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耸芏颍⒓醋萆砉ソ馕В品绲酱Γ晒疟薏慌遥彼苹⑷胙蛉阂话恪�
忽必烈亲临城下督战抗敌,见这汉子如此英勇,不由得呆了半晌,叹道:“天下勇士,更有谁及得上此人?”
杨过立在忽必烈身侧,朗声道:“王爷知道此人是谁么?”
忽必烈心中一动,问道:“难道……这便是郭靖?”
杨过冷笑道:“不错!”
此时城头上数百名蒙古勇士顷刻之间尽皆战死,郭靖立于城头,神威凛然,向城下喝道:“蒙古主帅听着:大宋与蒙古昔年同心结盟,合力灭金,你蒙古何以来犯我疆界,害我百姓?大宋百姓人数多你蒙古数十倍,若不急速退兵,我大宋义兵四集,管教你这十多万蒙古军死无葬身之地!”他这几句蒙古话说的中气充沛,虽然城墙甚高,两军距离又远,但数万蒙古兵却俱听得清楚,不由相顾失色,军心大沮。
忽必烈见襄阳城墙坚固,守备严密,实在无隙可乘,城下蒙古兵士已积尸千余,无一不是军中身经百战的精锐,他知道今日再拼力攻城,恐怕也是徒遭损折,决然讨不来好去,是以虽然心中不忿,也只得暂时按捺下来,传令退兵。
左右两名护卫见忽必烈面色阴郁,对视一眼,齐声道:“小人愿为四王子分忧,折一折南蛮的锐气。”言罢翻身上马,驰到城下,拉动铁弓,两枝狼牙雕翎急向郭靖射去。他二人骑术既精,箭法又准,正是马奔如风,箭去如电。城上城下刚发得一声喊,飞箭已及郭靖胸口小腹。眼见他无法闪避,却见郭靖双手向内一拢,两手各已抓着一枝羽箭,举手一扬,向下掷出。两人尚未回马转身,突然箭到,透胸而过,立时倒撞下马。城头宋军喝采如雷,擂起战鼓助威。
忽必烈更加闷闷不乐,领军北退,大军行出数里,安营扎寨下来,便召众人齐集商议。
待众人落座,忽必烈先问道:“襄阳城防守严密,要混入城去,可是大大的难题。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金轮法王等人面面相觑,他们几人面生异相,一望即知非中土之士,要神不知鬼不觉混入城中刺杀郭靖,当真极其困难,他们又定然不肯互相配合,故此谁也不愿托大开口。
杨过瞧得心中发笑,当下起身说道:“王爷请勿烦恼,小人愿进城去取郭靖性命。”
忽必烈一愣,道:“杨兄弟万万不可冒进。那郭靖智勇兼全,果然名不虚传,今日一见,小王更觉此事棘手之极。”
杨过道:“王爷不必担心,常言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人幼时曾在郭靖家中过了数年,又曾为他出力,他对我们几人决无防备之心。”
忽必烈大喜,只是突然又想到一事,忙道:“适才攻城之时,你站在我身旁,只怕他在城头已然瞧见。”
杨过心中早有计较,道:“小人已有防备,攻城之时,我们三人均以大帽遮颜,皮裘围颈,他定认不出来。”
忽必烈微一沉吟,知道除此之外也并无别策,便道:“既是如此,盼你们立此大功,我许下封赏之约,决不会食言。”
杨过随口应承,走到张无忌和小龙女面前,要与他二人一起辞出,忽见张无忌对他连比眼色。他心下一动,回头看时,只见金轮法王、潇湘子、尹克西诸人面上有异,一想之下便即了然,忙转向忽必烈道:“王爷,小人尚有一事需得禀明,小人此次去刺郭靖,是为报私仇,兼之要以他的首级去换救命丹药,如能托王爷之福,大事得成,蒙古第一勇士的封号万万不敢领受。”
忽必烈奇道:“这是为何?”
杨过 一笑,道:“小人武功远不及在座诸位,如何敢称第一勇士?王爷须得应允此事,小人方敢动身。”
忽必烈见他言辞诚恳,不像假意推脱,又见旁人神情,已将他心意猜到了七八分,说道:“那人各有志,小王我也不好勉强。祝三位马到功成,杨兄弟大仇得报!”金轮法王等听他如此说,方松了一口气,心中顿感欣慰。
杨过与张无忌、小龙女也不再耽搁,上马离开蒙古大营,途中换回汉人衣衫,天色向晚之时,才到襄阳城下。三人见城头火把熊熊,一队队兵卒往来巡逻,甚是有素。
杨过当先叫道:“在下杨过,求见郭靖郭大爷,还请帮忙回禀一声。”
城上守将听见呼声,向下看时,只见是三个少年男女,忙向郭靖禀报,过了片刻,两个少年匆匆走上城头,向下一张,一人叫道:“杨大哥,无忌兄弟,是你们吗?”
杨过和张无忌均认出了这是二武两兄弟,张无忌便道:“武大哥、武二哥,我们听闻襄阳战事紧急,来找郭伯伯,相助守城。”
张无忌这句话听来甚是真诚,杨过忍不住扭头看他一眼,虽然知道非如此说不可,心中仍觉得大是别扭。
武修文笑道:“那可真太好啦,快请进来!”立刻命兵卒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引他们入城。
三人与二武同行,来到一处大屋之前。郭靖一早等在门边,见了杨过几人,欢喜之色遮掩不住,立时抢出门来,他先向小龙女一揖为礼,左手右手分别拉住了杨过和张无忌,笑道:“鞑子攻城正急,过儿、无忌,你们此时到来,可真是大大帮上了这满城的百姓啊。”
原来他念小龙女是二人师父,故施以平辈之礼,客客气气让进屋去。对待杨过和张无忌两人却是大为亲密。
杨过左手被他握住,心中想到此人对自己有杀父之仇,居然还能这般惺惺作态,当真伪善至极,恨不得拔出剑来立时刺死了他,但忌惮他武功,不敢贸然动手,脸上露出笑容,说道:“郭伯伯别来无恙么。”
张无忌怎看不出他是强作欢颜,之前与蒙古大军共行数日,沿途十室九空,遍地尸骨,他心中对蒙古人更是憎恨,但顾忌杨过,也不能做什么出格的举动,只盼能快快离开才好。但此时来到了襄阳城中,面对郭靖,想到杨过对他满腔仇恨,只欲至他于死地——可他从小听了许多故事,对郭靖、黄蓉夫妇满心仰慕,正因如此,心中才更感煎熬,勉强笑了一笑,随着郭靖来到厅内。
杨过左右张望,不见黄蓉,便问道:“郭伯母呢?”
郭靖笑道:“你郭伯母即将临盆,这几天身子不适,日后再见罢。”
张无忌听见黄蓉不在,反而松了一口气。杨过虽有些失望,但随即想到:黄蓉心机奇巧,我还担心骗不了她,现在她抱恙在身,只有郭靖一人,那可真是天助我也了。
他心下正暗暗高兴,此时门帘一动,一位青年入内,向郭靖道:“郭大侠,吕大帅请您赴宴,庆贺今日大胜蒙古大军。”
郭靖笑道:“请去回禀大帅,多谢赐宴,只是我今日有客光临,不能奉陪了。”
那青年听他此言,便来打量杨过他们三人,想看看究竟是何等样人物,竟然让郭靖如此看重。他一看之下,大是惊喜,走上前来叫道:“杨兄弟、张兄弟!是你们!你们怎么来了这里?”
杨过和张无忌定睛一看,这青年果真是一位故人——就是数月前与他俩共同迎战李莫愁的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的次子,耶律齐!
张无忌心念电转,张口便道:“你……你是……”他话说了个开头,被杨过扯了一下,又见他对自己微微摇头,心中一动,想到日前所见,此人胸襟磊落,不像歹人,但他是蒙古贵族之子,为何这时候却出现在襄阳城内?
耶律齐见他二人面上神色连变几变,却是住口不言,心中已知他们是不知自己境遇,却想帮自己遮掩,苦笑一声,说道:“二位不必有所顾虑。先君楚材公被蒙古皇后下毒害死,先兄耶律晋为当今蒙古皇帝所杀,只得小可一人逃得性命,于路上巧遇郭大侠一行,便随他至此。我现与那蒙古暴君,实有不共戴天之仇。”
郭靖见他说到后来,面上尽是愤恨之色,他不愿他再勾起仇恨,便微微一笑,说道:“晚间我们便设家宴为他们三人接风洗尘,耶律兄弟,你既与过儿和无忌有旧,就一起来吧。芙儿最喜欢听你说江湖故事,见你来了,定是欢喜。”
☆、'8…4'
当晚郭靖在内堂自设家常酒宴,为杨过、张无忌、小龙女三人接风。鲁有脚、武氏兄弟、郭芙、耶律齐相陪。
席间郭芙神不守舍,双眉微颦,似有满腹心事,郭靖责道:“芙儿,先前你被金轮法王所擒,若不是过儿和无忌拼死相救,你险些连你妈妈也连累的身遭大难,怎么也不好好谢过?”
郭芙听父亲所言,便站起身来向杨过和张无忌行了一礼,说道:“多谢杨大哥、无忌哥哥相救。”
杨过淡淡一笑,道:“大家自己人,有什么好谢?”
张无忌看郭芙坐回位置,一言不发,只觉她似乎确是有哪里不妥,正想不通,眼光偶尔瞄到二武,却见他们两人也是一直避开她的目光。耶律齐偶尔同杨过和自己说上几句,多数时候却是怔怔的发呆。杨过心中有事。小龙女更是一向看不出悲喜。这餐饭吃的甚是安静,只除了鲁有脚拉着郭靖兴高采烈的大谈日间大胜蒙古军之事,滔滔不绝。
好容易挨到散席,已是初更时刻。郭芙邀小龙女一起安寝,郭靖原本想安排杨过与张无忌同住一室,但忽然又变了主意,拉了两人一起回房。
小龙女入内时向杨过望了一眼,嘱他务必万分小心。杨过自然会意,两人换过一个眼神,便各自离座。
郭靖牵着杨过和张无忌回到自己卧室,一路上赞他二人力敌金轮法王,在乱石阵中救了黄蓉、郭芙和武氏兄弟,随后又问他俩别来的经历,杨过抢先回答,他怕自己言多有失,所以遇见程英、陆无双、黄药师、傻姑等诸多情况只字不提,只道他二人在荒谷中养好伤,又恰巧遇见小龙女,得知襄阳危殆,便赶来救援。
郭靖听得欣慰,一边解衣就寝,一边向二人道:“过儿、无忌,你们想的不错,眼前强虏压境,大宋天下危如累卵。襄阳城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万百姓便尽为蒙古人的奴隶了。我亲眼见过蒙古人残杀异族的惨状,唉,那真是令人血为之沸。”
张无忌听他所言,想到自己沿路所见,心中只觉得满腔愤怒。杨过听的也是心中一动。
郭靖见他二人面上都是愤愤之色,微微一笑,又道:“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然我才力有限,不能为民解困,实在愧当‘大侠’两字。你们两个聪明智慧当过我十倍,将来成就远胜于我。郭伯伯只盼你们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能名扬天下,成为真正的大侠。”
他这几句话说得诚挚恳切,不禁张无忌,连杨过也听的动容。他见郭靖眉宇间神色坦荡,虽知他于自己有杀父大仇,也不禁心生敬意,答道:“郭伯伯,你死之后,我定会记住你今晚这番话。”
张无忌听的心惊,不免又看杨过几眼,杨过却并不看他。他心中已知道杨过今晚就要行刺郭靖——一时间乱纷纷转过许多念头,虽然打定主意要护郭靖,可此时情况特殊,稍不注意杨过便会暴露,一旦知道他是为行刺郭靖黄蓉二人而来,那他定有生命危险。正自拿不定主意,郭靖伸出双手在两人头顶各抚了一抚,笑道:“是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国家亡了,郭伯伯当是性命难保。时候不早,咱们就快睡罢,我听闻忽必烈善于用兵,今日退去,不久定然又来,近几日将有场大战,咱们养足精神,轰轰烈烈的干他一场!”
张无忌听他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心中便像一道闪电劈下,暗道:张无忌啊张无忌,你这般优柔寡断,当真糊涂,忘了自己来是为了什么?郭伯伯郭伯母若真被杨过刺死,这襄阳的一城百姓如何自处?若他们落在蒙古鞑子手中,哪里还能留得性命?杨过若暴露身份,就算他埋怨我,我也当拼死护他。我定不能让他当真刺死郭伯伯。
他心中做了计较,便和杨过一同解衣上榻,要睡在他俩中间,将二人隔开。杨过眉头一皱,正要说话,郭靖本来就是不想他二人独处,才安排他们与自己一起,便将他推到榻里面的位置,说道:“好了,睡罢。”
杨过见他主动将张无忌推开,只觉得大喜,当即迅速在他另一侧躺下,暗自将从绝情谷带出的那柄匕首藏在贴肉之处,心想:待你睡熟之后,我就这么给你一刀,你武功再强,又怎么能躲的开?
郭靖可不知道杨过想在今夜取自己性命,他日间连场恶战,大耗心力,着枕即便熟睡,过不片刻,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