任内政部长。7 月积极支持贝当攫取 全权,建立维希政府,同年 9 月,辞去内政部长职,专任波尔多市长,继续 推行合作政策。战后受审,1948 年被判剥夺公民权 10 年。
马尔蒂(AndreMarty,1886—1956)法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参加过第 一次世界大战,1923 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24、1929 年两度当选议员。曾任 《人道报》总编辑。西班牙内战时,任国际纵队监察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后,流亡苏联。盟军在北非登陆后赴阿尔及尔,领导法共北非中央委员 会代表团。自 1944 年秋起,反对继续与戴高乐合作,力主保留人民武装以推 翻资本主义制度。战后与多列士等人发生矛盾,1953 年被开除出法共。
马兰金(ГерманКаПитовичМаландин,1894— 1961)苏联将领。1915 年亚历山大军校毕业后,入沙俄军队服役。参加第一 次世界大战,升至中尉。1918 年加入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后历任步兵团 长、师和军参谋长,1938 年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1939 年任基铺特别军区副 参谋长,参加进军西鸟克兰。后任总参作战部长。苏德战争初期任西方方面 军参谋长(中将衔).1941 年 11 月调任总参军事学院教研室主任。1943 年 12 月起,出任第十三集团军参谋长(至战争结束,升至上将).先后参加日 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桑多梅日一西里西亚、下西里西亚、柏林和布拉格等战 役。战后曾任陆军第一副总司令兼参谋长、总参军事学院院长等职。1948 年 获大将衔。
马丽他(Marlta)1941 年德国侵占希腊和南斯拉夫的行动代号,1940 年 12 月 13 日,希特勒签发第二十号指令,首次提出以此为代号的行动,要 求在翌年春季攻占希腊,以消除英国在巴尔于地区对德国的威胁,规定首先 在罗马尼亚南部建立德军突击集群,然后通过保加利亚境进攻希腊。1941 年 3 月初,保加利亚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德军进入保境。3 月 26 日,南斯拉夫发生推翻亲纳粹政权的政变。3 月 27 日,希特勒签发第二十五 号指令,将此行动扩大为从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奥地利几个方向同时进攻南 斯拉夫和希腊。4 月 6 日开始实施。参见“巴尔干之战”。
马步芳(1903—1975)中国将领。字子香。宁海军官训练团肄业。曾任 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九·一八事变后,任青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