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朝时,太阳才刚刚升起没多久,空中仍有着几许凉意。
“八哥,出城骑马去。”刚出朝堂没多久,在一旁等了许久的胤祯兴冲冲的跑了上来,笑嘻嘻道。
“恩?”胤禩先是一愣,笑笑道:“德母妃同意了?”
“恩。”仍是笑嘻嘻。
“我回府还有些事情,让九弟和十弟陪你去吧。”胤禩微笑拒绝,又转头略带疑问的看向胤禟和胤礻我。
胤禟无谓的耸肩,移开目光。
胤礻我有些迟疑,顺着胤禩的目光,还是点点头。
“那一起走吧。”他还是一如以往般的笑着,可看在胤祯眼中却觉得太过客气,闷闷的跟在身后没有再讲话。
五日后,下午,宫中异常热闹,随处可见穿着骑装,威风凛凛的宗室子弟,他们的面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煞是好看。
校场的正面外有一个巨大的高台,台上的檀木椅上坐着一中年男子,身着明黄色的龙纹长袍,正襟危坐,不威自怒。
他便是千古一帝,康熙。
康熙帝身边从内自外左边依次是各位嫔妃福晋,而右边则是众位王爷以及朝廷重臣。
良嫔也身在其中,不过是坐在离康熙有些距离的一个角落里,但有不能不引人注意,整个宫里最会引人注意的两个人就坐在她的身旁。
汉娜已经从丧子之痛中,挺了过来。
想到宜妃安慰她的话语时,良嫔无端的想笑。
而她也真的笑了出来,尽管这笑容透着无数的悲凉。
“既然流了,那就说明你是能怀的,能怀上就好,这个没了还有下一个,下下个。”
郭络罗氏家的女子,各个都是天生的天子娇女。良嫔心下感叹。
但她不会了,也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了。
比试还没有开始,大伙都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话家常。
这时,台下一旁的鼓声响起,停下时,会场已静了下来,偶尔有马蹄踩地的声响。
康熙帝起身,道:“我们大清是从马背上取得的天下,即使入主中原,但也绝不能忘本,你们作为皇室宗亲,更要以身服众,今日的比试,也可说是娱乐,但你们也要拿出真本事,让大伙好好开开眼。”
“喳。”气势如虹的响应。
康熙帝以眼神示意旁侧的费扬古。
“今日测试分两轮,第一轮就是最普通的骑射。”指着远处的箭靶道:“越接近红心者,分数越高。”
“这第二轮,则排在几月后的秋狩之时,到时自会同众人阿哥贝勒讲明规则,”说完冲康熙颔首。
“那就开始吧。”话音刚落,一旁的鼓声响起。
这次的比试就连太子也身在其中,康熙对儿子的教导向来十分严格,这种难得一见的比试叫上太子爷无可厚非,但是在众人的眼中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种气象。
今早,索额图刚下令被禁足,这满城风雨未停息之时,又出了这样的事。
在场官员无不胆战心惊,可现在的这位皇帝,虽雄才伟略,是难得一见的明君,但性格着实很难猜透。
对此,胤礽却像是毫不介意一般。
有大阿哥党的好事之人,借机找事,特意询问他对此事如何看待。
胤礽只是淡淡道:“既然众兄弟都参加,我哪有例外之理。”他这句话很短,也很平静,所有的感情都概括的简单无比,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那些人只能悻悻的退下。
龙生九子虽各有不同,但各个都不同凡响。
今日的教场上,他们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就连年纪最小的十四阿哥胤祯也得到了满堂的喝彩。
在众人无不感叹的同时,良嫔却心下茫然。
无端的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之所以会发生九子夺嫡这样的悲剧,无非不就是因为这些个皇子各个都惊采绝绝,又不甘于人后。
不知为何最近总会想起往昔的一些事情。
“额娘。”
“额娘。”
“额娘。”
三重声音同时响起。
“母妃。”跟在身后的胤礻我也礼貌的对二人道。
胤礻我的生母温僖贵妃在其出生后不久边撒手人寰,现下一结束考试,所有人都到额娘声旁,而他却……
“今夜到储秀宫用晚饭吧,当是犒劳你们。”良嫔温柔的笑道。
同胤禩有八分相像的脸上,面带笑意,再加上身边站着的娇妻,胤礻我瞬间觉得心情明朗起来。
“你们果然有额娘当年的风范,锐不可当。”宜妃一手握着胤祺,一手拉着胤禟,自豪道。
“那当然,所谓的虎‘母’无犬子啊。”胤礻我已恢复常态,顺着宜妃的话很是自然的接道。
“噗。”众人憋不住笑出声来,又低头死命忍了回去。
‘虎’母,不正是母老虎。
“臭小子,你说谁是‘虎’母来着。”宜妃明白过来,指着胤礻我道。
神情还真有那么点母老虎的味道。
“哈哈哈……”这下真的憋不住了,笑出声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就连良嫔的面上也染上了笑意。
一旁的人都诧异的望了过来。
“好了十弟你别闹了,没大没小。”胤禩温温道。
“有什么关系,难得大家高兴。”汉娜立刻回了一句。
气氛略带尴尬。
“既然结束了,那我们走吧,香儿可能已经准备好晚膳,就等你们了。”良嫔笑着扯开话题。
“好好,刚刚消耗太多体力,我刚好饿了。”胤礻我忙接到,调节气氛。
第六十九章
时值七月中旬,按照惯例康熙又一次摆驾塞外。
然而这一次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的和谐,众人同乐。
这次塞外之行,隐隐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
蒙古方面竟没人前来迎接,安定下来后,驻当地的蒙古使者也没有前来问候请安。
甚至于常有各式打扮的人时常经过四周查探。
在此期间,康熙帝并没表现出任何异样。白日里康熙几度带着众皇子大臣,外出狩猎,奔走于整个边塞,到了晚上又纵情神色,对这些状况毫不理会。
但在这样敏感的时刻,众人纷纷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
即使康熙却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快,照常狩猎。
但空气中仍带有一丝风雨欲来的气息。
看来这场战争在所难免,而且有预感,很快就会来临了。
但中途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这次出塞还是同以往一样在三个月后班师回京。
没有迟一天,也没有早一天,刚刚好。
“四哥。”
听到叫声胤禛回头,见迎面而来的十三,表情没有变化,但眼神明显柔和了许多。
“明日就回京了,还真有些不舍,以往每次来这,总会带回些美好的回忆。”十三望着这黄昏中的草原感叹道。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清冷的声线。
胤祥没有说话,只是淡淡一笑,到旁边的一处躺下,静静的享受着一天中阳光最后也是最最温暖的抚摸。
头顶上,碧空万里,金色的晚霞宛如情人的手一般拂过大地,凉风吹过,有些冷,但好不惬意。
胤禛也闭上双目,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这样的时光是该好好享受,就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上次这么毫无心机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四哥看来这次征讨葛尔丹皇阿玛是势在必行了,你有什么打算?”但现下没有时间允许他们风花雪月,曾经一切的美好和希望都已随着年龄和所见的增加而慢慢消失了。
“打算……”胤禛近乎没有意识的重复道。
“照目前的情况看来,最有可能随军征讨葛尔丹的就是八哥。”说着坐起身来,看向胤禛。
自从几年前,八哥去趟杭州回来后,明里暗里四哥对八哥的保护他都看在眼里,可以说从来没有让对方出过他的视线。
“现在看来,确实是。”胤禛的眼神一直看着一个方向,煞有其事道:“但就算事情已经成定局了都会有变数,更何况是还没有发生呢。”
“四哥。”胤祥不知怎的,说话语气有些重:“你总是这样,才会让八哥他越来越深的误会你,你明明是为了保护他,才会这样做,可是你不说他又怎么会知道。”
“我本就没打算要让他知道。”声调近乎叹息,目光还是直直的看着那个方向。
胤祥诧异的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根本无需确认,能这样吸引住他的目光的人只有那人,也只能是那人。
自己的八哥。
这样以伤害为起点的爱情,真的能有,也会有相亲相爱的那一天吗?
“四哥,有很多事情在不经意间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重来的机会。”
所以,你确定还要让他继续这样,越来越误会你吗?
“四哥我不希望你将来后悔。”
“其实,我都知道的。”近乎自言自语般的回应,又再深深的忘了眼远处的那人,转身道:“走吧,明日就要回京了,有很多事情都要事先策划好,在庙堂之上对别人留情就是对自己残忍。”
“可是四哥,没有人逼你,只是你自己在逼你自己而已,而且逼得太紧。”胤祥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但他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这句话无异于一个惊雷,一条鞭子,使他一震,随后是痛,很痛,却又无力回避。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停下脚步。
十三无奈摇头,跟了上去。
半响,远处的胤禩朝这边看了过来,像是早就知道这里有人似的。
“八哥,看来你和四哥的合作到头了。”胤禟闲闲道,仿佛不管自己的事一般。
胤禩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回话。
“那我们要不要先下手为强。”胤礻我做了个刀起刀落的姿势。
“怎么难道你要弑兄?”胤禟故作不解,其实他很清楚,十弟只是随意摆出姿势,并无其他意思。
“什……什么啊,我才没有。”胤礻我忙摆手否认。
胤禟嗤笑,看向胤禩,“不过十弟的主意不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不,这次先下手反而遭殃,这次让他伤我,他便会觉得欠我,在关键时刻,这一点便可扭转局势。”
这样的话听的旁人冰凉冰凉的,可胤禩他却还是那样微微笑着,那是他惯有的笑容,无论是怎样的场景,都一直伴着他,不知何时起已成了他的标志。
胤礻我没有再说什么,其实他很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偏要把事情弄的如此复杂,八哥是,九哥是,就连四哥也是。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八哥,总有那么多的算计,难道他都不累吗?
次日,同以往任何一次一样,康熙带领众人浩浩荡荡的回京,不急不缓,没有一次异样。
但走时,驻当地的蒙古使者,前来送行,已不是前几次来时所看到的那些人,这人态度十分傲慢。
就在众人都以为康熙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时,康熙竟下令将该人打上六十大板,并下令此人从此不得在踏入大清地界,否则立斩不赦。
其中有些人开始摸不着头脑,不知康熙帝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纷纷低头不吱一声。
但这件事并没耽误行程,一切照旧,仿佛那只是个无伤大雅的小插曲,仅此而已。
第七十章
塞外归来后,没如大家所望的,康熙帝并没点将西征,整个皇城里同往常一样,准备着新年的到来。
时隔半月,边关传来消息葛尔丹在边境集结军队,意图明显。
此时康熙在朝堂之上才开始谈及此事。
同年十二月初时,康熙帝下旨晋良嫔为妃,同时受封的还有庶妃佟佳氏晋为贵妃,庶妃瓜尔佳氏晋为和嫔。
当日在宜妃的煽动下,三人虽都不是特别情愿,但还是在新任佟贵妃的做主下,办了场小型的宴席,因为三人平日里都较喜静,因此也没有太过张扬,只宴请了平日里常来往的嫔妃,也便作罢。
辞别众人后,宜妃和良妃二人慢慢踱步回宫。
回到翊坤宫时天色已慢慢暗了下来。
翊坤宫外,网储秀宫的方向,胤禩正稳稳的站在那里,见二人回来,并没有上前,只是温温的笑着躬身。
宜妃颔首,随即对良妃道:“我知道这些并不是你想要的,但还是很替你高兴,这些年来,宫里那些个狗眼看人低的也会有所收敛。”
“其实之前那样也没什么不好的。”良妃回握,“宜姐姐,这些年来,有劳你了,谢谢……”
“我们之间说什么谢谢,是好姐妹啊。”宜妃放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