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长官是一小校,所率不过百十人。但这百十人此时成了上蔡城的主宰,他们掌管着这个郡的一切大权,而原有的郡县官员们一概成了阶下囚,被关押在上蔡狱中,听候处置。
李斯到达上蔡后的第一个愿望便是乘驷马车在上蔡的中心街道驰骋一回,像当年郡守熊缺一样。
李斯上路了。他威风八面地坐在车上,令驭者挽辔催马。马车行驶得飞快,如入无人之境。尘土飞扬,行人惊避,一双双惶恐、敬畏、羡慕的目光一齐投向了李斯,李斯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他高昂着头,目不旁视,神气活现,仿佛那个破碎的少年之梦已经实现,积郁已久的闷气已经得到宣泄。他心里在说:上蔡,我回来了,我终于有了今天!
李斯乘车在上蔡街上示威了一回,便前往上蔡狱,他要看一看曾使他蒙受过奇耻大辱的上蔡郡守熊缺如今是何等模样。
熊缺被关押在一间狭小的囚室里。他蓬首垢面,面色憔悴,衣衫破损,龟缩在囚室一隅。他身下是一堆草,上面放着一只肮脏的破陶碗,像是刚刚不饥不饱地吃过饭,正昏然欲睡。
李斯隔着囚室的窗子看着这个囚徒,竟有些不认得了。他在问自己:这难道就是那趾高气扬的郡守吗?这难道是少年时所仰慕、所敬畏、所嫉恨的熊缺吗?真是地覆天翻,此一时彼一时也!
〃熊缺!〃突然,李斯看着那囚徒大声喝道。
那囚徒猛地一惊,抬起头来,一脸惶惑。
〃郡守大人,还认得我吗?〃
熊缺惊恐地睁大了眼睛,摇了摇头。
〃熊缺!你可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你手下被你欺凌、毒打过的那个叫李斯的小吏么?你可曾想到我们冤家路窄,会在这里会面?〃李斯怒目而视熊缺,目光中蓄满了复仇的烈火。
熊缺被震骇了。他仿佛记起了什么,但又摇摇头,否定了,只是不住地在地上叩头。
见此情景,李斯哈哈大笑,他笑得是那么得意,那么畅快!
这次〃会见〃之后带给熊缺的是一顿毒打,险些要了他的性命。接着,李斯又前往熊缺宅中。他得知,当年他陪熊缺去凤山仓路上见到过的那个少女莹女已为熊缺小妾。当年,李斯曾被莹女的美貌所倾慕,并发誓日后若能得官定娶莹女为妻。今闻莹女早已为熊缺所占,心中更是既嫉又恨。
岁月催人老,如今的莹女已不见了往日的娇嫩。虽风韵尚存,但毕竟已褪了一层颜色,从李斯今日的地位来说,他完全可以另选美色,但李斯仍决定要把莹女带到他的府上。他感到唯其如此方能使他受伤的心得到抚慰。他今天的心境同二十多年前一样:不仅仅是为了爱,更是为了恨!
这天晚上,上蔡郡衙和熊缺的宅第起了火,火烧得很旺,无人扑救。大火中,人们听到一个男子放浪的笑声。
第九章 〃天下为一〃
一
咸阳城北阪上又建起了一座新宫。这是一座高台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有楚地之风。此宫名为楚宫,是秦国灭楚的纪念,为秦都咸阳又增加了一处值得骄傲的风景。
紧随楚国之后,齐国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也宣告灭亡。秦军的进攻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长驱而入齐都临淄。这些年来,齐国因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不备兵革,不修武备,已无御敌之兵,无领兵之将,朝野上下,毫无斗志。齐王建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居安忘危,根本不以国事为重。相国后胜则是一个贪得无厌之徒,多年来接受了秦国的大量贿赂,不久前,姚贾携重金来齐,又和他缔结了最后的约定。秦军打来时,他极力劝说齐王建投降,使齐国之地轻而易举地落入了秦国之手。
当秦国的大旗迎风飘扬在临淄城头时,齐国人曾怀着满腔悲愤唱起了这样一首歌谣:〃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建〃,指齐王建;〃共〃是指齐王建亡国后被关押之地;而种植松柏的地方指的是墓地;〃客〃指的是孟尝君专权后养的大量食客。这些食客多暴桀子弟和游侠奸人,孟尝君的专权给齐国带来了由盛而衰的转折。此歌谣的大意是:松树啊,柏树啊,让齐王建被关押在共地的,难道不是这些食客吗?
齐国的灭亡圆了秦王政的兼并梦。当他看到又一座雄伟的纪念碑齐宫在楚宫之侧动工修建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九年了,他朝思暮想,苦心经营,频频征战,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这期间,他虽有过损兵折将的烦恼,但更多的则是捷报飞传的喜悦。他把这九年的经历看作是前无古人的奋斗史,他把自己的三十九岁看作平生最光彩的年华,他将永远珍记这三十九岁的辉煌!
为了庆贺这惊天地、泣鬼神的胜利,他在咸阳宫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在整整三天时间里,歌舞不绝,饮宴无歇,欢歌笑语,盛况空前。整个歌舞演出几乎是列国艺术的大荟萃。有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歌呼呜呜的〃秦声〃;有流行于齐国的吹竽;有产生于中原民间、被魏国人听而忘倦的〃新声〃;也有慷慨豪壮的燕声。赵国的歌女善于表演鼓瑟,韩国的丽姬则擅长即兴歌舞。伴奏的乐器种类空前,除了琴、瑟、竹、排箫、钟磬以外,还有竽、筝、筑等民间流行的乐器,各种风格、各种音色的乐声交织在一起,融汇成欢快热烈的胜利大交响。
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带有浓郁楚地情调的编钟乐舞。编钟的奏者穿着楚人的服装,以各种动作进行击打,乐声雄壮浑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气氛极为热烈。在编钟乐曲中翩翩起舞的是从楚国来的细腰舞女,她们轻舞长袖,折腰弄姿,轻盈潇洒,飘然欲飞,使观者凝神注目,陶醉其中。
为了调节气氛,使庆典更具精彩,秦王政还命令有司组织了斗鸡、六博、投壶等民间娱乐活动。斗鸡是促使两只公鸡相斗的娱乐,六博是一种掷采下棋的比赛,投壶则是以箭矢从远处投入壶口,由〃司射〃统计投中次数,分别胜负,不胜者要罚饮酒。
在民间广泛流行、为平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成相〃也在这里演出。对于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李斯是比较熟悉的。他曾不止一次地听过那位神秘的落泊文士公孙鸿的演唱,尊师荀卿的《 成相 》辞更是深记于心。不过,今天在咸阳宫的《 成相》演唱却是别具特色。它不是一个人单独演唱,而是十多人进行合唱。演唱者也不是像公孙鸿那样的衣着邋遢、举止散漫、演唱随意,而是一群穿戴整齐、训练有素的宫廷演唱家。他们人手一件用皮革制作的、里面装着糠的叫做〃相〃的小鼓,随着手掌有节奏的打击,传出韵味独特的音响,演唱也随之进行。歌词是重新编制的,它借用了荀卿《 成相 》曲形式,填入了新的内容:
请成相,世之兴,雄主挥剑决浮云,敲日喝月,乾坤顿改古今平。
扫六合,何雄哉,一匡诸侯尽西来,主宰天地,威振八方驾群才。
……
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文艺形式歌颂秦王政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在咸阳宫还是第一次。它为隆重热烈的宫廷庆典注入了一缕清新,在这种充满了贵族气息的盛会中渗进了平民的情调。秦王政感到很惬意,更为经过精心编写的歌词激动不已。他为威服天下的昨天而自豪,更期待着辉煌灿烂的明天。
秦王政没有在一片颂扬声中唯我独尊。他没有忘记辅佐他终成大业的谋臣良将,他明智地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运筹帷幄和统兵征战的珠联璧合,是战略策略的协调运用,是文臣与武将同心协力的结果。王翦、王贲父子忠心事主,浴血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九年来,除内史腾灭韩以外,其余五国都是王翦、王贲父子攻灭的。蒙氏则三代为秦将,蒙骜之子蒙武一直为王翦副将,蒙武的两个儿子蒙恬、蒙毅也都效命军中。所以,秦王政对王、蒙两家报以深深的感激之情,以开国功臣敬之。文臣李斯、尉缭、姚贾则善于出谋划策,在瓦解敌国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李斯,既长于以法治国,也长于谋划战争,秦王政统一六国的战略都是由李斯帮助制定的。就是在他的筹划下,秦王政才开始了奋六世之余烈的伟业,成功地进行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王政十分欣赏李斯的远见卓识,以为得天下要靠王、蒙两家,安天下则需李斯力助,所以在这次庆典之上,秦王政发布命令,赐封李斯为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员。
庆典过后,秦王政以为最急切的问题是更定国君名号。因为他此时已不单单是秦国的一国之王,而是统治天下的君主,必须有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号。
这天,秦王政召集丞相王绾、御史冯劫、廷尉李斯及几个通晓古今的博士集会,共议帝号。
秦王政首先回顾了这几年的统一战争:〃昔时韩王献上土地,奉上国玺,请为藩臣,不久又背弃约言,与赵、魏联合反叛,我兴兵征讨,虏获其君,尽得其地。此后,赵、魏背叛盟约,燕、齐敌视我国,我皆一一平定之。寡人以区区不足道之身兴兵诛讨暴乱,使六国君王称臣认罪,此皆仰赖祖先宗庙之威灵,更靠众卿之忠心辅佐,寡人不胜感激!〃
众臣齐呼:〃大王英明,大王万岁!〃
秦王政道:〃今天下大定,若不更改名号,无以称扬我之功业,传之后世,请众卿共议帝号,以定一尊。〃
丞相王绾道:〃古者周天子称王,王者,德高望重,百姓拥戴,倾心归顺之意也。至周王室衰微,诸侯君主皆称王号,王遂为各国君王之通称。再其后,有一二君主改王称帝。帝者,天号,得天之道者为帝。先帝秦昭王曾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然齐湣王称帝号仅三日便因实力不足而取消帝号,先帝秦昭王也唯恐失望于天下去帝号复称王。如今大王既为天下之主,请称帝号。〃
秦王政听罢,未置可否,又问:〃诸卿以为如何?〃
御史大夫冯劫道:〃丞相所言极是,臣请大王即称帝号。〃
李斯道:〃古之五帝,充其量不过统辖千里之地,各诸侯或来拜访或不予理睬,天子也奈何不得。如今大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归一,海内为郡县,此乃千古未有之伟业,五帝何能比也?〃
李斯说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古时五个圣明天子,秦王政曾以五帝自比,幻想成为这样垂范后世的帝王。今听李斯所言,心里美滋滋的。但在五帝之上该以何等称号名之呢?
王绾因见秦王政对自己的建议并不很感兴趣,似有不满足之意,便与冯劫耳语了一回,道:
〃臣以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皇,其中尤以泰皇为尊,臣敢奉尊号,改王号为’泰皇’。〃
李斯忽有所悟,道:〃三皇在五帝之上,泰皇乃三皇之至尊,若取泰皇中的’皇’字,再取五帝中’帝’字,合称’皇帝’,如何?〃
秦王政听罢,面露喜色,但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用征询的口吻问众臣道:〃卿等以为然否?〃
王绾、冯劫及博士等人低语了一回,纷纷表示赞同。但因这件取宠于秦王的好事被李斯抢了先,未免有些失落之感。为了改变被动局面,他们马上见风使舵,恭维说:〃大王功过三皇,德超五帝,改尊号为皇帝,合三皇五帝之德,正合天意人望!〃
李斯又道:〃大王乃古往今来称皇帝者第一人,称始皇帝当之无愧!〃
秦王政听罢,喜不能禁,道:〃如卿之言!〃
当即,秦王政下诏曰:自今以后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称为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又云: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这样,天子的帝号问题便定下来,秦王政正式以〃始皇帝〃称之。
接着,皇权以及维护皇权的一系列规章也在王绾、李斯等人的运筹规划下逐步形成。这些规章规定:皇帝是帝国的最高首领,其地位和权力至高无上,朝廷和地方的主要官吏都要由皇帝任免。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名字,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均要另行抬头,顶格书写。行施权力的凭证是玉玺,玉玺分为两种,一种叫〃传国玺〃,玺方四寸,上部勾交五龙,由稀世珍宝和氏璧雕琢而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玺文为李斯所书;另一种叫〃乘御六玺〃,共六方,分别为〃皇帝行玺〃、〃乘御六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都是用上等玉料制成。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只有玺才能使用玉料,玉玺与朕、制、诏一样,都是皇帝的专擅之物,不许臣民使用。
皇帝名号和权位确定之后,皇帝的至亲也随之各建名号:皇帝的父亲曰〃太上皇〃,秦始皇定号的当年就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母亲曰〃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