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不情愿,但又不能拒绝萧鸾之请,只好忍痛杀了徐龙驹。这一来,他对萧鸾的忌恨就更加深了。
这时,萧昭业所信赖的萧谌、萧坦之见萧鸾大权独揽,又深得朝野之心,便自动依附萧鸾,劝其废帝另立,于是成了萧鸾安插在萧昭业身边的耳目。这一切,萧昭业完全被蒙在鼓里,毫不察觉。
一日,萧谌、萧坦之向萧昭业建议,周奉叔勇猛善战,应出镇外地,以为外援。萧昭业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以周奉叔为青州刺史。周奉叔请求封他为千户侯,萧昭业应允。后又因萧鸾的反对,仅封为曲江县男,食三百户。周奉叔知道后,在众人面前大发雷霆,拔刀相威胁。萧鸾连忙好言劝诱,周奉叔才消了气。
周奉叔率众出发到青州上任的那天,萧昭业忽然接到尚书省的报告,说周奉叔轻慢朝廷,已被处死,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周奉叔所率部伍刚刚出发,萧鸾与萧谌称有敕,召他回尚书省,将他殴杀致死。然后,向萧昭业作了报告。对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萧昭业虽然不满,但也无能为力,不敢说什么,只有可其奏而已。接着,萧鸾又以谋反罪杀了綦母珍之、杜文谦,萧昭业的主要心腹就被逐渐翦除干净了。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四月,太傅、竟陵王萧子良病逝。萧子良对萧昭业有养育之恩,但因萧赜去世前夕王融拥立之事,萧昭业对他怀恨在心,严加戒备。他虽受遗诏辅政,萧昭业又给他加殊礼,让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但他却不敢干预朝政,整日忧心忡忡,终致忧虑成疾,一病不起而亡。萧昭业一直担心萧子良有异心,听到死讯后,兴奋异常,为萧子良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葬礼。
萧子良一死,萧昭业的心腹之患就只有萧鸾一人了。萧昭业急找中书令何胤商讨诛杀萧鸾事宜。何胤是何皇后的从叔,被萧昭业所亲信,让他入值殿省。他一听萧昭业要他杀萧鸾,非常害怕,绞尽脑汁找出种种理由劝说谏阻。萧昭业没主意了,只好打消念头。为了削弱萧鸾的势力,他又打算让萧鸾去居西州,中敕用事,凡国家大事由自己决断,不再谘于萧鸾。
萧鸾见情势至此,惧怕夜长梦多,加紧行动。卫尉萧谌密召诸王典签,要他们不准诸王外接人物,以防止诸王听到风声。由于萧谌历二帝,皆为亲要之臣,诸王典签对他是敬畏交加,听到他的吩咐,无不俯首听命。尚书左仆射王晏、丹阳尹徐孝嗣等也与萧鸾通谋,赞成废掉萧昭业另立。
七月二十二日,在萧昭业正准备秘密杀掉萧鸾的时候,萧谌奉萧鸾之命,率兵入宫,先碰上曹道刚与中书舍人朱隆之,二人未及反抗就被杀死。直后将军徐僧亮见状大怒,急呼宿卫兵众“以死相报”,话音刚落,立即被斩。萧鸾与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秀等朝廷重臣也随后入宫。
这时,萧昭业正在平时举行宴会的寿昌殿,听说外面有变,吓得面如土色,急忙密写手敕,召萧谌入殿应付。然后,又令人关闭内殿各房阁。正在他惊慌失措的时候,萧谌已引兵进入寿昌殿。直到这时,萧昭业才知道引兵废他的正是他所信任依赖的萧谌。他扭头逃往宠姬徐氏房内,拔剑自刺不中,以帛缠住脖子。萧谌率兵士冲入延德殿,众宿卫将士纷纷操弓盾欲拒战,萧谌厉声喝道:“所取自有人,卿等不须动!”宿卫平时皆隶服于他,所以对他的话深信不疑。萧谌入殿,将萧昭业接出。宿卫见萧谌所取之人原来是皇帝,都想抵抗,萧昭业竟默默不语,一言未发,众人见状,失望地各自散去。萧昭业被萧谌等引至延德殿西弄害死,时年22岁,葬以王礼。萧鸾以太后令废其为郁林王,废何皇后为王妃,何姬与诸嬖幸皆伏诛。
第一百四十二章 恭王萧昭文
隆昌元年(公元494年)七月,西昌侯萧鸾废弑皇帝萧昭业,议立萧昭业的弟弟新安王萧昭文。这样,年仅15岁的萧昭文被迎立入宫中,举行即位仪式,当上了傀儡皇帝。
恭王是文惠太子萧长懋第二子,曾任济阳太守、南豫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因年幼由僚佐行府州事,未亲政事。即位后,萧鸾辅政,饮食起居一举一动都要先咨而后行,不得一点自由。
当年十月,刚当了几个月皇帝的萧昭文被迫退位,萧鸾名正言顺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萧昭文退位后,被降封为海陵王。萧鸾下诏,要海陵王依汉朝东海王刘疆故事,配置虎贲、旄头、画轮车,给予优厚的供奉。十一月,萧鸾谎称萧昭文有病,频频派御医前去看视,趁机下了毒手,杀害了萧昭义。
萧昭文死后,萧鸾依汉东海恭王刘疆故事,为他以帝王之礼举行了葬礼。谥曰“恭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明帝萧鸾
一、积极行动废帝摄政
萧鸾是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父亲萧道生为萧道成的二哥,卒于宋世。萧道成念其自幼丧父,非常疼爱他,将他抚育成人,待如亲生儿子。萧鸾与堂兄弟们一起长大,事事处处谦让有礼,乖觉听话,办事有条不紊,讨人喜欢。
南齐建立,萧鸾被封为西昌侯,历任侍中、郢州刺史等职。那时王公大臣上朝或出游皆乘牛车,仪仗都想方设法显示威风,萧鸾则与众不同,乘下帷车,仪从皆如素士,不明真相的人都猜不出他是西昌侯。萧鸾如此节俭,不慕荣华,给萧赜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至萧赜晚年,大肆杀戮那些有可能篡夺皇位的王公大臣,对萧鸾却丝毫未起疑心,临终时还遗诏要他与竟陵王萧子良一起辅佐幼主,担任侍中、尚书令,参与大小朝事。
萧赜刚刚咽气,中书郎王融欲强行拥萧子良为帝,萧昭业与手下人束手无策,焦急万分,是萧鸾硬闯入宫,扶萧昭业登上皇位。通过这件事,萧鸾提高了威望,朝野内外人心渐渐归向于他。小皇帝萧昭业由此把他视为股肱之臣,朝政不论大小皆委于他。萧子良受怀疑忧虑成疾,不问朝政,惟挂虚名而已,实权完全落在萧鸾手中。后来,萧鸾又不露声色地将萧昭业的心腹杨珉、徐龙驹、周奉叔、杜文谦等一一杀掉,而多数还是由萧昭业下令诛杀的,弄得萧昭业既心疼又无可奈何。随着萧鸾权势日隆,他与萧昭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白热化了,竟陵王萧子良去世后,二人的冲突就更明显了。
萧鸾深知机不可失。经一番谋划,他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先是要卫尉萧谌密召诸王典签,让他们严密监视诸王,不准诸王与外人交往,以免听到什么风声。下一步是争取先朝旧臣们的支持。
正当萧鸾紧锣密鼓加紧准备之时,征南谘义萧坦之向他密报,萧昭业已听到传言,心有疑虑,直阁将军曹道刚正秘密准备,想要杀掉萧鸾等人。萧鸾听了,又惊又急,希望负责宫廷保卫的卫尉卿萧谌举兵废帝马上行动。而萧谌却在那里按兵不动,想等始兴内史萧季敞、南阳太守萧颖基内迁入京后,借其势力再起事。萧鸾深怕夜长梦多,事情有变,连忙找萧坦之,要他说服萧谌。萧坦之心急火燎地赶去见萧谌,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说:“废天子在古今都是大事。我近来听说曹道刚、朱隆之等已开始怀疑了。卫尉明日若不举事,就再也来不及了!小弟我有百岁老母,岂能坐听祸败,正应做其他打算了!”萧谌听了,大吃一惊,答应马上起兵废帝。
到了动手的这一天,萧鸾先派萧谌领兵入宫,自己引兵自尚书省入云龙门,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皆跟随其后。萧鸾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双目圆睁,表情严肃,但内心却紧张、恐惧,以至于进了云龙门后掉了三次鞋。萧昭业毫不反抗,束手就擒,萧鸾顺顺当当完成了废帝大事。
萧鸾杀了萧昭业后,急着找人起草太后诏令,徐孝嗣走近前来,从袖中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诏令,萧鸾接过一看,不由心花怒放。第二天,以太后令发布全国:追废萧昭业为郁林王,废皇后何氏为王妃,迎立新安王萧昭文为帝。
朝中大臣都被召入宫中,听关于废帝另立的宣布。大部分人虽感到震惊,但见木已成舟,又慑于萧鸾之威,只好唯唯听命。
二、杀戮诸王废帝自立
萧鸾迎立15岁的萧昭文为帝后,完全操纵了朝政,萧昭文只是他发号施令的幌子而已。新皇帝刚继位,就发布诏令封萧鸾为宣城郡公,任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故人们又称其为“录公”。
为了树立一己势力,萧鸾任命身有残疾的始安王萧遥光为南郡太守,破格提升中书郎萧遥欣为兖州刺史。二人都是萧鸾的哥哥萧凤之子。他自己的孩子年龄尚幼,所以特别倚重这几个侄子。
对他废帝另立的行动最反感的,恐怕就是高帝、武帝的子孙了。司徒、鄱阳王萧锵是萧昭业的叔叔,萧昭业被废时,他竟连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萧昭文被立后,萧鸾权重内外,朝野皆知其有不臣之志。萧锵对此很担忧,便乘车到萧鸾处造访,以探其志。他刚一进门,萧鸾来不及穿好鞋,就急急忙忙跑到车后迎接,又恭恭敬敬引萧锵入内。二人落座,说起国事、家事,萧鸾声泪俱下,痛心不已。萧锵见他如此诚恳,也就打消了对他的怀疑。但萧鸾却已经产生要铲除萧锵的心思了。
朝廷许多人属意萧锵,希望他起事反鸾。但萧锵怕事情办不成,十分犹豫。一日,萧鸾忽然接到鄱阳王府典签密报:萧锵与随王萧子隆密谋起事。萧子隆是武帝萧赜第八子,年方21岁,有文才,长得身高体胖,萧鸾在萧赜诸子中最害怕他。萧鸾对此密报既震惊又窃喜。他一直对萧锵、萧子隆很不放心,知二王在皇室和朝野中极有影响。过去苦于找不到借口杀他们,现在天赐良机,正好下手。当夜,二王被杀,家财皆封籍。
武帝萧赜第七子江州刺史、晋安王萧子懋听到叔叔萧锵和弟弟萧子隆的死讯,气得咬牙切齿,决意举兵攻打京师。
此时,萧子懋的母亲阮氏尚在京师建康,他怕举事后母亲遭害,便秘密派人带信入京迎母到江州。阮氏读信后,忙将此事告诉同母异父的哥哥于瑶之要主意,于瑶之又马上将此事密报萧鸾。萧鸾闻报毫不迟疑,立即假黄钺,派中护军王玄邈讨伐萧子懋,又遣裴叔业和于瑶之先袭江州府驻地浔阳。萧子懋闻讯,率府州兵力据城自守。于瑶之的哥哥于琳之在萧子懋府中任中兵参军,他假作关心,劝萧子懋重金贿赂裴叔业,使其退兵以免祸。萧子懋便派他前往。于琳之见到裴叔业,报告了城中的虚实,劝其马上出兵。裴叔业依其计,派四百人随于琳之入州城,汀州僚佐见状,纷纷奔散。于琳之亲带200人拔刀冲入斋内,命人杀死了萧子懋。
萧子懋死后,萧鸾开始对诸王大开杀戒。他首先派平西将军王广之率队袭击南兖州刺史、安陆王萧子敬,将毫无戒备的萧赜第五子、年方23岁的萧子敬杀死。接着,派徐玄庆前往江陵,伺机杀害文惠太子第三子、荆州刺史、临海王萧昭秀。萧昭秀只有12岁,因得西中郎长史何昌寓保护才暂免杀身之祸,后改封巴陵王。同时,派裴叔业称奉旨杀害高帝萧道成第十五子湘州刺史、南平王萧锐。19岁的萧锐怯懦无能,俯首就戮。
萧鸾又任命吴兴太守孔琇之行郢州事,要他加害萧道成第十八子、郢州刺史、晋熙王萧鈺。孔琇之推辞新职,因萧鸾不准,绝食身亡。萧鸾只得令裴叔业前往郢州,杀死了16岁的萧钰。南豫州刺史、宜都王萧铿也被裴叔业杀死。
中军将军、桂阳王萧铄是萧道成第八子,与鄱阳王萧锵齐名。萧锵好文章,萧铄好名理,故世人将兄弟二人并称为“鄱桂”。萧锵被杀后,萧铄心中不安,特到萧鸾处试探。回府后,萧铄面带悲色,对左右说:“录公待我殷勤有礼,流连不能已,而貌有惭色。由此看必要杀我。”果然,当夜三更,萧鸾派兵围其宅,将其杀害。
在萧道成诸子中,萧鸾最畏忌江夏王萧锋。萧锋是萧道成第十二子,有才行,勇猛力大。一次,萧鸾与他交谈,说萧遥光有才力,可委大任。萧锋暗刺他说:“遥光之于殿下,犹如殿下之于高皇帝,卫宗庙,安社稷,实可长远寄望于他啦。”萧鸾听了,脸色顿变。萧鸾诛杀诸王,萧锋又写信怒斥,所以萧鸾很怕他,不敢像杀其他王那样明火执仗,便另生计,派他兼任祠官,以便伺机行事。一天夜里,萧锋在太庙值班,一队兵士冲入,乘其不备将他抓获。萧锋出门登车,兵士们刚欲随后登车,他挥拳左右开弓,将数人击倒在地,后因寡不敌众而被害。
典签柯令孙奉命杀害建安王萧子真,19岁的萧子真是萧赜第九子,吓得浑身发抖,逃入床下,柯令孙伸手将他拉出。萧子真跪地哭泣,请求废为奴隶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