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氤粤嘶沟寐榉衬恪!�
醉翁之意不在酒,吃四川跳水泡菜的人不在意脆脆小黄瓜,周大少团长知道气急败坏的老蒋终于是坐不住了:
这搁谁被人好好编排了一个星期也得有所反应了不是?还能让人满嘴跑火车这么弄下去,那可不是一个事。周大少团长乐呵呵地对一大帮子吃完晚饭准备听他讲龙门阵的客人们有些歉意地说道:
“对不住各位,吃好就回了吧。今天有事没法再给大家摆龙门阵了。”
众人顿觉无趣,说实在话,现在大家吃周大少团长的好东西都在其次,每天晚上来听他娃摆龙门阵才是最主要的,听他这么一说,大家纷纷告辞散去了。
周大少团长带着林蔚现从蔬菜大棚里摘了些顶花带刺的小黄瓜,自己又抱上一个四川泡菜坛子,跟着林蔚主任去了珞珈山上的最高领袖的别墅。
让林蔚主任提着几斤小黄瓜,周大少团长自己小心翼翼地抱着泡菜坛子刚刚钻出小轿车,就一眼看见第一夫人站在迎宾厅的大门口,一身曼妙的旗袍,一脸微笑。周大少团长急忙上前,鞠躬行礼,这也忒客气了一点,一点跳水泡菜,可是不敢当。
第一夫人领着两人,走进了老蒋那间宽大的书房兼做了私人会客室的房间。就见一身桔绸长衫的最高领袖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的朝进来的众人点点头。这就算打了招呼了。
第一夫人一声“你们谈吧”,就和林蔚主任退出了房间。偌大的一个房间里,只剩下一老一少两人了。
老蒋此时就像川剧里的变脸戏法一样,一本正经面无表情的脸上扬起了一丝笑容,热情地对周大少团长招呼道:
“来、来,晓舟啊,来这边坐。”
这让以为老蒋见没有人了,一上来可能就要雷霆之怒,臭骂自己一顿的周大少团长颇感意外。不禁担起心来:不怕老狐狸跳,就怕老狐狸笑啊。……
后来这次时间长达近三个小时的秘密会面成了中华民国史上一个可能埋藏得最深的秘密,除了最高领袖和周大少团长两个当事人自己,无人知晓他们说了些什么,甚至第一夫人颇感好奇,追问达令,老蒋竟然也是顾左而言它,就是不肯吐露半句。不过稍微敏感的人从后来陆陆续续发生的事情知道了:
两人已经完成了若干利益的交换,并可能达成了一些不能为外人所知的私下协定。
当得了周大少团长亲传,兴致勃勃的老蒋亲手做得四川跳水泡菜也可以端上桌的时候,六月八日一大早,已经早就换好了一身长衫马褂的周大少团长被军委会军法执行处来人从农家小院落带走了。
六月十一日,一个震动武汉三镇人们的惊人消息传出。在武昌的军委会高等军法会正式对于羁押取保在外达四个月之久的,年初就发表的43人惩戒大名单中的最后一名戴罪侯察的川军独立旅中将旅长周家欣将军进行了宣判!
这个消息已经通过《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向全国发布了,并全文刊登了对于这个中华民国争议可能最多的人物的审判决书:
“经查实,被告周家欣,其先于南京保卫战之广(德)宣(城)南路战斗中,公然违抗死守广德防御阵地的军令,擅自撤至宣城;
后又不尽其守城之责(吔,这个有问题,宣城本就不该周大少团长的川军独立旅去守嘛?!),对于本会(军委会)委员长电饬其坚守宣城,牵制敌军西进之命令,均不尊奉。
又治军松弛,目无法纪,纵使手下之川军独立旅截抢友军之军需辎重,实属罪大恶极。
另,传言所谓之该被告投敌降寇事,多方查证,无所实据,且为宣城军民安全事出有因,不予追究。
鉴于该被告以上等等不奉军令、违反军纪事,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兹判决如下:被告周家欣,处死刑,被夺公权力五年。(哦嗬,死就死吧,好不容易混到中将也遭洗白了啊)
因其在取保候查期间,率领兰封保安旅取得兰封守城战之对于兰封会战胜利殊为关键的胜利(也忒饶舌了嘛),功过相抵,特缓刑五十年,予以当庭释放。”
说老实话,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这个不但饶舌而且有点大喘气的审判书,差点把许多周大少团长的亲朋好友们心脏都吓跳出来了。一般人看到前面叠罪垒恶的一大段至判处死刑时,人就懵了,哪里还有心情去看后面很短的一句话嘛!
稍晚还有一更,O(
_
O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哈!)
313章 “猴居士”与“蒋光头”(下)(第二更)
看到了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高等军法会正式发布的审判书,已经得到了周大少团长提前透露的一点口风的林大小姐、兰兰妹妹、童湘等家人们才算是彻彻底底地松了一大口气:
这个高等军法会的审判书与其说是一个措辞严厉的判决书,不如说是一个宣告周大少团长获得自由与解放的福音书。
还没有等看完这份审判书后瞠目结舌的人们从这份民国有史以来的绝无仅有的审判书带来的惊愕之中苏醒过来(死刑还有判五十年缓刑的啊?!这不是等于让死刑犯干脆老死得了!),六月十二日,军委会军事参议院却正式任命死刑缓刑犯周大少团长担任军事参议院高级顾问,等同中将待遇。
说起来这事情更他妈的荒唐:高等军法会才宣布剥夺周大少团长的五年公权力,他娃却摇身一变成了军委会军事参议院的座上宾。
一时间,民国舆论沸腾,人们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人,更多反对者,反正是闹得不可开交。周大少团长洗刷最高领袖的”三个如何“的故事,现在也有了周大少团长版的新传说。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算是挣脱了束缚的周大少团长,并没有马上离开武汉。而是秘密来到了汉口军用机场,由老关系陈司令牵线,与驻防汉口军用机场的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波雷宁大尉等进行了秘密会晤。
1938年六月十三日的子夜时分,汉口军用机场上,七辆苏制大卡车打破了寂静,风驰电掣般的开向了汉口军用机场一端的长长的停机坪。在一排排的苏制CB---2型重型轰炸机前戛然而止,一百余名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苏联飞行员们从大卡车上跳下来,迅速向各自所在的轰炸机跑去。
这些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飞行员们厚实的飞行皮衣的背上都缝着一方白布,在月光之下是分外醒目。
原来,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来华参战以后,一些在空战中被击落的跳伞逃生的苏联飞行员由于语言不通,难以获得及时救治。甚至于还有被当地的中国老百姓们当成了小鬼子的空中强盗给一顿胖揍的!(在这些中国老百姓眼睛里,东洋小鬼子,西洋洋鬼子,都是鬼子嘛,反正都不是好鸟!)
航空委员会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度发生,就想出了这么一个高招,但也有些损,但是效果还不错:
那就是找一方白布在上面有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并写着两行大字:“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落款为“航空委员会制”,慎重其事还盖有航空委员会的方形大印。
苏联的哥子弟兄们没法也只得在每次出击前把这份蹩脚的告示牌牌背在背上。此刻,站在夜色中的汉口军用机场的起飞指挥塔里观看情况的周大少团长,看到这搞笑的一幕也不禁被这些身背白布告示的大鼻子们给逗笑了起来。
数分钟以后,停机坪上的CB---2型重型轰炸机群的螺旋桨开始纷纷转动起来。航空发动机发出巨大的吼声,接着一架架CB---2重型轰炸机庞大的机身缓缓地向跑道滑去,从跑道起飞端CB---2重型轰炸机越滑越快,一架接着一架冲出了跑道,腾空而起,很快消失在星光闪烁的漫漫夜空之中。
在机场指挥塔上仰头观望的周大少团长一行人根本分不清飞机和闪烁的群星。整个轰炸机群的起飞过程持续了十分钟左右,一共起飞了二十八架CB---2重型轰炸机。喧闹的汉口军用机场又重新恢复了深夜的宁静,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汉口军用机场被这十来分钟的喧闹吵醒了的地勤人员甚至包括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对于这批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群都感到神秘莫测。
不过作为内行,他们也注意到了竟然没有一架歼击机起飞,来为重型轰炸机群护航。
苏制CB---2型重型轰炸机,虽然速度快,航程也较远,飞行性能良好。但轰炸机上只有三挺防卫机枪,且防护装甲薄弱,自身的防卫能力是不够的。通常出动时,需要由歼击机提供护航掩护。
现在这些子夜神秘出动的CB---2重型轰炸机群竟然不用歼击机护航,那只有一个解释:轰炸机群所要空袭的目标距离过远,已经超出了歼击机的最大作战半径。
说实话,这次子夜时分的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重型轰炸机群紧急出动,不仅仅汉口军用机场的中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对这次行动感到神秘莫测,一无所知。就连中国空军的前敌总指挥部也是浑然不知的。
显然,这是一次高度保密的重大军事行动。那么这些苏制重型轰炸机群将要空袭的目标是哪里呢?
列位看官大概也已经猜出来了。对,就是山西运城的日军前线野战机场。这是周大少团长与最高领袖的一个秘密协定:周大少团长以一百万美金的(老蒋急需的宝贵外汇)代价,换取了这次代号为“雷霆行动”的空袭山西运城日军野战机场的计划的实施。
这次行动,周大少团长啥都不怕,就怕计划泄密。谁都知道中国军队是个保不住秘密的大漏风。而这次空袭行动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保密。
因此,知道这次“雷霆行动”计划的中国方面只有军委会最高军事委员会兼航空委员会双料委员长的老蒋、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第一夫人、和航空委员会新主任钱大钧知道,当然周大少团长和他参与策划行动计划的几个心腹知道。
而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方面,负责组织策划“雷霆行动”的苏联空军副部长,来华前担任苏联远东航空队空军总指挥的雷恰戈夫将军(西班牙内战时出名的红魔鬼,著名苏联空中英雄)及几个高级助手和负责率领重型轰炸机群出击的波雷宁大尉等几位空中指挥官知道以外,其余的一百多名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飞行员们事前对此次行动也是一无所知。
按照周大少团长要求,此次“雷霆行动”的所有细节仅限于极少数人知道而且所有细节都必须绝对保密,就连出击的时间,也是周大少团长在最后一刻才通知雷恰戈夫将军和波雷宁大尉,其余人一概不清楚,周大少团长就是对双料委员长照样秘而不宣。
周大少团长决心要以一次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长途奔袭,从空中对日军运城野战机场予以沉重的打击!
多谢书友大大支持)
314章 雷霆万钧
夜空中,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波雷宁大尉率领的CB---2型重型轰炸机群在5400多米的高空中隆隆的飞行着。在无边的夜色掩护中,重型轰炸机航空发动机发出的巨大的轰鸣声传到五千多米的地面的时候已经衰减成了低沉的嗡嗡声,就像响在人耳边上的小虫般的蜂鸣。人们从地面上是看不到浓浓的夜色天空中有多少飞机,更无法判断飞机将飞向何处。
波雷宁大尉亲自驾驶着带队的长机飞在整个轰炸机群的最前面领航。轰炸机群从武汉汉口军用机场起飞后,编好空中编队就跟随着波雷宁大尉的长机直接向正北方向飞去。
此时,执行这次空袭任务的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的飞行员们仍然不知道他们要轰炸的目标是哪里?即使是华北某地,因为黄河以北的整个华北地区这时都已经被小鬼子占领,按CB---2重型轰炸机的航程,太原、石家庄、廊坊等多个有日军军用机场等重要的军事目标的大城市就有七、八个,鬼才知道是哪一个?
波雷宁大尉率领庞大的重型轰炸机群在五千多米的高空中已经飞行了两个多小时了。苏制CB---2型重型轰炸机虽然升限有九千多米,但这些援华的重型轰炸机上都没有配备氧气设施。在5000多米的高空氧气已经十分稀薄,大概只有地面上的三分二左右。这些苏联飞行员们个个张着大嘴巴直喘着粗气,反应也逐渐变得迟钝了。
但为了节约燃料(高空巡航最省燃油),增大航程,同时也为了利用高空掩护整个轰炸机群增加空袭行动的突然性,波雷宁大尉硬是坚持着带领飞行编队采取高空飞行。
机下的江汉平原、豫中平原上(都是华北大平原一部分)分散的如同星云的乡镇逐渐在身后消失了,今夜高空的气流相当平缓,深邃不见底的蓝黑色的天幕仿佛就像笼罩在天地间的一张无边的暗纹绸缎,异常的美丽。
飞过那条蜿蜒曲折的发亮的黄河,华北大平原那遥远的一丝边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