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祺
作者:徐如笙
001。 逃学
更新时间2013117 14:00:29 字数:2384
阳春三月,江南处处草长莺飞,年轻的女子最爱这时候结伴踏青游玩,青乡县的青石板路上也经常飘落野外带来的花花草草,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青乡县衙的后宅,宋祺坐在秋千上,隔着墙听着外头的巧笑娇声,满脸的羡慕,一旁伺候着的半莲见自家姑娘一脸的心向往之,赶紧道:“姑娘,闻师傅就快来了,咱们去花厅等着吧,去晚了,闻师傅又该不高兴了。”
宋祺道:“半莲,你说我要是求娘带我出去玩,她会不会答应啊。”
半莲道:“夫人说了,闺阁女儿最重身份,哪能轻易往外跑,您瞧这外头来来往往的,那都是穷门小户家的,没什么避讳,姑娘千金之躯,怎么能跟她们一样?”
宋祺嘀咕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又道:“今儿天气这么好,我可不想闷着头绣花,要不咱们去放风筝吧。”半莲一脸为难:“闻师傅可是老妇人请来教导姑娘的,若是怠慢了,老夫人知道了该不高兴了。”
宋祺猛地从秋千上跳下来,烦闷道:“算了算了,赶紧去吧,一会又要唠叨个不停。”说着便抬脚往花厅去了,半莲赶忙跟在后面。
半路上却看到了处理完公务下衙的宋老爷,宋祺忙亲亲热热的上前挽着他的胳膊:“父亲,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啊。”宋老爷笑呵呵的:“我回来的早了你还不乐意啊,最近太太平平的,也没什么事,我就先回来了,你怎么啦,一脸的不高兴。”
宋祺撅着嘴道:“我要去跟闻师傅学刺绣。”宋老爷了然,道:“既如此那就快去吧。”宋祺才不乐意呢,眼睛一转,道:“父亲,今天天气这么好,您陪我放风筝吧。”
宋老爷板着脸道:“又胡闹,是不是又想躲懒?”宋祺道:“我哪里是躲懒,您数数我这几天可闲着了?前天卿师傅刚来教完琴艺,昨天又是韩师傅来讲了一天的书,留了好多功课,今儿个一大早我就起来练字,才刚出来散散心,您还说我躲懒。”
宋老爷也觉得女儿辛苦,拍拍宋祺的手道:“你祖母和娘也是为你好,你就别抱怨了,今儿个既然累了,那就歇一天,好不好?”宋老爷子嗣艰难,到了而立之年才得了这一个女儿,很是珍重,宋祺高兴的拍手:“父亲这么说,那我就去放风筝玩,父亲陪我一起去。”
宋老爷绷着脸说胡闹,宋祺却搂着他的胳膊一个劲的撒娇:“求求您了,我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啊,娘叫人给我扎了两个风筝,我又放不过来,您就陪我嘛。”
又道:“您要是不陪我,我就去找知文哥哥,他肯定会陪我的。”宋老爷立刻道:“知文八月份就要考试了,正是用功的时候,你可不许去打扰他。”
宋祺假装生气,别开头不说话了,宋老爷见此,也松动了,捏了捏宋祺的脸:“好好好,我陪你去就是了,真是个小娇气包,都叫我宠坏了。”宋祺这才喜笑颜开,叫半莲去拿风筝,还要宋老爷亲自派人去告诉闻师傅今天的课不上了。
宋老爷虽已是不惑之年,可陪着女儿放风筝时到跟个老顽童一样,父女俩在花园里放了半日的风筝,惹得上上下下的丫头都来瞧热闹,董管家见主子高兴,就又叫人买了好些个风筝,放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县衙不大的宅子倒放起了七八只风筝。
宋夫人徐氏从婆婆宋老夫人那边出来,经过花园便瞧见了这边的热闹,便过来笑道:“你们爷俩倒会找乐子,祺儿,你怎么没去跟闻师傅上课去?”
宋祺本来还兴致高昂,听了这话顿时蔫了,求助似的看向宋老爷,宋老爷咳了两声,道:“祺儿这阵子天天不是念书就是练琴,好歹叫孩子歇歇。”徐氏自然不好驳宋老爷的话,道:“你既然护着,我可就不管了,回头老夫人问起来,我可是不知道的。”
宋祺讨好的把手里的风筝线递给了徐氏:“娘,您最好了,祖母要是说我,您可以一定要替我求情啊。”徐氏垫了手帕,接过来嗔道:“你呀,就是不省心,老爷也是,怎么陪着她胡闹?到底是老夫人请过来的,哪能说不去就不去。”宋老爷也只是笑着不说话,徐氏也就罢了。
放了一会儿风筝,宋老爷便回了书房,徐氏便带着宋祺回了院子,正巧袁嫂子过来请示,说是好几家人家都送了帖子来,请去赏花赴宴,徐氏看了,多是镇上的商户,想借着机会拉拉关系,求求好处。
徐氏随便挑了几个出来,其余的都叫拿出去退了,只说家里事情多,忙不过来,这是摆明了要不给面子的,宋祺翻了翻留下的几个,看其中有刘家的帖子,便道:“娘怎么留了他家的,刘家的姑娘最讨厌了,回回去都是寸步不离的跟着,说些叫人不好意思的话。”
徐氏笑道:“她们是想巴结你哪,刘家也不过是靠着做些点心起家的,如今也只有四五家铺子罢了。”宋祺道:“那娘还去,我瞧着李家的姑娘就很和气,也念书的,和她说话也自在。”
徐氏好笑道:“这应酬哪能单凭自己的喜好呢,刘家我也看不上,可刘家的少爷争气,如今已是秀才了,来年是要考举人的,杭州府的孙知府已经定下了这个女婿,刘家将来有孙家撑腰,咱们得把面子上的情分做足了,将来有什么事也好说话,李家虽好,可你忘了?李家退了刘家的亲,两家是死对头,咱们去了刘家就不能再去李家。”
女儿渐渐大了,徐氏也愿意告诉她一些人情世故,将来成家立业,为人处世也好应对。徐氏未出嫁时是名门千金,出嫁了跟着宋老爷来到了这个风景秀丽的江南小镇,一辈子没吃过什么苦,可就有一点,在子嗣上艰难了些,嫁过来七八年无所出,婆婆不喜,几次想替宋老爷纳妾,徐氏也是没什么资格反对的,毕竟自己无所出。
好在宋老爷想着年少夫妻的情分,坚决的回绝了,后来便有了宋祺,婆婆虽说盼着孙子,可孙女儿好歹也是也是聊胜于无,不再整天阴阳怪气说些子嗣上的话,徐氏也就松了口气,如今女儿已经十三了,徐氏再没有过身孕,渐渐地也就死了心,把全副的心思都放到女儿身上,一衣一食,恨不能天天捧在手里才好。
可随着女儿的长大,徐氏也明白了,女儿再怎么好,也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将来的婆婆可不会像自己这么样的宠着,总要有独当一面的本事才行,因此,平日的溺爱倒放下了五六分,管教也严格起来。
宋祺道:“可这样多势利啊,刘姑娘那样的品行,李家退亲也难怪,为什么要说李家的不是?”徐氏听着女儿单纯的话语,笑笑,想当年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可后来成了亲,见识多了,也就知道的多了,如今看来,到底是年轻些。
002。 琐事
更新时间2013117 14:37:40 字数:2415
徐氏又处理了几件琐事,教导宋祺一些管家的道理,到了中午,徐氏刚叫传了饭,老夫人那边就遣了丫头过来传话:“老夫人请姑娘去那边吃饭,说是今儿个有新鲜的鱼,特地给姑娘留的。”
徐氏还能说什么,自然叫宋祺过去,笑道:“你祖母这是给我脸子瞧呢,既要叫你吃饭,就该早来,偏这会菜上桌了才来叫,有新鲜的鱼也就罢了,怎么单叫你过去,可见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呢。”
宋祺对于祖母和娘之间的矛盾一向是左右为难,祖母年纪大了,脾气也跟小孩一样,处处得哄着才行,可娘却看不惯祖母的做派,事事都要反着来,婆媳俩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宋祺也无奈得很。
宋祺去了宋老夫人冯氏那,果然宋老爷也到了,见宋祺一个人来,道:“你娘呢?怎么不来?”冯氏哼道:“她架子大得很,不去三催四请的才不肯来呢。”
冯氏年轻守寡,独自拉扯着儿子长大,宋代争气,十年寒窗,一举夺魁,中了状元后不仅被选为丞相女婿,还封了青乡县的县令一职,冯氏母因子贵,儿子成了县令,她便被接进府衙做了老封君,上上下下谁不敬着,可对着出身高贵的儿媳,冯氏总觉得心里膈应,总没什么好气,偏徐氏也不肯做小伏低,虽面子上恭敬,可冯氏到底心里不舒坦,但因着自家儿子的前程还要指望着岳家,冯氏倒没和徐氏闹翻,只是冷言冷语,小吵小闹总是免不了的。
宋祺见冯氏如此说,道:“祖母,您是不是生我的气了呀,我不是不想去上学,只是这几天太累了嘛,您就别生气了。”
冯氏只有这一个孙女承欢膝下,虽遗憾宋家香火后继无人,可看着孙女花朵一样渐渐的长开,又乖巧又伶俐,心里也是十分欢喜的,心里被宋祺这么一撒娇,早就不生气了,嘴上偏说着:“你不爱上学我也不管你,将来嫁不出去看你怎么办。”
宋祺笑道:“我要是嫁不出去,就一辈子陪着祖母。”冯氏道:“呸呸呸,也不忌讳,什么嫁不出去,我孙女难道还嫁不出去。”
宋祺笑着不说话,宋老爷温声道:“好了好了,今儿个也有我的不是,以后祺儿可要认真念书,你祖母为你操心,你可不能辜负了她的教导。”又吩咐丫头:“去请夫人来,一家子吃饭,少了她算怎么回事。”冯氏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那丫头应了,还没动脚,就见徐氏笑盈盈的进来了,后头跟着丫头端了食盒,笑道:“婆婆说有新鲜的鱼,我怕他们处置不好就去厨房看了看,来得晚了,婆婆不要怪罪。”冯氏能说什么,自然是不说话,宋老爷也是一脸的满意,道:“随便叫谁去就罢了,你怎么亲自去了?”
徐氏一边亲手摆饭,一边笑道:“婆婆的一番好意,我担心下头人办砸了,还是亲自看着的好。”冯氏简朴惯了,平日里一个人吃饭总是两菜一汤,一家子四个人聚在一起也不过是五菜一汤,今儿有新鲜的鱼,五道菜倒有三道鱼,宋老爷和冯氏都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口味清淡,也喜欢吃河鲜,三条鱼,一条清蒸,一条红烧,还有一条片了鱼片做了醋溜鱼片,这些菜冯氏和宋老爷吃得津津有味。
可徐氏是北方人,平常吃一顿也就罢了,顿顿吃鱼可就受不了了,因此一顿饭倒都忙着给冯氏和宋老爷布菜,宋祺倒还好,虽从下在江南长大,可口味却随了徐氏,徐氏也时常私下里弄些小菜和宋祺说些在京城的故事。
一顿饭过去,宋老爷陪着冯氏到花厅喝茶,徐氏才开始吃那两盘子半凉的饭菜,宋祺陪着徐氏,时不时的给她布菜,徐氏享受着女儿的殷勤孝顺,倒没什么不满。
老夫人确实看她不顺眼,她也看老夫人不顺眼,可既然成了一家子,也只能这么过下去,她有丈夫专宠,房里干干净净,女儿孝顺,渐渐长成,婆婆的那点脸色,她还不放在眼里。
冯氏吃饱喝足,还不忘了旁人,道:“今儿个的菜可给知文送过去了。”丫头们道:“送过去了,夫人吩咐送过去的。”冯氏点点头,和宋老爷闲话起来:“知文这些日子这么用功,你瞧着怎么样?可能中?”
宋老爷也是读书人,也经历过科考的种种,思量了一回,道:“知文底子不错,院试时中了案首,功底就可见一斑,只是他心思重,到时候难免分了心。”
冯氏叹道:“这孩子也是苦命的,自小没爹,现在又没了娘,虽在咱们家住着,可我看着也生份,你抽空要劝劝,他娘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指望着他有出息,想起他来,我就想起当年你小时候,你爹刚去,族里人眼见着都变了,你那阵子,也着实消沉。”
宋老爷道:“您就放心吧,看着咱两家的交情,我也不会不管的,知文就跟我的子侄一样,说句私心的话,祺儿没有兄弟姐妹扶持,将来我还想着靠知文护着呢。”
这倒是大实话,冯氏收留赵知文别的不说,肯定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心思,便点点头,道:“也是,知文看着就是个稳重的,我也喜欢,这回要是中了,有了大造化,将来福姐儿出了嫁也好有人撑腰。”
徐氏吃了饭和宋祺出来,母子俩便止住了话头,冯氏招招手,把宋祺搂在怀里道:“福姐儿这一年长高了不少,去年抱着她还只到我鼻子这,今年已经挨着眉毛了。”
冯氏说的有意思,宋老爷和徐氏都笑了,徐氏道:“正是长个儿的年纪,去年裁的衣裳都不能穿了,春衣都得换新的。”冯氏道:“福姐儿大了,也该打扮了,多做两件衣裳,钱我来出。”
徐氏看冯氏大方,对宋祺也上心,心里高兴,便笑道:“瞧您说的,我还缺这两个钱,已经量了尺寸,叫人去赶了。”宋老爷道:“也该给娘添两身新衣裳,我也就罢了,你也该添两身。”
徐氏笑道:“我早想到了,给祺儿找料子裁衣裳时找出两匹好料子,准备留给婆婆,只是那料子轻薄,我想着夏天做衣裳倒好,就没动,另外叫外头送了最新的料子来,还没来呢,到时候送过来请婆婆亲自挑,喜欢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