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高看到兄弟们大都被杀,深知自己性命难保,又怕连累妻儿,含泪上疏说:〃先帝无恙时,臣入则赐食,出则乘车,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臣当从死而不能,为人子不幸,为人臣不忠。不忠者无名以立于世,臣请从死,愿葬骊山之足,唯上幸哀怜之。〃
公子高的殉葬请求实在是绝望的选择。二世阅毕此疏,初觉公子高主动请死有些蹊跷,担心他另有图谋,赵高道:〃陛下是太多心了。公子高想死已等不及,哪里会谋变?〃
二世遂不再疑虑,将公子高赐死,还堂而皇之地说他忠孝可嘉,赐给他十万钱,作为丧葬费用。秦始皇共有子女三四十人,几乎被二世杀光,家小籍没,公子高主动请死,妻儿方得保全。
在二世胡亥对诸公子、公主的大屠杀中,李斯也在经受着一场空前的劫难。因为当初李斯为了攀附皇家,几个儿子多娶皇室之女为妻,女儿都嫁给了皇室子弟。长女曾欲嫁给公子扶苏,后因扶苏另有所钟,好事未成,却嫁给了另一位公子子哀。子哀是这次大屠杀中的蒙难者,李斯的长女遂成了寡妇,若不是看在李斯是左丞相的面上,其女也将牵连被杀。其他几个女婿、儿媳虽因皇室旁支而幸免于难,但因与被杀的公子、公主有亲戚关系,也都吓得如坐针毡,六神无主。
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李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权利的微小和处境的险恶。当女婿子哀被囚入内宫时,冯夫人和长女曾哭天抹泪地请求李斯前去解救,李斯踌躇多时,反复权衡,却不敢去面对那带血的屠刀!他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懦弱,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在深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经历了这次打击,李斯仿佛清醒了许多。他忐忑不安地意识到,在他的面前已站立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其势之凶猛使他不得不高度警觉,认真对付。因为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这场争斗必将继续下去,直到分野出明确的胜负。
三
左丞相李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力交瘁,大伤脑筋。回顾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不管是微贱还是富贵,不管是失意还是得意,他总是斗志旺盛,充满活力。他从未惧怕过任何对手,从未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但今天,当郎中令赵高以新贵的姿态在秦廷崛起的时候,李斯却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溃不成军。意想不到的打击使李斯第一次感到势单力薄,招架不支。不过,他决不肯认输后退,因为后退便意味着丧失,意味着死亡。
人在困窘的时候往往是会向后看的,即试图从以往的经验中汲取借鉴和力量。此刻,李斯便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他想起了自己怎样从布衣青年而上蔡小吏,从吕门舍人而秦宫客卿,直到登上了丞相的高位。回顾仕途,细品人生,再一次领悟到为官要则。他决计重施故伎,迎合二世之心理,重建自己威望,与赵高较一高低!
这天早朝过后,李斯精神抖擞地觐见了二世胡亥。开门见山地问:〃陛下打算随心所欲,长享天下吗?〃
二世道:〃当帝王的谁不愿这样呢?世人都称赞尧、舜、禹这些古代君主的圣贤和明达,可我听说他们治理天下时都很清苦,当这样的帝王岂不太亏了自己?〃
李斯道:〃陛下所言极是。古时尧帝有了天下,殿堂高不过三尺,从山上砍来作屋椽的木头都不加雕琢,屋盖是用茅草粘的,且不加修剪,简陋得很。他吃、穿、用也很简单:吃的是粗米麦饼,不加肉的菜羹,饭碗和酒杯都是陶土做的,冬天穿鹿皮衣,夏天穿麻布衣,即便是闾里贱民也不至于艰辛如此。夏禹做了帝王,则辛辛苦苦地忙了一生。那时国内洪水泛滥,禹帝亲自率领百姓疏浚了九条河道,引河水入海。他早起晚归,顶风冒雨,终日无歇,禹帝的手掌上长了厚茧,脸上晒得黝黑,累得浑身是病,最后死于野外,安葬在会稽山上,即便是奴隶也不至于劳苦如此!〃
二世一边听着,一边摇头,连说:〃没意思,没意思!与其当这样的清苦帝王,还不如当个享乐公子!〃
李斯故意问:〃陛下想当个什么样的帝王?〃
二世转了转眼珠,愚钝地一笑,道:〃帝王毕竟不同于一般的百姓,像你刚才说的那些吃粗食、住陋屋、干累活的种种劳苦事,都应是百姓做的,当帝王的怎能做这种事?帝王就是要住华丽宫殿,吃美食佳肴,穿锦绣衣服,乘驷马之车,听悦耳音乐,观美人歌舞,后宫充塞以肆其欲,珍玩宝物以充其室,想怎样就怎样,要什么有什么,天下人都要臣服于他的脚下,听凭他的驱遣,就像经过训练的小兽那样顺从,这才像个当帝王的样子!我就是要当这样的帝王!〃
听罢二世这番高论,李斯大吃一惊,心想:始皇帝虽为人暴虐,但不失为一代雄主,二世远不及也!如果像二世说的这样做,大秦王朝将亡无日矣!自古以来,哪一个贪图享乐的国君能够长久?
然而,李斯并不想劝谏二世效法尧舜。因为他知道,二世对所谓明君圣主根本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个人的享乐!既如此,何必惹皇帝不乐?为了取得他的好感,莫如顺其情、悦其志,投其所好!
想到这里,李斯恭维地说:〃陛下之言,堪称为君之道,做人之法!人生在世,不过就是几十年,就像流水那样易逝,就像乘着驷马车越过小沟那样短暂!实当及时行乐,尽情享受,勿使光阴虚度。一般人尚且这样想,当帝王的更应如此。帝王富有天下,所有美味都有权享用,所有的美色都有权占有,手中既有无所不能之权,何不去做无所不及之事?尧、舜、禹等古代帝王虽名传后世,但清苦一生,陛下不愿图其名而愿务其实,堪称明智之举!〃
二世闻听大喜,道:〃爱卿所言,句句说到朕的心里,朕平生所愿,正是如此!〃
李斯好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赞誉之辞了,他像是受到莫大的奖赏,心中无比畅快。还是在很多年前,当他向秦始皇进献〃帝王之术〃,帮助他筹划统一大计的时候,秦始皇说过〃知朕心意〃这样的话。而今,二世皇帝又作如是说,足见他与皇帝之间实现了心理上的沟通,这意味着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也预示着光明美好的前程!
但是,李斯在洋洋自得之时,也不免有些苦涩和内疚。当初向秦始皇进献嘉谋是帮助君王行正道、建伟业,现在算什么?是明知不对却偏偏怂恿皇帝往邪路上走,这哪里像堂堂丞相之所为,简直是奸佞小人之举!
李斯的脸上一阵发烧。可是,他却不能改弦更张。因为只有这样,方能使皇帝欢心,方能巩固爵位,方能压倒赵高!
出自这种狭隘的、丑陋的、卑污的私利,李斯进一步对二世进行了〃开导〃:
〃陛下欲纵情享乐,永保天下,有何良策?〃
二世摇头道:〃朕自幼读书甚少,只从郎中令那里学了些治狱之术,但浅尝辄止,知之不多,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
二世一提赵高,李斯心里就堵得慌。不过,二世的话倒使他大受启发,他不失时机地对二世说:〃臣有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何计?速速道来!〃
李斯道:〃臣早年曾从师于荀卿,学习帝王治道,内有督责之术,今可行矣!〃
〃何谓’督责之术’?〃
〃督责者,即利用严刑峻法督察责求臣下和百姓,此术若行,则臣下不敢不竭尽才能以事主,即便万死而不辞。这样一来,君王与臣下的职责即可明确,陛下即可穷尽欲望、尽情享乐了!〃
〃你是说以严刑峻法制驭臣下百姓?〃
〃正是。〃李斯振振有词地说,〃其实,此术久已有之。申不害曾说过,拥有天下的人如果不懂得肆情纵欲,那是以天下为禁锢自己的枷锁。这样的帝王是不懂得如何制驭天下,而是以其身劳于天下。臣以为申不害之言颇有道理。尧、舜、禹等古之君主辛苦一生不就是把天下当成枷锁了吗?做君主的若不能行督责之术,让天下人无条件地顺从自己的意愿,却偏要苦形劳神,拿自身为天下人奉献牺牲,这实际上是逾越了本身的职责,做了本应让百姓去做的卑贱的事,这样就无所谓帝王之尊了!尧、舜、禹之失在于不知督责之术,不懂严刑峻法,所以尽管他们名传后世,但太不值得,陛下以为然否?〃
二世不住地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
李斯继续说:〃慈祥之母,往往会有败家之子;严厉之家,则无迕逆之婢。这是什么缘故?皆因能否使用严厉的惩罚。所以,当年商君制定法令,连轻微的罪过也要受到处罚,至于重罪,就更不必说了。这样,百姓便不敢再贸然触犯法令。比如有一小段的布帛,一般人见了想要偷盗,但百镒重的黄金,连盗跖那样的盗贼也不敢攫取。这并不是因为小段布帛价值高,一般人好利心重,盗跖欲望小,而是因为凡是偷盗轻罪也要处以重罚,这样,即便是百镒之金也就无人敢于盗取了。可是如果执法不严,一般人看到几尺布帛也会产生偷盗之心。明君圣主之所以能够久处尊位,把握重权,独擅天下之利,都在于独断专行,切实利用严刑峻法进行督责,处罚务求深重,这样天下人就不敢犯罪了!〃
〃说得对!说得对!真是至理名言!〃二世越听越感兴趣,不住地叫好。
李斯故作谦逊地说:〃臣之所言并非治世高论,不过是重复古人之见而已。臣切盼陛下纳臣愚忠,行督责之术,这样,就能使臣无邪,民无恶,天下安定,帝业长久,陛下可拥有万人之上的尊严,可随心所欲,如愿以偿。臣民们惧怕严苛的督察,补救过失唯恐不及,哪还敢图谋叛乱呢?〃
李斯这一番长篇大论把不学无术、享乐心切的胡亥说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他像是第一次认识到李斯的非凡才学,深为能有这样一位饱学多谋的丞相辅佐而骄傲。此刻,李斯在他心中的地位骤然上升,那个亲近之臣赵高已显得稍逊一筹。当即,二世亲赐李斯黄金百镒,以作为对这位知音的奖赏。
李斯受领了重赏,看到目的已经达到,心中欣喜万分,对压倒赵高有了充分的信心。不过,当他回想起向二世说的这番违心之论的时候,却不由得扪心自问:这不是在作恶吗?二世皇帝要是滥行督责,全国岂不要变成一座大监狱?便转念一想,当务之急是要保全自己,保住禄位,其他的事顾不了许多。只要能保住禄位,谁管它尸积于市?
独断专行的胡亥果然采用了李斯的督责之术。他肆无忌惮地大兴刑狱,愚昧残忍地滥杀无辜,举国上下刑者相伴于道,死者血流成河,鸡犬不宁,怨声载道。胡亥还继续修建阿房宫,筑长城,修直道,以更加沉重的赋敛、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把天下百姓逼向苦难的深渊!
聪明半世、糊涂一时的李斯企图通过对二世胡亥的阿谀怂恿来保全自己,压倒赵高,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抛出误国误民的〃督责之术〃的时候,他自己也在急速地步入险境!
〃沙丘阴谋〃之后,李斯确实风光过一段时间,曾举办过一个〃天下第一家宴〃,门庭若市。但〃物极则衰〃,此后其命运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十五章 误入圈套
一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一支由贫民组成的队伍在泗水郡蕲县大泽乡点燃了第一支反秦火炬。秦暴政下饥寒交迫的百姓们终于无法忍受黑暗的现实,发出了第一声愤怒的呐喊!
这支队伍共九百人,因其居住在贫民区闾里之左,被称作〃闾左〃。他们是被征调去北部边境渔阳戍守的。行至大泽乡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无法赶路,只好就地停留,打算等雨停后再走。但满天阴云却不见散去,连绵的大雨数日不停。陈胜、吴广两位〃屯长〃遂暗中商议:朝廷有令,必须按时到达渔阳,若误期不至,将被斩首。今受大雨阻隔,限期内是无法到达了。与其获罪就戮,莫如率众起义!于是,他们杀死了朝廷派来的两名〃营尉〃,召集戍卒道:〃天下人遭受秦朝暴政之害已经很久了。我今遇到大雨,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按令当斩。即便不被杀死,戍边之人十之六七也是有去无回。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应举大事,建大功名。王侯将相岂是生来就注定的?〃
戍卒们早已心怀怨怒,听陈胜、吴广这一鼓动,犹如一堆干柴投进了火种,立即燃起了冲天烈火,他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一切听屯长的!〃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袒露左臂为标志,假冒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宣告起义。这支队伍号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他们建坛宣誓,用两营尉的头祭告天地,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大泽乡冲去!
陈胜、吴广率领的这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