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星的辉煌-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乘车视察前线返回途中遭盟军飞机袭击,他被摔出车外而负重伤;

  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因涉…嫌参与720谋杀,被迫服毒自杀。

  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师”,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有人甚至称他为“二十世纪的汉尼拔”,这些显然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做到生前显赫,死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惟有隆美尔一人而已。

  隆美尔生前已经是传奇人物,有关他的书籍比任何一位德国国防军将军都多,德国非洲军团的士兵把他们的首长称作“沙漠之狐”,他的座右铭是:“隆美尔不论到哪儿都要走在最前面。”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把他塑成“人民元帅”;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十分崇敬地评价隆美尔说:“你是个冷静狡猾的敌人,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

  在这位元帅悲惨地死去大约半个世纪后,人们在查找档案时,发现了长期保存在民主德国档案馆中的材料,这些材料证明,当时隆美尔确实很接近反抗,盟军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国后,隆美尔决定开放西线并想违背希特勒的意愿结束战争。

  说出“我要开放西线”这样的话,需要很大的勇气,可能只有隆美尔才有这样的威望,如果他成功的话,盟军将在3…5天内占领鲁尔区,战争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结束。

  如果隆美尔的重伤没有妨碍他结束西线战事的话,可能还会有数百万人在战争结束后幸存下来,到德国国防军1945年5月8日投降为止战争的最后10个月里,有270万德国士兵阵亡,这相当于从1939年战争开始到1944年夏天的这段时间里牺牲的德国士兵的总和。

  不能否认隆美尔是个军事天才,在战术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军事领域内有着特殊的地位,就隆美尔自身而言,他也是一个热爱荣誉高于生命的人,隆美尔喜欢别人吹捧他,喜欢人群为他欢呼的场面,也喜欢听“隆美尔必胜”的口号,在纳粹德国的名将中,隆美尔也许要算是幸运的,尽管他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他虽然是在一个次要的战场上作战,但他却有指挥的全权,可以任意发挥他的天才,这是其他德国将领都很羡慕的机会,一般的看法都认为他是战术优于战略,但从他自己所写的文件上来判断,人们不能不认为他是具有极高深的战略修养的。

  曼施坦因、隆美尔、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米尔希

  埃哈德。阿尔弗雷德。里夏德。奥斯卡。米尔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1892。3。30——1972。1。25】

  1892年3月30日;出生于威廉港;

  1910年1月,申请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但被拒绝;

  1910年2月,加入德…意…志…帝国陆军,在柯尼斯堡的第1徒步炮兵团经过8个月的训练后,以最年轻的学员身份进入了安克拉姆军事学院,并以前120名的优秀成绩毕业;

  1913年,转至居特博格的炮兵学校,炮兵课程学完后不久,米尔希也申请了飞行训练;

  1914年,以炮兵少尉军官的身份参战;

  1915年7月,被选派作为侦查飞行员;

  1920年1月31日,离开了军队,之后开始投入民间航空业,于但泽创立了一家小型的航空公司,从事航空快递;

  1923年,米尔希的公司并入了德意志劳埃德航空;

  1933年,应邀出任帝国航空部的副司令,兼任空军装备主任,为戈林的副手,对发展德国航空工业和建设德国现代空军,起了重大作用,从始至终扮演了一位德国空军后备大总管的角色;

  1934年,晋升为少将;

  1935年,晋升为中将;

  1937年,晋升为航空兵上将;

  1938年,晋升为大将,随着地位的不断上升,米尔希的能力令他的上司戈林感到恐惧;

  1940年,晋升为空军元帅;

  1941年,米尔希取代了乌德特担任空军军械部长一职,兼任空军总监,并一度受命同施佩尔一起掌管整个运输部门;

  1944年6月,戈林利用他的影响和权力对其报复,迫使米尔希离开空军装备部长之职;

  1945年5月4日,米尔希正式向英军投降。

  1946年11月14日,纽伦堡后续审判中的米尔希被指控触犯战争罪和****,包括以战俘和平民施以强迫劳动与虐待来遂行纳粹飞机工业生产、将未经同意之人用于可能致命的人体医学实验等罪行;

  1947年4月17日,判处终身监…禁,被关至罗勃多夫监狱;

  1951年1月31日,被减刑至15年;

  1954年****,假释出狱;

  1972年1月25日,于伍珀塔尔…杜塞尔多夫一带过世,享年79岁(为最后一位还活着的空军元帅),并依照他的遗愿埋至吕讷堡。

  值得注意的是,米尔希具有犹太人血统,这在当时严重排犹的德国来说,还能获得德国空军元帅的军衔,坐上德国空军二把手的交椅,此人的能力、心思、手段可窥一斑。



587…还原历史(2)
  (配角们)

  高斯

  阿尔弗雷德。高斯(Alfred Gause)【1896。2。14——1967。9。30】

  1896年2月,出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今属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1914年3月14日,成为珊兰登第十八先锋营候补军官;

  1935年10月15日,任第五军首席参谋;

  1937年10月12日,任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官;

  1939年11月1日,任西线第十军参谋长及军长;

  1940年10月1日,高斯任职第三十八军参谋长,跟随曼施坦因作战;

  1941年9月1日,任非洲军参谋长;

  1943年7月19日,任B集团军参谋长;

  1944年6月15日,任西线装甲集群参谋长;

  1944年8月5日,任第五装甲集团军群参谋长;

  1944年9月14日,高斯出任党…卫…军第六装甲集团军参谋长;

  1945年4月1日,再次出任第二军代理军长,参加了东线末路战役之一的库尔兰合围战;

  1945年5月1日,被苏…联…红…军所俘,开始了十年的战俘生涯;

  1955年10月10日,获释;

  1967年9月,逝世于德国波恩(北莱茵…维斯特**州)。

  众所周知,隆美尔在战时喜欢亲入一线,经常突入敌阵导致和后方指挥部失去联络,而高斯则不止一次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作用,可以说,高斯对非洲军乃至于隆美尔本人的贡献和帮助是无价的,在非洲军团,高斯整整担任了2年半的参谋长,他和隆美尔在这期间建立起非常良好的工作关系,隆美尔在北非期间寄往家中的信件几乎可以说是三句话不离高斯。

  高斯曾告诉过隆美尔一个秘密,即他去北非之前,施特莱彻对他说:“你不会忍受那个隆美尔太久的。”当初总参谋部派高斯去北非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他监视隆美尔这位远离欧洲战场又说一不二的指挥官,但最终,高斯和隆美尔却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随着隆美尔被撤回德国,高斯也卸去了非洲军参谋长职务,随后,隆美尔被任命为B集团军司令,负责大西洋壁垒防御计划,而高斯则再度担任B集团军参谋长一职。

  作为隆美尔重要的参谋团人员,在二战期间从北非战场到诺曼底大西洋壁垒防御系统的督建过程中,高斯给予了隆美尔乃至他们所在的作战单位不可忽略的贡献。

  威斯特法尔

  齐格菲尔德。威斯特法尔(Siegfried Westphal)【1902。3。18——1982。7。2】

  1902年3月,出生于莱比锡;

  1921年1月,进入步兵学校;

  1922年8月,加入第6骑兵团;

  1927年11月,晋升中尉;

  1934年5月,晋升上尉;

  1938年11月,任第13骑兵团第2连连长;

  1939年,调任第58步兵师作战参谋;

  1940年5月,随B集团军群18集团军第26军入侵法国;

  1941年6月初,与上级闹翻,调任北非;

  1941年12月19日,成为首位获得德意志金质十字奖章的参谋军官;

  1942年6月,于托布鲁克前线负重伤,回国疗养;

  1942年9月,在隆美尔回国述职期间,以参谋军官身份指挥集团军;

  1942年11月30日,获得骑士十字勋章;

  1942年12月,兼任第164非洲轻装甲师指挥官;

  1943年1月1日,再度奉调回国;

  1944年4月,晋升中将;

  1944年6月,因过度疲劳患上败血症;

  1945年10月,于纽伦堡受审,但未被起诉;

  1948年,受雇编纂德国陆军二战史;

  1952年,被推举为德意志非洲军老兵协会会长;

  1963年,受聘为莱茵钢铁公司波恩分部总经理;

  1971年4月14日,受邀参加新西兰澳新军团士兵纪念日;

  1972年9月30日,以70岁高龄退休;

  1975年,出版回忆录;

  1982年7月2日,逝世。

  和那些身先士卒的军官们相比,威斯特法尔从事的是身居幕后的工作,但这并不能妨碍他给当时的上级和今天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兼具备老兵的洞察力和年轻军官的进取精神,是一位了解前线士兵,同时又被前线士兵深深爱戴着的军官,他有着出类拔萃的才干和犀利的战术眼光,在指挥时机智又不失顽强,直到今天,当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面对“谁是德军最优秀的参谋军官”这个问题时,都会联想起他的名字,而对于名誉,威斯特法尔却看得很淡,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一个理想,就如他自己所说的:“不管我的工作是如何备受指责,但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将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这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

  施蒙特

  鲁道夫。施蒙特(Rudolf Schmundt)【1896。8。13——1944。10。1】

  1896年8月,生于梅斯,阿尔萨斯…洛林,法国(当时的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1914年8月10日,成为后备军官下士;

  1915年9月11日,晋升陆军少尉;

  1925年4月1日,晋升陆军中尉;

  1931年2月1日,晋升陆军上尉;

  1936年1月1日,晋升陆军少校;

  1936年12月1日,任第18步兵师师部首席参谋;

  1938年10月1日,晋升参谋中校,兼国…防…军最高司令副官办公室首席副官;

  1939年8月4日,晋升参谋上校;

  1942年1月1日,晋升陆军少将,兼任陆军人…事…局局长;

  1943年4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

  1944年7月20日,“7。20”事件中被炸成重伤;

  1944年10月1日,在柏林死于炸伤后的并发症。

  施蒙特作为中尉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获得了步兵上将军衔,1944是德国军队的人事部主任,施蒙特在军中很有前途,但最终在暗杀事件中死于受伤引起的并发症在,他死后,所有的将军和元帅被希特勒传唤参加葬礼,这是希特勒的命令,那是英雄的荣誉,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出席仪式,而后,施蒙特被追授帝国骑士勋章。



588…还原历史(3)
  (文中出现过的主要部队)

  第七装甲师

  主要编制:

  1940年前后:由 第25装甲团、第7步兵旅、第37装甲侦察营、第78炮兵团、第42反坦克营、第83通信营、第58工兵营、师属后勤部队 组成。

  1943年前后:由 第25装甲团、第6装甲掷弹兵团、第7装甲掷弹兵团、第42反坦克营、第7侦察营、第78装甲炮兵营、第296高炮营、第58装甲工兵营、第83通信营、第58摩托化营、师属后勤单位 组成。

  指挥官:

  格奥尔格。施图姆 中将——“第2轻装甲师”师长【1939。10。18——1940。2。5】

  (第二轻装甲师 为第七装甲师的前身)

  埃尔温。隆美尔 少将-师长【1940。2。12——1941。2。14】

  (组建第七装甲师 为该师真正意义上的首位指挥官)

  汉斯。冯。冯克 少将-师长【1941。2。15——1943。8。18】

  哈索。埃哈德。冯。曼特菲尔 中将-师长【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