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坏鹿蛴徊蕉晕靼嘌捞峁∶骸⑻8趾突ぶ破罚⒃谝欢ǖ恼翁跫拢靼嘌捞峁┪淦鳌�1913 年 2 月 12 日德、西两国又签署秘密议定书,规定西班牙必须用德国提供的武 器来对付美、英可能的入侵。该协定密切了德、西两国的关系。 
 德拉曰尔泰特(HenryDuMoulindeLabarthete,1900—1948)法国维希 政府官员。早年在财经界活动。曾任西非银行经理。1939 年起任驻西班牙大 使馆财经参赞,得到当时任大使的贝当的赏识。1940 年 7 月出任法兰西国家 元首民事办公室主任。曾陪同贝当去蒙都阿尔(Montoir)会晤希特勒。1942 年 4 月改任驻瑞士大使馆财经参赞。1943 年 12 月被解职。法匡解放后未受 惩处。著有回忆录《失望的时刻》。 
 德国人民阵线(Volksfront)德国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34 年 7 月底,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会通过决议,提出建立劳动人民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1935 年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号召各国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人民 阵线,同年 10 月德共在莫斯科召开代表会议(对外则称《德共布鲁塞尔代表 会议》),通过争取实现德国工人阶级统一行动和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 决议。此后流亡国外的德国共产党人、社会民主党人和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开 始商过合作事直。1936 年在巴黎成立德国人民阵线筹备委员会,12 月 21 日 通过《建立德国人民阵线!争取和平、自由和面包!》的呼吁书,号召建立 全国人民阵线。随即柏林地区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的小 组成立德国人民阵线,提出《十点纲领》,具体内容为: 
 推翻和消灭希特勒独裁统治;废除血腥的司法制度,释放政治犯;保证 信仰与世界观自由;在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新国家里,由德国 人民自己管理自己;停止军备竞赛;没收大地主的土地,允许农民自由迁移, 兴办大规模的农民住宅;对银行、重工业和能源工业实行国有化。因纳粹政 权的残酷镇压和社会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拒绝合作,运动未取得更广泛的发 展。 
 德国女青年团(BundDeutSclierMadel,缩写 BDM)纳粹德国青少年组 织。1933 年设立,由纳粹党青年工作领袖*席拉赫领导。宗旨系培养团员成 为法西斯党的助手。团员均为女性。着深蓝色裙子,白衬衫和褐色上衣。10 —13 岁属于少女队,14 岁成为正式队员,17 岁起进入下属组织“忠诚与美 丽”,接受家政和生活美化等方面的训练,为婚姻作准备。18 岁到农村服役 一年。1936 年该组织即拥有 200 多万团员。大战期间积极在后方为军队服务。 
 德国公民权法(Reichsbuirgergesetz)见“纽伦堡法”。 
 德国文化协会即“德国文化总会”。 
 德国文化总会(Reichskulturkammer)一译“德国文化协会”。纳粹德 国控制文化的政府组织,1933 年 9 月 22 日设立,1934 年 2 月 12 日起成为* 德国劳动阵线团体成员。任务为保证德国所有文化活动都符合纳粹主义思 想。主席戈培尔,副主席先后为*丰克(1932—1937)、汉克([KarIHanke, 1903—1945]1937—1940)、古特雷尔([LeopoldGutterer]1940—1944)和 瑙曼([WernerNaun2ann]1944—1945)。1939 年起设秘书长,先后由施米特 ([ErichSchmidt]1939—1940)、欣克尔([HansHinkel,1901—]1941—1944) 和*席拉赫(1944—1945)担任。下辖文学、音乐、电影、戏剧、广播、美术、 新闻 7 个协会。所有文化工作者厂包括生产、复制、推销文化产品的人员) 均须入会,否则即失去本职工作。 
 德国电影协会(Reichsfilmkammer)纳粹德国控制电影业的半官方组 织。1933 年设立,由戈培尔主管,隶属于*德国文化总会。任务为保证电影 业宣传纳粹思想。在*其控制下,德国电影业大肆排犹,拍摄了《希特勒青年 团员韦克斯》、*《意志的凯旋》、《奥林匹克》、《犹太人聚所》等一批美 化纳粹分子、夸大纳粹成就、丑化犹太人和宣扬德国初战胜利的影片。 
 德国劳工阵线即“德国劳动阵线”。 
 德国劳动阵线(DeutscbeArbeitsfront,缩写 DAF)一译“德国劳工阵 线”。纳粹德国控制工人和职员并调解劳资矛盾的半官方组织。1933 年 5 月 10 日正式成立。*莱伊任头目。初期主要成员为工人,1933 年底开始吸收企 业主团体和技术人员团体加入。共拥有 2500 万成员,惜助“通过欢乐获得力 量”和“劳动之美”等下属组织,向会员灌输法西斯思想,用经济资助、调 解劳资纠纷、提供教育和住宅、稳定工资和组织娱乐活动等手段欺骗和控制 工人及职员。1945 年 10 月解散。 
 德国武装部队(Wehrmacht)1935—1945 年德国军队的名称。1935 年 5 月 21 日根据*《德国国防法》从*国防军改名而来。初时最高指挥机关系勃洛 姆堡为首的德国武装部队总司令部,1938 年 2 月 4 日改为希特勒为首的*德 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由陆、空、海三军组成,分别设陆军总司令部及总 参谋部、空军总司令部及总参谋部、海军总司令部及作战参谋部。陆军最高 战略战役军团系集团军群,以下逐级辖集团军、军、师等编制。空军包括航 空兵、防空兵、空降兵、野战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最高战略战役军团是航 空队,以下逐级辖航空兵军、航空联队、航空大队。海军在 1939—1941 年辖 北海舰队司令部、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潜艇舰队司令部和岸防部队,以后 前两个司令部合并为北方司令部,增设西方司令部(在法国海岸)和南方司 令部(在亚得里亚海).1940 年起*武装党卫队在其战斗序列之内。1939 年总 兵员数为 300 万,1943 年达 1100 万。1945 年德国战败投降后解散。 
 德国国防会议(Reichsverteidigungstat)纳粹德国主持重整军备和策 划战争的机构。1933 年 4 月 4 日设立,希特勒自任主席,成员包括国防、外 交、内政、经济、财政和宣传等部长。共举行过两次会议。第二次在 1939 年 6 月 23 日举行,与会者包括各部门 35 名高级官员,由戈林主持,讨论扩 大劳动力供应和加强战争物资运输等问题。会议下设工作委员会,由 *凯特尔 任主席,积极从事扩军备战活动,1934 年初制定 24 万个工厂接受战争订货 的计划,1935 年 6 月又拟订进军莱茵区的计划等。 
 德国经济协会即“德国经济总会”。 
 德国经济总会(GelleralratderdeutschenWirtScbeft)亦译“德国经 济总委员会”或“德国经济协会”。纳粹德国早期的经济决策机构。1933 年 7 月 15 日设立,隶属于中央经济部,由*蒂森等 12 名垄断资本家及其代表和 5 名纳粹分子主管。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定经济法令,控制 7 个全国 性经济团体、23 个经济协会,100 个工商协会和 70 个手工业协会。1934 年 2 月 27 日曾颁布*《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通过职能性和地区性调节机构 控制全国的企业。1935—1936 年,其经济决策职能被*军事经济全权总办和* 四年计划全权总办分享和取代。 
 德勒斯特伦特(CliarlesAntoineDelestraint,1879—1945)法国将领。 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继续在军队服役。1940 年 5 月指挥装 甲部队在前线作战。法国败降后辞去军职,在南方开始抵抗活动。1942 年底, 将*战斗、*解放南方、*自由射手和游击队的武装人员联合组成秘密军。并去 维尔柯尔(Vereors)山区筹组游击队基地。1943 年春联合南北两方的秘密 军,并出任总指挥。同年 6 月因叛徒告密,在巴黎被捕。囚禁于德国。1945 年 4 月被杀害。 
 德意累斯顿轰炸盟国空军对德国实施的一次*战略轰炸。1945 年 1 月, 正当苏军向德国挺进时,美英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大规模轰炸德国东部城市 (代号*雷击》。处于德国东南易北河胖无重大军事目标的德累斯顿(Dres den)被列为重点空袭目标。当时该城挤浦西撤的难民,防空力量薄弱。2 月 13 日夜,*英国轰炸机司令部首先出动 253 架轰炸机,于 22 点稍过实施第一 次空袭,继而在 3 个小时后以 700 多架轰炸机实施第二次空袭,2 月 14 日白 天,*美国第八航空队出动 450 架重轰炸机(316 架到达目标上空),在数百 架歼击机协同下,实施第三次空袭。共投弹 3749 吨(其中燃烧弹 2800 吨), 摧毁 650 公顷面积上的 3.5 万多座建筑,使 13.5 万人丧生。 
 德意同盟条约全名《德国和意大利友好同盟条约》。大战爆发前夕德 国和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的条约。早在 1938 年,德国就企图将*《反共产国 际协定》发展为德日意军事同盟,为此开始了有关谈判。1939 年 4 月希特勒 下达侵波的*《白色方案》,更急于同意大利结盟,5 月初里宾特洛甫访意谈 判,墨索里尼终于同意结盟。5 月 22 日里宾特治甫和齐亚诺在柏林正式签订 此约,有效期 10 年,共 7 条另 1 个秘密附约。规定:缔约国一方陷入与他国 战争时:另一方“应立即以盟国的身份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在地面、海上和空 中予以援助”;为保证迅速履行此同盟义务,双方“应在军事和战时经济方 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共同进行战争的情况下,“只有征得双方的完全同 意才能缔结停战与和平协定”。法西斯分子称此约为“钢铁盟约”。但同年 9 月德国进攻波兰和英、法对德宣战后,意大利并未立即履约参战,直至 1940 年 6 月 10 日法国败降在即时才参战。1943 年 8—9 月意大利向美、英求和停 战时,也未告知德国。 
 德日意经济协定1943 年 1 月 30 日,德、日、意缔结的几个财政经济 合作的双边协定。主要内容为:三国配合行动,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经济资源; 日本答应从其东南亚占领区向德国提供橡胶、有色金属和其他战略物资:商 定在战争胜利后建立的轴心国经济集团中,互相提供优惠条件。由于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发展以及三国交通线遭盟国的破坏和封锁,来获预期效果。 
德西秘密议定书德国与西班牙关于抵御英、美进攻的秘密议定书。 1943 年 2 月 12 日签署于马德里。议定书规定西班牙应在伊比利亚半岛和西 属摩洛哥抵御英、美的进攻,同时还规定德国应对西班牙供应武器,并负责 训练西班牙军队;而西班牙则必须将德国提供的武器用于抗击英、美的入侵, 该议定书密切了德、西两国的关系。 
德里奥·拉罗什尔(PierreDrieuTaHochelle,1893—1945)法国合作 主义分子,作家,1936 年参加法兰西人民党。法国败降后,主编《法兰西新 杂志》,传播反动思想。并为《萌芽》、《思想》和《民族革命》等极右杂 志摆稿,出版《为理解本世纪所作的札记》等书籍,吹捧贝当和希特勒,鼓 吹法德合作,赞同德国统治整个欧洲大陆。1945 年 3 月自杀。 
德国中央保安局(Reichssicherheitshauptame,缩写 RSHA)纳粹德国 的情报和恐怖组织。1936 年 6 月党卫队保安处处长*海德里希任德国保安警 察总处处长后,两处开始接受统一领导,互相渗透。1939 年 9 月 27 日,两 处正式合并为德国中央保安局,因遭*赫斯反对而未对外宣布。统一后两组织 分别保持相对的独立地位。下辖 6 个处:第一处,行政和法律;第二处,世 界观研究;第三处,德国生活领域或国内保安;第四处(即*盖世太保):镇 压反对者;第五处(即刑事警察),打击犯罪活动;第六处,国外情报或国 外保安。第一、第四、第五处属国家机关,余者属党的机关。1940 年第一处 分为两个新处,即人事处和组织行政法律处,原第二处改为第七处。1944 年 2 月,*阿勃韦尔并入该局,同年夏,德国风纪警察总处也划归该局领导。* 海德里希为第一任局长,1943 年 1 月起由*卡尔登勃鲁纳继任。该局的两个 主要下属组织盖世大保和党卫队保安处在战后分别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 布为犯罪组织。 
德国军备委员会(DerRatfurdieRustung)纳粹德国军事经济调节机构。 1942 年春建立,隶属于德国军备和战时生产部,负责实施德国战时军备计 划,促进各军事企业相互合作,完成德军各兵种交给工业部门的生产任务。 主要成员为*克虏伯康采恩代表比歇尔(HermannBucher)、西门子公司代表 克斯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