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车队仍然还有一半的人马按兵不动,狐狸老大就知道对方是在防备他们这些埋伏的人呢。
心里暗骂了一声,这次看来是碰上高人了。“还能怎么办,叫兄弟们杀过去,但是以骚扰为主,造成混乱让前面的弟兄能撤下来!”
这次强袭显然是失败到家了,但狐狸老大还是要把兄弟们给拉回来。
看着后面埋伏的强盗也杀出来,晏平瞥了一眼,大大的打了个哈欠,“行了,该出来的都出来了。清儿,这里就交给你了,为师要回去补个觉。”
显然晏平根本没把这些强盗放到心上,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进了马车。
贾清苦笑了下,还是把甘宁叫了过来询问下。
“子奇呀,根据我的观察,后一伙强盗他们看上去凶悍,但大多是一触即退,显然目的不在杀敌。估计他们的头领萌生撤退的心思,大局已定。”甘宁以前好歹也是带领锦帆贼纵横各郡的人物,眼睛一扫便把情势看的清清楚楚。
“恩,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贾清的判断和甘宁一样,心中有了底气,反正他们也不是朝廷的军队,犯不着和那些强盗死扛。
双方既然都不打算拼个你死我活,自然没过多久,强盗们便退了出去。
百姓那边自不必去说,车队里面也出现了些伤亡。晏平要当甩手掌柜,自然这些善后处理全部都压在了贾清的身上。
“来,小哥,到这边来包扎下。”张松负责救治伤员,对那个白衣少年他也印象极佳,倒是为少年准备了不少上好的伤药。
管亥武艺高强,仗着一口“象鼻刀”在强盗中如入无人之境,倒是没受什么伤。
有管亥的关照,少年虽然一身白衣被染成了血衣,看着吓人,不过大多都是强盗身上的血液,而他自己不过是受了些轻微的皮外伤罢了。
晏府当中,倒是不缺管事的人。贾清在老管家的辅导下,很快就拟定了个章程出来,至于具体的方案,那自然是有下面的管事来处理的。
忙好了手边的事情,贾清才有功夫去张松那边。
白衣少年涂好了伤药,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新衣服,而那件血衣他也没有丢弃,仍然被他放在一边。
贾清打量少年,就见他面如冠玉,星目朱唇,俊朗的面孔上有着一股英武,稚气中还夹杂着些许粗犷,更可贵的是还透着一股清雅高洁的气质。
少年也偷眼打量贾清,刚才贾清救助众人,给他的印象极好。现在近距离的观察,更能看出贾清性子温和,气质出众,虽然也好奇他脸上的瘢痕,不过少年却什么也没说。
“这位小哥,你叫什么名字呀?是什么地方的人呢?”张松笑眯眯的问少年。
“我是常山真定人,姓赵,自幼父母双亡,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名兄长,所以村里的人都喊我赵二。”少年虽然面色淡然,但眼眸中却带着一缕淡淡的忧伤。
古人中起名,不少都是按照家中排行,比如大、二、三、四这样的。有些则是按照伯、仲、叔、季这样排下来的,连汉高祖刘邦原名都是刘季。
张松也没想到这少年竟然是个孤儿,心下颇有些难受,至于他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在外漂泊,好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呀!“这样啊,赵家小哥,你要是不嫌弃我学识浅薄的话,不如让松来为你取个名字吧?”
少年仍然还是孩子心性,显然也想有个好听的名字,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给人起名那显然是件大事,张松本来就是个仔细的人,现在为了想个好名字更是摸着下巴绕来绕去。
张松手指不断掐算着,同时嘴里面也念念有词。贾清凝神听了一会,张松正在背诵诸子典籍,想必是想从典籍里面找出个好名字。
张松眉头越皱越紧,一抬头看见天上的云彩,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当日刚到洛阳时天上浮现的那条云龙了。
“有了,我送你一个名‘云’,还有表字‘子龙’,如何?”张松笑着问少年。
“《易经》中,‘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赵云、赵子龙,不错,这个名字和表字起的很不错呀!”贾清也没细想,话刚出口就愣住了,什么,面前的这个少年就是赵云?而且竟然还是张松为他起的名!
那个少年嘴里面默默的念诵了几遍“赵云、赵子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很满意。
贾清再上上下下的看了少年几眼,觉得头有点晕,“我好像听见老师叫我了,我这就过去啊。”
对于面前这名活生生的赵云本尊,贾清还没想好和他怎么相处,只能说了个拙劣的理由,逃一般的回了马车。
之后的一段时间,贾清都有些心绪不宁,晏平只当他是被之前那伙强盗惊到了,倒也没太关注。
“什么,你们准备带着赵云和我们一起走?”本来贾清以为翻过大山,赵云也就要离开了。谁知道张松、管亥以及甘宁都很看好小赵云,再加上赵云又是个孤儿,正四处流浪,便想带着他一起走。
“这样恐怕不好吧,还是请示下老师吧。”贾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太敢和赵云相处,也许是因为对《三国演义》里面的那个赵云太过喜爱了吧。骤然间遇见了现实中的赵云,贾清还有点无法接受,也许他怕的是发现现实中的赵云没有他想的那样完美吧。
张松他们带着小赵云去找晏平,给老人恭恭敬敬的行礼磕头。
赵云的衣服已经换回了他原来的那一套白衣,而这套衣服早已经洗得有些褪色了。
貌似是因为张松给他起了名字的原因,小赵云看上去精神了很多,甚至就连面对晏平,一举一动中都流露出了些许自信。
“这样啊,想跟着我们?”晏平看着面前的少年,语调缓慢,“也不是不行,不过张松呀,你可要负责照顾好他呀。”
晏平的同意让众人都欣喜不已,唯一的例外恐怕就是贾清了。
颍川书院在颍川城外倚山而建,书院坐落在城郊。本来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当年以荀家为首的几大家族,为方便自家子弟能更好的学习,在原来各家私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为学堂。
这颍川书院的学风很好,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因此书院中除了各世家子弟以外,也还有很多的寒门子弟。
颍川靠近都城洛阳,因此不光有各家的名流,就连各地的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来此常常讲学,这真是颖川多名士,往来无白衣。
经过多年的发展,颍川书院名扬天下,学子们都以就读颍川书院而自豪。
晏平为人诙谐,可自从进了颍川郡以后,这脸就一直耷拉着,就跟谁欠了他几万两黄金似的。
在晏平的催促下,众人也不休息,直接奔赴城郊的颍川书院。
而令贾清意外的是,这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晏平抬眼看了下木匾,贾清就在旁边,清楚的听见老师冷冷的哼了下。
颍川书院也得了消息,院长荀爽带着一些学子迎在门口。
晏平很是关切的问候了荀爽几句话,一转头,仿佛才发现边上站着的那人一样,“呦,这不是许子将么?你是什么时候来的,真巧啊。”
贾清低下了头,晏平一路上是掐着时间赶到颍川书院的,想必他老人家是得了消息,早有预谋的。亏他还能一脸毫不知情的样子,真不愧是他贾清的老师呀!
许子将心里也明白晏平出现在这里绝不是巧合,但他不能有任何的表示,“哦,太傅说的是,确实够巧的,劭也是上午才到。”
“诸位车马劳顿,还请到书院里面歇息。”荀爽脸上带笑,将众人迎了进去。
但他心里明白,恐怕这次晏平到来,当真是来者不善呀!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既然是养成么,自然要连少年的名字也一并起了才是~~~
好了好了,赵云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嘎嘎嘎嘎~~~
颍川书院到了,郭嘉郭奉孝还很远么?
话说其实郭嘉现在才十岁,不过么,我的小说我做主!把他年龄调大些就是了~~~
33
33、各家纷争 。。。
荀爽的父亲荀淑,是大儒荀子的第十一世孙,品行高洁,博学而不好章句,为人耿直方正,有“神君”之称,与同朝同颍川郡人的钟皓、韩韶、陈寔等皆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荀淑不愿为官,不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且还喜欢用对策讥刺权贵,因此在士族中名声很大。
而他为人清高,很瞧不惯那些圆滑的官员。那时候晏平已经身居高位,不同于荀淑的无为避世,晏平在治国方面显得不是很强硬,面对宦官和外戚的步步紧逼,为了保存士族的力量,也会时不时的退让、妥协。虽然双方都有拳拳报国之心,但生性耿直的荀淑自然无法接受晏平的执政方针,不止一次的对晏平进行公开的讽刺,言语中极不客气。
晏平个子矮小,自然在尊严操守方面极为敏感,难能受得了荀淑这样的冷嘲热讽。不过晏平也知道荀淑也是忠于朝廷的人物,倒还没下作到借用朝廷的力量来打压荀淑,但是由此引发的二人在学术上的纷争,那可就是宇内皆知了。
自从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的势力极大的发展,把其余各家学派给活活的压制住了。
那些儒生们满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仗着国家的支持,更是不把其余各家放在眼里。
荀淑身为大儒荀子的后代子孙,在儒家里面那也是根正苗红。而晏平虽然也是晏子的后代,而《晏子春秋》更是被划到儒家典籍当中,但晏家从晏子开始就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是儒家的人。
可以说,荀淑和晏平两个人的分歧是从老祖宗就流传下来的。
而他们两个学术上的斗争,那也是互有胜负,拼了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后来荀淑去世,晏平也去亲自悼念。他们两个人斗了半辈子了,猛然间没了对手,心下倒也颇为遗憾。
本来晏平身为长辈,自然是不该再和荀爽这样的晚辈计较的。但问题是他老晏家后继无人呀,晏平倒是有俩个儿子,老大为人稳重,不过只是中人之资,老二颇有才华,但是又整日沉迷吟诗作赋,至于孙子辈的就更加泯然众人矣。整个晏家,几百口子,愣是找不出一个能当家的人物。
而荀淑有八个儿子俱有才名,被世人称为“荀氏八龙”,就连孙子辈的也有不少人极为出色。
这真是人比人要死、货比货要扔,老对头荀家一派欣欣向荣的情形,而他晏家却是日暮西山,只怕等他百年以后,就要分崩离析了,这叫晏平如何能不急!
这次晏平亲上颍川书院,一方面是要观察他们荀家的当家人物,未尝不存了几分考察他们治家理念的心思。另一方面,就是要打压荀家,不能再让他们这么嚣张下去了,是时候要敲打两下了。当然,晏平还有个暗藏的打算,只不过是要靠些机缘的,那就是把弟子贾清给推到前面,让他能名扬天下,这样以后也能靠贾清来帮衬下他们晏家。
荀爽领着众人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不论怎么说,晏平还是带着贾清、张松他们恭恭敬敬的给夫子上了香。
之后众人被领到客房,稍事休息。
晏平叫管家拿出备用的长袍,让管亥、甘宁、赵云他们换上,管亥和甘宁身材魁梧,这长袍被他们穿的紧绷绷的,看的赵云在那哈哈大笑。
他们三个倒是不打不相识,最近关系倒是突飞猛进,管亥、甘宁对视了一眼,把小赵云拉到一边给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晏平把贾清拉到一边,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神情诡异的要他好好休息。
那边荀爽派人整理好了会场,把晏平和许劭他们给请了过来。
荀家这次相当重视,“荀氏八龙”中就来了四名,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面对晏平,荀爽心中还是有点打鼓的。他父亲荀淑和晏平斗了大半辈子了,晏平的口才那是相当了得的,真可以说能把活人说死、把死人说活。万一晏平真要不顾脸皮,来个以大欺小,那凭借他家这几位,还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呢。
晏平脸上表情很是淡然,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是来颍川书院踢馆的架势。
领着贾清上了主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