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土豪-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那就是白大人希望换防的时候,您去,蓝海将军回来。”
    哈哈哈!邓海龙爽朗的笑了几声:“你走吧,三天后北上。别让本督赶你走。”
    三天,岳正让舰队在麻六甲停了三天,然后在广州港又停了三天,理由是有船只因为远航而损坏,需要简单的修理一下。接下来他也没有安稳了,又找借口在准备进杭州。于谦也没有生气只说了一句,先派三十五条船进南京,其余的随你。
    先派三十五条呀,岳正很聪明,三十条接着金银。以及非常珍贵货物的船北上往南京码头直接去了。
    其余的船却是进了杭州湾。
    杭州,江南三大繁华之地,当然整个江南找不出不繁华的。
    船停在码头,首先进港的自然是客船,在广州已经感受到大明繁华的客人们眼睛都不够看了,来之前有读过书的知道马克波罗游记,上面说东方帝国拥有巨大的财富,人民都非常的富有。这里到处都是黄金。
    他们没有看到黄金,但他们看到了不比黄金便宜的丝绸。
    丝绸在欧洲是贵族的独有的物品,就是小贵族都未必能够穿得起。
    杭州。大明最大的丝绸之都,这里拥有着半个大明的丝绸交易额,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生丝交易额,巨大的贸易额造就了杭州商人富有,而新兴的小工业时代,大量通过水力。畜力,甚至最新式蒸汽机为动力的丝、棉、麻工坊的建立。让普通的百姓也富了起来。
    加上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的免粮税,减免人头税。百姓们更富有了。
    而丝绸在大明,价格也是一降再降,最普通的机坊丝绸已经降到了一匹三两银子,就是上等的湖丝,都降到了七两银子一匹。
    穿丝绸,不是奢侈,而是一种衣料罢了。
    一队士兵出现,封了半边的街道,一个个穿着粗麻布衣,而且还是灰色的麻布。却美丽异常,个子很高的女子排着队从码头出来,或是走,或是选择坐马车,往火车站那边去了,她们会坐上杭州到南京的火车,到达南京城。
    炫耀吗?
    没错,百姓们因为火车而骄傲,让这些异邦人见识一下大明的火车,见一下什么叫一日千里的速度。
    乌克兰的少女们感受着大明这边不同的建筑风格。
    在乌克兰,只有领主拥有城堡,那也是石头堆成,远看很漂亮,可普通人根本没有可能接近的地方。而普通人居住的,就算是大城市,也是一排又一排臭水沟散发着难闻味道,低矮的房屋。
    而且多是木板板。
    大明不同,杭州城的街道两边是树,有着两条绿化带,然后是整齐而华丽的店铺。河水是清的,没有半点杂物的清水。这里的人穿着打扮都非常的光鲜,可以说人人都穿着丝绸衣,女人们身上金银的首饰很普遍。
    巨大的城市,拥有几十万人的城市。
    光是穿越这个城市到火车站,无论走到那里都看到了繁华,根本就没有欧洲中世纪的脏、乱、差。特别是屋子,这里有着许多二十米以上高度,好几屋的房屋,可以看到有人从窗户那里往下看着。
    正如乌克兰的少女们在观察大明的街道一样,大明的百姓也观察着这些异邦人。
    火车站,第一列火车出发了,一节车厢内装进一百多人,一列火车拉了二千多人,往南京城的方向驶去。钢铁的车辆,跑的飞快的车子。
    就在这些人没有离开杭州的时候,消息就已经被扩散了。
    “来大明嫁人的!”有一个富商子弟听到这个消息,疯了一样往码头上跑,只看到码头上贴着一个巨大的告示,上面写着,奥斯曼人残暴不仁,攻占之地百姓皆为鱼肉,大明雄师力战奥斯曼人,救下无数苦难百姓。
    可惜,家园沦陷,有命在却无家可归,孤苦无依,只愿远嫁大明,求一世相依。
    这告示不可能是假的,旁边的还有小告示,写着详细的规矩,以及大明官员与拜占庭宫廷讨论出的规矩与礼节,比如正式的成亲要尊重正教的教义,然后要在教堂里得到正教神父的祝福。就算是纳妾,也要名媒正礼。
    没说娶,只说礼。
    规矩有不少,最终还有几句话写着,许多人都清白之身,不可唐突了佳人。还有本着自愿的愿意,就是你看中了,也要对方愿意才行。而且这个过程需要有相关的官媒作证,否则就是触犯了大明律法。
    大明的有的狂热的人,当下这商人之子回到自己的店铺,叫上伙计拉了一车丝绸,背上一包银子就又跑了出来,带着人直奔火车站。
    刚才他就看到一位,惊若天人呀。
    火车站并没有被完全戒严,但有两个站台,以及外围一片帐篷区被戒严。
    这位富商子弟四处挤,终于在一条站台上看到另一个站台上有许多人正在排队准备上车,他不管不顾冲下火车道,当下火车护卫就冲过四个人,提着棍子就准备把他打出去,火车站台上冲下车道,你是找死呢。
    这小子倒也是速度够快,直接冲过去就拉住他刚才在店铺门口看到的那位。
    不过火车护卫速度也不慢,四个人从后面追上来,架着就往外走,这样的家伙要狠狠的收拾,胆大包天了。
    排除的队伍有点乱,至少那位乌克兰少女没上火车,她说什么也不上车。
    手上拿着一只金钗,她不懂太多大明的语言,但有些事情不需要语言的,一个年轻的男子冒着被士兵暴打的风险冲过来,然后送了自己一件礼物,这还能代表什么呢。
    这件事情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一层层的上报,连于谦都知道了。
    知道归知道,但于谦不会管这种市井小事,杭州知府要是连个都处理不好,那知府也算是坐到头里。
    于谦在处理大事,白名鹤派人运回来的金银已经在入库了。数量超过了于谦的预测。
    珍贵的货物亮瞎了多少人的眼睛,整船整船的象牙,宝石,珊瑚等。
    “于爱卿呀,朕听闻这是从海盗那里清剿的?”朱祁钰亲自在仓库里转了一圈后,比起白名鹤第二次从广东回南京还让他震惊。白名鹤出去一次,回来的收益就是大明国库的几倍,十几倍。
    五年前,白名鹤在广东回京城,那个时候国库的白银收入只有四百万两。
    所有的赋税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七百万两的折银。而白名鹤带回来的超过一亿两银子,绝对可以说是大明赋税的几倍。
    现在大明富了,一年的赋税收入翻了数倍。可白名鹤这次带回来的,又是好几倍大明全年赋税的好几倍。
    “万岁,臣问过水师了。说是海盗吧,也是。这些人强占了他国的港口,然后奴役了那些蛮夷之人。但另一个说法是,这些人是葡萄牙的正规军,商人。说起身份来,他们与白名鹤当年在岘港作的事情,区别就是,白名鹤以德服人,以利诱人。而这些人则用钢刀,火枪来让人不能不服。”
    于谦分析的很正确,他把事情看透了。
    “以于爱卿之见呢?”朱祁钰又问道,他想知道于谦的态度,因为此时的于谦的态度可以说决定着朝廷一少半官员的态度,而另一少半,则是军方的态度。最后一部分,是他这个大明皇帝的态度。
    “万岁,臣以为白名鹤行的是霸权之道。但臣已经阻止不了他了,万岁不知这次出征的士兵收益巨大,所以军方一定会支持远征。而臣呢,想阻止,就需要士、农、工、商的力量,可他们未必支持臣呀。”于谦很无奈,是真心的无奈了。(未完待续)
    
   

第537节 小安则逸
    大明的百姓没什么野心,有一块田,一间屋,老婆孩子热炕头。
    大明的商人有些小野心,但肯定还是围绕着家园在作生意,他们可以远行,但并不是要在外永远不回家。
    家,在大明人眼中就是根,树没有根就没有办法存活。
    中华历史上每一次汉族的大迁移,其实都是一次灾难的记录,地震、洪水、旱灾、蝗灾、瘟疫、战争等等。
    普通的大明人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无论是汉族,而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呢。
    但同样为了生活的更好,华夏人自古就开始往他们能够去往的地方移动着,可心中依然牵挂着那个家园,那怕只有一座茅草屋。
    而这一天,远行在外的人回来了。
    这已经是岳正带舰队回南京的二个月之后了,普通的小兵谁会去管朝廷那些大人物吵翻天,谁会在乎江南市面上的丝绸又涨了三成价,谁会在乎小商号在官府门前大骂大商户这新的一次远航囤积物资而影响他们的进货价。
    陕西、陕北属于延安府范围内,陕西都司靖边卫下,吴堡子百户所。
    这里用水有一个规矩,那些水窑比粮仓都宝贵,要洗脸的话依次是家里的长辈到小孩子,人洗过水绝对不能倒掉,这水要么可以喂猪,要么可以浇地。黄土高原上,一片黄土坡子,最近的水源也距离这里有十里远。
    打下的井一年有九个月都是枯的,还有两个月是混泥水,只有一个月有那么一点清水。
    粮食产量按人头算,绝对是整个陕西最低的,如果不是靠上边补些粮,这个卫所怕是人心就散了。可他们依然是整个陕西都司最穷的一个。
    “娘咧,额回来了咧!”土山顶上,身高八尺,四十多岁的汉子扯着嗓子一声高喊。
    周围依然只有连绵不断的黄土坡,看不到有半点人烟的影子。
    喊完之后,精壮的汉子咧开嘴笑着对身旁的女人说道:“家里穷。说是你跟着俺会吃苦,你不听。要是后悔了,俺送你回去。不管是去江南也罢,去那黑海都行。”
    旁边的女人金发,有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穿着一套大明的麻布衣。汉语她用心学了,可太难懂,她只能听懂简单的话,这带着方言长长一串。女人没听懂。只是回应了一个笑容,然后用力的将身上的包袱往上提了提,伸手去拉身旁的小男孩。
    八岁的男孩,脸上有一道伤口,拒绝了自己母亲拉自己,将自己的背包也提了提。他唯一知道的就是回家,跟着这个大明的精壮男人回家。
    他认为,自己也要成为强壮的战士。所以一路上要求自己来背着自己的行李,
    当然。也包括那一只精钢打造的大明战刀,一把长度有二尺三寸,他还驾驭不了的大明双手战刀。
    “割一把糜子弯一回腰”精壮的汉子扯开嗓子唱了起来,大步往着还有不知道多远的家里走着。
    四年了,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人回来了。
    四年前,半夜起来发疯。提着刀乱砍,然后掉入了一个水窑的他,在陕西都司的特殊征兵令之下,被这卫所的百姓还有几十个老兵绑着扔到了马背上,然后坐上了船。顺着渭河到了西安府,然后又上了船去了洛阳城。
    最后进入南京,在上林苑受训。
    四年前,都认为这些人肯定会被送到最难打的战场上,就是他娘也没有指望他活着回来。只希望不要象在堡子里一样,去发了祸害其他人就行,要是死了的话,自然也希望上面给个信,也知道家里少了一口人。
    后来,百户接到过许多次兵部的文书。
    特别是那一次漠北大战,堡子里也有许多兵娃子被往北调,就算不上战场也要帮着运输物资。那一次,依然没有他的消息,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参加了漠北大战。
    百户去打听过,只有一个回复,机密机务,不能查。
    漠北大战后,又是一个两年,连同最初人被送走,已经四年多了,慢慢的堡子里已经淡忘这个人的存在了。
    可一天,巡山的哨兵听到了歌声,这山歌是堡子里的歌。
    远远的看过去,四道身影。
    两个大人,一个小孩,一匹马。拉着马的精壮汉子赤着上身,肩上扛着巨大的包袱,一路走一路唱,突然那汉子停了下来,扯着嗓子:“娘咧,三娃子回来了。”
    白三平!
    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哨兵的脑海之中冒了出来,其中一个兵飞奔着冲了过去。不仅是名字熟悉又陌生,人似乎还是那个人,可看起来却那么的不一样。那头发没了,只有短短的一截,脸上是笑容,不再是那一脸凶相。
    唯一不变的,却身上那一道又一道的伤痕,似乎更多了。
    “三叔!”年轻人高喊了一声。
    “狗子!”精壮的汉子语气明显变的兴奋了,爽朗的大笑着。那年轻人冲着背后大喊着:“来呀,是我三叔回来了。我三叔回来了。”
    巡山的士兵六人一队,这会都飞奔着过来,有两个年轻人抬着,才把精壮汉子一个人背着包袱拿动。白三平把女人的包袱扔给了自己的侄子:“这是我侄,我大哥的儿子。”用汉语讲完,想一想女人可能听不懂,又拍着脑袋,用简单的希腊语挤出几个单词来。
    女人听懂了,浅浅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