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细算来,到草原已有月余,时值十一月,天气渐渐转凉,也不知何时能够回京,我居然怀念起府中的小院、秋千了……
天还未亮便再也睡不着了,披衣坐起,胤禛就在我身侧,他睡得很熟,表情安静,嘴角微微向上勾起,只是眉头还是微皱着的,伸出手有种想为他抚平的冲动,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了回来。披了斗篷,蹑手蹑脚地走出帐篷,夜如同一片淡紫色的花瓣,慢慢消融于一片白色的微光中,天蒙蒙亮了,深邃的天空中还挂着几颗星星,四处笼罩在柔和与恬静的薄明中。斜吹的风,将斗篷下摆吹起又吹落,草地上挂着晶莹的露水,闻着清草与泥土混合的香味,便觉心旷神怡,若是再能与他一块看那草原日出该有多好……
我拢了拢斗篷继续前行,不成想又来到了敖包近前,上次本想走近看看却被胤禩拦了下来,周围未见他人踪影,我便大着胆子进前观察。据说祭敖包仪式一般都定在每年的五月十三,这一天当地的牧民要将各种供品摆放在敖包前的神圣台上供奉,然后由喇嘛们焚香、诵经等,众人则在喇嘛们的诵经声中向敖包跪拜作揖,祷告神灵。然后许下心愿,从左向右,围着敖包顺时针转三圈,最后将事先带来的石头扔在敖包上。这样许下的愿望就能实现,而且扔的石头越大,能实现的愿望就越多。我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也准备效仿一下,刚想扔时却就被一只大手抓住了,我一惊,慌忙回头,是胤禛!
“天还未亮,一个奴婢也不带,脚没好利索就跑了这么远!这敖包又岂是你一个女人能来的地方?”他面有不悦地说道。
“奴婢……”
他从我手中取下石头,扔在一边,拉着我往回走。
这时东方出现了一抹胭红,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朝霞。三五只不知名的鸟儿唱着悦耳的晨歌,打破了这片沉寂。我驻足指着那轮红日喊道“爷!快看,太阳出来了!”。举目望去,一轮红日从草原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好大好圆!给草原洒下了一层金辉。清草由暗绿色变为发光的翠绿色!点点滴滴、色彩斑斓的野花,也顶着露珠儿开放了;远处的蒙古包上炊烟袅袅,早起的牧民唱着粗犷豪放的牧歌,又赶着牛羊们出发了。
我挣脱胤禛的大手,呼吸着混合着草香和花香的清新空气,脑中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果能一辈子生活在这草原之上,也是一件幸事!”我轻声说道。
“又开始说混话了,好了!我们回去了,一会儿让外人见到你这副容颜,就不知是幸或是不幸了!”他上前拉着我的手继续往前走。
我吐了吐舌头,出来时天还未亮,未梳洗打扮,现在这个样子确实是无法见人,只是胤禛拉着我走得急些,触到了脚伤,我一咧嘴,赶忙俯身去揉脚腕。
“忘记了你的脚伤!”他轻拍脑门,关切地问道“怎么样,是不是疼得很!”
我摇了摇头,“还好!”
他一把将我抱起,“爷,这样不成体统!”我挣扎着叫道。
“你跑都跑了出来,还怕不成休统!”头上传来他的轻笑声,我轻轻将头倚在了他的胸前。
回到帐内胤禛便将陈太医请了来,太医看过直说恢复的不错,用不了多日便可完全康复,又说今天只是走的有些远了,所以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让我走路能够循序渐进,不要一气呵成,我点头称是。
坐在软榻上揉着脚踝,听着胤禛地训教,“听到太医怎么说了吗?”
“奴婢听清楚。”
“下次不许再跑到那么远地地方了!”
“是”
胤禛走后,腊梅便独自偷乐,“奴婢听说一物降一物,格格便是那能降住贝勒爷的人!”
“尽说混话,当心让爷听到扒了你的皮!”我嗔道。
“爷才不会呢,奴婢伺候德妃娘娘那么长时间了,经常能见到贝勒爷带着女眷给娘娘请安,也未见爷对哪位如此的上心,格格您可是第一人啊!”她笑着,接着说,“格格出帐,爷醒了连早膳都未用便急着寻格格去了,这旁人眼中可是看得真切啊……”
“好了”我打断了腊梅的说话,心中与胤禛隔着的那堵墙正自慢慢的瓦解,自己的坚守也越发的力不从心了。“陪我去额娘那儿请安了,好长时间都没过去了!”
“是”
到德妃帐中刚巧她午睡已醒,斜倚在贵妃椅上,自有那么种说不出来的味道,像什么呢,想了半天,对,像极了葡萄美酒,越陈越是佳酿!德妃便是那时光雕刻出的美人,芳香四溢,怪不得虽已年近四旬,康熙爷仍对她恩宠有佳!
给德妃请完安后,德妃便让我坐在她的身边,关切地问着,“脚还疼吗?”
我笑着摇头,“已经好了,额娘若是不信,我跑几圈让您看看。”
“傻孩子!”德妃点了下我的额头,“公主没在难为你吧?”
“没有,我同公主合好了,现在跟姐妹一样呢”我笑着说。
“嗯!好,那件事儿,皇上已经压下了,放心吧!”德妃拍着我的手说道。
又同德妃说了些家常,便听帐外尖细地嗓音喊到,“皇上驾到!”
心中暗道,康熙!康熙啊,千古一帝!终于可以近距离的看到他了。
我同德妃连忙跪地请安,只见一抹明黄进帐,想要抬头,终是不敢。“都平身吧!”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威严,一双黄靴从眼前的羊毛地毯上踩过。
我扶着德妃站起,这时康熙已坐到德妃的榻上,德妃坐在他下首的椅子上,我则站在德妃身后,眼观鼻,鼻观口,大气不敢出一声。
康熙同德妃说着闲话,过了一会儿问道“爱妃,你这身后站着的是谁?朕为何从末见过?”
“皇上,这是老四府上新进的格格,闺名怀袖。”
我连忙跪地请安,“奴婢钮祜禄·怀袖,恭请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钮祜禄家的,凌柱可是你阿玛?”康熙问道。
“是奴婢的阿玛。”
“这就对了!”康熙接着说,“你曾祖额亦都是我满清第一巴图鲁,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你祖父遏必隆也是朕幼时四大辅臣之一。你也算得上是名门之后,将门虎女了!”
我大惊,没想到自己居然还有这等显赫的家世,只是为何到了阿玛这一辈就萧条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富不过三代!
“皇上,”德妃笑着接过话,“将门虎女四个字,这孩子可是担得起的,第一日到草原,您是没看到,就敢同草原公主比酒呢!”
“哈哈!”康熙笑着说,“居然有这种事!果真是将门虎女!也对得起你祖上了,平身,别跪着了!”
“谢皇上。”我站起身。帐中的气氛欢愉了不少,我偷眼观看康熙,只见他身材中等,体态略瘦,目光矍铄,不怒自威,浑身散发出的王者气势让人不敢仰望。
“昨日蒙古王爷进的东珠簪子赏于四府格格。”康熙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奴婢谢皇上赏赐。”我连忙跪地谢恩。
康熙又同德妃说了会儿话便起身站起,“你们娘俩儿好好说些体已话,朕改日在过来!”
“恭送皇上。”赶快又接着跪下,心想,也应该学学小燕子弄个跪得容易,不然这总跪来跪去的膝盖定是吃不消的。
谁知康熙走了几步回头说道,“过几日宴请蒙古王爷,让老四带着这丫头一块去!”
“臣妾记下了。”
康熙走后,德妃将我拉起一同坐到榻上,拍着我的手说道,“额娘说你是有福之人吧,那东珠簪子是个稀罕物件,随行的这些嫡福晋们,皇上哪个都没赏,单单给了你,可见皇上对你也是喜欢的!好孩子,慢慢来!早晚能升上侧福晋的!”
第三十二章
从德妃帐中出来已是傍晚时分,夕阳燃烧的余辉把本来湛蓝的天空染成了一片金色,延着小路往回走去,前面依稀的身影笼罩在金色的余辉中,我将手搭在额前仔细地看着,是胤禛。不一刻,他已来到我的面前“爷是去给额娘请安吗?”
“出来走走,顺便接你回去”答非所问,说完便拉起我的手,“难得今日闲些,陪我走走。”
“是”
沉默着,没有目的地被他领着前行,终到一处绿草丰盛的地方,席地而坐,看着那轮落日,云层将夕阳裹得严严实实,此刻的太阳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慢慢的地、一点点地往下坠着,先前明亮的薄雾清纱已然不见,只剩下一大片的彤云,在尽情地燃成金色,再烧红了那片云朵后,便消失在地平线下,草原一下子陷入了浅黛之中,再扭头向东望去,月牙儿已挂上了半空!短短的时间,日月便已完成了一个交接,多么神奇的现象!
当我还在惊骇之时,便被胤禛拉了起来,“好了,回了!”
跟着胤禛往营帐走去,此次的蒙古之行,日出和日落均已看到也不枉此行了。
远处传来急急地脚步声并伴着女子的轻呼声,“爷,慢点儿,等等我!”好象是八福晋的声音。
“你跟来做什么,我想一个人静静!”是胤禩,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爷,日落了,草原温差大,您当心着了凉,我给您拿了件衣裳!”八福晋的言语中有着淡淡的祈求。
“既知凉,出来还穿的这么单薄,当心受了寒,走了,一起回去!”
胤禛抓着我的手微微紧了些,本想等胤禩同八福晋离开后,再接着前行,没想到他却轻咳一声,走了过去。
胤禩同八福晋先是一愣,驻足不前,胤禛将我拉到他们面前,相对无语,胤禩不似往日,灼热地目光徘徊在我的脸上,我忙别过脸去,假装没有看到,他的眼睛从我的脸上移到了胤禛牵着我的手上,见他神色微变,我急忙要将手抽出,不想却被胤禛攥得更紧了,我微微蹙了下眉。“四哥也是同四嫂出来观日落吧!”八福晋的话语打破了暗涌的气氛。
“今日得闲,带怀袖出来走走,不打扰八弟和弟妹的雅兴了!”说完便揽着我的腰离去。
“四哥慢走。”
走出几步,仍能感觉那道灼热目光紧紧地追随。哎,他这又是何苦?
跟着胤禛回到帐中,腊梅已将晚膳备好,默默地伺候他净面、净手,落坐,却不想动筷,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吃。
他似乎今天心情颇好,吃得也是畅快。他突然抬头,吓了我一跳,“怎么不吃?”
“奴婢下午在额娘那用过了些点心,还不饿!”
“是不饿呢,还是心情不好吃不下去?”他的话语说得不紧不忙。
每次都是这样,他总能一针见血地点出我心里的痛,我扭过头,不与他的目光接触,落在了书桌上的烛火,看着它忽明忽暗的闪着。
晚膳过后,他依旧坐在灯下看书,受他的感染我也看起了纳兰诗集,“格格可在啊?”帐外传来了尖细的嗓音。
“公公吉祥,我家格格在帐内看书,您容奴婢去通报。”
“嗯,不用传啦,这是皇上赏给格格的,你带进去,杂家就先走了!”
“公公慢走。”
皇上赏我的,应该是那支东珠簪子了。
胤禛放下书疑惑地看着我,我连忙解释道,“今天去给额娘请安时遇到了皇上,皇上高兴便赏给了奴婢一支东珠簪子!”
“哦。”
“格格”腊梅在帐外轻叫。
“进来吧”只见她小心地捧着一只锦盒走进来,“这是皇上身边的公公送来的。”
我接过锦盒,打开,一支东珠簪子静静地躺在里面,满族妇人喜带簪子,这支簪头和针梃似是一块通体的羊脂白玉打磨制成,玲珑剔透没有一丝瑕疵,泛着淡淡的光晕,簪头是蝴蝶状嵌了一颗东珠,珠圆玉润,映得眼前明亮异常,我盒上盖子,交给腊梅叮嘱她妥善保管。
对这种奢华的首饰我从来就没有多喜欢过,让腊梅收好后接着看诗集。
帐中的气氛恢复了往常,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各自的书。
良久,胤禛开口说道,“过几日便是你生辰了。”
“生辰?我的?”
“怎么如此糊涂,自己的生辰都不记得了!”
“哦,奴婢一时记不起来了!”我略显尴尬地说道。
“这月二十五便日你的生辰,本想在府上为你庆贺,不成想出了塞,料想也赶不回去了,上次让宝明回京取药时便把礼物一并捎了回来。放在小桌上,你自己看看喜欢不?”
心中没来由的一暖,给我的生辰礼物,十一月二十五日是我的生辰!穿越至今我都不知,而他却清楚地记得,并备好了礼物。
桌上放着一只小巧的金色盒子,我轻轻地打开,那是一枝南海珊瑚制成的万字同心簪,是非常少见的殷红色,雕工极好,簪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