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汉风云-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平看到皇上朝自己一拜,又说了那么多台面上的话,都到这份上了,自己,也不能推脱,只能尽全力去“忽悠”了。
  陈平摇摇头,哎,这丞相可不好当,自己好希望去干曹参干的活呀。
  刘盈等陈平离开后,招来暗卫破军,说道:“你速传密信于张戎,就说……”
  本来么,现代社会遇到天灾人祸,政府要出面抚恤,也会发起各方捐款,更会呼吁商家出钱出力,商人们倒是想挣个好名声,将来如此,难道现在的商人们会那么笨?自己的国库倒是不空虚,登基七年,从无征战,各个藩王也按时缴供,虽免了三年赋税,刘盈倒不缺那点钱,姚新已经控制了南方市场,自己安然度过二十三岁后就要召张戎回长安开始攻占北方市场。
  陈平回到自己府上,来回踱步,思来想去,便开始“忽悠”,这种事情他却是擅长,然后也要许诺商家们一点小小的好处,不是吗?于是,好处便是许诺一个当今圣上能够答应的要求。
  这个许诺可真有意思,看上去的确很诱人,皇上可是金口玉言,对方的许诺自然会完成,只是,又引人思考的是,怎样的要求皇上会答应?太大的肯定不行,太刁钻的肯定也不行,卖官鬻爵也不像皇上会做的事,那,怎样的事情,可以让对方答应呢?
  这边姚新在皇榜贴出后便行动了,他已经收到了刘盈的密信,当得知可以得到皇上的一个许诺时,他也写信给刘盈探了探,要提出怎样的要求。刘盈的回复很简单,但也令他拍案叫绝。
  姚新马上派人联系右丞相陈平,这件事情基本交给陈平办了,其实刘盈对对方很宽容,这样的募捐,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累,但是好处也很多不是吗?陈平最懂得把握帝王的“度”,他也摸清楚了,刘盈的底线大概在哪里,所以,浑水摸点小鱼,刘盈不会有意见。
  姚新直接捐了白银一万两,米粮一千石,布匹三千匹,那可真是财大气粗,让还在观望的不少奸商们望尘莫及。陈平想着这个南方大商人这么大方会提出怎样的要求,会不会太离谱,如果皇上不答应,又该怎么办?!
  没想到,姚新一开口,陈平就笑了,这还不简单吗?马上进宫禀报皇上。
  刘盈看着焦急赶来的陈平,心中差不多猜到是为了什么。
  陈平开口道:“皇上,南方大商人姚新捐了白银一万两,米粮一千石,布匹三千匹,此等爱国爱民的志士,真乃国之大幸呀。”
  刘盈内心吐槽,能让陈平如此赞扬,姚新姚大商人没少给好处吧。于是说道:“姚新?嗯,不错。他可提出什么要求?”
  陈平赶紧开口:“倒也不是什么大要求,他只说请皇上不要去掉在每包米袋子上他们姚氏的,好像是叫商标,还有布匹上的姚氏标记,嗯,也不要去掉。”
  刘盈点点头:“嗯,准了,还有什么?”
  陈平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陛下,臣看着这姚大官人是第一个,嗯,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又,咳咳,募捐了不少,臣觉得,陛下是不是可以……”
  刘盈直接说道:“他还说了什么?”
  陈平道:“他,嗯,说希望得到陛下的墨宝,为他们姚氏题字。”
  刘盈想了想:“没问题,那字的内容由我定,嗯,就印在他们的米袋上吧。”
  陈平迟疑了一下,说道:“皇上,您的墨宝,怎能印在那米袋上,您可是天子呀!”
  刘盈直接回到:“朕无法亲自去安抚朕的人民,自然要将朕的关心传达到,让他们知道,朕与他们同在。”
  然后刘盈提笔刷刷几下写了:“众志成城,共度难关。”
  陈平看到后,嘴角偷偷抽搐了一下,臣的皇上呀,人家是想你给他们姚氏经营的店铺题个字,你,倒是会“礼尚往来”……
  姚新看到刘盈题的字后,微微一笑,表示很满意,他本来就是按照刘盈授意做的事,提的要求。
  刘盈自然不能像21世纪的领导人那般前往灾区去安抚人民,但是,精神要达到不是吗?
  经过姚新的这样一带动,其他的商家们也看到了噱头,嗯,印有自家店铺名字的包装,皇上的亲笔题字,虽然没有短期内的好处,长远的有呀,让灾民们看到自己献上的心意,现在他们流离失所,可是,灾难过后,他们也是要穿衣吃饭的不是,那时候,还会有生意,同样的,一比较,如果自家产品更好,顾客也会多不是吗?然后,让自己的店铺上达天听,拿到皇上的亲笔字,既让皇上知道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心,又可以拿到皇上的墨宝,这样倒是不错。
  当然也有一些没大脑的想要良田美宅,刘盈直接大手一挥,把玉门关附近的一小块田地和宅子送他了。玉门关呀,那可是匈奴常年骚扰的地方,除非自己不要命了,但也只好谢恩。
  还有一些则想要个官,行呀,刘盈又大手一挥,甘肃那块的小县城似乎缺个县令,去吧!
  就这样,筹备了足够的米粮、布匹、银两,刘盈让司马晨安排,送了一部分到齐国楚国灾区。
  而长安附近的灾民们也逐渐涌向了长安。
  幸好刘盈早已预料到这一状况,早早做出了合理安排,在难民们到达长安前便已经被周勃好曹参安排到了驿馆和临时搭好的住所。按照刘盈的指示,老人、妇女和小孩被安排到驿馆的房间,青壮年则住到临时搭好的屋棚下。
  然后提供安静的衣物和粮食,待洪水被治理好后,便可归家。已经无家可归,并且食不果腹的灾民们本来还对阻拦自己涌进长安乞讨心生不满,待看到准备好的房间、食物和衣物后,齐齐跪下朝向长安方向高喊:“皇上仁德,皇上万岁。”
  刘盈一边处理着三地的灾情报告,一边安排着下一步措施,连刘章都被他安排去料理长安附近的灾民的生活去了。
  这日刘盈带着陈群、曹窋以及几个太医以帝王出行的状态前去长安附近的驿馆,去关心一下他的人民。这次出行,早已提前通知给了难民附近驻守的官兵们。
  长安百姓皆称圣上仁德。
  刘盈一方面是去关心自己受灾的人民,并且带去太医为他们检查一□体,洪水过后,一些大型传染病很容易蔓延;另一方面则是去看看几日不见的刘章,有些想念。
  刘盈一行浩浩荡荡的前往长安附近的驿站,那些驻守在附近的官兵们一看是皇上的仪仗队,赶紧相互通知,并且安排灾民们出来迎接。
  刘盈下马车时便看到前方跪了一片,赶紧出声让他们起来。
  皇上出行自然少不了侍卫贴身保护,曹窋便是其一,待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宣言后,刘盈便准备去寻刘章。
  走过一个跪着的青年时,对方忽然跃起,手持利刃直取刘盈。同时又有三人行动。
  顿时,整个驿馆门前骚乱横生。
  就在侍卫们解决了三个刺客后,最先发难的一人转而刺向骚乱产生后来不及跑掉的一个被吓哭的小女孩儿。
  刘盈此时突然身形一动,瞬间移到小女孩儿身边抱起她,就地一滚,躲过了刺客的袭击。
  刺客刺空,转而被后来赶来的刘章给解决掉。
  刘盈则在一旁安慰被吓哭的小女孩儿,刘章正准备过去安抚一下遇刺的爱人,突变横生,刘章看到那小女孩儿脸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笑容,来不及出声提醒,那女孩儿便刺出早已藏好淬了毒的绣花针。那针上闪过一丝幽蓝诡异的光芒。
  刘盈中针瞬间倒地,曹窋赶紧制住小女孩儿,卸下她的两条手臂(脱臼)。那小女孩儿发出“桀桀”怪笑,开口却是成年男子的声音,说道:“哼,抓住我又如何,皇帝照样得死。哈哈!”
  刘章赶紧过去扶住倒地昏迷的刘盈,双目赤红,却不知该怎么办。
  




34

34、空白 。。。 
 
 
  




35

35、注定不平凡的一年(2) 。。。 
 
 
  那怪人正准备咬破藏在口腔内的毒药,倒地的刘盈却突然起身,瞬间卸下了小女孩的下巴,让她无法自尽。
  用眼神安抚了担心不已的刘章,看向小女孩儿,淡淡说道:“早就听闻燕王身边奇人异士众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看着对方赤红的不敢相信的眼睛,刘盈说道:“觉得很奇怪是吗?朕怎么知道你是燕王的人,惊奇朕怎么没死是吗?呵呵,朕会慢慢告诉你。”
  抬眼示意曹窋将其带下。
  然后下令不要为难这些难民,身形晃了晃,嘴角还流出了血,眼见马上又要倒下,刘章大喊:“皇上。”赶紧过去接住了刘盈。
  刘章抱着刘盈上了马车,然后厉声叫上太医:“你快给本侯好好看看皇上,如果皇上有事,你们也活不成。”
  幸好马车够大,也够舒适,刘章将刘盈小心翼翼的平放在马车上,三个太医便把脉,一个接一个,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该怎么说。刘章声音颤了颤:“说,皇上,皇上到底怎么样了?”
  三个太医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斟酌着出声:“禀朱虚侯,恕老臣无能,却也无法看出皇上……”
  “你说什么?如果皇上好不起来,你们就得陪葬。”刘章没等对方说完,便开口道。平日里温文儒雅的朱虚侯今日如同修罗一般,色厉内荏,一番话让三个太医都抖了抖。
  “阿章,何必为难他们,朕没事。”刘盈叹了口气,突然出声。
  刘章听到刘盈说话,赶紧看向他,柔声说道:“你,感觉怎么样?”
  三个太医欣赏着刘章的变脸,面面相觑。
  刘盈坐起身,对三个太医说:“有劳三位了,今天之事,你们只需对外说,朕身中奇毒,此毒霸道,勉强控制住了,至于研制解药,则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朕中毒,昏迷不醒,不知三位听清楚了吗?”
  三人赶紧点点头,不敢多问,皇上的决定他们哪敢多话,保命最重要。
  刘盈示意三人下了马车,看向刘章,刘章会意,掀开帘子,说道:“速速回宫。”
  刘章说完后,坐回刘盈身边,握住刘盈的手:“阿盈,你,要紧吗?有没有中毒?”
  刘盈回了一个笑,说道:“放心,我没事。”
  刘章听后就要扯开刘盈的衣服看伤势,刘盈赶紧阻止了对方:“要看回宫看,我真的没事。”然后一五一十的解释给刘章听。
  原来,刘盈大部分时间都会穿上他老爹留给他的贴身犀甲,那犀甲极为坚固可以护住心脉、后背等主要地方,今天也亏他运气好,那家伙的绣花针如果不是刺到腹部,而是手臂或者腿,他估计就得去见自己的便宜爹了,真真惊险。
  至于,为什么知道今日可能会发生这件事,为什么知道对方是燕王的人,这便要从三年前说起。
  从刘盈一登基,他便开始建立自己的密探网和暗卫网,密探一直由张辟疆负责。各个藩王一直都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早在三年前,燕王身边已经有他的眼线,从那时起,他便知道燕王喜欢与各式各样的奇人异士相交,也从科举那件事知道对方不老实。几日前,前去安抚涌向长安灾民的官兵中就有密探,对方也及时的汇报了难民们得知不能前往长安后出现的短暂的骚动,似乎有有心人故意闹事。刘盈知道这件事情后,放在了心上,也不能怪他草木皆兵,他现在是,只要有可能的危险因素,他都要防范。
  然后燕地的密探们也发回消息,燕王府自水灾后就有动静,半月前一直被监视的燕王门客们似乎离开了几人。
  这一切,似乎有那么点顺理成章。
  刘盈怀疑对方混在难民中,想趁机制造混乱,于是,便决定山不来则我就山,以自己为饵,去试试,如果没发生什么,那便回宫再继续警戒,如果,那便……
  然后不想让刘章担心,便顺理成章的将他派到难民那边,美其名曰“代表圣上去关心一下受灾的子民们”。在刘章离开后,刘盈便着手进行相应的准备,这件事情除了自己的暗卫和密探,曹窋也不知道。
  不得不说,刘盈这件事做的很冒险,但是,他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因为刘盈总是隐隐有一种自己肯定要遭一份大罪的想法。
  当刘盈到了驿馆后,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直到他的感人肺腑的宣讲结束后,他看到了一个青年眼中极力掩饰的杀意,只是,对方即使掩饰的再好,对于现下草木皆兵的刘盈,他一定会觉得对方不正常。
  这段时间刘盈处在一个及其正常的不正常中,除了他真正信任的几人,他看所有人都带着一种探究,甚至怀疑,所以,当他看到那个青年眼中一闪而逝的不自然后,他决定以身试险。他故意走到了那人身边。
  接着便是刺客们行动,刘盈看着自己的侍卫们和对方厮杀,心下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