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洛水东流作者:过时不候-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文略见状,更不由怒道:“你们造反么?”他其实早在营中备了人手,此时只恨这些人心怀异志,留着亦是后患,低声向赵慎道:“将军?”
赵慎看他眼色,便知他想什么,低声断然道:“哪有自己打自己人的?”言罢迎着对面,向前跨了一步,沉声道:“我本心并无偏私,更不愿亏待诸位。此间的疏忽,请诸位体谅。”
若在平日,主将这样说了,谁还好再多话;只是此时,言辞间一句句搭着已赶着上来,况且众人皆觉得,事已至此即便拼着日后算账,此刻也必得通透才算。有士卒道:“我等不是为了为难将军,不过要个说法——这事到底该发作谁?”
这一句是激在了紧要处。于文略尚未觉怎的,赵慎心中却是一折,余光瞥见于文略向前跨步似便要说话。这是克扣士卒的罪责,他若回护,公正持中便成笑谈;可若因此发作了于文略——且不论亲疏如何无别,这样又何尝不会冷自家麾下之心。况且此时处置于文略,不啻于拿部下顶缸来平复军心,于他而言是万不肯做的。赵慎心内只一个翻覆,半身已挡在于文略跟前,开口道:“此间的纰漏,责任都在我身上。”
他自己亦知这样讲,众人终是难免腹诽的,可如今状况,除此也难想出旁的路来。一时人人面上皆是僵硬神色,气氛甚是阴沉。静了片刻,突听有人道:“将军莫为难了,这是我对诸位不住。” 
众人已看见说话的是杨都统,不由暗自诧异。只见杨都统直颤巍巍走上前来,道:“这事……是我,克扣了军粮。”
他话音不高,又带着些微颤音,却如平地乍起惊雷,在场诸人一时皆愣住了。却听他接着道:“我……怕城破时无着落,因此动着念头要私藏些粮食救急。我对将军及诸位……皆不住……”嘴唇翕动片刻,突然向众人道,“我一时私心,险酿成军中大乱,也没掩面再苟活,”转而向赵慎大声道,“求将军关照末将家小!”言罢已掣出剑来,人群尚不及反应,只见一片红雾喷洒,那身躯已然栽倒。
杨都统跌倒时眼前一片血红,景物人影皆时远时近的晃动,恍惚中听有人伏在他身侧疾声唤他,还以手压着他脖颈。杨都统只觉魂魄似已悠悠向身外飘散,心中却清明知道跟前的正是赵慎。他攒着最后一丝精力,低声道:“我不愿见营中生乱,这罪责便我来担了。将军曾救我父子两人,我如今是甘心报答。只是将军莫要我白死,我全家老小的活命全赖这城池安危……” 
那声音本就微弱,此时更是愈来愈低,直至游丝线断,再无尾音。赵慎手掌尚压在那脖颈裂口处,满掌鲜血却丝丝变冷,只觉一口闷气噎在胸中,两肋亦是一阵抽痛。半晌,方立起身来,目视众人不语。直过了一刻,方听他道:“此事原委已经清楚。”
这事突如其来,谁也不料是这样结局,人们惊忪中更觉震动。见赵慎此时神色肃然凝重,半身衣袍血染,亦都有些敬畏,纷纷道:“我等再无旁的话,当皆全力与将军守城。”
赵慎环视众人道:“便当如此。” 
聚拢的人群一时退在一旁,有士卒过来收拾场面。一个卫士到赵慎跟前低声问:“将军?” 
赵慎手掌上血渍如烈火般从指尖灼入肺腑,心肝都像在烈焰上蒸烤,竭力平稳着声调道:“将杨都统厚葬,他的家小,都予厚待。”说罢,骤然转身而去。直行至拴马桩前解马缰,方觉出手指都是僵硬。突听得身后噗通一声,转头见是于文略跪在地上。 
赵慎道:“你起来,你该跪的不是我。”见于文略不动,回过头背向着他又道,“你若真觉悔恨,便把这用在该用的事上去。” 
于文略神色亦是凛然,道:“将军怪罪我是应当的。我自知累死了杨都统,只从今日,我这命也便不是我的。杨都统的苦心,我也只能如此报了。”说罢起身,见赵慎仍不看他,微微一揖,转头走了。 
赵慎两腮肌肉紧绷,又抬手去解马缰,却是半晌竟都挣不开那绳结。他心中腾然而起一阵无名业火,骤然抽出宝剑挥下,一剑斩断了缰绳。那绳结骤然松开,青追失了束缚,不由头颈昂扬,前蹄掠起。只听骏马的那一声长嘶,在这空旷营中,竟也似有回响一般,久久不散。

作者有话要说:
掺葛根这个,梗是“周书…李迁哲传”里提到的,李迁哲在四川时军粮匮乏用葛根掺进军粮充数,查了一下河南也是葛根产区就直接拿来用了,其实地瓜土豆,原理都是一样。
粮食问题在城市保卫战里还是挺麻烦的。眼前长春围/困战的例子就够惨了,当时促使曾/泽生决心起/义的一个因素就是委/员长嫡系吃大米,他的60军只能吃高粱,高粱米都不管够,还得去市民家抢;另外,围城中缺粮食要再搀和上“舍民养军”,道德上就更纠结。自觉没有那个水平把这事写清楚,索性让洛城围困前就把平民都撵走投亲了。长春据说是有吃人的,睢阳、松山里这个事更有名。从我来说对这个挺难接受的,也就鸵鸟的不会写。




第41章 盛衰各有时
却说尉迟兄弟一早间方暗自商量了半晌,到了军中近晚开灶时,尉迟远又将尉迟中唤道帐内。尉迟中奇道:“这又叫我来,是兄长白日里有该交代的忘了,还是是哪件事转了主意?”
尉迟远道:“你却是多事,叫你来便是有事,你还嫌烦劳不成。”
尉迟中笑道:“我随口说笑,兄长急什么。”
尉迟远道:“我问你,先前我去汜水关时,你在土山上搭置的工事用的木架可还在?”
尉迟中道:“在咧。那都是好木料,怎么能丢。”
尉迟远道:“那便好。”
尉迟中道:“难不成兄长还是要垒土山?”
尉迟远道:“眼下不强攻,也便只能用这些惯常的旧法。”
尉迟中道:“方才裴禹将范懿唤去他帐中,不知做什么。”
尉迟远道:“你莫管他。你只把这厢该做的做成便罢。”
两人正说话间,却突然听帐外有卫士道:“有急报。”
尉迟远与尉迟中相看一眼,扬声道:“进来。”
只见一个卫士掀了帐帘,匆匆进来,赶到两人面前,俯身低声道:“西京来的探报。”
尉迟远神色一凛,道:“人呢?”
卫士道:“他方才刚到。此刻正在帐外候着。”
尉迟远道:“叫进来,”又道,“你跟人在门口看着些。”
那卫士点头出去,尉迟中道:“可不知有什么事?”
这来报信的,为的不是西京中公事,而是尉迟远放在京中探听消息的心腹,既是匆匆赶来,定然是出了要紧的大事。此时尉迟中沉不住气问将出来,尉迟远却还能自持,只目视帐门双手具案,并不言语。
一时进来一人,并未穿盔甲,只是着寻常戎服。见了尉迟兄弟,急走几步拜在案前,道:“将军!”
尉迟中道:“你先说是什么事?”
那送信的低声道:“太师抱恙。”
这短短四字,两人却俱是一惊。尉迟中不由呼道:“怎么?什么病?”
尉迟远低声喝道:“你慌什么!”转而道,“你可带了书信?”
送信的从怀中取出一张信帖,双手呈上。尉迟远一把取过拈在手中,却又顿下,片刻指间方缓缓捻开纸张。尉迟中等了半晌只见他面色深沉,竟看不出波澜,急着问道:“如何?”
尉迟远阖了信笺,却不答话,只向那送信的道:“你先去帐外候着,我还有信要你带回京中。今晚便换了马回去,可明白么?”
那人道:“是。”
尉迟远挥手道:“去罢。”直目送那人出帐去了,见尉迟中一脸焦灼之色已凑到近旁,方将那书信递与他。尉迟中接过来上下几眼略扫过,面上更为变色,道:“是旧疾又发?”
尉迟远道:“你可还记得前次,亦是这般浊唾涎沫与血相交,高热不止,是如何凶险。”
尉迟中仍在惊怔中,半晌才似自行安慰般道:“可那次也终究是复健了的。”
尉迟远面色阴沉道:“但你也莫忘了太师那时才将不惑。数年后的今日,他亦不是当初的少壮年岁了。”
尉迟否极自少时便有肺萎之证,寒冷天气时驰马疾行呛了冷风便曾干咳乃至咯血。只是那时戎马倥匆,只以为是偶尔劳累,不曾顾得上。直到后来坐镇关陇,不需亲身上阵,咳症反而在春秋时犯得利害。十余年前曾有一遭发病,症候格外凶险,日日咳出脓痰近有升余(魏晋时一升约合200ml)。当日关陇一带找得着的医家俱被带到西京,最终倒亦不知是谁的药石起了效,才算过了这一劫。
尉迟中忆得这事,话音中已有些变声,只道:“这事当如何?”
尉迟远暗自握拳道:“偏生是这关头……”见尉迟中面色已有些白,咬牙道,“莫慌,也不是天塌地陷的事。”又道,“你沉下气,京中乱不了;你我在这里,只必得把洛城拿下来。”

此时李骥正在裴禹帐外来回踱步,守门的卫士觑着他也不便问。半晌李骥自己觉出卫士看他的眼神有异,心知是忧色太外露,这才稳了稳神,停下步来。只是他虽竭力镇定,到底心绪不定。心想裴禹唤了范懿进去已有两个多时辰,任什么事也该交代完了,怎的还不出来。其实若在平时,他也不当这有什么可急的,只是今日是才刚遣人去召范懿前来,便有一封太师给裴禹的书信从西京送到。信中倒都只是军务政上的公务,却是送信的士卒暗暗奏报了尉迟否极染病之事。
想来太师自是不愿人人尽知其病状,可裴禹为其心腹在前方,这事是不可瞒他的。那卫士得了尉迟氏的嘱托,将他病重之事暗暗报给裴禹。
上位掌权者染恙的消息向来是臣下的忌讳,何况是在前方战况正紧要时。其时李骥亦在旁听得,惊得几乎是倚着墙垛才立住。待看向裴禹,却见他只微微垂首,片刻间道:“我知道了。”
李骥低声道:“我且叫范懿先别来了吧?”
裴禹道:“为何?”
李骥道:“骤然出了这样的状况……”
往下他没有再说,裴禹抬了眼道:“任哪般状况,你现在再急能做什么?”又道:“遇事不当慌乱,你倒不懂得么。”
这话已含着责备,李骥见他面上波澜不惊,细看时却是容色肃整而异于常日,也不敢再多话,只能称是。待到范懿到来,他便忙出来将西京的信使安置下来,又去叮嘱预先备下川资马匹,以便这使者随时启程传递消息回西京。这一通忙完,范懿却还在裴禹帐中。
李骥在帐外等得心焦,一时多少纷乱念头都涌在眼前。尉迟否极这多年的经营,虽权衡种种而不曾自立称帝,可西燕的权柄却无疑是全握在他手中。前方征战之时,一国首脑染病,军心是否因此摇摆且先不提;稳定数年的朝局是否会因此动荡才更为人悬心。皇帝虽然看去只是摆设,可他终究是太祖的子孙,有哪一日不盼着把这权柄收回;前朝就有傀儡皇帝将权臣诳进禁內击杀的旧事,前几月东燕朝中的变乱虽是因外力挑动,可又何尝不是摆在眼前的例子。尉迟否极的长子几年前因病殁逝,其余二子尚且年幼,信任的勋贵都在各处镇守,一旦生出变故,结局孰难预料。尉迟否极给裴禹传的信中,倒是没说什么,可这当口里的微妙意涵,又如何明说得出?
此刻,李骥的惴惴不安倒也不多是为谁家天下担忧,不过是念着自身。他自生起便在乱世中浸淫,转瞬间骤生大变的血雨腥风都听得见得够了,唯心只愿世事安稳而已;如今背井离乡千里,家中安危难料,这风雨欲来的预兆怎不令他心生忧惧。

他正在胡思乱想,倒不防听见帐内人行在门前,裴禹道:“那便辛苦。”
范懿讷讷称“不敢”,一时已推起帐帘出来。李骥向里略一探头,已听裴禹在内道:“你进来罢。”他见李骥进来,又道,“你都安置了什么?”
李骥一一说了,裴禹淡淡道:“你倒真是上心。”
李骥勉强赔笑道:“我年经不经事,实在有些耽心。”
裴禹点头道:“你做的不错。”又指着案上一卷纸笺道,“带回京中的信,方才我捡着范懿看地图时已经写了。一时我誊出来,你便叫使者连夜回去。”
李骥亦不知是不是灯光昏暗,只觉裴禹气色现似出疲累,便道:“先生若是累了,便我来誊抄罢。”
裴禹道:“不必。”
李骥听这话忽而想起一事,忙道:“我不是想要私窥先生的传信……”
话未说完,已听裴禹轻笑道:“这话倒似我疑你什么,你今日是真失态,处处一惊一乍,”一时敛了笑道,“给太师的信,总是要自己来抄录。”
李骥称是,又听裴禹道:“你明日随我去龙华山。”
李骥疑道:“龙华山?”
裴禹道:“范懿说要测算河流改道,最好还要参考水文记载。他说曾有本洛河水文考便可以用。”
李骥道:“去龙华山能寻得这书?”
裴禹道:“是了。范懿说太祖晚年间,始在石窟中造像时,主持工程的监理僧人曾把洛城一带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