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万年后再被武藏丸拿到,如此周而复始……大千世界,有千千万万个桃夭夭和武藏丸,传剑的次序错开交叠,这才形成多把宇宙锋存在的奇象。”
麻姑道:“无论有多少宇宙锋存在,具备‘自性’的独一无二,只在你和武藏丸之间传递。”桃夭夭轻摇食指,淡黄色剑光微吐,若有所思的道:“现下我这宇宙锋,不再具有自性,也就不会失落了。”
麻姑俯视脚前的石砖,仿佛穿透重重厚幕,看到天命奇诡的玄机,缓慢讲道:“宇宙锋流转过程,曾经困惑我很久,直到目睹魔剑的异变,前后因果方得理清。”转对李凤歧道:“剑仙首徒,宇宙锋离世的那刻,还记得有什么异样么?”
李凤歧道:“记得,剑体金光万丈,发出‘打破天命,自作主人’的怪音。”
麻姑道:“那便是‘自性’的表现了,自称主人,凌驾于万物之上,这种特性是好是坏呢?人有自性方称为人,宇宙锋有了自性却是祸根。”放慢语调,缓沉的阐释:“宇宙锋由欲望结成,如果让欲望做主,人作欲望的附庸,入魔则无可避免。剑变魔剑,人变邪魔,致令世界陷入危机。”目视桃夭夭道:“早先我向你提过一问,是欲望控制人,还是人控制欲望,答案的不同,即是人与魔的区别,身为玄门师尊,这一点千万不能含糊。”桃夭夭默默点头。
说着,麻姑飘然离座,背着手来回踱步,道:“欲望,本无好坏之分。玄门逍遥之士,能做到随心所欲不违天理。相反魔道只知逞泄私欲,受欲望驱使而丧失自我,必将引祸自戕。数十万年以来,宇宙锋的持有者大多难得善终,便是纵欲泯性的原故。”
第一回大梦方醒论道玄6
桃夭夭道:“前辈之论甚为精辟。昆仑云笈道长也曾说过,宇宙锋无分正邪,仙家用之为仙剑,邪魔用之为魔剑。”略停一瞬,缓缓的道:“看来稳守自性是判别正邪的关健。”麻姑道:“请述其详。”
桃夭夭道沉思道:“刹梦国中翅鳞族宣称‘天地本无仁’,原本符合实情。《道德经》不也说么‘天地无仁,以万物为刍狗’。只是翅鳞族偏执于弱肉强食,才会妄图消灭人类罢了。想那数十百万年前,人类同百兽差别极微,原始本性清净自在,既无仁,也无‘不仁’。后因外力施加具有了‘自性’,利己利他之念暗生于心,‘仁道’方才兴起。而自性如果受欲望左右,又会污浊沦丧,化生出‘不仁’的邪道。”
麻姑接言道:“带给人‘自性’的外力,就是宇宙锋。”
李凤歧忽有所悟,恍然道:“天山仙宗要修到‘无我’状态,应是源于此故了!他们认为‘自性’是外加之物,有受污之危,想通过修仙还原人类最初的本性。”
此时桃夭夭深明玄理,仙家各派道旨也颇知根节,接着李凤歧的话头阐述:“岂止是天山如此,仙宗三派都以‘无私,无我’为要。否定自性存立的合理性,这是仙宗的共通之处,因宗旨差异,中间略有轻重之别。天山清除‘自性’最为彻底,蓬莱次之,昆仑又次之,故而昆仑常派仙使入世,拨转文武两种运数。与他们三派相比,我们玄门离人世近的多,如果强行除掉自性,势必乖离世道危害世人。所以玄门接受天命的安排,安享欲望带来的乐趣,却不受欲望摆布,保持自性存而不浊。世人称我们是天外逍遥之士,这‘逍遥’两字,恰是本派乐天知命的诀窍。”
李凤歧抚掌道:“精彩,精彩,讲论深妙绝伦,真是名副其实的峨嵋师尊了。自性从何而来,道门中悬而未决的疑谜,今日方得揭开谜底。”
所谓“自性”一词,常见于佛经,道典之中,类似近代所称的“自我意识”。不论多么愚笨的人,心里总有“我”的概念,这就叫做‘自性’。其发源若何,本质怎样,各家解释不一,却是每个人承自先祖的特性。幼儿常问父母“我是从哪来的?”父母往往笑谑“从河里捡来的”,“妈妈胳肢窝钻出来的。”殊不知此问意义重大,恰是人智萌发的证明。“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归于何处”人类所有的智慧,都以这三个关乎‘我’的问题为起始,一代代传继,求解。进而主动探索自身与外界,获得经验学识,创出各种神奇本领,人类和万物这才分道扬镳……然而遥思远古,是谁第一个想到那三个问题?又是何种力量诱使人们那样思考?
麻姑道:“欲望先于自性,万古如是,宇宙锋的轨迹证实了这条规律。作为欲望的结晶,宇宙锋承载‘自性’,一次次流转于异世,一次次激发人类开启心智,脱离原始初态。”
桃夭夭接言道:“无数次传送自性,又无数次失掉自性,宇宙锋轮回亿万斯度,只不过是上天点化人类的工具。所以每当觉醒的时候,宇宙锋就想‘打破天命,自作主人’,于是自性又产生了,又将传向下一个世界。如此因果接续,宇宙锋始终处于上天的掌运之下。”
麻姑点点头,道:“一切都在上天操运中,武藏丸的宇宙锋转给你,你的宇宙锋再转给武藏丸。因既是果,果也是因,因果循环往复,诸世的人类在这过程里依次演化,一切皆出自天意。”举手凭空画个圆圈。
李凤歧道:“因果互转互连,难怪太极图是圆形。任何事理穷究到底,想必都是圆环之形吧?”
麻姑道:“应该说,穷究任何事物法理的源头,皆可比拟成圆形,至于后况若何,除上天之外无人知晓。”指着桃夭夭道:“比如师尊现在仍身带宇宙锋,将来有何后果,实在无法预料。广而言之,人类身带欲望,有朝一日会不会受欲望操纵,走上毁己毁世的死路,这谁也说不清楚。”
桃夭夭道:“人类的结局,连神木宫主都推演不出。上天的意愿惟上天自知,我们只可顺着上天指示的道路,人(仁)道,一路走到尽头。”麻姑颔首:“信从天命,顺应自然,是乃玄门最高道旨。”
随后三人都不出声了,默坐冥思,感怀天道的深广玄微。一股清风吹过地宫,衣摆“沙沙”摩响。
过了许久,李凤歧叹道:“平生所闻法义,玄奇以此为最。我还有件事纳闷,尚请麻姑前辈开解。”麻姑道:“何事?”李凤歧道:“宇宙锋持有者多数惨死,原因是纵欲丧失自我。桃师尊挥剑自尽也是欲望失控的后果?我看不太象,他是想唤醒父母亲情,为此才毅然捐生,比那子虚天师所讲的仁义真实多了。”
桃夭夭道:“大哥过奖了,仁义什么的真没想过,一时头脑发热罢了。”李凤歧笑道:“别忙谦虚,我正要骂你行事没成算,一拍屁股死了倒轻省。丢下个哀痛欲绝的小雪师妹,差点害我抓破头皮。”桃夭夭垂首下顾,轻抚小雪秀发,心中怜爱歉疚横溢。
诸如妖皇抢夺肉身,诱引灵魂等冲突,当时只在内心深处激变,除桃夭夭外旁人莫知详实。麻姑道:“师尊自性坚真,笃守仁念,自尽之举绝非失智的狂行,据我看主因还是跟妖皇有关。”李凤歧道:“何以见得?”麻姑道:“子虚天师催逼之际,师尊言道‘我要变成妖皇’。那恶魔是无身古灵,数万年来谋求夺占一个躯体,借以行使邪欲,这因由恰同师尊的言辞吻合。”李凤歧道:“为何妖皇单单挑中师尊,别人的躯体不能用么?”
麻姑道:“师尊乃天性独立的真人,世俗成规不系于心,假如放纵欲念,牵绊定然最少。而且他秉守人性,不同于妖类兽类,正是用来满足欲望的最好‘人体’。坠入幽冥江自性不失,宇宙锋自动选他做主人,真人之证绝无先例,妖皇怎不以师尊为目标,夺其体而诱俘其魂。”
桃夭夭赞道:“前辈当真洞察巨细,言出精准。妖皇的身份恰是我第二个疑题,还望详加指点。”麻姑神色忽变严峻,朝向水屏凝立良久,缓声道:“连山,归藏,易经奥义畅晓,妖皇成因当可推知,我想先听师尊的看法。”
第一回大梦方醒论道玄7
桃夭夭道:“实不相瞒,这些天晚辈在深睡中潜思苦索,按易理推出几分端倪,只是……”微露踌躇之色。李凤歧道:“别卖关子了,妖皇究竟是什么怪物?”桃夭夭道:“宇宙锋落入异世,最先碰到的人类是谁,这一点无从查考。但妖皇必定持有过宇宙锋,并且是第一个持剑入魔的人类。”李凤歧眉毛微扬:“第一个入魔的人类?”
桃夭夭道:“易理推算甚繁,我不详述了。单从事理也可推想,仙魔两道修持的年头越长,法力越高强。妖皇号称魔道头号强者,成魔的时间自然最早。”李凤歧道:“他有灵无身,也是持有宇宙锋招致的恶果?”
桃夭夭摇手道:“不是,宇宙锋杀人毁形灭魂,妖皇显非死于剑下。宇宙锋与我合魂那会儿,他循杀欲潜入我心境,大有驾御宇宙锋的趋势。以欲御剑我曾多次施用,妖皇也知那种用法,身为剑主当可确认无疑了。”
麻姑道:“既已确认他的来历,还有我指点什么?”
桃夭夭道:“妖皇在我心里时宣称,很久之前他找到一个躯壳,使他具备了实形。刹梦国中衡虚仙丈竭力掩盖,抹掉元宗祖师写下的妖皇名字。联系两条线索,妖皇确然具有真身,衡虚仙丈抹去的,很可能是那真身的姓名。”麻姑道:“是又怎样?”
桃夭夭道:“我领会三易真义,再无欲念失控的危险。妖皇可没法夺取我的身躯了,这次进犯又暴露了太多行迹,今后势将遭到峨嵋派的追剿。我猜危急时他会启用那具躯体,以最强的形态顽抗。虽然他声称那躯壳几乎作废,但存亡关头必然采取这条决战之策。”一面详说,一面暗自奇怪,思量麻姑的态度怎会忽变冷淡。
李凤歧道:“抢先一步除掉那个真身,便可破解妖皇的战略。想法是不错,可为何向前辈求问?”桃夭夭道:“麻姑前辈资历最深,曾在唐代追随过元宗祖师。那时仙魔之战激烈,妖皇欲使魔力达到巅峰,必会附入真身作法。麻姑前辈可能亲眼目睹,若知其形貌名姓,还请从详赐示。查明妖皇真身,灭魔就简单了。”
麻姑身姿凝然,隔了许久方道:“我的确知道妖皇真身是谁,可我现在不能说破。”桃李二人对视一眼,均有讶异之色。麻姑接着道:“说破妖皇真身,峨嵋派立时将陷入大乱,师尊愿意看到那样的局面?”桃夭夭道:“怎会陷入大乱,这是怎么回事?”
麻姑转过身道:“卜筹门研修因果福祸之学,深知妄谈天机的危害,师尊就不要多问了。时机成熟,一切隐秘都将分晓。”神情转和,温言道:“依照天理,循序而进,灭魔绝无简单方便的捷径可走。峨嵋师尊分授九阳道法,统帅九阳弟子剪除四大魔王,到那个时候,妖皇必将连同他的真身一齐覆灭。”仰头轻叹道:“妖皇一灭,峨嵋派的使命也可结束了。”
李凤歧道:“授道九阳统帅弟子,是不是太过麻烦?现下师尊万法皆通,所会何止玄门九阳,各派术法想炼就能炼成。真武阵的威力集于一身,他一个人就能除尽魔王,灭掉妖皇,哪还用的着我们这些人出手。”
麻姑摇头道:“师尊虽知万法之秘,却不能想炼就炼,修炼到高级更须万分谨慎。”李凤歧道:“却是为何?”
麻姑反问:“论法力之强,谁能与元宗祖师相比?祖师创出九门道法,他本人是炼全了的。后世弟子成百上千,怎无一人兼修两门以上?此中道理你可知晓?”李凤歧嘴唇张了一张,想提玉银童的名号,又想其人虽是兼修七门,十九走了歪门邪路,不足以引为例证。
桃夭夭道:“前辈此问,恰巧是晚辈第三个疑题。九阳道法威力巨大,一人炼全足可消灭魔道,为什么祖师故意设限,不让弟子们兼修?”李凤歧奇道:“祖师故意设限?”
桃夭夭转向他道:“大哥还记得么,入门的新弟子,真武阵的新手,分别要修炼什么功法?”李凤歧道:“新弟子先学步罡斗,元罡五雷步,演习真武阵是从丹阳九转炼起。”
桃夭夭道:“元罡五雷与丹阳九转,正是祖师爷给后代弟子设下的限制。在深睡期间,我仔细梳理过本派法义,发现元罡,丹阳两法虽合三易正道,却是九种真气融通的障碍。九阳法理创制的极巧,若要修炼任何一门,都须以元罡五雷为基础,绝不能跳过这一环,炼出某种真气后便即定型,再炼别的真气就会走火入魔,元罡五雷可看作隔离九阳的机关。”
说到此停了片刻,接着道:“与此相反,真武阵集合九阳之力,又须各门整合如一。九阳弟子的真气时常要传通,届时就轮到丹阳九转起作用了。此法虽暂时通融真气,仿佛一道道连起的桥梁。但撤掉阵法即行解除,并将各门弟子体内的异种真气抽离干净,不存半点残余。”加重语气道:“总而言之,不让弟子兼修法术,可说是元宗祖师创立九阳的初衷。”
李凤歧悟性极佳,早年和师兄师弟们循规蹈矩,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