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贾家大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引得睡在耳房的王妈妈和青菊注意,一个晚上冻下来,不知成了什么样子,陈妈妈和青竹是她精心挑选的人选,万万没有疏忽的道理,不是被人收买了,就是被人陷害了,她和大爷商量了,今儿好好盘问,结果人就被打发了。
    要是没有这出,张氏心里还不敢肯定,有了这欲盖弥彰的举动,她不怀疑二房,都是不可能的。
    大人们说话的过程,胡嘉乖乖地待在王妈妈的怀里,他已经发现了,荣国公贾代善对大孙子,是有几分喜欢的,那些明晃晃的赏赐就是证明,史夫人就不了,她看他的目光,毫无慈爱之色。
    大房请安完毕,贾政急匆匆赶来,见兄长全家俱在,赶紧为自己辨明,昨夜看书看晚了,误了早起时辰,说完就给二老请罪,但是胡嘉看到的弹幕却不是如此,贾政明明是在抱怨,他儿子晚上太吵,一直哭闹不休,吵得他睡不着,所谓的看书,不过是个借口而已,胡嘉不屑地撇了撇嘴。
    贾代善见状没说什么,只让他下次注意,毕竟贾政也不是晚了多少,就是一点点,差不多算是掐着点来的,倒是贾赦和张氏,提前了一刻钟过来,衬托得贾政来得特别晚。史夫人见到小儿子,态度明显就不一样了,不仅不说他请安迟到一事,还叮嘱他读书不要太累,身体是最重要的,他们这样的人家,考不考得上功名都不要紧,要是为了读书,把身体弄坏了,就是得不偿失。
    听完这些,胡嘉整个人都不好了,在他小时候,他爸他妈怎么没说过这样的话,他不是捡来的吧。
    请安过后,贾代善带着儿子出了门,留下张氏和胡嘉在上房,不过史夫人要处理家事,张氏感觉她不是很欢迎自己,就说带着儿子去看望弟妹,史夫人允了,家里有些事,她不想儿媳妇知道。
    贾政和王氏住的院子距离上房不远,张氏不多时就到了,结果发现两个小姑子也在那里。
    贾家姑娘都是跟着史夫人住,因此她们给长辈请安,比谁都早,今日贾代善和史夫人有话跟长子长媳说,就打发两个女儿先走,姐妹俩无处可去,就去看二嫂和新出生的小侄儿,不巧遇上了。
    “三妹妹和四妹妹都在弟妹这里,真是巧了。”张氏笑着招呼。贾代善有四个女儿,不过除了最小的贾敏,上头三个都是庶出,如今贾大姑娘和贾二姑娘已经出嫁,家里就剩贾三姑娘和贾敏。
    “见过大嫂子。”贾三姑娘和贾敏双双福了福身,张氏笑着谢过,又让王妈妈抱着胡嘉给两位姑姑请安,最后才是躺在床上的王氏,她生产不足十日,如今还起不得身,只能点点头作为回礼。
    “大哥儿愈发可爱了,不像……”贾敏上前逗弄胡嘉,边逗边说话,说到一半突然卡住了。她原本想说,胡嘉长得白胖可爱,比起刚出生的小侄儿,要好看许多,结果发现两边都叫的大哥儿,顿时就卡壳了,贾家讲究孩子满了周岁才取大名,之前都是哥儿、姐儿加上排行叫着,可是二哥和二嫂的孩子,下人们也是叫的大哥儿,两边搅在一起,贾敏就为难了,不知如何区分。
    贾三姑娘听到贾敏赞扬胡嘉,就有不好的预感,还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好在贾敏意识到不妥,自己没有说下去,可就是这样,贾三姑娘也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二嫂的表情,瞬间狰狞了起来。
    她是庶出,自小没了姨娘,跟在史夫人身边过日子并不容易,察言观色乃是家常便饭,不像贾敏,上头两个嫡兄,三个庶姐,又是老爷和太太捧在掌心长大的,性子难免张扬些,不太顾忌人。
    “四妹妹想说什么?”张氏出身书香门第,上面三个嫡出的兄长,也是父母千娇百宠地长大,按说碰上贾敏这样的小姑子,两人不易相处。不想张氏过门那年,贾敏不过九岁,在贾代善的刻意培养下,从小就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兴趣浓厚,听闻张氏擅长这些,经常向她请教,两人亦师亦友,关系比起寻常人家的姑嫂,都要好很多,张氏娘家没有妹妹,几乎把贾敏当了亲妹妹。
    “我要提醒父亲,给两个侄儿取名了,不然就要叫混了。”贾敏和王氏,其实都是勋贵家的千金,可由于家里教育方向不同,见面根本无话可说。这不,明明是在王氏屋里,她跟张氏聊上了。
    贾三姑娘平日话不多,基本就是贾敏的陪衬,不过贾敏和张氏聊得兴致盎然,她也能插上几句嘴,倒是王氏,根本听不懂她们在说些什么,气得牙痒痒的,可惜来者是客,她还不能赶人走。
    胡嘉看得出来,两位姑姑是真心疼爱自己的,而二婶娘,她想的却是自己怎么没有生病,于是笑得格外奔放,王氏不是要害他吗,他偏偏就没事,气死她,胡嘉笑着笑着,把小堂弟给吵醒了。
    “哇……呜哇……”婴儿细嫩的哭声在房里响起,张氏和贾三姑娘、贾敏纷纷告辞,留下满脸怒色的王氏。她就知道,张氏是来膈应她的,自己来不说,还带着儿子,她不会就此罢休的。
    前几日,她生的哥儿洗三,太太亲口说了,要大办,就像半年前大房那样,不知后来贾代善听说了什么,不许史夫人这么做,在国公爷的强硬态度之下,她家哥儿的洗三,只有大房的三成。
    王氏那个气啊,不就是长房长孙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还没满岁的孩子,也不知能不能养大。
    王氏气得头晕脑胀,就做了傻事,命令心腹对侄儿下手,结果行动失败,而且还是人赃俱获,被人拿个正着,好在史夫人偏疼二房,把这件事按了下去,不过她,也被史夫人骂得狗血淋头。
    王氏如何甘心这样的结果,自然想着要扳回来,亏得她多长了个心眼,对大哥儿下手的时候,绕了个弯子。这样一来,贾赦和张氏拿下的,不过是颗弃子,她的钉子,还埋得稳稳当当的。
    晚上回到正房,贾赦告诉张氏,他私下命人查了陈妈妈和青竹,两人都没了踪影,看来是有人下了死手,想把这件事给捂住,张氏听了把胡嘉抱得紧紧的,她就知道,这件事不简单。
    胡嘉身边伺候的人不少,最贴身的却只有四个,陈妈妈和王妈妈是奶娘,青竹和青菊是领头的二等丫鬟,这四个人,都是贾赦和张氏亲手挑的,不想还是被人钻了空子,钻地还很深入。
    张氏一直不信,陈妈妈和青竹同时背叛了她,她们两人的说法互相矛盾,肯定还有隐情。
    而且造成这样的局面,说明下面的人,肯定还有被收买的,张氏如同惊弓之鸟,是谁也不肯信了,就是王妈妈和青菊,也被她调离了胡嘉身边,反正胡嘉不喜欢王妈妈,干脆全部换人好了。
    不过荣国府的中馈,长期是由史夫人主持,张氏不管怎么换人,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第003章 清理

张家门第清贵,家风严谨,张氏的父亲张九莘虽是当今皇帝任太子时的太傅,并且官拜首辅,家中却只有老妻俞氏一人,从无通房妾室之流,张首辅的三子一女,全是俞氏嫡出。
    张氏是张九莘和俞氏的老来得女,最小的哥哥都比她大了十五岁,不仅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几位哥哥嫂嫂,也都是把她当成女儿来疼爱,因而才华、气度均是上佳,对内宅的阴私之事,不免了解有限,史夫人碍于儿媳妇出身高门,最多就是冷淡她,不让她管家,面子上还是过得去的。
    贾赦自幼长于祖母徐太夫人之手,宁荣二府的国公之位源于贾演、贾源兄弟跟着太、祖皇帝起兵,乃是从龙之功。在此之前,贾家不过是金陵当地的乡绅人家,徐太夫人嫁给贾源的时候,也只是地主家的女儿,两家堪称名当户对,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去。徐太夫人出身平凡,见识也就有限,纵然妻随夫荣,成了超品的国公夫人,究其本质,还是没有改变。
    贾源算是个厚道的,发迹之后也没休了槽糠之妻,对待徐太夫人,更是一如既往,只不过长子贾代善,他却是从小带在身边,并不敢交予徐太夫人抚养,免得养出个不成器的儿子来。
    太、祖皇帝定都京畿之时,司徒家的江山不过包括关中、陇南等地,中原腹地和江南之地都还被割据势力占据着,是建国后一步一步打过去的,贾代善十几岁就跟着父亲上战场,后来贾源病重,回京休养,他更是独掌一军,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贾源病故的时候,太宗皇帝让他不降等袭了爵位。
    由于徐太夫人管家能力不足,荣国府起初开府的那几年,内务乱得一塌糊涂,贾源有心给儿子娶个书香门第的女子回来,有利于教养子孙,无奈差不多的读书人家,都看不上他们这些暴发户,贾源无奈,才给贾代善娶了保龄候史家的千金。史家和贾家一样,都是军功起家的,没什么底蕴,不过史家的小姐,也是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教了十来年的,比起徐太夫人,那是强得多。
    徐太夫人极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管不好家,痛痛快快就把管家的权力交给了儿媳妇,她就在史夫人生下贾赦之时提出一点,儿媳妇管家太忙,她帮忙照看孙子,也是帮她减轻一点负担。
    那个时候,贾代善还在外面打战,史夫人自然舍不得刚出生的孩子就被婆婆抱走,不过她没理由反驳,只得认了。贾源开始还担心,老妻把孙子给教坏了,后来想想,自己闲了下来,可以帮着一起教养孙子,也就没有反对。如果贾源能够多活几年,贾赦大概会比现在有出息得多,可惜他刚满周岁,贾源就旧伤复发去了。从此以后,徐太夫人对大孙子是百依百顺,无比溺爱。
    等到贾代善平定江南回家,发现已经十来岁的长子,早就被母亲养歪了,可谓是文不成、武不就,也就是金石古玩、古籍字画,显得有点造诣,可是那些东西,功成名就的时候,是锦上添花,什么都不成,就只能说是玩物丧志了,贾代善有心管教儿子,偏有徐太夫人护着,说她的大孙子心地纯善,孝顺父母,友爱弟妹,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他将来有爵位继承,有什么可担心的。
    贾代善想想也是,贾家两代人武功显赫,手握重兵,要是贾赦再能干点,会不会引起帝王的揣测,不如安安稳稳,当个守成之人。倒是次子贾政,小小年纪就爱读书,显然是史夫人教导有方,不过贾政是次子,要想出仕只能从科举之道,贾代善想通以后,就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贾政之上。
    史夫人见状心下大喜,以为丈夫和自己一样,对小儿子格外偏爱,却不知贾代善想的是,贾赦该有的都有了,将来再娶个出身好的媳妇,一辈子也就不差什么了。贾政不同,科举之路不好走,他武将出身,也没有门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不帮衬着,贾政只怕闯得头破血流,也找不到门道。
    贾赦十六岁那年,贾代善给他说了门亲,对方是张首辅的独生爱女,卧病在床的徐太夫人听了,高兴地病情都好了几分。贾源临终前跟她说过,儿媳妇来自勋贵之家,到了孙媳妇,一定要娶个读书人家的女儿回来,该打的仗已经打完了,以后是文官的天下,徐太夫人记住了,可惜她交往的,都是勋贵家的夫人,跟读书人家沾不上边,本来还发愁呢,不想儿子竟把事情办成了。
    对于这桩婚事,贾代善也是深感庆幸,要不是战乱之时,他对张家有过救命之恩,想娶人家的女儿,还真是不可能,毕竟他的那个长子,不是很争气,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出身和皮相了。
    张九莘是什么人,是帝师,是首辅,不成器的大儿子居然能娶到他家的千金,史夫人听了心里很不痛快,这么好的婚事,贾代善怎么不给贾政留着,有这样的岳家帮衬,何愁贾政没有前途。
    史夫人实在想不通,就去问了贾代善,贾代善听了无言以对。这个史氏,平时看着挺精明的,怎么关键时刻就说傻话,他们家是对张家有恩,可贾政是次子,不能承爵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今年已经十二岁了,还没考上秀才,张家是疼爱女儿的,之所以同意这桩婚事,一半是想着报恩,另一半何尝不是看在贾赦的嫡长子身份上,女儿和儿子不同,前途就指望丈夫和儿子。
    书香人家嫁女儿,最希望的就是少年进士,不过可遇不可求,少年举人和少年秀才吧,也要看眼光,一辈子考不出来的,大有人在,贾赦就是降等袭爵,至少是个一等将军,也是能看的。
    贾政的婚事,贾代善不是不放在心上,只不过他想得比较长远,想等贾政有了功名,再给他相看人家。而且贾代善还有个不好说出口的想法,就是张家,他家在文官中姻亲多、人脉广,等张氏进了门,让她帮帮忙,肯定能给贾政找个不错的媳妇,就是家世比不上张家,也不会差得太远。
    贾代善的想法其实是极好的,就是史夫人不配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