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飞将-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心中不住的赞叹,果然厉害,如果不是当年师父让自己好好练习基本功夫,自己怕是抵挡不住,只能和对方硬碰硬了。这可不是自己的习惯。现在自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套路,不过太史慈的功夫实在很厉害,光知道他功夫的底细是没有用的,要想摆平他,没有几百个回合,怕是看不出端倪。

二人斗了百余合不分胜负,人倒是可以坚持,可二人坐下的马匹却有些承受不住了。二人见对方武功高强,都起了悻悻相惜之意,嘴里招呼一声,不约而同的收住了手中的兵器。

赵云先开口道:“子义的功夫果然了得,如此功夫,不能扬威于大漠,为百姓谋取福利,实在是可惜啊。”

太史慈收敛了傲气,有些遗憾的道:“慈先前对吕公多有误会,口出不逊之言,还请子龙不要见怪。”

赵云连称“不敢”,随即又露出招揽之意。

太史慈有些遗憾的道:“不是我不愿意,只是前几天,我已经答应扬州刺使刘繇,到他手下做事,我虽然鄙薄,但也知道千金一诺,还希望将军谅解。”

赵云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让随从送上礼物,着力结交,嘱咐道:“我不敢拦子义,但你这一去,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一定要来冀州,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必然不会薄待子义。”

二人拜别,赵云遣人快马禀报吕布。

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和鲁肃(下)

吕布接到赵云的信后,微微一笑,他知道太史慈是那种比较信仰儒家思想的武将,这一点从他母亲那里就可以看出来。吕布原本也没对招揽到太史慈有太大的希望。眼下赵云最起码已经打动了他,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投到自己麾下。

变法需要处理的事太多了,面对的问题也太多了。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得到的。现在的吕布集团,除了对幽州和大漠保持一定的军事压制外,其他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内部,一旦有什么变故,士兵会立刻扬起手中的屠刀。

正在吕布为变法的事头疼的时候,一个下属进来禀报道:“主公,江东鲁肃鲁子敬前来投奔。”

吕布微微一笑,自语道:“他终于来了,我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说罢起身,亲自出去迎接。

鲁肃的出身不能说不好,但也绝对不能用非常好来形容。他虽然是士族的一员,但他却同情庶族。他虽然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但吕布知道,那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睿智的外衣。

鲁肃很感动,作为三州最高领袖的吕布居然亲自出来迎接自己,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里,自己也许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吕布握着鲁肃的手,一同走进大厅,二人落座后,吕布微笑道:“我常听人说起子敬的大名,今天子敬能来帮助我,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现在社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我的治下也不稳定,还请子敬教我。”

鲁肃微微一笑道:“主公起于微末,凭借勇气闻名诸侯,战必胜、攻必克。驱除胡虏,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扫荡黄巾,使黄巾一听到主公的名字就害怕得发抖,这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才能立下的功勋。可是主公在占领冀州,扫荡青州之后,在内部还没有彻底稳定的情况下,就贸然决定废除儒家遵崇的地位,我私下里认为,这是不智的举动。这将使天下的读书人敌视主公。”

吕布哈哈大笑道:“我只不过把天下的水搅浑罢了。只有水浑了,有野心的人才能跳出来。”

鲁肃微微一笑道:“我暗中揣测主公这么做,怕也是这个目的。儒学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限制。主公的六部制度,必将开创新的局面。可眼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

吕布微微苦笑道:“我何尝不知道操之过急?可我如果不这么做,反对我的人又怎么能跳出来呢?冀州不同于并州,这里门阀、士人的力量很强大,这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我不想和他们妥协,我已经妥协得厌烦了。我不得不这么做。只要我的政策得以实施,又消除了隐患的威胁,三州的人口和经济必然飞速增长。”

鲁肃点头道:“主公所言不错。眼下天下大乱,兖州的曹操、淮南的袁术、四处游荡的刘备以及屯兵雍、凉的董卓,都是主公的大敌。”

吕布轻笑道:“除了曹操和刘备,其他的人不过是碌碌无能之辈,早晚必然被我所灭,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鲁肃点头道:“袁术刚愎自用,贪得无厌。董卓骄横自大,暴戾无度,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眼下主公应当整束兵戈,积草屯粮,收流民,明刑法,整肃内部,使政令得以通行,结交外蕃,使边境得以安定,把大部分力量放在发展内政之上,同时保持对外的高压态势,选择一两个诸侯,用蚕食的方法削弱他们,不断的骚扰、吞并他们的土地,以壮大主公自身的力量。”

吕布点头道:“说得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但子敬为什么没有提到江东呢?”

鲁肃微微一笑道:“江东之地,有无法根除的痼疾,无论谁在那里,最多守成,绝对没有入主中原的能力。”

吕布眉毛一扬道:“愿闻其详。”

鲁肃正容道:“江东之地,门阀众多,以孙、张、朱、周、陆五家最为强大,可以说,江东的百姓,掌握在门阀手中,江东的官员,由门阀的子弟担任。在江东称雄,只能是门阀出身,同时得到其他门阀支持的人。而这个人,考虑的,也只能是门阀的利益。如此一来,门阀愈富,而诸侯国愈贫。除了守成,他还有什么能力拓土开疆?再加上江东之地,重水战而轻骑战,根本不适应北方平原的战斗,这样的部队,即使杀入中原,对主公又有什么威胁呢?”

吕布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江东固然不足为虑,但他也不好攻取啊!”

鲁肃微笑道:“一旦主公统一北方,占据荆襄,则长江天险与江东共有,攻守的主动权掌握在主公手中,随时都可以出兵扫荡江东。只要突破长江天险,则江东子弟胆气必然衰竭,一定会望风而降,主公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吕布赞赏的看了一眼鲁肃,暗自赞叹:果然名不虚传。当下道:“如子敬所说,现在我该向什么方向进攻呢?”

鲁肃微一沉吟道:“现在兖州、徐州、淮南、荆州都是有主之地,且主强地富,难以攻取。可以进攻的目标只有豫州和幽州。豫州动乱不休,我们如果现在进入,需要耗费很大的力量。而幽州时刻威胁我们的后方,如同哽在咽喉的骨头,必须解决掉。我认为应该向幽州下手。”

吕布大笑道:“我得到先生,如鱼得水啊。”

鲁肃微笑道:“肃幸得明主。”

吕布当即任命鲁肃为参谋,让他参赞机要之事。同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重要谋臣,使鲁肃很快就融入了这个。

吕布集团收敛了攻势,这让周围的人松了一口气,一些人也开始向吕布送去了橄榄枝。各地军阀的斗争也开始激烈起来。没有了吕布的威胁,让诸侯的胆子都大了起来,他们要趁吕布整肃内部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

就在所有的人都争夺地盘的时候,长安又出了大事。王允终于出手了。

第三十二章 京乱

王允很精明,他精明得可怕,他很会隐藏自己,而且懂得选择时机。啊准确的把握住最好的时机,拉拢徐晃和王越。

徐晃和王越对董卓很失望,王允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董卓凶残成性,天怒人怨,作为他的手下,只能留下一个骂名。他们被打动了,选择支持皇帝。

董卓过得很潇洒,他整日里和身边的美女胡混,朝政完全扔给了他的弟弟和李儒。在繁重的工作下,李儒终于病倒了,为了更好的调理身体,他到城外的庄园养病。

王允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没有李儒的辅佐,董卓就是一只凶猛的野猪。他立刻派人召集徐晃和王越,经过一番秘密谋划,众人做好了下手的准备。

王允先拉拢西凉将领李肃,李肃因怨恨董卓赏罚不公,早就存了叛逆的心思,和王允一拍即合。

按照计划,李肃引十数骑,到董卓居住的郿坞。

从人报告,天子有诏,正在享乐的董卓教唤入。

李肃入大堂,当先拜倒。

被打扰了兴致的董卓很不高兴,喝问道:“天子有什么事?”

李肃笑道:“天子病体新痊,在未央大殿召集文武,商议要禅位于太师,所以下了这个诏书。”

董卓身子微微一动,脸色有所缓和,询问道:“王允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道:“王司徒已经派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大喜道:“昨天夜里,我梦到一龙罩身,今天果然得此喜信。这个机会不可失去啊!”便命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同时对李肃道:“我为帝,你当为执金吾。”

李肃拜谢称臣。

董卓入内宅向其母辞行。

董卓母九十余岁,询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董卓笑道:“孩儿要受汉皇帝禅让,母亲早晚要当太后了!”

董卓母亲沉思片刻,劝阻道:“我近日肉颤心惊,恐怕不是什么吉祥的兆头。”

董卓笑道:“将要为国母,怎么能没有惊报呢?”于是辞母而行。

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随行铁甲军士数百人,乌达率领精锐铁骑千人随行,望长安来。

董卓车队行不到三十里,董卓所乘之车,忽然折了一轮,于是董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董卓惊问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预兆?”随行军士都手按刀柄,以防不测。

李肃心中暗惊,嘴上笑道:“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董卓大喜,相信了他的话。

第二天,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董卓心惊肉跳,询问李肃道:“这难道也是祥瑞吗?”

李肃点头道:“主公将要登龙位,必然会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

董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董卓进至相府,徐晃、王越入贺。

董卓道:“我登九五之位,你们就会总督天下兵马。”

二人拜谢而退。

当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董卓心中烦闷,问李肃道:“童谣主什么吉凶?”

李肃道:“也只是说刘氏灭、董氏兴。”

次日凌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看见一个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上书一“王”字。

董卓再次询问李肃:“这道人是什么意思?”

李肃道:“这是心里有病的人。”招呼将士把道士驱赶到一旁。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

乌达变色怒喝,董卓心中疑虑,当即命乌达率领五百精锐相随。

董卓远远望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道:“持剑是什么意思”

李肃不应,推车直入。

台上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数百人,都是北军和西园的士兵,在徐晃、王越的率领下,持戟挺槊冲杀。

董卓大惊,急忙命令众军抵抗。乌达贴身护卫。

宫外的铁骑也发现了里面的不对头,纷纷抽出兵器,猛攻宫门。

喊杀声忽然大起,皇甫嵩之子皇甫郦率领五千北军将士杀至,还没有等铁骑发挥应用的冲击力,便围了上去,双方陷入了对骑兵最不利的混战。

董卓很愤怒,士人们又一次背叛了他。他发誓,如果这次他脱困,他要杀光所有的士人和门阀。

乌达终于忍耐不住了,他发出了野兽般的吼叫,挥舞着巨大而沉重的铜人,杀入了战团。

由于乌达的加入,情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个个北军或西园军将士被砸飞,给所有人都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李肃一声呼啸,抽出长剑望乌达咽喉砍去。

乌达随手一铜人,将李肃砸得口吐鲜血,倒飞了出去,眼见不得活了。

徐晃一声大喝,大斧当头劈下。

乌达双人上挡,一声巨响,火星四溅,所有人一阵耳鸣。

王越趁机扑向董卓,闪电般的解决了董卓身边的几个侍卫,荡开董卓的长剑,一剑刺中咽喉,一代枭雄,就此毙命。

董卓一死,众军大乱。乌达见势头不对,抢了一匹马,砸开宫门,冲杀出城,投西凉去了。众人哪里拦得住他。

王允随即大肆屠戮董卓一党。徐晃劝道:“董卓党羽众多,难以尽杀,不如招安。”

王允森然道:“除恶务尽。”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会同西凉守将牛辅,以及逃到西凉的李儒、乌达,在李儒的指引下,众人大起西凉兵马二十万,杀奔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