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靠太医院那帮怕事儿的,恐怕自己还要被多禁足不知道多少日。
按着白芷的性格,这镯子自然是不会收的。于是当走出瑶华宫的时候,白芷看着手上的镯子有些恍惚,那个传说中恃宠而骄的德妃,其实是个略有些忧愁还有些懒洋洋的年轻姑娘。当她温温柔柔地牵起自己的手,替自己带上手镯,并且说着,这是她入宫时带进来的很喜欢的一件首饰时,自己居然没有办法开口拒绝。并不只是下位者对于上位者的敬畏,更多的似乎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好感,所以当她说着这个手镯很衬自己时,白芷一点儿都不想用自己的拒绝去看到她失望的样子。
背上的伤疤要怎么去减轻呢……白芷一边走着路,一边闷头想着心事。那样白皙柔嫩的皮肤,若是留疤,真是太可惜了。
温惜玉自是不知道自己的一只手镯对另一个人的人生起了什么样的影响。重要的是,当夏容把白芷的字条送去了太后宫里,想来太后解除禁足的旨意应该很快就能下来了。那么,接下来,自己是应该先去六局呢,还是先去浣衣局呢。或者先去总管那里调名册查一查,然后直接去她在的地方。也不知道,那个孩子,这几日过得如何,是否还记得自己……
可惜,若一切的念起就是错误,那么那些详尽的规划,费尽的心机,终究只是一场徒劳……
作者有话要说:有些用心,不会被别人看到
有些别人的用心,自己看不到
人生就是个如此别扭的过程,在猜测或者摸索中慢慢度过
希望方向是正确的,那么一切也不算徒劳无功
【以上为吐槽,趴地等花中……】
32
32、第三十二章 请安 。。。
陈修容肚子里的孩子;是皇帝的最后一个皇嗣。于是这会儿她不舒服;皇帝和太后,还有太医院多半的太医,都是在她宫里的。温惜玉之所以让白芷写个条子;而不是让她去当面和太后禀报;就是怕太后话里话外地给点压力;保不住白芷就反口了。此时温惜玉自然不会傻到把一个小小医官开的条子送去那个那么多资深太医都在场的地方。随便扯一个人出来,说话都比白芷有分量,一会儿又把自己的事儿给搞砸就不好了。
于是;温惜玉遣了夏容带着条子在太后宫里等着。哪料那陈修容处似乎真是出了大事;从午膳完毕没多久;一直等到晚膳的点儿都快过了,夏容还没回来。人吧;若是离目标太远,也就淡定了。可是若这目标近在眼前,是伸手就能够着的地方,就容易焦急难耐。送进来的晚膳,温惜玉只是喝了两口暖汤,便打发人撤了,而后点了烛火看书,却是怎么都看不进去的。
还好这样坐立不安的情绪并没有再延长更多的时间,因为夏容总算是回来了,还带回来了太后的解除禁足的旨意。
本来太后倒不至于因为一个小小医官的条子,就解了这令。只是事情也巧,在陈修容宫里的时候,那些个太医说虽说陈修容身子弱,但也不能成天窝在房里。出去走动走动,哪怕只是在自己院子里坐坐,心情能舒畅些,那新鲜的空气也有利于胎儿的成长。太后听着,自是想到了被自己禁在瑶华宫的温惜玉。想着想着,又想到温惜玉总是往故皇后宫里跑,多半也是寄托对挚友的哀思,自己这么一禁足,怕是她心情会更不好吧。联想着这几日去瑶华宫,温惜玉总是闷闷不乐的模样,太后觉得有必要在隔日带太医去看看她,若是没什么大碍了,那禁足之令还是解了吧。
结果还没等到隔日,太后一回宫,就看着了夏容,还有白芷写的那张条子,突然就想要发笑。太医院那些太医,年纪大了,都活成精了,见自己想要让温惜玉好好休息,自是不会这么早就说出她痊愈可以四处走动的话来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是使了什么法子,竟让个小医官写了个字条,实在幼稚得可爱。不过白天在陈修容宫里,那些太医的话,太后总还是记得的,也就顺着温惜玉,解了那禁足令。
不过太后没想到的是,这令刚解呢,温惜玉大晚上的就有了往外跑的念头。若不是皇帝传了话,说是晚上去瑶华宫过夜,温惜玉就往六局去了。
打发走了替皇帝传话的太监,温惜玉从接到解禁的轻松状态又重归沉重。这皇帝也是,陈修容白天才不舒服,他晚上不在那儿陪着,跑到瑶华宫过夜算怎么回事儿。温惜玉只是恼皇帝破坏了自己出行的好事,倒是没想到皇帝的这一举动,又给瑶华宫拉来了不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要知道,太后解开禁足令,就表示温惜玉身子无恙了,这刚无恙,一直未宠幸其他妃嫔的皇帝就急不可耐地过来了,连孕中不适的陈修容都不顾。红颜祸水,持宠生娇,目中无人,温惜玉不自知时,在后宫受敌视的程度已经上了新的一层楼。
若无事时,便是无事,若有了事儿,多半是成群结队出现的。清早送走了皇帝,温惜玉也没打算回软榻再窝会儿。准备梳洗了,就去六局那儿看看。可还没梳洗好,太后的传唤就到了。温惜玉入宫时便弄了个一身的伤,从此与床榻为伴,还真是没在清晨去太后那儿请过安。这会儿自然也不能推脱,便换了衣服过去了。
隔了一夜,温惜玉也算是冷静了些。反正现在禁足令已经解了,也不在乎多等这一个早上。
温惜玉到太后宫里的时候,没想到里面的人居然那么多。粗粗一看,也有六七个嫔妃模样的人,可是自己仅是看其中一两个有些面熟,其余的是一个也不认得。温惜玉入宫的流程不对,只是封妃那日,和皇帝的嫔妃们打了个照面,那会儿也不曾有个人一一向自己介绍那些人都是谁。此时,在向太后行过礼之后,温惜玉看着屋里的其他人,一下子有些卡壳。倒是屋里那些嫔妃模样的人,见温惜玉呆站着不动,还当她摆谱。一个个地过来恭恭敬敬地见了礼,只是心里如何腹诽的,就难说了。
太后在深宫多年,自然是知道那些表面的恭敬底下是些什么想法,更是清楚温惜玉此时类似摆谱的模样其实是一种不知所措。奈何这些东西都是无法点出的,只得在心中轻叹一声,然后赐了座给温惜玉。前几日,庄华妃和宁昭仪来这儿明里暗里说了好些话,让太后意识到这些日子,自己的注意力太过集中在皇帝遇刺,姜文两人的后事,孩子的归属和温惜玉的伤这些事情上,忽略了后宫中对温惜玉的看法。而今日叫温惜玉过来,太后就是想让她和后宫位分还行的几位嫔妃见见。虽说皇帝已经那样了,但是日子总是要过的,温惜玉也不能一直在瑶华宫里,对宫里其他的人不闻不问吧。太后也不明白,为何皇帝这次抛下陈修容,去了瑶华宫过夜,反正觉得皇帝没想让温惜玉有好名声的样子。不管怎么样,总不能让温惜玉一直对其他嫔妃避而不见了。坐在一个位子上,就要做好那个位子上的事情,温惜玉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于是待大家落座之后,太后点着人,一一介绍了过去。身着孔雀蓝棉袍,微微发福,看上去年纪略大的是育有大皇子的庄华妃。一身下摆绣着丁香图纹略浅紫衣,温婉笑着的是宁昭仪。这是在场位分最高的两位。其余还有三位嫔级的,和一个据说是很受皇帝宠爱的美人。
温惜玉的心思本不在和这些嫔妃谈天说地,于是只是努力去记了嫔妃的样貌和名号,对于深入的交流自是表现出兴趣缺缺的模样。太后见温惜玉如此不开窍,也无法当场挑明她这是辜负自己的一番好意,只得出言暖着场子。幸好其他嫔妃都是会颜色劲儿的人。虽然温惜玉默默坐着,只是偶尔别人点名问起些什么,才简短作答,但在大家的刻意努力下,气氛总还是热络的。
太后见温惜玉心不在此的模样,后悔没先私下提点提点她。如此下去,怕她是又要多落个孤傲,看不起其他嫔妃的名头了。于是只得开口表示时候不早了,让宫人把在里屋吃糕点的皇子和公主带过来,让德妃见见,然后大家就散了吧。
这话刚说完,就听得里面咣当一声响动,还有宫人“哎呦……”的喊叫声。
作者有话要说:一墙之隔啊一墙之隔……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时速= =
33
33、第三十三章 疑问 。。。
太后宫中;如此吵吵嚷嚷成何体统。太后使了个眼色;身边随侍的嬷嬷便伏了伏身子,进了里屋。里面的叫唤声倒是戛然而止了,只是过了好一会儿;嬷嬷才带着三个孩子走了出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温惜玉见过的小皇子任佑哲;边走着路还边往嘴里塞着最后一口点心。从里屋出来,小皇子见温惜玉在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地;便撒开了腿脚;跑到温惜玉身边腻腻糊糊地站着,也不说话;就这么嘬着手指,抬头望着温惜玉。倒是两个大些的孩子,出来先是和太后及各位娘娘见了礼,方才回到各自母亲的身边。
小皇子吃点心吃得满嘴都是饼屑,衣领上也沾了一些。约莫他自己也有几分在意,于是只是挨着温惜玉站着,却并不腻糊到她身上。温惜玉忙着抽丝绢替小皇子擦嘴抹手,又觉得这孩子从肉呼呼变得瘦了许多,不免心中愧疚。毕竟自从姜韵茹去了,除开送她去皇陵那日,自己并未再去探望过小皇子。倒也不是不想见,只是觉得,见了他,勾起对姜韵茹的想念,自己心中必会更加繁杂。此时小皇子毫不认生地跑到自己身边来,温惜玉在心疼之余,又觉得自己的介意实在太过无谓,无论见他,或是不见,自己对姜韵茹的思念,从未消减。
替小皇子打理干净,不过是三两下的事情。温惜玉看向庄华妃身边的大皇子,今年刚七岁的任佑庆,小小的年纪,便板着一张脸,十分严肃地背着手站在庄华妃身边,见温惜玉望向他,还如成人一般,微微颔首回应。温惜玉低头看看刚被弄干净就想要往自己椅子上爬,结果爬了半天还爬不上来,撅着嘴一脸委屈看着自己,就差在脸上写“求抱”二字的小皇子,果然是因为岁数有差的缘故么。不过温惜玉还是很难想象如此黏人的小皇子到七岁时,会变成那般严肃的样子。
温惜玉一边抱起小皇子,一边打量着靠在宁昭仪身边的小姑娘,模样生得周正,眼睛乌亮,唇红齿白,还带着点儿小傲气。之前温惜玉就听太后说,自己推却了抚养小公主的事情之后,皇帝就把小公主交给了宁昭仪,和大公主一起养着。也不知道今天见到的这个,是小公主呢,还是宁昭仪的大公主呢,两个孩子只差一岁,倒是没办法从年龄上去猜。那有些小傲气的模样,倒是有些像年幼的文凌雪的。
没容得温惜玉多猜一会儿,太后望向嬷嬷的身后,半带疑惑地开口:“梦瑶呢?”
“回禀太后娘娘,二公主不在屋里。”
都是一起进里屋吃点心的,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不在屋里了。这进出里屋的,就边上这一道门,难不成这么多人在这儿说着话,一个小孩子还能偷偷出去了不成,太后不解。
“皇奶奶,二皇姐她……”坐在温惜玉膝盖上的小佑哲刚开口,便被大皇子冷冷地瞪了一眼,只得扁了扁嘴,收声埋头缩回了温惜玉怀里。
小孩子不加掩饰的互动,自是看在了大人眼里。庄华妃还未来得及作势训训孩子,太后便点了任佑庆:“佑庆你来说,梦瑶不是和你们一起在屋里,这会儿人呢?”
任佑庆从庄华妃身后站了出来,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才回复道:“二皇妹方才点心吃到一半,便和皇弟一同在门边站着,还小声说话,隔了一会儿,便不知怎地,突然去窗边,爬上窗台,跳了出去。嬷嬷进来时,从窗口可以看到,二皇妹已经跑远了。”
“佑哲,佑庆可有说错?”在门边站着,不就是在听这边说着的话,如同偷窥一般的行径,太后问时,面色明显有些不好。
小皇子紧张地咬着嘴唇,点点头,又摇摇头,想说些什么,可是大皇子一直看着这边,终究还是未出声。屋里众人的脸色各异,温惜玉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怀里那个孩子的身子有些发抖。
“还是先派人去找小公主要紧。”在这种气氛之下,温惜玉耐不住,还是插嘴了。虽然显得礼数不够还有些冒昧,但是无论是从对小皇子的庇护之心还是从温惜玉不太想承认的那份对小公主的担忧之心出发,找到她才是当务之急。
皇宫里的那点儿事儿,甚少有必须说出对错分出是非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