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盟军的轰炸机因为各种原因而没能丢下炸弹的话,往往在返航前会将携带的炸弹直接丢掉以免降落时出现意外,这些炸弹自然也被三国照单全收,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虽然1945年扩大化的战略轰炸暂时还未能摧毁德国的战争潜力,也没有从德国空军手中夺取西欧大陆、甚至仅仅是低地三国的制空权,并且代价十分高昂,但不管如何,它还是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为了确保本土的安全,小胡子被迫从东线抽回绝大部分的喷气式战斗机和大批优秀的飞行员,令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制空权摇摇欲坠;而为了尽快修复被盟军战略轰炸破坏的工业区与居民区,德国有限的交通运力和工业劳动力又被大量占用,导致侵苏德军的补给日益困难,并且令小胡子不得不放开限制、同意工厂大量雇佣女工,德国以这个年代的标准来看本就不高的人口增长率因此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下滑,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德国未来的发展潜力。
不过战争期间增加女性劳动力的比例本来就是正常的做法。事实上德国已经算是最晚这么做的了,就连人力资源更加丰富的美国都要更早一些,至于因为精华地带大片沦陷以及战争初期惨重伤亡导致人力几近枯竭的苏联,不但大量使用妇女、甚至是老年和儿童都成为了工厂与农场的重要劳动力,甚至还有大量身体较为健壮的妇女参加了红军,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比例越来越高,1945年时甚至超过了百万之众。。。。。。
通过这种饮鸩止渴的办法,苏军重新获得了大量的机动兵力,而此时苏联战场上的轴心**队却日益显露出兵力不足的窘况,苏军统帅部决定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再次发动大反攻。将苏德战争目前的不利形势一举扭转过来。
已经被轴心国大军围困了很长时间的列宁格勒亟待救援。但是想要解开列宁格勒之围并不容易,至少也得动用150万大军才有胜利的可能,这差不多是苏联野战部队兵力的总和,如果再遭到失败的话。苏联的人力就有彻底枯竭的危险。如今的苏联已经没有玩这种豪赌的底气了。
而如果想要收复莫斯科的话。那就更是困难,苏军不但需要对付莫斯科及其附近的大几十万轴心**队,到时候列宁格勒外围的一百多万轴心国大军也肯定会包抄过来。苏军没有200万的野战部队是根本没有希望取胜的。而且当初的莫斯科大撤退相当成功,反而令现在收复莫斯科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虽然政治上还是具有很大的价值,但是斯大林更相信实力,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将突破点选在了南线。。。。。。
由于围攻列宁格勒占用了德军的大量机动兵力,目前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地虚弱,扣掉原则上不能挪用的高加索防线与乌克兰驻军和一直没被当成军队的伪军,曼施坦因麾下可以动用的全部兵力加起来才30多万,其中德军仅有二十几万,而且其中大部分兵力还被迫分散出去保护交通线和重要城市,因此当苏联的一百多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之后,即使是曼施坦因这位世界顶级的智将也无力抵挡。
虽然曼施坦因抓住苏军后勤上的弱点,充分发挥德军装甲部队的优势,近乎是虎口拔牙地歼灭了苏军一部逾10万人,但终因兵力不足被迫放弃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边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若非曼施坦因当机立断命令高加索的德军精锐部队北上支援、同时将那些仆从军和伪军全都丢下当炮灰,南方集团军群主力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苏军的南线大反攻虽然伤亡超过30万人,但却成功地夺回斯大林格勒和大片失地,多少恢复了一点苏联业已严重受损工业实力,同时苏联几近枯竭的人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巴库石油基地与乌拉尔工业区的安全。
而德军不但失去了之前在南线战场的取得的巨大优势,部队伤亡也多达20余万(当然还是没算伪军),其中德军的伤亡超过10万人,令退回乌克兰的曼施坦因不断向柏林发电求援。
乌克兰一旦有失,侵苏德军就有全盘崩溃的危险,可是此时小胡子也根本没有半点机动兵力可调了,德国本就人力匮乏,如今又是四面开花,战线还拉得极长,兵力够用才是怪事。无奈之下,小胡子被迫冒险从派到巴尔干镇压铁托游击队的德军当中抽调出30万精锐驰援乌克兰,再加上国内新编成的10万党卫军以及从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挤出来南调的10万德军,曼施坦因麾下的德军总数又增加到了80万人,再加上罗马尼亚等国的大量仆从军,则更有120万之众,而且作为炮灰的仆从军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获得了增援的曼施坦因信心大增,很快就对苏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势。而此时南线的苏军正准备再接再厉、一举夺回粮仓乌克兰,因而斯大林大胆放权将高加索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主力也调派给朱可夫指挥,令其麾下的总兵力超过了200万,其中光是野战部队就有150万人,而且兵力还在不断增加。于是一场二战历史上双方投入兵力最多(双方累计投入的总兵力合计超过450万)的大会战由此爆发。。。。。。(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 巴尔干烽火
ps: 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慷慨打赏^_^
双方主帅不愧是世界顶级的名帅,指挥上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苏德两军本身的痼疾却依然没能得到解决。首先是苏军后勤不力、而前线部队又浪费弹药的老毛病再次被曼施坦因抓住,在会战初期不长的时间里就消灭了超过20万补给没跟上的苏军,眼看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德军一方倾斜。
但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深知德军不耐久战的朱可夫充分利用了苏军兵力雄厚的优势,不再轻易大举发动进攻,而采取了更加保守的策略,在德军进攻时依靠工事顽强抵抗,但是德军一退就立即发动局部的反击,特别是火力猛烈而且转移方便的火箭炮更给德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结果疲于应付的德军根本没法获得修整的机会,战斗力因此不断下滑。。。。。。
不过即使如此,德军依靠兵员素质与战术素养的优势,在这场大会战的前两个月里依然打出了超过3:1的交换比,苏军伤亡人数超过了80万,其中永久性减员的人数多达40万以上,而德军的伤亡却还不到30万,即使算上仆从军也只有60万左右。即使是苏军的主帅朱可夫也忍不住叹息道,“照这样打下去的话,恐怕德国人还没赶出国境,俄罗斯的血就要流光了。。。。。。”
但当这场会战进入最为惨烈的第三个月后,随着后备部队的陆续到位。朱可夫的策略终于渐渐显出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德军的攻势最终只打到了斯大林格勒郊外,就再也没法继续了。而斯大林在之前战局不利时孤注一掷地将苏中边境线上所有的正规军调离、边防任务全部交给当地民兵后腾出了宝贵的30多万机动兵力,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来很多军事评论家都认为,若非南方集团军群的党卫军部队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了完全不同于国防军的吃苦耐劳,以不符合德军传统的死缠烂打和更加诡诈多端的计谋耗掉了朱可夫绝大部分的弹药储备而迫使其中止攻势,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完全崩溃是难以避免的。但即便如此,这场爆发于伏尔加河下游的大会战依然令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元气大伤,除非小胡子还能派来足够的援军,否则就算曼施坦因再有本事。也没力量对苏军发动像样的反击了。。。。。。
不过苏军虽然取得了这次大会战的胜利。但是伤亡比敌人还多不说,弹药的消耗量更是惊人,就算苏军再怎么吃苦耐劳,以他们那浪费弹药的习惯。在弹药储备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也无力继续反攻了。在如今已经名声不小的莫德尔再次利用其最拿手的防守反击歼灭了苏军一个精锐的近卫军之后。意识到德军远未崩溃的朱可夫明智地转攻为守。令一度白热化的南方战场重新恢复了平静。。。。。。
至此,这场前后持续了超过四个月的大会战终于告一段落,苏联以接近120万人伤亡。其中阵亡、失踪和被俘人数超过60万人的高昂代价,艰难地取得了胜利,只是损失太大、收官不好,终究没能彻底扭转南方战场的局势。而德国南方集团军群虽然付出了阵亡、失踪和被俘20多万人,受伤逾40万人的沉重代价,盟友与仆从国的军队也损失了40多万,但仍然保有了再战的能力。
不过,如果视野放到二战全局,就会发现这场所谓的“1945年夏季大会战”影响并不仅限于苏德战场南方战线、甚至是整个苏德战场。由于之前被小胡子派来征剿的德国精锐部队被大量抽调,之前一度陷入低潮的巴尔干游击战争迅速迎来了第二个**,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铁托不可思议地将他的游击队发展到了上百万人,解放了巴尔干半岛五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和部分中小城市,而铁托的祖国南斯拉夫更是几乎全部光复,仅有首都萨拉热窝仍在德意法西斯的控制之下。。。。。。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与希腊这三个国家是轴心国阵营在战争期间侵占的,而且民间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息,铁托能够掀起风浪不足为奇,但是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却是德国最忠诚的仆从国,居然也在铁托的组织和发动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工农革命,甚至危及到两国的法西斯政权,这影响就实在太大了,小胡子也由此将铁托游击队视为了必须尽快翦除的心腹大患。
其实之所以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会出乱子,固然是由于铁托确实厉害,但根子还在两国内部。二战之前的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两国都是半工业国,发展程度比意大利都不如,工农群众的日子很不好过,稍有反抗又会遭到法西斯政府的残酷镇压,国内矛盾很大。两国派兵助德侵苏,固然是出于对俄罗斯“大斯拉夫主义”的担心和恐惧、顺便也讨好一下小胡子,也不乏借着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的想法。
对外战争如果一切顺利,统治阶层漏下来的一点油水、甚至于仅仅是开疆拓土的荣誉感就足以让下层的民众满足。但是小胡子和德军纯粹是将这些仆从军当作炮灰来用,牺牲不小、好处不多,别说是两国的民众,就算是上层人士也日渐不满。而当苏德战争形势逐渐逆转,两国侵苏部队的损失迅速增加之后,两国民众对于本国法西斯政府和德国人的不满就更是与日俱增,毕竟死伤的可都是他们的子弟啊!
再加上两国的大部分军队都派到了苏联,留守本国的大都只是一些战斗力低下的老弱病残,而且兵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当铁托全面发动之后,两国国内迅速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由于担心国内的情况,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两国政府心急火燎地将其派出协助德军侵苏的绝大部分军队都紧急调回了国内,总兵力合计不下60万人。德军之前一直嫌弃这些仆从军战斗力太差,只能作为炮灰来用,但炮灰不够用的话,问题同样是很严重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六章 海航南下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慷慨打赏^_^
占领了亚速群岛与马德拉群岛后,盟军不但获得了新的战略轰炸基地,而且美英两国的潜艇也可以从两地出发开进地中海破坏阿拉伯联邦与欧洲之间的交通线,距离较前拉近了许多,作战效率自然大幅提升,因而似乎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但因为目前直布罗陀海峡的两端都被轴心国控制,海峡又本就相当狭窄,何况盟军潜艇还是隐蔽性很差的老式船形潜艇,通过时被发现的概率太高,美国先后派出好几艘都被敌人发现并拦截下来而枉送了三百余名艇员的性命。
于是,在继续对摩洛哥进行战略轰炸的同时,盟军大西洋战区的总司令艾森豪威尔毅然决定再次登陆北非。虽然当初克里姆曾经给美军留下过痛苦的回忆,甚至还令当初艾森豪威尔非常看好的巴顿成了一个疯子,但是美国人始终认为,个人的天才在悬殊的国力和军力差距面前是苍白无力的,何况阿联的军队再强,也决计不能和迄今为止已经毙俘苏军一千多万、更曾灭国无数的德军相提并论,而且直布罗陀海峡南岸不像北岸的直布罗陀那样建有坚固的要塞,因此盟军选择先在北非下手夺取直布罗陀海峡南岸、而不是直接进攻西班牙以夺取直布罗陀,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在盟军大西洋战区司令部看来,经过几个月的战略轰炸。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西部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两个行省正是阿拉伯联邦工业化的核心区域之一,阿拉伯联邦的国力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