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春秋-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援手解危,那江淮之地齐国才有可能让给楚国,否则必会争夺此地。
楚惠王点头道:“既是如此,寡人便与姊夫击掌为誓,万一某天越国灭吴,再挟胜伐齐,寡人必会大兴楚师,助齐抗越,那江淮之地便归楚所有。反过来说,越国灭吴之后,若进军楚国,姊夫可要说服齐侯,助楚破越,那江淮之地齐人得之无妨。”
伍封心中暗喜,他离齐之前与齐平公和田恒商议,故意放言要得江淮,便是为了惊动楚国,如今果然不出自己所料,道:“这约定大王与国君立还差不多,在下能有何作为?”
楚惠王笑道:“只要姊夫答应了,尽力按约誓而为之便行,成与不成,非姊夫之责。”
伍封点头道:“既然大王信得过在下,我们便击掌为誓。在下便上书寡君,请寡君派使到楚,正式结盟。”
二人当众击掌设誓。
楚惠王道:“与其等齐使到国,不如鄙邑派一使到齐国去,寡人欲使钟大夫为使赴齐,姊夫之书大可以由钟大夫携去,以免往返费时。”
伍封想不到楚惠王如此性急,可见楚国上下对江淮之地志在必得,只欲早与齐国约定。点头道:“也好,在下这便写书简奏明寡君。”
他起身告退,到厢房写了一简,奏明与楚惠王的约定,由于他与齐平公、田恒早已经拟定了计策,眼下依策而行,此简也不封缄,故意说自己耽心国事,与楚国有议而不可擅决,奏请国君明断。写好后拿出堂来,交给楚惠王。
楚惠王见他行事果断,连竹简也不加封,只是用一个黄帛套儿套上,行事光明正大,更生敬意,面露喜色。殊不知道今日所议之事,伍封早已在离齐之前料定。
伍封顺嘴问道:“这击掌之誓是否也是叶公所拟?”
楚惠王笑道:“正是,叶公知道姊夫重情,早猜到会与寡人击掌为誓。嘿,齐国有姊夫,我楚国也有个叶公,上天对齐楚二国尚算不薄。”
子宽叹息道:“叶公这份见识当真了不起。”
楚惠王点头道:“叶公忠君爱国,钟大夫,今日便拟旨,增叶公邑地五十里,赐五百金,以嘉其功。”
伍封见齐楚盟约将成,越国不足为虑,放下了这数年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心情甚好。又想起一事来,道:“在下有一拙见,未知大王是否肯听?”
楚惠王道:“姊夫是寡人的师父,有什么见解必是好的,寡人洗耳恭听。”
伍封道:“楚国境大民多,历来政事变幻,常有谋逆弑王之事,全在于楚国这王位嗣立并无常制,每每生乱,大王不可不虑之。”他话不能说得太详细,因为楚国历代弑王自立者甚多,如楚武王、楚成王、楚穆王、楚灵王、楚平王等,楚灵王和楚平王是楚惠王这一支族之祖辈。当年楚共王有五子,楚共王死后,长子昭立,是为楚康王。其弟公子围杀其自立,是为楚灵王。后来楚灵王又因幼弟公子弃疾叛乱而自杀,公子弃疾自立,为楚平王。楚平王死后,子楚昭王立,楚昭王死后,楚惠王继位为王。
伍封当然不好直指楚惠王的伯祖父、祖父之过,何况若非楚平王作乱自立,这王位定不会传到楚惠王身上来。也正因如此,楚臣中有不少人也知道王位嗣立须有常制才行,只可惜身为人臣,不好言及。伍封的身份不同,他是天下名人,爵位既尊,又与楚惠王亲厚,所以才会直言相告。
虽然伍封语焉不详,但楚惠王十分聪明,立时会意,沉吟良久,点头道:“姊夫所言甚是。钟大夫,你再拟一旨,日后这王位嗣立,除非无嗣,否则非嫡长子不能立,从此成为常制。”
钟建与子宽大喜。
楚政向来因王室频繁的弑杀自立而大乱,士大夫为此毁家灭族者不计其数,楚民为苦。须知此制一立,楚政便安宁下来,伍封一言之功,胜过攻城略地无数。从此之后,楚国王位继立一般是父死子承,仅楚肃王死后,因子嗣问题而由其弟楚宣王继位,不过并未生乱。因王位继立的变故二百多年不见,不过在楚幽王死后,子郝立,郝庶兄负刍杀郝自立,五年后楚灭。楚国继嗣之乱,因伍封一言而止,诚伍封之功也。
楚惠王心感伍封的一番好意,叹道:“姊夫和姊姊前一次有救驾之功,又有授艺之德,这一次又破巴救楚,可惜姊夫并非楚臣,除了大赠宝货外,寡人真不知该如何致谢才好。”
钟建道:“龙伯谏嗣立之制、月公主赠毒鼠妙方,这也是极大的功劳。月公主一族尽在此地,大王可以予以封赏以谢。”
楚月儿摇头道:“月儿随夫君赴楚,非为赏赐而来,我们这一族无功于国,且不见有能为者,大王若是封赏,只怕令楚人不悦。”
楚惠王笑道:“寡人有了主意,听闻姊夫和姊姊有子名早儿,寡人便赐早儿以封邑,日后早儿或其子嗣大可以前来承嗣,立为庄氏,以继庄王之嗣。姊姊在此地的族人,都是庄氏一族。”
他让钟建颁旨,封此地周围百里于庄氏,暂由专理王室事务的三闾大夫打理,日后伍早儿或其子孙来时,便交付其领封邑。他想这早儿并非伍封的嫡子,日后不能承继伍封之嗣,便将他封于楚国。
伍封与楚月儿愕然,心忖早儿是迟迟所生,挂名在楚月儿之下,如今两岁未足,便有了楚国的百里封邑,也算奇事一件。知道楚惠王毕竟是年幼天真,天下哪有这么赏赐的法子?不过感于他一番好意,一起致谢。
虽然他二人自忖伍早儿断不会到楚国来领封地,不料数十年后,时势变易,田氏代齐,伍早儿之子果然入楚为官,改称庄氏。此后一百多年间,庄氏都是楚国名将,后来更有一人名曰庄蹻,勇猛善战,因被楚怀王所迫,引军纵横楚境,破郢逐王,无人能敌,后由屈原劝服,引军西向,攻下黔中、且兰、夜郎,一直到滇。后因黔中被秦人攻占,断了归路,庄蹻在滇称王,号庄王。
日后之事,众人自是不能知道。楚惠王是少年心性,自从他见了伍封和楚月儿之后,敬服之极,更有一番崇拜之心,因此待他们极为亲厚,视若兄姊。今日他与二人见面,又与伍封击掌为誓,心中欢喜,是以酒宴上言谈甚欢。
楚惠王道:“楚巴世仇,巴人常有侵楚之意,寡人想将巴王父子杀了以警巴人之心,姊夫以为如何?”
伍封摇头道:“除非大王立即带兵灭了巴国,否则就不要杀他们。如果巴国犹存,巴王父子却死于楚国,这个仇便结得大了。”
楚惠王想了想,点头道:“现在灭巴不易,巴王父子便放回去算了。”
子宽笑道:“大王对龙伯和月公主好生敬爱,前些日看过鄾城外的战场,深感龙伯用兵之妙,新设地名若干,以念龙伯和月公主之德。譬如巴人立寨之处,称为龙伯寨;全歼巴军之茂林,称为太平店;水道之渡口边,龙伯擒下巴王,月公主御风破敌,便叫仙人渡。这三处地名,都是为了教诲楚人,学龙伯和月公主的忠义。”
其后,这三处地名虽然屡有更改,不过自今尤存。唯那龙伯寨之名不同,后世佛道盛信,龙伯改称龙王,地名便成了龙王寨。
伍封和楚月儿心知这楚惠王少年心性所致,微笑点头,却料不到这三个地名在二千五百年后仍存。
当晚附近城邑的楚臣纷纷赶来,楚惠王安排了此地庄氏封邑,在附近大搜宝货,赠了十余车金帛给伍封和楚月儿,楚国富庶,是以楚惠王的所赠尤多。他是一国之君,自然事多,次日与伍封等人分手,互道珍重,先回郢都。临行钟建果然使人送了许多稻种来,都用长约三尺的极粗竹管装盛,足有两百余筒。
45。4 桃花夫人
伍封等人留了三日,楚月儿赠了族人无数金帛,让族人安分守礼。这些族人知道楚月儿本是一族之长,此地又是伍封和楚月儿的子孙封地,伍封和楚月儿自然便成了他们的主人,小心侍奉不提。三日之后,伍封等人也准备启程离开。
伍封心中挂念梦王姬,只想急忙回成周去,转念又想:“与楚国之盟有望,田恒总耽心郑国背齐向晋,不如绕道郑国走一趟,看看情形。”可他对路径不熟,找楚月儿、圉公阳和庖丁刀问起,也不甚详。
楚月儿道:“夫君,我们在吴国时,不是从计然的落凤阁得过一卷竹简,上面有天下形势地形之图么?”
伍封想了起来,笑道:“正是,我离齐之前还特地交付风儿带着,你不提醒时我倒忘了,未知风儿是否将竹籍留在了成周。”
秋风笑道:“龙伯交付的东西,风儿自然随身带着,怎会忘记?不过上次回到莱夷后,我见竹简笨重,请墨爱绘在厚帛之上,一直随身带着。”
伍封赞她道:“你想得周到。”
秋风将黄帛拿来,伍封见上面果然有楚国的地形和道路,细看了一阵,叹道:“早想起来,我们来楚国时大可以沿它道而行,或可快些。”心忖无甚急事,既要去郑国,途经堂溪附近,不如绕道到棠溪去看看夫概,这人是自己的舅爷爷,年纪也高大了,也该去见一见他。
定下路径,往东往北而上,一路玩景,数日后到了汉水边上,过水不远,圉公阳上前道:“龙伯,这汉水之北有个桃花洞,内有桃花夫人之像,是否却看看?”
伍封问道:“桃花夫人是谁?”
圉公阳道:“便是文夫人。”
伍封恍然道:“原来是楚文王夫人,听说文夫人是陈国公主,有绝色,嫁给息君后,楚文王闻其美色,率兵灭了息国,夺此女立为夫人,宠爱无比。文夫人生有二子,长子为王,三年无所政出,被次子所杀自立,谥为‘堵敖’,次子楚成王用子文为令尹,国内大治。”
楚月儿笑道:“文夫人因美而致国灭,想来甚美。夫君既过此地,自然要去瞧瞧。”
她格格笑着,也不理伍封是否瞪眼,径自让大队往桃花洞而去。
伍封笑道:“我倒有些佩服楚成王,能为一女而灭一国,这番狠劲非同小可。”
到了桃花洞外,却见是山壁上挖出的一个丈余深洞,洞窝内用白石雕着一副女像,涂以彩漆,栩栩如生。
伍封笑道:“原来这桃花洞这个么个浅坑,何不叫桃花坑?”细看那桃花夫人像时,只见这女子目如秋水,面如桃花,虽只是个雕像,却极为美丽,伍封心忖此女若在生,只怕可与楚月儿和西施可比。
楚月儿见他看得入神,忍不住暗笑。
庖丁刀不知在哪里叫了个老者来细问这桃花夫人的事迹,那老者相貌古朴,腰间系着一个绿莹莹的大胡芦,道:“桃花夫人是陈侯之女,有绝世之貌,嫁给息侯,其姊嫁给蔡侯。息夫人归宁于陈,道经蔡国,蔡侯邀至宫中,慕其美色,以语调戏,毫不尊重,息夫人大怒而去,后由陈回息,不过蔡境。息侯闻讯而怒,深恨蔡侯,遂与楚成王相约定计。楚文王假意伐息,息求救于蔡,蔡侯起大兵相救,因而中了息侯之计,被楚文王伏兵击败,逃走息城,息侯闭门不纳,蔡侯乃被楚人生擒。息侯大犒楚军,送楚文王出境而返。蔡侯方知中息侯之计,恨之入骨。”
楚月儿道:“这息侯也太不成话了,就算蔡侯对其夫人不敬,也不能借楚人之手害他。蔡侯一番好意,出兵相救,反被生擒。楚王杀了蔡侯么?”
那老者摇头道:“蔡侯之败,乃是慕息夫人之美所致。楚文王本想杀蔡侯,被臣下劝止,放了蔡侯回去,临行大排筵席,盛张女乐。楚文王是个好色之徒,席间便说起女色来,蔡侯想起息侯导楚败蔡之仇,便道:‘天下女色,未有如息夫人之美者。’
还将息夫人之美细加形容,这就勾起了楚文王的心思来。当年楚文王便以巡方为名,来到息国,息侯亲自辟除馆驿,又大飨于朝堂。席间楚文王请息夫人一见,息夫人无奈而出,楚文王见美大惊。”
楚月儿叹道:“这真是引狼入室了。”
老者道:“次日楚文王以答礼为名,引息侯赴席,席间擒了息侯,又亲自入息宫寻觅息夫人。息夫人想投井自尽,被楚将扯住衣裾,道如果想保全息侯之命,便寻死不得,否则,楚文王见她死了必会盛怒,定会杀了息侯。楚文王将她好言抚慰,答应不杀息侯,不断息祀,在军中立了其为夫人,楚文王死后谥文,息夫人便成了文夫人。
因其面如桃花,楚文王又称她为桃花夫人。楚文王安置息侯于汝水,赐十家之邑,使守息祀,息侯不久便忿怒而死。”
楚月儿叹道:“息侯导楚人伐蔡,骗蔡侯之救兵,这也是自取其祸。”
伍封听他们说得热闹,这时走了过来,道:“原来这桃花夫人有许多故事。”
老者道:“后面的故事还有呢!桃花夫人入楚之后,虽然楚文王对她宠爱无比,三年之内生下二子,其后都成了楚王,但桃花夫人在楚宫三年,从不与楚文王说话。
楚文王十分奇怪,有一日忍不住问她,桃花夫人垂泪道:‘大王因我一人而灭息国,我对不住息侯,哪有面目与大王说话?’从此她便与楚文王说话,不过她向楚文王说的这第一句话,又为蔡侯引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