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核电站、能源基地、电脑网络等目标。
面对国际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前景,国际社会已经开始注意防御恐怖分子通过电脑网络摧毁社会服务系统、扰乱经济运行网络、破坏军事体系、削弱公众信心等众多至关紧要的社会安全问题。
国际恐怖主义是一种大范围、跨国际的反人类活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坚决反对它的同时,人们还应理智地看到,国际恐怖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此,人类理应为反恐怖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公共文献摘编之二作为人类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恐怖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仔细究起来,恐怖活动应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就曾专门记述过恐怖活动对敌方居民造成的严重心理影响。
中国古代的荆轲刺秦王,古罗马的凯撒大帝遇刺都是著名的历史恐怖事件。
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身亡是当代最典型恐怖事件。
公元1世纪,为反抗罗马帝国入侵,犹太狂热党人就曾在罗马帝国的饮用水中下过毒,暗杀与古罗马人合作的犹太贵族。同现在的某些恐怖主义活动有着相似之处。
“恐怖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保卫新生政权,执政的雅格宾派决定用“主义”对付*分子。国民公会通过决议,“对一切阴谋分子采取恐怖行动”。由此不难看出“恐怖主义”不是反映一般的、孤立的、偶然的恐怖行动,而是指一种有组织、有制度和有政治目的的恐怖活动。
国际恐怖主义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直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完成的。在此期间,恐怖主义的活动热点是在殖民地、附属国或刚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一时期的恐怖事件明显增多,手段日趋多样,劫机、爆炸、绑架、劫持人质和大规模的抢劫都有,袭击目标和活动范围已经超出国界,越来越具有国际性,逐渐形成了国际恐怖活动。
7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组织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松散的国际网络。据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兰德公司的有关资料,80年代全世界共发生了近四千起恐怖活动,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数则翻了一番。
据有关专门研究国际恐怖活动的机构统计,在1970年到1979年的9年间,因遭恐怖活动丧命的人数多达4000人,年均400余人;1988年国际恐怖活动发生了856起,死亡人数多达660人,其中中东地区因比较复杂,共发生313起,占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是恐怖活动的多发地区。
进入90年代以后,恐怖活动有了明显的变化,老的恐怖组织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组织开始出现。从联合国发表的一份关于“全球恐怖活动状况”报告中获悉,1997年全球恐怖活动再次增多,高达560起,死亡420人。
报告称:“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中死亡的人数增加了。因为恐怖活动日趋残酷地袭击无辜平民并使用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或炸弹。”与此同时,报告强调:“恐怖行为更具隐蔽性和杀伤性。”
公共文献摘编之三恐怖主义(terrori),是指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的国际恐怖活动两者所采用的手段和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同小异,但一般说前者具有政治色彩,故又被称为政治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20世纪60年代以后,恐怖主义活动日益频繁,在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和南亚等地区蔓延。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对策,先后颁布了反恐怖主义的法令,建立了反恐怖部队,并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1972年11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成立恐怖主义问题特设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裁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
1973年起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反恐怖主义的公约。还有一些区域性组织也制定了反恐怖条约。
中国政府分别加入联合国和国际民航组织通过的反恐怖主义公约。
中国政府一贯反对和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以恐怖主义手段进行政治斗争。
恐怖主义的概念。
恐怖主义的问题历史上就有了,但是历史上的“恐怖主义”和当今“恐怖主义”,目前还有不同的说法。
从词源上来说,“恐怖”来自于古希腊。“恐怖”两个字并没有太多的色彩,它反映的是一种客观现象,但是一上升到主义,就形成了一种理论的系统。在法国大革命的时候,为了反击封建贵族们的抵抗,执政者采取了一些行动,将一些封建贵族的代表人物杀掉或者是关进大牢,所以最早称“恐怖主义”的是法国的贵族把大革命的时候的政府说成是“恐怖主义”。因此,“恐怖主义”才正式变为一个词条。
现代的恐怖主义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兴起的,这个兴起是在五十年代兴起的争取民族自治和自觉权的运动。
当时为了反对一些大国的殖民统治,很多国家纷纷独立。但是,这个运动结束以后,一些“红”字头的“现代恐怖主义”的前身组织(包括当时热衷于争取搞民族分裂的组织)纷纷兴起,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这些组织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国际上才将它们的定性为“现代恐怖主义组织”,将它们的活动定性为“现代恐怖主义活动”。
七十年代初,为了应对这种猖獗的现代恐怖主义活动,联合国成立了专门的“反恐特委会”。这个特委会就想通过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反恐公约来制止猖獗的现代恐怖主义活动,但是由于各国看法不一至,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全球反恐怖机制。
直到八十年代末,“基地组织”产生,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全球化的恐怖组织,也就是说,是最全球化的国际恐怖组织。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并存着三种形态的恐怖组织。
第一种是国别性质的。
它的恐怖活动所打击和威胁的目标都是跨国性的,是当前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二种是区域性质的。
它的恐怖活动主要是为了在某一地区的几个国家寻求一种区域的共同目标。
第三种是以“基地组织”为核心的国际恐怖势力。
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在全球可以对国际社会构成威胁的恐怖组织。
国际反恐怖实际上早就有之,六十年代就一直提反恐,但美国“9。11”之前,它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球反恐怖机制。直到“9。11”发生之后,国际社会才将反恐怖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程度。
长篇小说 楔子二
楔子二、国际反恐怖组织和机构公共文献摘编之四国际反恐怖合作目前,在世界各地,有关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得到迅速推进。
具体可分为两大部分:
1。参与主体:主要是各国之间和各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
2。合作形式:主要是对于恐怖组织活动信息的交换以及国际司法协作。
1972年5月30日,一支暗杀小组潜入以色列特拉维夫国际机场,不加选择地疯狂向旅客开枪,当场打死打伤106人。
当时《时代》杂志曾详细的报道过这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暗杀活动。
美国国务院反恐怖协调官员曾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全世界1983年在93个国家发生了746起国际暴力事件,作案来自71个不同民族的117个暴力组织。
面对恐怖主义这个可憎的“政治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交叉传染,像以前那样“各扫自家门前雪”的做法已经过时。采取把暴力主义推出去的明哲保身的办法到头来只会引火烧身。各国政府已认识到加强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一些专家指出,今后的暴力事件已不是国际刑警组织所能对付的,也不能指望某个国家、某个部门单独行动,反对国际暴力组织是一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法律、舆论、心理各方面综合的斗争,必须动员世界各国力量,联合社会各界,实现“以国际化对付国际化”才能奏效。
(一)欧、美国家间双边和多边合作欧、美各国是恐怖分子跨国活动最频繁的地区。然而,多年以来,欧、美各国并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反恐怖合作关系。
一些国家从自身的外交政策和利益出发,对恐怖分子采取退让、宽容的态度,委屈求全,推卸责任。这种姑息养奸的做法虽然暂时保全了自身,但却给恐怖分子提供了机会,使他们愈加猖狂,从而导致恐怖活动新的泛滥。
1979年10月,西欧共同体的司法部长们首次聚在一起,讨论加强国际合作以控制恐怖活动的发展。他们联合发出呼吁:“对出钱、出武器帮助恐怖分子,给予恐怖分子训练和宣传方便,并且准许他们避难的国家进行外交和经济上的制裁。
1984年1月,美国邀请英、日、法、意、加拿大和联邦德国的有关官员在华盛顿召开一次反恐怖主义的会议,决定联合组建一个“国际反恐怖活动网”。
1985年1月,在国际暴力的狂潮中,法国国防部的奥特朗将军被暗杀。
在这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西欧各国大大加快了建立反恐怖联合阵线的步伐。2月,来自西欧各国的八十多名反恐怖专家云集布鲁塞尔,进行紧急磋商,研究联合防范措施。同时,意大利利用当时担任欧洲共同体理事会主席之便,不遗余力地推行反恐怖联合行动。意大利政府内务部长到比利时、西班牙、卢森堡、荷兰和南斯拉夫进行穿梭访问,专门协商反恐怖问题,2月5日,法国总理法比尤斯专程飞往联邦德国同科尔总理商讨反恐怖合作,宣布将建立法德反恐怖主义联合阵线,并希望其它国家也加入这个阵线。同一天,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宣布,两国将开始定期交换关于恐怖主义的情报。这短短几天的一系列活动,把西欧大规模反恐怖合作推向了一个高潮。
1986年,欧洲共同体外长曾四度开会讨论联合对付恐怖主义的事项,给反恐怖合作增加了不少具体项目。10月份,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决定在共同体国家间建立反恐怖主义情报热线,同时还开列了200个恐怖分子的名单。12月9日,共同体外长会议再次明确了“恐怖威胁来源国”以及恐怖组织和个人清单,商定反恐怖活动不受各国移民和入境管理法的限制。为快速传递恐怖分子的照片和有关识别资料,西欧计划建立快速无线电报警和信息传真系统,设立联合情报和侦缉行动网,其效能大大超过国际刑警组织。西欧各国还共同商定,在必要时联合揭露参与或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共同合作说服或迫使已知的恐怖主义“发起国”或“支持国”放弃恐怖活动;互相提供证据,审慎使用武力,以便对恐怖袭击活动作出快速反应,真正用武力威慑和进行“预防性攻击”。
1987年5月28日,西方九国在巴黎召开部长级会议,讨论反对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美、日、英、法、意、比利时、加拿大、丹麦的内政或司法部长及高级警官参加了会议。他们就恐怖主义的威胁广泛交换了意见,决定加强合作,在行动、情报和技术方面采取一切必要的主动行动。据报道,这种会议将在九国轮流举行,并打算设立联络秘书处,加强两条情报网,分别交流欧洲和中东的恐怖主义发展动向。九国司法部长准备就法律问题制订补充措施。舆论界认为,这次会议标志着西欧的反恐怖主义合作已扩大到整个西方阵营。法国《解放报》认为,西方诞生了一个新的“俱乐部”——“反恐怖主义俱乐部”。
公共文献摘编之五(二)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组织(1)区域性与次区域性国际组织在这方面较早起步的有美洲国家组织1971年在华盛顿达成的《关于防止与惩治恐怖主义公约》,1977年欧洲理事会倡导制定的《打击恐怖主义的欧洲公约》。
此外,世界各地近期以来也在反恐怖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相关立法工作。
这其中有南亚地区合作组织。1985年在达卡峰会上,该组织成员国领导人认识到恐怖主义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其后1986年在班加罗尔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更进一步就开展防止和消灭恐怖主义的地区合作达成共识。1987年各国领导人在加德满都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的地区公约》。
在原苏联境内,原先的各加盟共和国1999年在明斯克达成了《在独联体成员国之间开展合作以打击恐怖主义的公约》。
在非洲,非洲统一组织1999年在阿尔及尔通过了《防止与打击恐怖主义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