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了花后,镇上的人才知道那棵树是梨树。花苞是一夜间长满枝头的,花苞长齐后没多久,地处云贵高原的白家古镇就迎来了一阵冬雨。淅淅沥沥,很是缠绵的雨。
那阵雨后,梨花开了,冬雪似的梨花层层绽开,细长的黄蕊亭萼着探出了花瓣。
花开了足足半个月,不曾落下一片花瓣来,在梨树下走过的人,不经意间都会抬起头来,痴醉于梨树枝头叶末的那一抹纯白。
第二件和第三件事,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姑且就将它们摆在一起说了罢。
从公众知名度来说,第二和第三件事要小得多,因为它们发生在了消息相对闭塞的汉家小山村,葛村。
入了冬后,坐在村头的村民更多了,除了和往年一样晒晒太阳驱寒外,还因为村头多了一道风景。
“还真是稀罕了,我说诸家的那几亩地上,开了那么多野花,浪费了肥力,明年开春要怎么下稻子哦,”世代为农的村民虽然对那种一到春天就开遍了田野的紫色野花,?这个不对头的季节里开花这件事有几分疑惑,可大伙儿都把原因归结在了今年的这个冬天比往年暖的缘故上了。
葛村能有多大,诸时军要种田的事,没几天就传遍了全村。只不过当时出面和村长签协议的是诸时军本人,村民都不知道那几亩地里,真正的“地主”是过年才满七岁的诸小鲜。
“你看,莲嫂还天天带着诸家的小女娃在地里呢,听说是要用那些喂牲口的草炒着吃。”山上早晚温差大,种在了屋外的绿色蔬菜熬不住,死了不少,村民们锅碗里的,都是早几个月腌起来的酸辣白菜。
开了满地的紫色苜蓿花地上,诸小鲜正查看着苜蓿(muxu)花的生长情况。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苜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缘故,用了子叶浸泡出来的灵液效果只是让苜蓿草的叶筋粗壮了些,生长期也只是短了些,至于口感,就要看莲嫂的手艺了。
“小鲜啊,你可别忽悠莲嫂,这些喂猪的草真能吃?”莲嫂可要被身后那些看笑话的目光戳烂了脊梁了。
“当然了,莲嫂,任何一种作物,只要是炮制得法,就能是上等的美味,我师父。。。我以前认识的一个长辈,进城游历时,就吃过一道用苜蓿嫩叶炮制的素菜。”小鲜又想起了些云腾门的往事,心里多了阵感伤。
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小鲜换上了副更欢快的语气:“把菜油热透,再将紫蒜压扁了,用油爆香,将苜蓿的老叶老筋捡干净了,下锅炒炒,要是有年糕之类的,加进去,味道更好。”
听小鲜说得详细,莲嫂也用心记了下来。也快过年了,过年前,各家各户也要捣些年糕。
“呀,都快两点了,老爷子午睡也要醒了,小鲜你别翻着泥巴玩了,得回去了,你忘记了,老爷子让你从今天开始认字呢,”莲嫂忙着将手里摘下来的苜蓿嫩芽丢进了柳条箩筐里,催着小鲜上来。
“莲嫂,急啥,你才忘记了呢,外公最近每天午睡起来都要对着屋后的那棵梨树愣上大半小时,我们慢悠悠地走回去,再把桌子搬到院子里,时间刚好来的及。”小鲜可是摸准了诸时军和莲嫂的个性,诸时军是个颇沉得住气的人,他对小鲜像是很是亏欠般,半年来,唯一的一次发火,就是那次“冶子”事件。莲嫂是个急脾气,平时做饭扫地都是一阵风似的。
小鲜在村里还熟悉些的就是村长那一家子了,村长的老婆金大婶是个快嘴喇叭,村长经常被气得在旁抽闷烟,抽完烟后,又在那心疼烟钱。
那次从苗家山寨回来后,汉家和苗家的关系也稍稍和缓了些,听说等到过年,李曲奇从外头回来后,苗寨里的大巫师身体也好了些后,村子和寨子还要坐下来,商量商量明年修条共用的公路的事。
小鲜和莲嫂不紧不慢地回了家,诸时军果真已经起来了,站在了屋后,研究着那棵无端端开了一树梨花的梨子树。
白家古镇的那棵梨花已经惊艳了古镇镇民和来往游客的眼,可他们要是见识了诸家后院的梨树,怕是要连嘴都要合不拢了。
任凭诸时军看过无数的奇花异草,一个多月前的某天,在诸小鲜一早上把他从床上摇醒,说是屋后的梨花开了时,诸时军也傻了眼。
冬季是个寂静寥寥的季节,雷公山和黑山都在悄悄地失去颜色。诸家后面却悄然升起了一片梨花云。
诸家的梨花,花期长,而且香气浓郁,夜晚睡时,和那几棵白梨一样的甜滋滋的滋味萦绕在了每个村民的床头。
往年冬季,村里容易咳嗽的老人和小孩,最近都睡得更安稳了。
“外公,我就知道你又在对着梨树发呆了,还老要念叨着‘枯木逢春’。”诸小鲜看着那片花海,心里也乐得很,这一次,梨树起码可以挂上五百多颗果。
“小鲜啊,你又跑村头去野了,唉,也不知道你那块地,明年能长成啥样,还有那些稻种,也不拿出了晒晒太阳,”诸时军晃了晃头,眼前的小外孙女的身影看着有几分模糊。
最近,他的身体似乎不对劲,到了这把岁数,一年也得体检一次了,过完年该去贵阳的医院好好检查下了。
34 家庭旅游计划
在葛村里住了半年,在小鲜身上发生的变化,让诸时军很欣慰。葛村虽说是个物资贵乏,人文环境极差的小山村,可好在山好水好,各类飞鸟走兽漫山走,对现代缺少和大自然接触的孩童来讲,是个天然的乐园。
来葛村前,小鲜养了个刁蛮脾气,可现在,她已经是个能听大人话,还能帮着干些农活的好孩子了。
日子过得太顺心,也容易生出些烦恼事来,诸时军也觉得再放任小鲜呆在村里是不对的。早一阵子,小鲜还能跟村里几个学龄前儿童玩一会,可自打她从白家古镇回来后,立志要种田后,她就少了和孩童玩耍的心思。
诸时军问过小鲜不和村里的孩子玩的原因,她撇撇嘴直说村里的孩子都还在用野草野果子玩过家家很没意思,还不如跟着莲嫂去地里翻翻土嘞。
诸时军就怕小鲜在潜移默化中,和莲嫂一样,成了葛村的村民那样的人。
诸老爷子早些年还在全国各地走时,去了趟内蒙古,遇到了个放养的羊倌。也就十一二岁大小,红扑扑的脸,说着口蒙古音很浓的普通话,问起小羊倌他将来的打算时,小羊倌给了诸时军几句到这会儿他都记忆深刻的话来:“放羊赚钱娶老婆呗。”
“娶了老婆后做啥?”
“生娃。”
“生娃后呢,”
“替娃养羊赚钱娶老婆呗。”
那段话,还被诸时军当成了笑话带回了北京,可眼下,事情要是真正发生在了自个儿孙女的身上,可就没有那么好笑啊了。
莲嫂品行是好的,可她没知识,要真是灌输了小鲜什么不好的老旧思想,想改就困难了。
诸时军想了好几夜,晚上都没睡好,精神恍惚着,身体也就更加不济事了。他想着过完年后,还是带着小鲜去趟贵阳,一来检查下身体,二来贵阳有个他以前提拔上来的下属,到时可以托他在贵阳给小鲜找所好一点的小学,别就闷在了山沟沟里。
“外公,您脸色不大好,要不,你坐那听会儿收音机,我在旁边听听里面的人讲故事,有听不懂的您再说给我听好了。。。”诸小鲜其实并不排斥上课,诸时军的教学方式很温和,也很合理。
一般他上课只上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五分钟,教得内容也包罗万象,有数学,语文,还有绘画和一些简单的英语。
诸时军午睡起来后,也觉得胸口发闷,视线不清,真要勉强提起口气讲课,还真使不上力,他就索性打开了“收音机”,将波段频率设好了。
说来也巧,“收音机”里刚好讲到了全国的奇人逸事,中间的风俗民情频道就讲到了“西南旅游小镇-白家古镇,冬寒之下,小镇上的梨树开花,引来了多地游客专门赶去观赏。”
“外公,可惜我们这路不好,要是路真修好了,也让那些人来看看我们家屋后的那棵白梨,”小鲜也没想到,那一颗白梨就是她屋后的那棵白梨的后代。只不过因为隔了一代,铁品仙液的作用弱了些,梨树无论是花还是将来结得果子,都比那棵四十九年的白梨要稍逊一筹。
**
同样的一段新闻,也在上海的晚间新闻里播放着。
周子昂已经完成了期末考试,饭桌上,奚丽娟正说着她的有个好朋友,前阵子刚从新西兰回来,拍了很多风景优美的照片。
“老周,你今年的年假还没请吧?”奚丽娟听着电视里放出来的那段关于贵州天气变暖,古镇梨花过冬绽放的新闻,嘴里也念叨了起来。
前阵子,周强忙着农博会的事,当时奚丽娟想去农博会看看,贪着周强是政府主办方的人,就想省几个票钱,跟周强一说这事,周强三两句话就将她打发了,说是烂菜烂苹果的有啥看头,年后有空请个假,带她去外地旅游去。
“是没请,要不趁着最近年底手头的工作闲下来了,我们两口子也出去走一趟,”周强骨子里还真有几分铁骨柔情,就是平日工作忙了些,冷落了家里的娇妻。
“能去哪里,你是个公务员,连个出国护照都比别人难办,要不,就带着我和儿子去海南玩一趟。”奚丽娟到了哪都搁不下她的宝贝儿子。
周强在心里唾了句,可也不好回嘴,从小到大,他这个做父亲的还真是没带着周子昂出去玩过,倒是孩子才五六岁时,夫妻两想带着去趟北京游故宫,可周子昂也不争气,刚一坐上火车,就上吐下泻,奚丽娟一急,那趟北京之行也就取消了。
“子昂,你说呢?上海最近冷飕飕的,去海南过个暖和年好了,”奚丽娟征询着周子昂的意见。
周强皱了皱眉,丽娟也不怕把儿子惯坏了,出钱的可是他,咋就不见问问他的意见。
“我们不去海南,去贵州。”周子昂还盯着电视上的那棵梨树,洁白如云的梨花,就算是养在了温室里,温度再暖上几度,也绝不可能种出那样的梨花。
那次农博会送过来的梨子,尽管周子昂反复说明,那些梨子一定是中国本地的梨子,可周强就是不信,也没听意见留下几个梨子,而是当天就把梨子收到了上海的英国大使馆。
不过那天晚上,周强回家时,倒是带了好几斤梨子回来,还刻意让奚丽娟炖了冰糖雪梨,说是对喉咙好。最后梨子还是进了周强自个儿肚子,奚丽娟还嗔怪着:“儿子早就不咳嗽了,最近几天老是出去锻炼运动,你都没留意。”
所以说,周家这个三口之家,周强是名义上的做主的,可是实际上周强的耳根子软,最听老婆奚丽娟的话,奚丽娟又对周子昂言听计从。所以兜了一圈,做主的就成了周子昂了。
一顿晚饭下来,周家的新年旅行计划也跟着出炉了,海南是不去了,等到过几天周强的年假批下来了,一家人就先坐飞机去贵阳,再由贵阳去电视里播放这的名不见经传的白家古镇去看看。
35 遭贼喽
近了腊月,三狗子趁着过年前跟人跑外地长途去了,村里就没了下山赶集的运输车辆,村民饭桌上的食材也就更少了。随着小鲜和莲嫂在村口那几亩地里采摘的次数的增多,村民们也就打起了那些苜蓿草的主意来了。
村口那簇紫花还开得正盛,自打上一会莲嫂从地里摘了把苜蓿草回来,下锅炒完上了桌,别说是挑剔的诸家爷孙俩,就是常年只吃肉骨头的大黄狗都跑到门口流了一嘴的哈喇子。
村里人听说苜蓿草能吃后,以和诸家亲近些的金大嫂为代表,先是有几个上门说要去诸家地里摘几把,诸时军也就答应了,邻里邻居的,送个瓜打个酱油的,也是常事。
可这头一开,村里那些个吃腻了腌白菜的村民,也跟着上门来了。
虽说莲嫂也去地头看了看,被摘掉的苜蓿芽看着也不见少,可地里都快被人踩踏出一条小路了。田埂上的那几株温州蜜桔上绑好了的稻草衣也被人拉扯了下来。
“不成,外公,那几亩地说好了是归我的,”苜蓿摘了哪能不见少,还不是都亏了她每天吃完饭偷溜过去浇“铁品液”,才能长了回来,一来一回,她也是费力气的。
“小鲜,地就在村头,人家真要去摘,你也拦不住,再说了,难道你要外公跟卖菜的一样,跟着他们要个一块几毛钱的。”诸时军也知道小外孙女村头那几亩地很上心,可这是在葛村,就算立上了个木牌也没用。
“外公,这事您就别操心了,我和莲嫂会解决的。”谁说她要收钱,在这么个山沟沟里,吃穿不用愁,钱一不能吃,二不能喂空间,诸小鲜还看不上眼呢。
第二天,几个坐在村头晒太阳的汉子看着小鲜扛着快木板,莲嫂拎着把榔头和村里的那只野狗大黄,往了地里走去。
大黄是村里的一只矮脚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