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海军卿川村纯义提出8年内造48艘军舰的计划,并得到天皇的批准。
1885年,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提出〃我们要在心中谢绝亚洲东方的恶友〃。
1886年,日军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到中国进行军备调查,并于次年2月草拟出了《清国征讨策案》。
1893年4月,日军参谋长川上操六亲自赴朝鲜、中国实地考察3个月。
1893年11月,势力庞大的伊藤博文内阁因为扩充军备遭到反对党提出不信任案,并引发热潮。
1894年1月福泽谕吉在报纸上撰文,建议政府大力推进对亚洲邻国的扩张,使国内矛盾转移。这一建议得到外相陆奥宗光的赞同。
同年5月,因爆发农民起义,朝鲜向清政府求援。正处于国内政治危机中的日本抓住了良机,内阁会议决定解散众议院,明治天皇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
7月1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与中国断交。陆奥宗光说,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17日,日本决定对中国开战。
甲午战争在日本蓄谋已久和转移国内矛盾的情形下,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发动突然袭击的形式爆发了。
7月25日,清晨,日本吉野号对中国军舰发射了第一发炮弹。中国军舰济远、广乙号自卫还击。运兵船高升号被日舰击沉,1116名官名遇难。
海战的同时,驻扎在汉城的日本陆军偷袭驻扎在牙山的清军。甲午战争从海陆两方面全面拉开。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到8月下旬,日本集结于朝鲜的陆军已达5万人。9月16日,山县有朋率领的陆军第一军攻打平壤,而清军将领叶志超则连夜逃出平壤。21日,清军继续撤退至九连成、凤凰城一带,战火迅速烧到中国境内。
日军占领平壤之际,黄海海面正在发生惨痛的一幕。9月17日这一天,日本联合舰队以〃聚歼清舰于黄海〃的计划向北洋舰队发动进攻。
看一下当时的力量对比:日军方面,军舰12艘,大炮272门,总排水量4万多吨;清军方面,军舰10艘,炮213门,总排水量为3。5万吨。
激战进行了5个小时,北洋舰队两舰被击沉,两舰触礁受创。
受此重创后,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不得出大洋浪战〃。日军取得黄海控制权。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9)
10月25日,经过一个多月整顿的日军从两路进入中国:
以山县有朋率领的第一军从平壤北进,渡江后进攻辽东。三天后,清军在鸭绿江北岸的防线全部失手。日本军队由此进入中国大陆,从此便持续了50年。
另一路由大山岩率领的第二军经海上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11月7日,日军进攻大林,守将赵怀业放弃抵抗逃往旅顺。日军随后赶至旅顺,用3天的时间攻占了旅顺市区。
11月22日,李鸿章耗资千万两白银苦心经营16年的旅顺海防要塞陷入日军之手。
北洋水师最惨痛的一幕出现在1895年的2月。2月4日和5日,躲在威海卫的4艘军舰被击沉,9日靖远舰被击沉,定远舰自行炸沉。10日,日军炮轰刘公岛,12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彻底扭转了中日关系,并改变了远东的政治格局:日本通过战争宣告崛起,成为列强的一员。
甲午战争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收场。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废除朝鲜对中国的朝贡体制;
中国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让与日本〃;
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派领事驻扎;
日本臣民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生产,并且免除一切税收;
允许日军暂行占守威海卫。
不久,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放弃割占辽东半岛,但仍索赔5000万两白银。
关于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历史课本上已经有较为充分的总结。仅从历史事实来讲,当时两军的对比几乎相当,无论海军还是陆军,日军并不占明显优势。但是战争暴露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当两军对峙的时候,力量并不弱的清军表现得不堪一击。清军的首领出现大量的不战而逃,甚至投降的情况。
这表明,清军之败败在〃管理〃方面,这种管理,应该表现为军事体制,而军事体制又是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恰恰在这方面,大清朝在洋务运动中并未涉及。
当然,体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人的原因。在相同的民族危机之下,中国人——大清朝的那些精英们选择技术上的转变而没有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大清朝的贵族和官僚甚至知识分子中,在甲午战争之前没有出现像伊藤博文、福泽谕吉那样的人。
另外,在战争过程中,中方没有〃涌现〃出一位堪与日军抗衡的将领。而在日军方面,一批向来具有扩张思想和〃大陆政策〃的执行者可谓〃脱颖而出〃。其中,日军侵华鼓吹者和直接指挥者陆奥宗光(1843…1897)不得不提。
陆奥宗光少年时赴江户求学,结识当时各幕的倒幕勤王志士,1862年离开江户前往京都从事勤王活动,次年入海军操练所学习,不久与伊藤博文等结识。此后曾赴欧洲考察,并在1892年出任伊藤博文内阁外务大臣。
甲午战争爆发前,陆奥宗光配合军事上的挑衅行动,积极在外交上进行活动。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极力争取英、美等国对日本的支持。
日本军舰撞沉〃洋务运动〃(1
1894年6月25日,俄国政府为阻止日本势力进入朝鲜,劝告日本政府与中国共同从朝鲜撤兵。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在军事上接连失利,被迫于1895年1月派总理衙门大臣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兵部右侍郎兼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求和。在中国议和代表到达日本前,1月27日,日本政府召开御前会议,陆奥宗光亲自起草和约草案,并提出以朝鲜独立、中国割让领土、赔款等苛刻条件作为谈判基础。并与伊藤博文同被任命为议和全权大臣。3月,在日本外交、军事压力下,清政府改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乞和。之后,双方代表两国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由于陆奥宗光在侵华战争中积极奔走,在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后,其被授予一等子爵。
从陆奥宗光的履历上可以看出,这位甲午战争的罪魁之一,是一位游历西方多年、具有世界眼光的军人。而这正是清政府的官僚们最为欠缺的。两军较量首先是军事将领的较量,与陆奥宗光的眼光和水平相比,清军中的官僚显然不在一个档次。
日军中既然有这样的人物,加上中国战败,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地赔款,已成为不可挽回的局势。
事实上,陆奥宗光背后的伊藤博文才是李鸿章的真正对手。前面说过,甲午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李和伊藤的对决。
在对李鸿章弄墨描绘之后,还有必要说一下伊藤博文,这个直接打碎洋务运动成果的明治时期的能臣。伊藤博文(1841…1909),比李鸿章年轻,却又处在同样的时代。明治天皇时期,他长期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堪称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操盘手。伊藤博文如何一步步成为对华战略的操盘者,后面我们将给予更多的篇幅介绍,此时,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他是李鸿章无法逾越的障碍。
而《马关条约》签订,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并成为中国人进行反思的转折点。
当战败消息传来,体制内的官员和体制边缘的知识分子们,接连向朝廷上奏陈情。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在此后走上历史的前台。
一时之间,反思成为舆论的主流。一般来说,反思表现为对过去的否定,甲午战败后,洋务运动成为躲不过去的反思对象。
洋务运动热热闹闹地搞了30年,从物质成就上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它所引进的坚船利炮,在明治维新中诞生的战舰面前黯然失色。最终换来的竟然是整个民族向日本的屈膝投降和割地赔款。
在这样的现实与舆论之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就此成为历史名词。洋务运动——作为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举措,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改革本身是顺应历史要求的,并极可能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不幸的是,这项改革生不逢时,处于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也因为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被证明〃不切实际〃。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已经长期将中国视为敌人的日本不希望看到中国强大。加上这场洋务运动本身的局限性,中国在与日本的赛跑过程中,出现体制改革的先天性缺陷。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终究随着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上的沉沦而折戟沉沙。
镜头再闪回1894年的深秋,日军由南向北跨过鸭绿江,从此对中国大陆开始了长达50年的侵略。50年中,中国历史风云变化,大清倒掉,洪宪复辟,军阀纷争,政党政治,共和萌芽,同时纠结着内忧外患。当然,这些纠结中,更是无法摆脱日本这样一个恶邻带来的梦魇。
日俄战争硝烟下的〃清末新政
二、日俄战争硝烟下的〃清末新政〃
日俄战争,这场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国际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比对日本和俄国的影响还大。中国的精英们不愿意再给政府时间。一切改革,都为时已晚
改革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但伴随改革又常常会产生新的问题。任何一场改革一旦出现危机和宣告失败,必然会引发反思。清末曾经有过两次看似自上而下,实则为形势所逼的被动式政治改革,被历史定义为〃清末新政〃。
政治改革一旦启动,就难以再走回头路。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体制勇敢的否定。尽管自上而下,但这不是一场能够游刃有余的改革。姗姗来迟的政治改革,因为缺乏稳定的外部环境,注定艰难。当一场在中国领土上发动的〃国际战争〃爆发,让中国的精英们彻底发现中国无能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再给政府时间。一切改革,都为时已晚。
这场在中国领土上发生的日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比对日本和俄国的影响还大。
清末的两次新政,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光绪皇帝主导的、昙花一现般的百日维新;第二次是慈禧太后主导的〃清末新政〃。刺激〃保守派头子〃慈禧太后大搞清末新政的一个动力,就是〃立宪的日本打败帝制的俄国〃。这本是一个积极的促进,怎奈,对于已经在财政上几近崩溃的大清,已经难以支付政治改革的成本。
慈禧太后是〃昏庸〃还是〃聪明〃先搁至一边,单就她开始搞政治改革,已经错过了10年前甲午战争后的改革机遇。
甲午战争之后,反思主导了舆论。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维新派的〃崛起〃,并试图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雪对日战争失败之耻。戊戌变法虽然因为清政府的内部矛盾而夭折,持续了百日便宣告失败,但它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成为当权者的必然选择,并由此发生了旨在政治改良的〃清末新政〃。
要解析清末新政,还要从甲午战争之前说起,从一个年轻的〃学生〃康有为说起。
康有为,说起这个传奇人物,我们的认识仍然是模糊的。他所〃发起〃的〃公车上书〃,在历史上是否真的曾经发生,至今仍遭到一些人的怀疑。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
这个看着洋务运动长大,看着甲午战争失败成长起来的旧式文人,因为处在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启蒙者的角色,按照历史课本上的说法,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代言人。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它的一个重要〃遗产〃——民族资本主义却在动荡的大时代中获得初步发展,并酝酿产生了自己的〃代言人〃。所谓的戊戌变法,推动力量首先来自〃体制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代言者〃。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地主官僚家庭出身。18岁时受业于江南名儒朱次琦,但不囿于师说,能独立思考。21岁时康有为曾游历香港,接触到西方政治文明,以为〃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遂大倡西学,走上了向西方探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日俄战争硝烟下的〃清末新政
最先影响康有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发生在1883年12月…1885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