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金手指-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就是预备金的问题。
    共和国的确是有钱,这个谁都知道,不仅朝廷有钱,百姓都很有钱。但百姓有钱很多人都习惯藏在家里,而不去消费,很多人还保持着只有需要的东西,才会消费的习惯。其他的钱,都是存起来,哪怕发霉变质了都不会拿来用。
    没有流通,银行能够多少储备金可以无休止的给百姓兑换?
    可以给利息,这自然也是一个办法,但还是牵扯到铺设范围,以及运输条件的问题。比如地方某个分行,被人兑换太多的货币导致存货没有,他自然要把之前兑换回来的金银和铜钱,派人押运到总部进行重新铸造。但联系总行是需要时间的,总行派人过去也需要时间,运输需要时间,铸造需要时间,可以说一来一去,说不定一个月就过去了。
    一个月没有新的货币进行兑换,还不给百姓使用旧货币,这不是存心要让百姓**么?
    再说,云南四川那么落后的地方,道路运输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如何从他们那里把东西运回总部也是一个问题,总不能授权给地方铸币权吧?若张弘斌打算在十年内亡国,可以试试那么做。
    几年前的情况,就是这样。
    但随着系统等级的提升,随着大量一级公路的修建,以及少数铁路的铺设完毕,共和国如今已经初步具备了修建银行,以及改革币制的条件。故而张弘斌打算,把这个迅速提上议程。
    国会对于改变币制也是非常的赞成,但考虑到如今运输还是差了一些,所以要求暂时允许新旧货币混用。同时对于存了银子在银行里面的客户,准许按照其储蓄的钱财,开具相同面额银票的业务。
    张弘斌也很希望百姓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银票,这样好歹可以减少不少运输上面的麻烦。不过如何监管银票的发行,却是不能够忽略。
    所以,到底还是要创建一个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出来才行。
    刚好,共和国的执政理念,本来就是二党一帝制度。银行交给国会也就是执政党把持,银监会交给监督党把持,如此倒可以很好的规范银行业的运行。
    至于通讯问题,当张弘斌拿出了远程呼叫器的时候,基本上也默认了通讯问题得到解决的事情。不过为了慎重考虑,允许使用驿站也是一个临时举措,除非有更好更稳定的联络手段。
    这个远程呼叫器,是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产品,主要构成是一个接受器和一个呼叫器。通过呼叫器,把那本的声音传递到接收器这里,而操作接收器的人,也通过接收器实现与呼叫器的单对单联系。有意思的是,这种呼叫器有特定的频率,所以可以确保不会有插线的可能性,而且呼叫距离几乎涵盖了大半个地球,还不需要通讯卫星协助。
    不能说这玩意就可以代替电话,但是通过这个,二线城市也就是城镇里面的支行,可以与县城州府之类的城市分行取得联系,确保货币的互相运送。在分行里面中转之后,统一与首都长安的总行获得联系,再一起运送过来。
    有点麻烦,但可以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反应,就算地方百姓要等,也不需要等三天以上。甚至每一个银行,都会预留一批紧急储蓄金,以以应付必须要取钱的特殊情况。当然,取钱需要写申请,获得同意之后,才能够准许动用这笔钱。
    货币采用金银铜三种钱币,但同时也允许银票辅助使用。
    规定三年的时间里,百姓依然可以使用旧钱,但允许出现一定比例的火耗,这个火耗的比例必须要限死,免得发生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若是直接在银行兑换货币,则进行一定的折旧之后再兑换,毕竟要避免那40%含金量的金子来兑换足额的金币这样的情况。
    基本上的政策制定完毕,但这样还不行,还需要把这项政策写到《日报》里面,发下去给百姓进行投票。
    百姓若是不喜欢这样的制度,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若被录取,还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奖金。
    通过这个方法,把民间的智慧也给调动起来,群策群力,把各项制度给完善起来。
    前后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眼看秋收就要到达,这才进行统计,并且开始分类整理,并予以回函。
    过程枯燥无味,甚至让人厌倦,但为了银行可以健康安定的诞生,却是不得不麻烦点。
    终于,在秋收完毕之后,各项制度修改完毕,银行开始进入选址建设阶段。同时,新货币的铸造也随之开始。
    新货币的设计,有徐光启这个依然健康的老人来负责,这是张弘斌对他的敬重,而且他见过西方的货币,对于如何设计三种货币有点心得。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徐光启完成了初稿,不过却是最终成为了终稿。
    三种货币前后的图案都是一样的,正面的张弘斌这位开国皇帝的侧脸像,反面则是中华龙这个华夏人的图腾。
    张弘斌实际上对这个设计多少有点意见,毕竟他不想要把自己的脸,刻在货币上。
    但徐光启明确说:“不刻你刻谁的?共和国里面,除了你谁有资格被刻在钱币上面?再说,这货币版式一直,这样铸造起来才简单。若是不刻你,那只怕三种货币正面都没办法一致,也就是需要是个模具,印制起来也是费时费力,耽搁时间不说,还lang费成本,你就愿意看到?”
    好吧,张弘斌就这样果断选择了闭上了嘴巴。
    于是,三种货币顺利造模开始铸造,务必要在银行开业前,储蓄足够的预备金。

第65章 暗流在涌动
    就在张弘斌为了自己的银行业,埋首于案牍之中时,东边与共和国相邻的大明,却是暗流涌动。
    崇祯少年上位,而且并非太子,没有学过帝王心术。这样的帝王,根本不懂得使用权术,调动大臣们的争斗,以此来平衡几个势力集团之间的平衡,进而从中取利。他一开始很容易相信别人,也很容易动摇对别的信任。
    这不奇怪,但他借助东林党把魏忠贤的阉党打掉之后,他这才发现东林党也是在利用他,达到他们彻底把持朝政的目的。年少的他,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故而他愿意相信自己提拔上来的人,也相信他们的才华,奈何又很容易受到旁人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样的心态,袁崇焕被人构陷的时候,那些没有边际的揣测,让他失望又怀疑自己的眼光。最后糊里糊涂的,就下达了凌迟处死袁崇焕的命令。至于事后他是否后悔了,只怕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或许是有了袁崇焕的那一次,他多少成熟了许多,学会怀疑人,也学会认真的相信一个人,比如高启潜。
    一则他是内侍,在东林党不可信的情况下,他也只能走回他皇兄的老路,宠信阉党。高启潜可以说是他身边,唯一一个赶上战场,而且还不至于吓得屁滚尿流的亲信。所以,他相信高启潜的能力,屡次让他当监军。
    谁知道,高启潜没有打仗之前大捞特捞,要打仗的时候按兵不动,不是迟迟不去救援,就是提前撤退。大概是担心受罚,杀良冒功。若是我方将领难得立下一点功劳,也会眼巴巴的跑去和别人争上一争,说不得还直接把功劳往自己套。
    崇祯或许也知道这样的消息,但他宁愿相信是别人的构陷,坚定不移,甚至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一则他也没人可用,至少可用的心腹已经没有;二则他不能够再选错人,哪怕真的选错了,也不能够承认,否则自己岂非识人不明?这种评价,往往是和‘昏君’挂钩的。
    于是,高启潜屡败屡用,以至于之后高启潜就直接恃宠而骄起来。不仅在前线更加嚣张,真正打起仗来跑得也越来越快,甚至听到敌人靠近的消息就跑了。
    一方面朝政被东林党把持,一方面这些亲信又在不断让他掉分,本来想要大明中兴,结果全毁在了这些小人身上。
    真正算起来,崇祯也很可怜
    在这个时空,崇祯经历了袁崇焕的事情之后,也选择了相信一个人,那就是黎落。
    无条件的相信,所以他多了兵权,然后一步步扩大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不否认,自己的夺权造成了地方势力的**。但好处也非常明显,自己的权力又回来了,而且大明果然在自己和黎落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强大。
    第一艘宝船已经下水,而且再有两个月,第二艘和第三艘也会下水。
    到时候只凭着这三艘宝船,再加上刚刚开始训练的那一批水军,便可肃清东海海匪,守护大明的沿岸。最重要的是,可以进行远洋贸易,为大明的国库赚取大量的金钱。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抵达南面,到时候想在哪里就在哪里登陆,打得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看着自己的皇朝越来越强大,崇祯真的觉得,自己信任黎落没有错。
    黎落的忠心,不仅仅是写在了脸上,还表现在了行动上。
    只可惜,到头来还是走回了君主立宪制,自己的行政权多少被剥夺了一些。不过这样也好,军权只要还在自己手里,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请,这个国家依然是属于自己的。正如同西边那个人说的:若是这个国会危害到朕的利益,那么这种制度就不符合朕的需要,到时候,说不得还是要改回去的。
    那个西边的蛮子,都当了皇帝了,都不懂得自称为‘朕’,真是不懂礼法的蛮子。
    但非常悲催的是,如今那个蛮子建立起来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似乎要收回失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黎落似乎也曾经说过:“照这样下去,或许两国并立平分天下,就是最好的局面了。”
    真要说起来,心里真的很不甘心。
    回到后。宫,崇祯叫来了朱慈烺,当然还有其他的几位小皇子。因为制度改变的关系,如今他多少可以陪伴一下这些孩子。当听闻了西边的那个他的行动之后,崇祯第一次接触这些很久没见过的孩子们,发现他们真的变成了小大人,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一方面为他们的成熟稳重而骄傲,不愧是自己的孩子。一方面又觉得那家伙说的话有道理:“都憋成人格分裂了,什么事请都得憋着,什么事请都不能做,到头来除了风花雪月,内斗夺嫡还能干什么?”
    当崇祯,发现几个皇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融洽,甚至隐隐分成了几个派系之后,他真的觉悟了。
    以后不管多么辛苦,都要陪陪他们才行几次接触,并且特意带着他们出去玩耍了几次之后,父子那种非常纯粹的亲情,他才能够切实的感受得到。
    回想自己小时候,几个皇子之间互相提防,父子之间甚至都要玩小心机,这日子过得若是当初自己和皇兄的感情也像现在他们一样,那该多好啊
    崇祯依然忙着他的强国大业,顺带着忙着当一个好父亲。
    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次改革,为下面的人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的时候,也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造反什么的,或许是没有,毕竟他们就如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且不说自己只怕没有这个能力继续改革下去,只说若是造反推翻了崇祯,谁来当皇帝这点却是谁也不能有个结论。
    大家最后才觉得,君主立宪制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他可以保证皇帝没有多少权力的情况下,依然存在,却不能够随意对他们生杀予夺。享受到了这样的便利,他们自然希望获得更大的便利。
    人心是没有底线的,有了利益,就会希望它能够最大化。想要争取更多的利益,就如同《日报》宣传的那个叫做英格兰国家的立宪制度一样。若是能够更进一步那就最好不过,只是他们又担心会触怒崇祯,要知道他手中掌握着军权,一旦觉得国会会威胁到他的家族和自身利益,甚至会直接动用军队,恢复过去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也不是不好,至少他们依然是受益者,但是享受过国会的议员的权利和便利之后,谁还想回到过去?
    “学习那英格兰国家,闹场革命吧!不要多,只要能够把大部分的军权,至少限制陛下不能随便动用军权,那就是我们的胜利。同时,监督党什么的不要最好,被人监视着让人非常不爽。学习一下多党并立,竞争上位的模式来组阁治政,这样才比较符合我们的利益!”身为徐达后人的徐应,在一次秘密的聚会上,那么对聚会的人说到。
    为了避开锦衣卫的监控,他们也是费劲了各种心思,才好不容易有了这次秘密聚会。不仅地点非常隐蔽,而且来这里的模式也是非常的隐蔽,至少不必担心会被锦衣卫发现。
    大明毕竟不是共和国,共和国是在废墟之中建立,张弘斌高坐钓鱼台,把一切都掌控在手中。凭借着穿越者的视角,果断让百姓识字并且最大限度的得到了他们的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就是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