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多锦绣-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啼笑皆非的与女儿那柔软的手指勾了两下,那些陈年的旧事又翻腾着浮了上来。環環居然都已经七岁了,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一晃又是一年。
  第二日。
  環環记得与她爹爹的约定,早早的便跑到了福宁殿。承启一贯起身甚早,见女儿跑来倒也不甚在意,只嘱咐她万万不可声张,带着她偷着换了民间的衣服,又寻出那块数年前曾用过的腰牌,携了環環的手,出宫去了。
  不用環環指引,承启也知道那说书的茶楼必是在潘楼街附近。
  京师大街的繁华与多年前如出一辙。
  沿途贩卖面点水果的摊子依然占据了不足六米宽的街道,叫卖声依然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恍惚间,承启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与王淳微服出访的那一日,他扭头看了看紧紧跟在自己身后,与他牵着手的環環。小丫头正专心致志的和手里的大冰糖葫芦奋斗,山里红的残渣吃了个满脸。承启不由失笑,抬手替她擦去,却又发现她那双滴溜溜的眼睛盯上了街旁卖茯苓羹的摊子,那模样像极了第一次出宫看到什么都新鲜的自己,只不过如今换了自己去牵她的手,当年牵自己手的人如今已永远留在了贺兰山。
  心底没来由的疼了一下,承启不由将環環的手攥的更紧。父女二人在熙熙攘攘的潘楼大街上走走停停,承启努力寻找着昔日记忆里的茶馆酒店,却还是環環眼尖,小丫头字不认识几个,认酒楼牌子却是极准的。承启顺着她兴奋的喊声望去,正看到了酒幌高高挑着的潘楼酒店和旁边的茶馆。  
  带着環環进了潘楼酒店,好容易寻到楼上一个安静些的位子,承启几乎是毫不犹豫的要了紫苏鸡、葱泼兔、西京笋几样菜。没有人再站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用银针试毒了,承启只略动了动便放下了筷子,他微笑着看着環環好食欲的吃了满手的油,看她吃得差不多了,才取出帕子替她将手和嘴都擦了个干净。
  旁边便是環環和端睿听说书的潘楼茶馆,承启踌躇了一下,经不起環環的闹,这才抬脚走了进去。
  许是来的晚了,茶楼里已坐满了听书的人,人虽多却不嘈杂,纵有人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台子上有位先生正讲的眉飞色舞。
  “上回书说道:北部贼子来袭,十几日内便破了北方防线,消息传到京师满朝战栗……御殿堂里一片黝黑,几欲不辨物什,萧索寒风里时见蝙蝠的穿梭低飞,来去逡巡于御殿!人君当头,鼠子张狂,一至于斯,当真是气数尽矣?……那风是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鬼哭神号的那种哽咽声,闪电明灭里,照见着满殿跪伏的文武大臣殿上诸公,照见着人君那一张白惨惨削瘦的脸。殿上诸公每承下问,也只是叩头哭泣。当真是‘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说书先生后面的话承启再也听不进去了。
  那一幕幕,说书先生说的竟似如同亲见。贺兰族十万重兵压境之际,朝中诸臣子不出意料的种种反应令他这个皇帝恨得咬碎了牙。
  不是没有主战的人,武将大多力主一战,却被舌辩滔滔的文臣堵的说不出话来。而那些文臣呢?旁征博引分析利弊之后,却是要他这个皇帝遣一能言善辩者去北地,靠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贺兰人退兵。而那退兵背后的种种条件,永平朝都要含恨忍了。
  永平永平,这天下总是永不太平。
  那夜他便去找了王淳,朝中的臣子们令他心慌,与王淳恰恰在这个时节的争执令他更加心乱如麻。臣子们各有各的利益,心中都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都在推着他这个皇帝朝着他们希望的方向走,他们说了长篇大论的道理,为的却无非都是自己。
  满朝的人,大约只有王淳不会骗他。
  王淳果然没让他失望,默默的听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其实那些话他原不该让他知道,只要下一道旨意他就得老老实实娶清河为妻,毕竟他是君而他是臣。他一向信奉对人总要留三分,不可全抛一片心的。可是在面对王淳那双温和眼睛的时候他却情不自禁的讲了,讲了那些黑暗的、可能会令他手中这唯一一根稻草失望的心术与权谋。王淳却没有说什么,他如曾经那般温柔的亲吻着他的嘴唇和身体,这温柔令他安心,令他温暖的落了泪。他记得他身上的味道,也记得他曾说,他想要和自己一生一世,不管是谁留在谁身边,谁又伴着谁。
  只是说了这话的人却再没回来。
  也不是,他也回来了,他命自己的部下将那枚玉璧送了回来,玉璧两侧刻着平安二字,他走了,却还自己以平安。
  那风雨交加、他初赠他玉璧的一夜他曾说过什么来着?说什么今生今世至死不渝,说什么他在这玉就在……承启仿佛醒觉了什么似的猛然抬头,却听到那说书先生正说到最紧张的部分,满茶馆的人正屏息静气的听着。
  “……却说那将军一个提缰,身下白马如有灵性纵身跃起,眼看着便要冲出贼子的包围!可叹贼子人多势众,砍了十个围上百个,砍了千个围上万个,如黑色波潮一般源源不绝!将军反到越战越勇,回手之际刀锋闪过,立将一名贼子劈于马下……刀口砍得起了刃,将军索性弃了刀,借□白马飞驰趁势弯弓搭箭,白羽过处又有贼子落马,将军带着那几百亲兵且战且退,不觉便退到了城南,再往前便是那神鬼夜哭的九曲黄河岸!”
  啪!先生将手中的醒木一拍,面对着台下意犹未尽的诸人,用抑扬顿锉的声音说道:“这正是:万里江山男儿血,千古名将英雄梦!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63、与小说无关的花絮 。。。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by仓央嘉措 

作者有话要说:更文更到一半想起这首诗,忽然觉得贴在这里很恰到好处。承启和王淳,加油吧!


64、64。每岁烟花一万重 。。。 
 
 
  醒木落下发出一声脆响,敲得承启的心头不由也跟着颤了颤。扭过头去,却发现環環正牵着他的手怔怔的望着自己的脸。
  “爹爹,你手心都是汗。”女儿声音清脆,透着天真无邪。
  “哦。”承启笑了一下,从環環手中抽出手来,拍了拍她的发顶,“这段书真好听,爹爹也听得入迷了。”
  環環小嘴动了动,似是要说什么,却见胖胖的茶博士笑容满面的挤了过来。
  “客官若觉得这段书好听,不妨买本书回去细看?”茶博士一面说,一面递上一本薄薄的册子。册子封面是不大优美的行书写成的标题——《英雄谱》,也不知是哪位落魄文人的手笔。封面上,是版刻的粗糙线条画,一名将军模样的人物正横刀立马怒目而视,在他身后,翻动的战旗遮住了万里江山。
  承启不由就怔了,茶博士以为他在踌躇,忙又游说道:“这书可是眼下京师卖的最好的,不瞒您说,比那笑笑生的春情卷子卖的还要好几分呢!”
  衣角袍袖动了动,承启低下头,環環正眼巴巴的看着他,又看看那书。承启心里叹了口气,掏出钱来递给了茶博士,茶博士欢天喜地的谢了,承启的手中便多了这么一本他这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粗糙民间故事。
  粗糙的又何止是故事?那字,那画,那纸张那装订,没有一处不透着粗糙,承启的手指慢慢划过并不柔软的毛边纸,抚过封面人物的脸,粗糙的纸张质地扎的他手指微微疼痛,眉心也不由就蹙了起来。那画里的人,横眉怒目眼如铜铃,就像庙里的神像一般气势磅礴却冷冷冰冰,而且,那人物长得一点也不像他。
  王淳长得是什么样子呢?承启努力回想着,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那时时刻刻落在自己身上的热切目光。王淳的脸似乎已经模糊了,这许多年里,一直是王淳看着他,王淳追着他,他却不曾回过头去仔细看一看……那时候,仍是太过年轻呵!
  承启微微叹了口气,拉着環環站起身,“回去了”。又要回到那重重的宫墙中去,又要去见那些心口不一的臣子们,又要回到那一成不变的日子中去,过了今天就是明天的日子,从生到死,一眼便能望得透透的日子。眼里有些什么东西滚动着,要在回到那宫墙之前拭掉它们,它们不适合那里,就让它们留在民间吧。
  二人出得茶楼的门,天空不知何时已飘起了微微的细雨,牛毛一般吹在衣衫上,凉凉的带着几分让人清醒的冰冷。在茶楼门口候着卖油纸伞的小贩一见到承启出来便立刻凑上前兜售他手中那粗糙的油纸伞,承启默不作声的买了一把,撑了起来,拉过環環。淡青色衫子、文士模样的男人与他小女儿的身影便隐在了那一方油纸伞下。
  環環手中一直抓着那本粗糙的《英雄谱》,她还不识字,却把那本书宝贝的什么似的,连睡觉也不肯放下。这一天真是累呵,小丫头在回宫的路上便撒娇似的嚷着脚痛,然后理所当然的坐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得意的什么似的,自己也宠溺的让她任性着,这多不合规矩,自己明明是皇帝,却任由女儿骑到了头上。
  不过,这毕竟不是在宫里,在这京师的大道上,没有谁知道自己就是永平朝至高无上的天子,自己在路人的眼中也不过是个过分宠爱女儿的父亲。
  承启想着,嘴角不由就勾起了弧度。他轻轻从環環手中抽出那本粗糙的故事,仍是扎手的疼。回到宫中了,这本来自民间、不合时宜的书就该一张一张撕碎,丢进火盆中,让民间的一幕幕与那粗糙的纸张一起化成飘舞的灰烬。待環環醒来,她一定会哭闹,那个时候就告诉她这是一场梦。她是永平朝的公主,民间的种种对她来讲原该就是一场梦。
  等她再长大些,她自己也会把这段故事,这一天当作一场梦,无论她心中是不是真的明白。永平朝的公主要嫁给一个和她门当户对的男子,嫁给一个这朝中的青年俊杰,这是她从出生时就注定要走的路。就像自己一样,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留下子嗣,看着他将这万里如画的江山四平八稳的坐下去,直至千秋万代。
  注定要走的,摆不脱也挣不断。
  手,在抚到封面上那模样如神像、画得粗糙可笑的人物时却怎么也撕不下去了。
  仿佛身上的力气全部被抽空一般,承启坐了下来,民间廉价的油纸伞似乎没有遮住那漫天飘舞的牛毛细雨,身上的衣衫仍是冷的、潮的、阴暗的,即使是在这奢靡的宫殿楼宇中也暖和不起来。承启放弃了一般深深吸了一口气,随手找了一方黄绫,将书粗粗包了包,压在了環環的枕头底下。
  
  永平朝的皇帝病了。
  其实也说不好是生病,太医院的太医们号过脉也会诊过几次,却仍在为皇帝的病情争论不休。只知皇帝每日总是懒懒的提不起精神,补气养血的方子吃了不少,各地珍贵的药材源源不断的送往京师,仍是不见效果。皇帝亦一反当年勤政的模样,批着批着奏章便开始怔怔的出神。
  太医们开始着急,朝中的臣子们更着急,比他们还着急的人是庆国公承康,从他不顾祖宗那非诏不得入京的规矩强行留在京师庆国公府的事上便可窥一斑。据京师那些达官贵人们私下议论,如今庆国公与朝中重臣们为了皇帝的病,走访的次数也比平日里多了许多。
  皇帝自己却不甚着急,承康一直留在京师的事他不是不知道,却没有说什么,承康与朝中肱骨之臣来往频繁的事情他想必亦有耳闻,却也不曾表示过反对。皇帝这种近似默许的态度令人生疑,亦令朝中一些臣子们开始摇摆,大家似乎嗅到了这平静空气下的紧张气氛,皇帝一直没有动作,谁也说不好这背后会不会有个陷阱等着如今蠢蠢欲动的人们傻乎乎的跳进去,毕竟,如今坐在皇位上,大权在握的人是太子时期便可轻轻松松将先帝遇刺身亡的事一笔带过的李承启。
  但皇帝也许是真病了。
  他上朝的次数比以前减了许多,奏折批阅的速度也慢了,最近也很少在御书房中接见他的肱骨重臣。从太医院到福宁殿的轿子车水马龙般的走着,药是一碗一碗煎好送来,却仍是不见起色。
  后宫仍无子嗣。
  皇帝大行的事不知是哪个先讲出口的,却如一场山林野火般烧遍了永平朝的朝廷。朝中的臣子们总是喜爱、也擅长未雨绸缪,大家不约而同的恍然惊觉,皇帝如果大行,如今能继承这永平朝正统的只有他的亲弟弟李承康。
  恍然惊觉的人,当然也不仅仅只有朝中的臣子。
  福宁殿内。
  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