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海-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王之幽禁本在一众朝臣思量之中也就罢了,却是忠敬死都死了,太上皇竟无一语缅怀,反倒给从来无心朝政的忠顺加俸,配着第三道旨意,更让众臣心中惊骇,再不敢小觑景仁帝。

    忠敬毕竟是个亲王,他虽不得太上皇的待见,可好歹也是景仁帝的叔叔。徒行之到底也命人按着亲王的礼节办起丧事来,不过忠敬死的时候不好,因为太上皇圣寿将近,满天下都是喜气洋洋的,天京城里尤甚,便不好为忠敬大办,只命忠敬世子快快扶灵去下葬,就此守在墓前就是。

    却是禁宫里,吴贵太妃得了忠敬去世,秦王摔断了腿的消息,惨笑一声,本就有些虚弱的身子竟撑不住,倒了下去。自从景仁帝登基之后,因着太上皇并不住在大内,且并无皇太后,上一辈的吴贵太妃便是再尊贵也无需景仁帝请安关照,平日里,不过是夏皇后每五日过来请安一次罢了。

    这日徒行之得了皇后的传话,只道吴贵太妃不太好,便亲自来到慈寿宫。听了几个太医的话,他冷着脸,只抛下一句:“不管你们用什么法子,父皇圣寿之前,不能死人。”

    晚间他宿于皇后之处,听皇后说了这些日子吴太妃总是被噩梦缠绕,又道从宫里老人那里听说过有位老尼,当年曾经请到宫里来为妃嫔讲经的,这些时日这位大师正好就在京城,除了太医们精心诊治,不若也请这位大师过来讲一讲,许是对吴太妃也是个开解之意。

    徒行之无可无不可,转过天来,夏皇后便命人延请牟尼院的玄清大师进宫为太妃讲经。

    若是林海见了这位玄清大师,自然能认出来这位便是当初开解自己的老尼了。她如今已经七十开外,无论走路还是诵经,都要靠她的得意弟子妙玉扶持。玄清大师不愧为精演先天神数之人,她为吴太妃讲了七天经,吴太妃果然精神了许多。夏皇后有时也过来听经,她出身诗书之家,对佛道都只是面上过得去,心里实在并不怎么信服,倒是看了侍奉玄清大师的妙玉,见她模样儿极好,却小小年纪就入了佛门,心中很是怜悯。

    玄清大师本是那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一般的人物,她见夏皇后对妙玉关心,也知这一处小千世界各有缘法。便有一日与夏皇后闲谈之时,将妙玉身世告知,只道妙玉家乡姑苏,也是诗书之家的小姐,因自小多病,家里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夏皇后听了,对妙玉更是爱怜,便道:“这般模样的孩子侍奉佛祖,竟不是承了佛祖的情,倒是佛祖承了她的情了。”

    玄清大师笑道:“老尼也是如是想。只是这孩子究竟年纪还小,六根未净,既入了皇后的眼,也是这孩子与皇后的缘分了。”

    待到这年的冬天,玄清大师在京中圆寂,她早有遗嘱,只让其他弟子扶灵回乡,却对妙玉道:“你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妙玉自入佛门便不曾回过家,且她如今已经父母双亡,跟随多年的师父又去世,她感伤身世哭了几场,便遵师父之意,只带着两个老嬷嬷和一个小丫头留在牟尼院。

    却是过不多久,有一位禁宫里派出的中年女官来到牟尼院,摒退众人之后,只问她是否当真愿意一生伴于佛前。

    妙玉正值妙龄,且当日玄清大师与夏皇后的言语她也一向记在心里,由是思忖良久,便道:“不愿。”

    由是妙玉便还了俗,因了她俗家姓杨,便恢复了杨姓,从此在皇后的庇护之下客居于夏大人府上,将来竟与夏皇后的侄子结了情缘不提。


 106第 106 章

    第一百零六章雷霆怒纯孝子立威贺圣寿蒋玉菡入京

    自从徒景之退了位;虽是朝中三品以上官员任免才需要两宫圣裁,但这几年来;无论官职大小;凡有升迁之事;徒行之都要送到西内;而后再假托太上和今上两宫之名发旨。反正西内并没真有一个太上皇在,他也乐得做出个至纯至孝之人的样子来。

    徒行之方才登基之时,满朝皆是景德帝的臣子,其中还有不少是依附过义忠老亲王和秦王的;对于新帝上位,那些老人精自然知道太上既然在;新帝必然不能轻易动老臣,可六部实干的中层官员中,却有许多看不透的,只怕新帝上位清算过往,整日人心惶惶不安。徒行之知道自己的权威尚立不住,又要安抚朝中,便多用两宫旨意下发,让那些四五品的中层官员知道太上是支持新帝的,用景德帝的积威弹压,他这般做派,在景仁初年之时当真行事方便许多。

    可时日一长,竟又有流言,道是太上把持朝政不放,让一些或是为求大道或是想依附新帝的大臣很是腹诽。此番忠敬之乱虽是晦暗不明,可转过天来,太上竟降旨,道是连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也不用报到西内了。

    这份旨意一下,让朝中一些新晋官员心里打起了算盘。他们多是景仁初年刚刚入仕的新人,对景德帝的积威并不怎么看重,只道毕竟太上皇已经老了,又退位了,当今皇帝正年轻,要跟着哪一位走,本就是明摆着的事儿。只是景德帝毕竟还没死,便是有些人心思有异也不敢明着表现出来。可总有些不知所谓的,不敢在大事上图谋,却要从小事上试探。

    此后有一日,徒行之在大朝会上,板着脸扔下两封折子,把一个兰台寺的新进御史和翰林院的一位待诏叫出班列,当场命人剥了官服、夺了笏板,由锦衣府直接下到诏狱去了。没几日罪名出来,竟是个十恶不赦的大不敬之罪!这两人不光自己丢了官职,远流三千里,就连家里也被查抄,家眷一同流放不说,景仁帝还安了个“如此无君无父之辈,遇赦不还”的御笔结论,竟是没有回乡的指望了。

    却是当日大朝会上,徒行之命人传看罪证,原来这两个官员在写折子时,有提到太上皇和今上的地方,并未遵照“太上抬三格,今上抬两格”的规范,而是将太上和今上都只抬了两格。

    这种文书格式上的错误,于礼法繁琐的大夏官场,实在是可大可小的事情。以往景德帝在位的时候,对文书格式要求虽是十分严格,但遇有犯错的,往往看着是何人上书,结论或是藐视朝廷的狂生,甚或只是偶尔不慎错字,处罚最狠的也不过外放小官,轻的不过罚几个月的俸禄而已,并不曾将这种事情做成件案子。

    此番徒行之因着快要太上的圣寿,加上大夏国政上并无大事,就立意要借此案敲打朝臣。一来他从父亲手里收回了官员任免之权,要立威,二来更不能让自己方才得权,手下大臣就出现对太上不敬的事情,自己若不从重处理,只怕会寒了老臣的心不说,更会让他一向纯孝的名声受损。

    由是在雷霆处置了两个对太上不敬的无君无父之辈后,徒行之又亲自带着内阁几个大臣在西内太上寝宫前长跪请罪。夏日炎热,虽然西内有些树荫可以遮挡阳光,但皇帝的朝服到底好几层,内阁诸臣又有年纪比太上皇还大许多的,跪了不到两个时辰,不单皇帝汗湿重襟,几个老臣更是摇摇欲坠。如此,到底让许久不曾露面的太上皇走出寝宫,亲自扶起皇帝,为皇帝擦了擦汗,又对内阁重臣温言几句,安了众人的心。

    许是因为儿子果真孝顺,又或是因为身子调养几年有些好了,又或是因为圣寿将至心情好了,自此以后,太上皇虽然仍在西内休养不肯回禁宫,也仍然不见在朝中任实官的大臣,但却肯见一见亲近宗室和散衔大臣了。大明宫里,随着圣寿日近,太上皇还不时行些小宴,多由皇帝陪侍,如忠顺亲王、襄王这样的亲近宗室,或是林海这样免了巡盐御史之职,只担了个从一品太子太傅的虚衔的臣子,也都是西内小宴的常客。

    而在太上皇圣寿之后,红遍都中的南音德音班、德庆班、鸿庆班、四喜班,这四大南音班子,也正是得了长居江南的林大人和一向喜欢南音的忠顺亲王提携,方才能进京为太上皇贺寿。这四大班子初入京城,据说都曾在西内为太上皇献艺。待到太上皇圣寿之后,更得了京中官员和百姓的热捧,渐渐南音班子竟在京城扎下根来,更得了不少改进,将来竟脱去了南音之名,得了个京剧的名声不提。(注)

    单是德音班中,有一个俗名蒋玉菡,艺名琪官的,在太上和今上的御前都献过艺,得了太上的夸赞,名声更显,从此成了各大世宦之家公子纨绔的座上客。

    德音班的班主乃是江南有名的填词弄曲的黄德文,他家里本是盐商出身,父祖积攒的偌大家产,到了他这一辈,自觉钱财既然花不完,不如随心所欲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因了痴迷南音弦子词等奇技淫巧,在父亲去世之后,他竟将祖业丢开,组了个德音班,专心调弄伶人、写词谱曲去了。

    此番太上皇圣寿,乃是大夏千载难逢的大喜事,江南诸位盐商在郑公带领之下共聚扬州,合计了几日,除了上表朝廷,请求自己出钱由朝廷出面,修缮盐场道路,以博民众对朝廷的感恩之外,还联合供奉了几大戏班,送他们进京为太上贺寿。德音班在江南名声不小,班主又与盐商有着些关联,便也在进京的戏班之列。

    林海在京得了郑公的信,修缮盐场道路确是德政,便将郑公的上表转交行之,又回信对各盐商大加赞许,且略略向郑公暗示自己身体不佳,恐不能胜任巡盐御史之职,不过朝廷自有考量,诸位自可安心云云。

    至于南音班进京贺寿,林海对这些排场上的作为一向兴趣不大,倒是忠顺亲王那里,因了他一向喜欢优伶,又在扬州时看过几出新人新排的好戏,便从内务府处将安置这些戏班的差事抢了来。没几日就将他们召到自家王府里,以审查为名,先观赏了几出大戏小戏。

    因忠顺对南音颇有见解,这几家班子里,唯有黄德文的德音班入了他的眼,便将德音班留在王府,更与黄德文折节下交。黄德文是个戏痴,达官贵人里能有与他讨论的,高兴还来不及,竟不论尊卑,自带着班子在王府住下了。

    这日忠顺亲王和黄德文闲聊时,黄德文说起自己新写了个《杜十娘错识有心人》的戏,不过此戏不够喜兴,怕是凑不到太上那里去。忠顺听了笑道:“正日子排演自然不能唱,平日里倒也无妨,且你在老圣人那里也是挂着号的,老圣人对你写的《凤求鸾》,词句上也是赞过的。”他却又道:“只是这杜十娘,既要有万种风情,又要有坚贞之意,不是谁都能扮的。这许多年,我也只记得一个扮起来像个样子的人。”

    黄德文从小钻研南音,便道:“小人家里供奉过几个从京城流寓江南的老人,听闻曾有个艺名风如正的前辈,当年的杜十娘,就数他演得好。不过不是小人自夸,虽不能得见前辈风采,可小人的班子里有一个琪官,扮起来自有风味。”

    忠顺笑道:“既如此,排了来看!”

    琪官是黄德文买来的组戏班的孩子之一,他自幼入班,很是刻苦练功,又兼天生一副好嗓子、好相貌,五岁时第一回上场,从串场的小丫鬟演起,到如今已经成了德音班的台柱子。

    忠顺亲王要看新戏,黄德文对琪官好生提点一番。由是琪官扮起的杜十娘,与忠顺久远记忆里风如正的扮相并不相同。

    那时京城刚刚传入南音,班子少,词本不佳,唱得好的更少,风如正善演风尘女子的风情万种,到最后指责李甲之时,怒意少了些,却多了些自伤自怜的意思。如今琪官扮起来,他的青楼扮相眼眉传情,待到最后摔百宝箱之时,却是眉眼间多了些怒意,唱词上,更对李甲多了指责,最后一跳,更是以死相抗,而非无望之后的赴死。

    忠顺看着看着,深觉黄德文说得对,这个琪官果然演得好。更兼琪官卸了妆过来拜见之时,那妩媚温柔的模样很是挠到了他的心里。

    德音班从班主黄德文以下,哪一个也不是三贞九烈的,更何况忠顺亲王是什么人?得他看中,德音班在天京城的必然能立住脚。由是不用黄德文苦劝,琪官很快便成了忠顺亲王的入幕之宾。

    由是此后京城的南音四大班里,德音班风头最盛不说,更有个得了忠顺亲王捧着的琪官。琪官每每演到摔百宝箱,那可是真摔。忠顺亲王往往命人拿真的檀木盒子,装入珍珠、点翠、黄金首饰,让琪官带出去演,摔一次,戏台上珍珠乱滚,黄金耀眼,琪官演完了就走,看都不看一眼,倒便宜了不少看客和小厮。


 107第 107 章

    第一百零七章皇恩重贾赦尊礼制抄经文贾环伤宝玉

    太上皇的圣寿;办得热热闹闹,天下莫不欢喜。如今大夏正是鼎盛之时,景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