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大战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二卷)主编:[英]阿诺德·托因比-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任务方面,也都达到正规军的水平。不仅如此,本土军现在将构成野战军的主要部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前一年的10月份已经把本土军的野战部队改编为上述的十三个师。因此,当3月29日陆军大臣宣布把本土军增加一倍时,自然也就意味着它的野战部队增加一倍,成为二十六个师。再加上原有的正规军六个师,最后就将有一支三十二个师的野战军。不过,说句公道话,在扩军实现之前就过早乐观的,可能是公685众,而不是陆军大臣小因为霍尔一贝利沙在声明中还加上了这么一段话:“我们的生产状况是这样的,那就是,我希望,可以有把握地预言,我们突击部队的正规师的全部将……在下一个财政年度内装备好,准备行动。我没有把尚未建立的、新的装甲师包括在内。”这只能意味着,他并不盼望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能有一支超过五个正规师的野战军——四个步兵师再加上当时仅有的一个装甲师,即所谓的“机动师”。装甲师立即成了野战军中最有价值但也是最难装备的一部分,因为正如霍尔一贝利沙所说,“在我们的生产中最难办的部门是坦克。”在上述各计划中,本来设想成立三个装甲师(两个正规师,一个本土师)和五个陆军坦克旅;但是当战争爆发时,实际上只有一个装甲师和一个陆军坦克旅,而且都是只装备了一部分完好的坦克。师的机动部队装备得较好,因为它们只需要轻型坦克和运载机枪的装甲车,而这些的产量都很充足,并且足够供训练之用。在重型武器方面,由于缺乏装备,训练遇到了困难。在和平的最后一年,法国的陆军几乎没有什么扩充,虽然在1938年就已循着更为有效的途径,对人员和物资进行过一次整顿,使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实行的义务兵役制,使陆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征集五百万以上的兵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受过训练的预备役军人。此外,法国议会在1939年3月31日无限期地延长了1936年3月17日的两年服役期法令;并通过一项法案,86授权政府可以随时征召后备役军人。然而,慕尼黑会议后的一年“喘息时间”,只能使法国处于一个与德国对比起来更加恶劣的地位。德国在1935年才开始实行征兵,因此它在1938年还刚刚开始得到它在人口方面比法国多一倍的好处。根据在前一天已成为法律的一项法案,法国政府得到特别授权,在次日,即1939年3月20日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有给予国防定货以优先权、指导工人参加国防工业等措施,以及规定国防工业每周工作六十个小时的制度。然而由于经常不断的罢工,缺乏原料和企业的生产能力微弱,这些措施大多未能奏效。而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又是因为过去没有整顿好,没有更新设备。结果是只能继续小量地生产武器。坦克、大炮,和飞机一样,生产第一线不得不继续依赖很大一部分过时的原材料。然而,如果按里翁审判中证人估计的平均数计算,那么在1939年9月法国还是有可供使用的新式坦克大约二千二百辆。虽然这使德国人在数量上仍占很大优势,但在质量上,当时双方恐怕是旗鼓相当的,因为在1940年5月才成为德国装甲部队精华的重型坦克,当时还没有开始大量出厂。然而由于这一方和另一方关于坦克用途的理论全然不同,无论是以质量还是以数量为根据的双方对比都是困难的。德国人除了在装甲部队中配备坦克外,其余部队是没有坦克的;而法国人则在非师属的营中装备了比在装甲部队中的比例还稍高一些的坦克。这不仅意味着法国拥有的轻型坦克所占的比例高于德国(因为法国和英国不同,是以轻型坦克作为步兵的支持力量的),而且还表明法国的整个坦克力量因分散而浪费掉,因此法国反而不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对手了。尽管戴高乐和雷诺竭力主张,尽管达拉第甚至还许下过建立重装甲师的诺言,法国在参战时还是只有一年前就已拥有的那两个轻机械化师。直到1938年12月才作出建立两个装甲师的决定,直到1940年1月这两个师才建立起来。但是,这里再次表明,表面的比较或推论是会产生错党的,因为轻机械化师的实力,远比它的名称所687显示的要强大得多,因为法国的“索米阿”和“B”型坦克胜过所有德国的同类坦克。但是另一方面,在法国全部坦克中只有一小部分是这一类坦克,其余大多数仍然是那些在数量或质量上都不及德国的轻型坦克。1939年,如同1938年一样,德国可以立即动员五百万以上的兵员。在1938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经过训练的后备役军人,而法国陆军拥有此类后备役军人的比例相当高。但是,到了第二年,这种差别开始消失,因为实行征兵制以后,德国的后备役军人开始激增。此外,由于德国的人口众多,和平时期的一个正规师,到了战时就可以扩充为四个步兵师:而法国一个正规师只能扩充为三个步兵师。同时,在德国工业中能够保持的劳动力的比率也比法国大得多。此外,德国的工业动员比较顺利,早在战争爆发前数月,就已逐步忖诸行动:而在法国,到那时工业动员就与军事动员发生了冲突。德国的机械化兵力,1938年的五个装甲师,1939年8月增加到七个师,到1940年6月法兰西战役时已发展为十个师。按原来的编制,十个师应该有四千一百辆以上的坦克,但编制经过减缩,在法兰西战役中实际参战的但克不超过三千辆,其中至少有一千辆是重型坦克。这仍比法国多出了几百辆,而且德国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有利条件,如前面已讲到过的质量和组织方面的优点。最后,虽然英国在法国投入的坦克有六百辆,但质量太低劣,无助于改变差距。 第三节海上早在慕尼黑危机时,大不列颠就已经有充分的理由可以为它的海军力量而感到满意。正如丘吉尔不久后说的:“这是我们国防三军中唯一具有高度效率的军种,而且对欧洲相对来说,它比1914年时更加强大得多。”1936年开始的海军的重整军备,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而且在数量上仍在稳步地发展。在1938—1939年的财政年度内,皇家海军增添了五十三艘军舰,1939年又增加了六十688艘。不过,由于这次危机而引起的新的情绪,导致了1938年末到1939年初的一系列讨论;1939年7月,帝国国防委员会批准为一项新的建造规划作好准备工作。8月以后,以财政上的理由反对达到“两强”标准的意见已听不到了,可以说,这一标准现在已经成为海军部的长远目标。1939年1月,英国舰队的总吨数己超过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三国舰队加在一起的吨数总和。此外,英国正在建造中的吨数也超过这三国合在一起的总吨数。自从英国重整军备开始以来,其他国家新建军舰的数量,除潜水艇之外,确实有下降的趋势。总之,在拥有制造军舰和海军武器的资源方面,欧洲没有别的国家可以与英国相匹敌。1937年投产的五艘战列舰中的第一艘,已接近完成(“英王乔治五世”号于1939年2月下水)。英国也有一个比任何其他强国都庞大的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在受条约限制的那些年间,英国巡洋舰的力量日益薄弱,所处地位岌岌可危;执行现行规划以后,巡洋舰的状况也大有改善。1938—1939年之交,法国有三艘巡洋舰在建造。但意大利这时则连一艘巡洋舰也没有在建造。另一方面,德国除根据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实现它应享的权利,在1938年12月把它的潜水艇数量增加到和英国不相上下外,同时还宣布,在这项协定允许的范围内,它打算把两艘最新的巡洋舰改造成两个等级中较高的一级,从而增强它们的火力装备。这样就将使德国拥有五艘一万吨级、配有八英寸口径炮的巡洋舰(其中一艘在战争爆发时已造成,另外两艘到1940年年中可望完工),同时又增加了已经够大的伸缩余地,在这个范围内它可以建造低一级的小型军舰。不过,从总的情况看,英国唯一感到害怕的是潜艇方面的竞争,这对它是有威胁性的。近年来德国和意大利的建造潜艇计划是规模最为庞大的,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执行的速度方面都远远超过其他各国。无疑,俄国也在大力建造潜艇,虽然其确实规模不大清楚。在1935年的英德协定赋予德国建造潜艇的权利以前,德国没有潜艇,至少没有已建造完成的。然而1938年8月22日在基尔港举行的海军检阅中,却有了三十七艘潜艇参加检阅,另有三十一艘业已建成或正在建造中。虽然根据英德协定,德国潜艇的总吨位不得超出英国的百分之四十五,可是到1938年底德国已建成的和正在建造中的潜艇总数已超过英国。这很可能是因为其中近半数是二百五十吨级的小型近海潜艇。1938年12月德国引用了海军协定中的这样一个条款:在“特殊情况”下,并在正式通知英国政府之后,德国可以建造等于英国潜艇总吨数的百分之一百的潜艇。所谓“特殊情况”,据说是指俄国潜艇实力的增长,但是其动机,实际是要使德国拥有一定数量的一千吨级或一千吨级以上的远洋潜艇,而百分之四十五的限制,就使得这一目的很难达到,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德国在战争开始时有五十六艘潜艇,其中十艘还不能充分利用。意大利潜艇的实力也在稳步增长,据说其目标是到1941年达到一百七十艘。然而在目前,意大利的潜艇实力被强大的法国潜艇舰队抵销了。至少在1938年,法国潜艇的总吨数在欧洲列强中仍然是最大的。不幸的是,法国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缺陷影响了造船的速度,使得潜艇的建造和其他类型的舰只一样,进展缓慢。因此,雷诺在1938年12月27日告诉参议院说,法国造一艘潜艇要花十八个月,而德国只要八个月就能造一艘。同样,尽管法国没有条约的约束,并且早在英国还未开始建造以前就已经在建造四艘主要军舰,可是在战争开始前,它只建成了其中的两艘:1932年投产的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和1934年投产的战列巡洋舰“斯特拉斯堡”号。德国则以建造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斯诺”号作为对法国的回答。意大利的回答是,建造了大吹大擂的战列舰“浜螺”号和“威尼斯胜利”号,当战争爆发时这两艘军舰都已接近完成。德国也有着战列舰的大小不受条约限制的有利条件,甚至在它假装遵守1937年7月英德海军协定的三万五千吨的限制以后,仍继续以更大的规模建造“俾斯麦”号和“铁比茨”号。同时,德国海军的发展受到以下两个因素的严格支配:首先是,德国造船厂可能承担的造船总量;其次,要打什么类型的战争。雷德尔在纽伦堡供认,曾试图建造一个小型的“平衡舰队”,以便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海军抗衡,但并不打算向英国海军挑战。在慕尼黑会议以后,他预见到最后同英国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得不果断而又迅速地重新检讨了他的计划。他认为德国唯一的希望是全力以赴地建造潜艇和快速而又火力强大的水面舰只,组成独立的舰队,用以骚扰英国漫长的海上交通线和商船运输。这一政策在慕尼黑事件后制定的“Z”计划中已明白显示出来了。然而,由于希特勒的安慰人的保证,这仍然是一个相对来说期限很长的计划(预定的完成日期是1944—1945年),随着战争明显地日益迫近,这个计划就不能不重新加以修订并提前完成,以便使潜艇和战列舰的建造得到绝对的优先权。当战争爆发时,德国的舰队已是一支强大的、结实的力量,在很好地实现雷德尔的修正过的计划,并且比一年前更加强大了。但它仍只不过是“Z”计划所设想的那种舰队的一个影子,还需要经过实际处境的考验。雷德尔记录下了他当时的痛苦心情:就海军而论,要在1939年秋天同英国打一次大仗,显然它绝不是装备充分的。……潜艇这一武器仍然太软弱……无法对战争起任何决定性的影响。何况水上力量在数量和实力上也都远远不及英国舰队,以致即使是倾全力而战,他们最多也只能做到表明他们是知道如何去英勇捐躯,甘愿为今后的重建打下基础的。第四节民防系统空袭预警系统的落后状态,也许是慕尼黑危机时期英国防务中最大的弱点。一般认为,这种考虑正是要避免在1938年9月就开始战争的主要理由。在危机之后立即进行的改组中,1938年11月1日的任命约翰·安德森爵士为民防大臣,因此就被看作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了。而且,鉴于他的行政管理才干素负盛名,这一任命也就被当691作是吉祥的预兆了。安德森同时还负责国民志愿服务队的筹备工作,空袭预警系统在很大程度上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