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闯王-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流民,同样的装备,但李自成却比当初吕世多了近乎十万的随从,结果,现在呢?却陷入了一种让李自成绝对无法想象的境地。

首先,还是粮食。

按照吕世练兵之法,每天都在操练,但结果不但没有粮食的好,反倒让粮食的消耗无限制的增加,这的确让李自成等将来不能理解。

原先,作为一个老杆子,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杆子里的所有人,原则上包扣那些大小头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粮食配额。

首先,一定要确保那些战兵的口粮,然后便是可以填补到战兵序列的老人,最后才是孩子和妇女,当然,孩子还是以孩儿兵为先。

口粮是多少呢?按照正常的标准,战兵一天两顿,一顿干饭,一顿稀粥,而后依次递减,直到妇女孩子能够活命就行。

当时,李自成对这样的标准,按照自己打下几个堡寨的储备之后,还是比较乐观的,毕竟几万石的粮食在,这些供给绝对会支撑到夏收。

于是,为了表示自己是义军,也同时为了安抚随营老小,最主要的是高夫人的一再争取,所以,李自成大手一挥,按照战兵两顿吃饱,老弱妇孺一天两顿稠粥的新规定发放粮食。

当时的场景李自成依旧历历在目,这是这些百姓流民从来没有过的好待遇,当时是欢声雷动,看大帐外面,黑压压的,跪满一地。所有的人都在用自己最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激情,感谢大闯王的仁德。那时候,自己也感觉自己真的便是这世界穷人的救星。

但是,一切都不随人愿,不过是刚刚过去一个月,这还没出正月,境况就已经相当的严峻起来。

第一,那些按照自己偷学来的吕世练兵**,加紧训练的四万战兵,在一天两顿饱饭的情况下,在按照吕世的道理训练下,纷纷累倒。

这个结果的确大大的出乎了李自成的意料。

怎么,同样的杆子,吕世的杆子却可以每天先跑上十里路,然后还要刺杀,列队,直到日头落山才罢,我的为什么就不行?

看看那些刚刚跑完两里路就已经瘫倒在地,无论多少鞭子在身都绝对不起来的战兵,在即便一天为此砍了几十脑袋也不能再坚持的杆子,李自成和他所有的兄弟都迷茫不解。

同样的办法,同样的流民基础,为什么,他吕世就可以让那些杆子按照吕世的说法奋发训练,而自己却不能?

后来,终于在原先不粘泥的老手下,现在投在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头目的反复询问下,才知道了其中的关窍——吕世,一天三顿饱饭,而且顿顿有肉。

这才是吕世能练出一支强军的真谛,这个真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谁都知道,一天三顿,让大家吃饱吃好,才有力气训练,但是这个道理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在这大明不要说是杆子,即便是官军斗不能做到。至于肉?那是官绅老爷的东西,不吃也无所谓,那就免了。

但是,正是免了肉食者个看是多此一举的环节,让李自成皱眉都无法理解吕世的成就,因为,一顿肉食,不但顶上三顿杂粮,而且没有肉食,本来一顿一碗饭,却要三碗来补足,因此事,李自成的战兵随着训练任务的加大,饭量也越来越大,一顿一人吃上五大碗饭已经成为常太,这更加剧了粮食的消耗。

而这种后世的营养学,是李自成怎么都不会想到的。

当这个结果被大家得到的时候,大家都互相看来看去,然后一起深深的吸口冷气。

但三顿饱饭,这是怎么一个奢侈了得?就这四万战兵,那要多少粮食供养?现在,大军当初的缴获虽然很多,但按照当初李自成为收买人心而做的种种施为下,已经存量不多,如果再让战兵一天三顿,那这些存粮还能支撑多久?

不能稍减原先给老弱妇孺的份额,因为那样会让整个军队和老营发生绝对是在大家预想只能的震动,那时候,有着刀枪木棍,也已经见过阵仗的老营将会哗变,更要命的是,那些老弱妇孺可都是这些战兵的家属,真的要是哗变,自己等连个镇压的人都没有,因此上,削减老营里妇孺的伙食供给的方案,第一个就被那些忧心忡忡的将领所否定。

那剩下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加大粮食的收罗。

商洛山中本来就是个人烟稀疏、地瘠民贫的地方,加上连年的大灾和战乱,老百姓逃的逃,死的死,留下来的稀稀拉拉,无衣无食,苟延时日。他用各种办法搜罗粮食,不仅要养活自己的部队渡过严冬和荒春,也要赈济这一带的山乡百姓,使大家不要饿死,也不要再向外逃。

因为大家也知道,吕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兴旺发达,就是因为他笼络住了百姓,让百姓在不知不觉的蛊惑里,为他生产粮食,布帛,刀枪,以及一切他所要的东西,因此,笼络了商洛山的百姓,也是大家最需要注意和努力施行的。

当时搜罗粮食不外乎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他拿出许多银子派当地可靠的老百姓和手下士兵扮作粮食小贩,骑着毛驴,到城池里和附近的县份里买粮食。每人一头驴,两条长口袋。往往十头到二十头小毛驴结队而行,不怕遇到零星土匪或小股乡勇拦劫。这种成群结队的小粮食贩子在这里和豫西一带自来就有,俗称赶驴贩儿,所以官府并不怀疑。自成的老马夫王长顺已经回来,虽然挂了两处彩,都不严重,很快地给尚炯治好了。他对做粮食小贩有经验,自成就派他专负责这个工作。他依然很快活,爱说笑话,同他一起的士兵和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第二个办法是向附近山寨中的富户借粮,如果遇到抗拒,就杀一做百。当时因官府无力派兵人山,地主们对这股从潼关溃下的农民武装都很害怕,不敢不借。不过托人说情,借多给少的情形也是常有的,自成的第三个办法是派几小队人马到一二百里以外的县份打粮。事先找好底线,查清某一个山寨里或村中的富户情况,派人在夜间送去一封信,或到寨外放几响鸟铣,呐喊一阵,点燃柴火垛,临走时将信贴在寨门上。这些信有一个传统的老套子,这样写着:

寨财主xx调知悉:只因尔为富不仁,万人痛恨,本军特来向尔索要纹银两,小麦石,杂粮石,赈济百姓。限尔三天以外,五天以里,将银钱粮食如数凑齐,送至地方交付。倘若迟误,定将攻破寨子,烧尔房屋,杀尔人,鸡犬不留!

财主们有抗拒的,有托人说情,按照另外双方同意的数目把银钱粮食送来的。对于抗拒不交的财主,农民军就设法勾通内线,攻破山寨,用杀人放火和洗劫的办法进行惩罚。

倘若没有内线,而山寨又防守严密,李自成为着避免损伤人马和威信,便不送去要银要粮的信。

还有一些财主迁到城里或坚固的山寨中住,乡村里留着田地和宅子。农民军把信交给他们的佃户或邻人转去,如遇抗拒,便放火烧毁他们的乡下住宅。

李自成的打粮部队所采取的第三种办法是本地“杆子”常用的办法,所以起初当地财主们认为他们是从商州或洛南县来的“杆子”,也把他们叫做土寇,后来见他们行踪神出鬼没,马匹很多,很少奸淫妇女的事,对穷苦老百姓更不骚扰,财主们才知道这是李自成的溃散人马,但长久不知道是李闯王亲自派出的打粮部队。

尽管用各种办法搜罗粮食,但部队的生活仍然极苦。毕竟是十几万人的人吃马喂真的消耗太大,特别是在进入商洛山之的第一个月中,遇到几天风雪,李自成自己同弟兄们最后每天只吃一顿饭。虽然自己银钱无数,但因为无处采购,因此上,这只大军里的棉衣很少,又缺被褥,大部分彩号还没有痊愈,有点粮食和棉衣先顾彩号,所以大家就更苦了。

“这样下去不行。”李自成无数次的告诫自己,也告诫身边的将领,“打开局面,走出商洛山,这已经是我们再春荒之前生存下去的必须。”


第七百一十七章 都在改变





冬天的太阳迟迟的才爬上山顶,将变得暖和起来的阳光顺着对面的山坡,慢慢的泼洒下来,一点点的往下走,让那一片大山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昏暗的地方依旧很大,但光明的地方在慢慢的,不可阻挡地侵蚀着,争夺着昏暗的世界,直到整个山谷都被光明占领,包括那些矗立在山谷背风处的十几座军帐,还有那杆黑底白字的闯字大旗。

被阳光照耀了的执勤士卒,很享受的眯起眼睛,努力的接收阳光的温暖,以便驱赶身上的夜寒。

这又是一个无风的好天气,这是过年后,初春前难得的小阳春,这样的天气,都开始让人怀疑,是不是春天到了。

但任谁都知道,这难得的小阳春之后,还将有一段更加酷烈的严寒,只有度过了那段严寒,才能真的走进了春天。

正在那些执勤的士卒慵懒的享受阳光的照拂,努力的让身体里一夜的寒气消散的时候,那大帐紧紧关闭的厚实的帘子被人从里面揭开,立刻一股浑浊污秽的空气,带着火炭那特有的味道涌出来,让那些士卒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躲避,但马上返回原位,努力的挺起胸膛,站的更直。

王小顺,王长顺的独子,最早跟着老爹王长顺加入大闯王的军队,在陕北苦战多年,在无数生死之战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机灵活了下来,然后跟着当时还是闯将的大闯王度过黄河,到了富庶的让人瞠目结舌的山西,在山西,仗就好打的多了,钱粮也丰厚无比,队伍也壮大起来,于是,自己就离开了爹爹的手下,**行动,在当时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他第一次“征募”了全村的百姓,那其间还有十几个汉子,于是被闯将任命了一个小头目。当时接到这个任命的时候,自己都被感动的痛哭流涕,在真心里,要为闯将打天下。

但是,不知道怎么的,上面决定放弃富庶的山西,要回转陕西。当时老爹得到这个将令之后,兴奋的整夜没睡,嘴里不断的叨咕:“可以回家了,可以回去光宗耀祖啦。”还不断的将缴获赏赐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算计该给亲友什么,该打几空窑洞,该买几头毛驴。

年轻人,在外打拼的激情对故土的想法就比上了年纪的人要淡,对老爹的这些算计,小王小顺是表示不满于嗤之以鼻的。陕北,就那破家有什么好回的?还光宗耀祖,拉倒吧,就出来弄了这么点东西就光宗耀祖啦?真的光宗耀祖应该是跟着闯将打下江山,等那个和蔼的闯将做上龙庭,那时候,封赏自己一个大大的将军,比自己家那个县令老爷要大的那种,才真的是光宗耀祖。

还有,回去给亲戚一些钱物,这根本就是想要显呗,但是,你愿意给,可有人愿意要吗?那些左近亲戚,说不得早就死光死绝,即便侥幸没死的,也一定拿着根棍子逃荒去了。

大事,那当然就是大人物决断的,向王小顺根本就插不上嘴,即便是王长顺老爹跟着闯将的老人,也插不上嘴,大家只能跟着大流走就是了。

还记得那晚在山西陕西交接的渡口,闯王来看大家,当时的闯军和蔼,勤勉,睿智有果断,那真的是自己的崇拜。那时候,自己恨不得当时就为闯将去死。

王小顺没有死成,但老爹王长顺却死了,就死在第一次渡河的时候,被吕世那个冒牌的闯王的**给炸的连件衣服都没剩下,对于老爹的死,王小顺没有太多悲伤,这样的结局,在他一生下来就知道,死,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自己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为老爹报仇,杀了吕世那个冒牌闯王。

于是,他作战更加英勇,几次不要命的扑进黄河,红着眼睛要杀了吕世,哪怕杀吕世几个手下也行。

他的行动最后都很沮丧的失败了,他们扑击渡口的时候,根本就见不到吕世那小贼人手,迎接他的,永远是冰冷的充塞着无数碎冰的黄河,无尽的炮弹,还有那满天的巨大长箭,还有,还有救是自己兄弟的尸体,鲜血。

打到最后,一切都在吉县的一片爆炸声中,在吉县漫天的大火里结束了。回陕西,成为一种不能实现的梦,三十万大军,最后收拢起来不够十几万,还是老弱居多,各个头领营头的精锐,几乎全部葬身吉县,这是一场惨败,即便是王小顺这样最低的头目都知道。

但是,这对于闯将来说,却又是一场大胜,实力壮大了,银钱增加了,在山西再没人是闯将,就是后来的大闯王的对手了。

撤退的时候,王小顺遇见了春风得意的李自成,他不顾大家的反对,上去拦住了大闯王的马头,坚决要求大闯王带着兄弟们打回去,坚决要求与那个冒牌的闯王吕世决一死战,给自己的老爹,给自己倒在黄河渡口上的兄弟报仇。

自己的行动真的对了大闯王的胃口,于是,自己被提拔成了大闯王亲兵的一个队头,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刚刚进入商洛山的时候,真的可算是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