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锏�25节的航速在真正的战巡仍然不值一提。于是,贝蒂的快速舰队最高航速也被限定在只有26。1节,王海蒂完全可以用高航速去抢占更好的射击角度,并且让贝蒂的后队——两艘女王级追之不及。
伴着吕佐夫号战巡航海官一系列简短的口令,舵盘带动电动转向室舵机,标准排水量超过31,000吨的钢铁巨舰舰艉掀起层叠的细浪,向右侧切出一个角度,朝英国人前方斜插过去,不出意外,震耳欲聋的轮机舱,轮机长捂着耳朵努力重复司令塔的指令,锅炉兵则甩来有力的臂膀,飞铲起燃煤丢进炉膛,强压通风之后,吕佐夫号战巡航速陡然升高,从26节提升到最大航速26。5节,继而上升到27。4节。
“三十右舵,航速满,角度修正!”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指挥官的任何命令完成后,负责执行的部门长官在都必须复述一遍。
转向完毕的吕佐夫号上浪现象愈发明显,琐碎的水柱与气泡在舰艏飞舞。有些萎靡的铁十字与黑影海军旗重整旗鼓,在高耸的桅杆上铮铮作响奋力向前。信号兵努力将“右舵三十,满航速,修正角度”的信号旗挂上主桅杆,电报室也用无线电重复指令,于是,紧随吕佐夫号战巡的德弗林格尔号、塞德立茨号、毛奇号、德意志号战巡陆续开始转向。
“既想保护两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女王级,又想从我手中拣便宜,贝蒂,你失算了!”
第十五章 日德兰,日德兰!(二)
(多格尔沙洲海战写的很粗糙,恶补了不少海军知识,决心稍稍向技术文靠拢一下,不知道这种尝试可行否?)
王海蒂丝毫不掩饰他抢占t字横头的意图,五艘战巡切出角度,全速赶超夙敌第一战巡舰队。// (本站)
即便没有多格尔浅滩的淬炼,贝蒂也绝不会低估德国主力舰的生存性。21000码的距离进行炮战为时尚早,即便进行炮战,第一战巡舰队占不得任何便宜,于是他将快速舰队航速提升到极致,并且蛮横的下达了迫近第一侦查舰队的指令,不惜做出德国人不屑一顾的贴身肉搏姿态。
决死冲锋?如今可不是利萨海战的年代,多格尔沙洲乱战加近战流也几乎不可复制,德国人绝对有信心将英国人那些水线带至不过9英寸(229毫米)的渣渣货在9公里之外魂断北海!
17时51分,两支舰队的距离迫近至18000码,尽管视线不佳,可两支舰队的水兵都能清晰分辨出对方主力舰遥指的炮口。
“英国人想缠住我们?”作为德国海军战神仅有的敌手,贝蒂绝非易于之辈,可除了南下北海时的令人惊艳的日德兰魅影,戴维-贝蒂在海战前的战术动作无论怎么看都是昏招迭出。总参谋官辛格莱尔将两支舰队的航行轨迹草图抓在手上,百思不得其解:“就凭那两艘行动迟缓的女王级?”
战前不怎么美妙的预感如潮水般袭来,与刚摆脱德国内部保守派的羁绊,摩拳擦掌的想要在日德兰大干一场,用华丽的决战结束北海水面战事的急切心理悖逆冲突。在海洋上素来杀伐果决的王海蒂迟疑了,英国人输不起,德国人也输不起,追随他或者为他背书的海军人更加输不起。
17时51分,更高处的瞭望塔发现第一战巡舰队旗舰狮号舰艏a炮塔幽森的炮手喷薄而出的硝烟与火焰。
“司令塔,英国人开始试炮了!”布劳茨急忙抓起话筒,向司令塔报告。
试炮历来是大海战的序曲,德国水兵几乎已经望见了跃跃欲试的英国水兵将一枚枚被扬弹机送上来的穿甲弹填进炮膛,炮管升至最大仰角,恶意地指着他们。训练有素的损管队员啐骂了一句,朝德国本土所在的方向比划了一个十字,将装有家人或是恋人的照片收进军装最深处,俯身抄起损管设备;医疗兵从他们的舱室小心翼翼的探出头,试图将最后的宁静隽永在心底,深吸气等待德意志军人的血与火。
一声巨响,一发343毫米被帽穿甲弹砸向吕佐夫号与的德弗林格尔号战巡之间的海域,惊吓了寥寥三两只海鸟。战舰餐厅内的后勤兵,底舱的轮机兵,被装甲带保护的电报室发报员都感受到了来自大海的震颤,于是,他们知道军人的宿命也是最高荣耀即将来临,所欠缺的只有司令官海蒂-西莱姆中将的反击命令!
“第一侦查舰队,反击!”既然英国人率领开火了,所有的猜度与阴霾只能暂且放到一边!王海蒂指着第一战巡舰队旗舰,被骄傲的英国人称赞为“完美之猫”的狮号战巡,用冰冷的语调打开了杀戮之门。
吕佐夫号战巡主桅杆测距台上,测距士官科迪小心操纵测距旋轮,使测距目镜中的菱形光标前后移动。
德国流派的测距仪称为“体视式”,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测距仪左右两侧的透镜组,用类似横置的潜望镜的反射镜系统使目标在测距仪中间的左目镜中成像,测距人员用双眼分别通过左、右目镜同时观察,当测距目镜中的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影像重合,与测距旋轮连动的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出已经换算出的距离数值。英国人采用的是合像式测距仪,原理与“体视式”相类似,只不过德国的测距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进光量比英国设备少;在视线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的更出色;同时这也意味着当两支舰队遭遇时;德国更有可能先发现英国舰队的轮廓。
“压住目标!”测距目镜中的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影像重合,科迪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笑容,扶着测距转轮向测距台指挥官报告道。
测距台指挥官抓着军舰内部使用的电话话筒凑了过来,确认过测距仪刻度盘上的数值,将先前用方位盘测量出来的敌舰队角度一同向司令塔与主炮指挥塔报告。“目标狮号,距离18000码,误差300码;角度91,误差0。12度。”
不同于英国人已经开始列装的使用弹道计算机的中央火力控制系统——坡伦系统与德雷尔系统,德国人的全舰火力指挥系统仍然采用人工计算的方式:测距塔的数据与舰底测程仪回报的船速被迅速反馈至全舰火控指挥系统,参谋人员将所有的测距值以人工输入距离平均仪以求得平均测距值,再将平均距离连同舰体横摇周期、风向等资料输入射击盘来求出射击解算诸元,复杂的计算后,射击参数通过电话系统传至各主炮。
主炮炮长们在获得指挥塔提供的射击诸元后,指挥炮手操动电力驱动的绞盘调整重达数百吨的主炮塔射击角度与炮管的仰角。炮塔下方的弹药装填室装填手们则依据敌舰的距离调整火炮发射药的装量。完成主炮射击准备后,炮长将消息传回火控中心,并且等待战舰枪炮长的射击指令。
虽然主炮射击通常通过一枚小小的电动按钮完成,但这丝毫无碍炮术这门艺术的魅力。过万码的距离上开展炮战,抛开玄幻莫测的运气,主炮的命中率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于是跨射就成为无畏舰时代战列线决战的主流形式。所谓跨射是指主炮射击时,舰桥最顶部的射击指挥所通过观察弹着点的散落区域,不断对主炮瞄准方向进行修正,直到散射区域能够覆盖目标舰船的全部或大部分时,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
吕佐夫号战巡上空撕心裂肺的警报声再度传响,留在甲板上的水兵纷纷就近钻进舱室,或是大张着嘴,或是抓紧任何能够固定身体的东西,踮着脚等待海军人最光辉的一刻。
17时54分,最后一抹残阳无可奈何的没入海平面的另一端,西侧天际仅剩下经空气散射而弥留下来的霞彩。第一侦查舰队旗舰吕佐夫号率先开火,350毫米主炮炮口附近的空气猛的收缩一下,旋即爆出一团橘黄色的火焰,半吨重的炮弹如流火一般飞向第一战巡舰队那一侧。
甲板上的水兵纷纷冲出来,跳着脚眼巴巴的期待血红的火光。拥有大量光学仪器的主桅杆上观测台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他们的望远镜与观测镜中,只见狮号战巡舰艏左侧约500码的位置飞溅起高高的水柱,如同白色的小花在一万码距离外暖黄色的洋面上盛放。
“指挥塔,更新参数,距离18100码,方位91。1度!”测距台将最新的数据反馈到火控指挥塔,新一轮弹道与射击计算紧锣密鼓,惨烈的日德兰海战终于拉开大幕!
“第一侦查舰队渐次开火”的命令被信号索、灯语与无线电报传递出去,作为舰队心脏的吕佐夫号指挥塔一片繁忙,长桌上的海图上标注与数据密密麻麻,而新的数据仍旧不断汇总过来。
“司令,有个情报您必须看一看……”莱温特佐少将抓着一份由v-117号驱逐舰发过来的电报,稍稍有些震惊。
“发现那两艘女王级快速战列舰了?”王海蒂站在司令塔角落里,右手握着装有温水的杯子,平淡的问了一句,旋即仰头吞下数片镇定药。
“不止!”莱维特佐左右张望了一下,竭力压低声线附耳道:“还有三艘不倦级战巡!”
“五艘快速主力舰?”放在唇边的水杯顿了顿,两三秒后又重新靠近干裂的嘴唇。喝下小半杯水,将药盒不易觉察的放回口袋,王海蒂这才有功夫回应惊慌失措的副司令。“好吧,副司令,虽然有些麻烦,但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确定我们仍在光荣之路上!”
第十五章 日德兰,日德兰!(三)
(因为要做兼职,所以近期更新可能不太稳定,我尽量把上传新章节的时间安排在晚上七点半,如果七点半没有发,估计那一天的更新就没有了……)
17时56分,北海黑夜将至光线暗淡,戴维-贝蒂的快速舰队后队——第二战巡舰队五艘主力舰排成纵队阵型,追随第一战巡舰队高速行驶。(本站)
苍茫的大海上,尚未形成战斗力的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一马当先,姊妹舰厌战号紧随其后,三艘刚经历福克兰群岛和罗杰斯特温斯基疯狗式的数千海里转进的不倦级战巡则期期艾艾的留在最后。临时司令官穆尔少将站在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舰桥通道旁,主桅杆顶端的海军旗猎猎作响声与迎面扑来的寒风不断拍打在心事重重的老将脸上。
“司令,我们与前队的距离还在拉大!”
25。1节,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在赫尔戈兰湾跑出了轻载海试都不曾达到的成绩,可第二战巡舰队与以26。1节航速高速行驶的前队距离仍在扩大。
“第一战巡舰队与德国第一侦查舰队战斗态势是战列线向东偏北方向开进,根据日清黄海海战、日俄对马海战与多格尔沙洲海战的经验,铁甲蒸汽时代矛与盾的对决绝非三五个小时就能尘埃落定,前队与德国人短兵相接的海域距离日德兰海岸线至多不过100海里,也就是说两支舰队必然会选择转向。”数分钟前,第一战巡舰队旗舰狮号发来与德国人交火的消息和戴维-贝蒂的召集令,可老将穆尔却有了更加美妙的想法。穆尔倚着舰桥通道的扶手,对他的临时参谋长款款而谈:“贝蒂将军战前制定的的计划是将德国人引出赫尔戈兰湾,并且尽可能的向北,那么我们就向北截击!”
“向北?向北!”望着一脸自信的老将,第二战巡舰队参谋长歪着脑袋重复道。
1912年下水的狮级战巡以其流畅优雅的外形和周身散发出的英伦绅士气质征服了挑剔的大英帝国,以至于牛逼哄哄的不列颠人将“完美之猫”这美誉毫无保留的送给了它。德弗林格尔级战巡是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与马肯森级战巡服役之前,德国最现代化、火力最强劲的主力舰,大洋舰队上下对其无可匹敌的性能寄予厚望。1915年3月3日17时56分,距离日德兰海岸线100海里的赫尔戈兰湾北部边缘,两艘代表各自国家最先进的造船工艺与技术积累,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舰设计思路的快速主力舰旗舰巅峰决战自然是众望所归。
接敌的信号旗被挂上吕佐夫号战巡主桅杆,司令塔上的测距台与舰底测程仪将目标舰狮号的距离方位传回火控指挥塔,经过复杂的、令人头晕目眩的精密计算后,射击参数被传送至各主炮塔。
在炮长有条不紊的指挥下,由金属容器封闭运送的发射药包被训练有素的装填手填入分装式炮弹。无畏舰时代,主炮炮弹重量动辄超过300公斤,为了减少炮手的劳动强度,调节射程,减少对炮管的损害,炮弹的弹头与发射药分离也就成为必然。炮弹装填完毕后,发射药库、弹库的舱口和扬弹筒通道上方的装甲防护盖被快速打开,过半吨重的350毫米高爆弹经由扬弹机,从拥有300毫米装甲防护的炮井被送至主炮塔,旋即被炮手迫不及待的推入炮膛。
恼人的残阳在观测人员的咒骂声无可奈何的跃入海平面以下,深受太阳光线干扰的德英两国测距台纷纷获得解脱,更加详实的数据经过坡伦火控系统弹道计算机解算后被传送至炮长的手中。
1905年,英国人在前无畏舰爱德华七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