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V皇亲约毫疾涣迹患纳矸荩榕渖虾苁遣槐恪�
后来薛慎找了来,让她帮着演一出戏,事成之后就给她在家乡立个民籍,还答应给她五百两银子日后度日用。她喜出望外,一口应下。这等事对良家女子来说是极难,但她在梨香院见得多了,对她而言只是小菜一碟。此事只有薛恪,薛慎夫妇和薛全忠知道,事情过后,她就回乡,更是万无一失。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即使是你应有的权利,也不能指望别人主动给你,必须站起来为自己争取。春桃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死里逃生,为自己争取到了生命中另一个春天。
寻教习贾雨村到访
“金陵好,最好是新年,福寿酥饼鸡骨断,欢喜团泡马蹄糕,油炸大元宵”。
宝钗看薛蟠摇头晃脑,将人人都听过的金陵民谣,念的跟诗词一样抑扬顿挫。不由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顾云祯也笑着摇头,纳闷道:“白乐天的那三首《忆江南》,首句以“江南好”起句,字词意思都很浅近,表哥足足背了四日才勉强记住了。这民谣就听嬷嬷提过几次,竟然能记得一字不差。到底表哥这记性是好还不是不好,我也糊涂了。”
宝钗笑盈盈的道:“表哥不用烦恼,哥哥不是记性不好,”因掰着指头笑说:“你听听他背的这歌谣里,酥饼、马蹄糕、元宵这几样都是他爱吃的,自然一听就记在心上了。”
薛蟠听妹妹取笑他贪吃,大笑着翻上炕桌,伸出手来,呵了两口气,往宝钗肋下胳肢窝内乱挠一气。宝钗向来最是怕痒,被薛蟠挠得笑个不住,一边躲闪,一边讨饶。
顾云祯见表妹不敌薛蟠,也上了炕,加入宝钗这一边,两人合力。三个大孩子混战,笑闹成一团。宝琴和薛蝌两个小孩,坐在下头,吃着果子,笑嘻嘻看着他几个。
薛夫人和贺姑母进来,看他三个这样,忙笑着拉开了。薛夫人听了缘故,伸出指头戳了薛蟠额头上一下,笑道:“可不正是呢,你妹妹说的没错,你就是个吃货,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薛蟠听了,便蹦下炕来道:‘谁说我没脑子,我的头可是最大的!”这话一出,众人都大笑起来。
原来薛蟠自闹了学堂之后,薛恪就让人对外宣称:薛蟠这个顽劣儿子已经被自己重重责打了几十板子,打得他皮开肉绽,全身都无半点好处。如今半死不活,要在家里调养个一年半载的才能出来见人。
薛慎又亲自带着人满金陵城大街小巷,大小医药铺子都找到,四处寻访治棒疮的好药。连几个族内长辈亲自来探视都挡了驾。他这样雷厉风行,倒让先前嘲笑他教子无方的人全都无话可说了。
其实薛蟠是被软禁在家里,除了父母住处和他自己的小院,一概不准出去。他已经立意要痛改前非,知道父亲是怕他又到外头闯祸。虽然憋闷的慌,却是乖乖待在家里,再不敢闹着要出门逛去。
见识了族学教习薛学儒的诸般丑态后,薛恪再不放心让薛蟠在外头的学馆读书了。只命得力手下人四处打听有名望有德行的先生,查实了再重金礼聘来家。
因此时已是年关,大部分外乡的先生都散了馆,回家过年去了。薛全安寻到几个金陵城内的老儒,外头的长辈也荐了几个西席来。
薛恪薛慎一个个亲自请了来,到府中面谈一番。要说学问,这几位教孩子蒙学,或是四书五经都绰绰有余。但是教书育人,德行第一。那年轻的,薛恪怕他性子浮躁,不能教导薛蟠脚踏实地。年老的,薛恪又担心薛蟠太过调皮,先生精力不济压服不住他。见了好几拨人,总没找到合适的教习。
薛家原是大富之家,又是给几个年幼孩童启蒙,比教年纪大的学子举业省事多了。那来薛家谋馆的个个都信心十足的来,又一个个收了薛家送的程仪失望而归。
内中有个出类拔萃,名叫贾雨村的。生得好个相貌,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来薛家拜访时一身敝巾旧服,虽是贫窘,谈吐间嬉笑自若,不见一丝窘迫寒酸气。薛慎见了,极为推崇于他。
薛恪看他生的这样气概,说话间又极有见识,本来很是欣赏。但听得他的履历,中过三甲进士,官至外班知府。又曾在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家做过馆,就有些犹疑。
在席间听贾雨村随口吟了几句自嘲之词:“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两袖皆清风,做个孩子王。”经历宦海风波,转眼从上官贬为白身,他竟然不以为意,这样实在不合常理,越想越是不妥。
随后遣人细细查访了一下这贾雨村生平行事,得知他才学满腹,做官时政绩不差,想来很有才干。但却有些贪酷的毛病,再加上仗着才华,轻慢同僚,不容于上官。被人参了一本,革职不用。
仕途被阻,在古代寒窗数十载的读书人眼里跟生死大仇差不多。但贾雨村面无怨色,口无恨声。这样的人,既有学识,又有气度,盛世当居高位,乱世必为奸雄!那里是薛府内小小家学能容下的人物?
薛恪久历商海,知道这样的人最不能得罪。特意置办一桌酒席,在席间和薛慎你一言我一语,狠狠夸赞了贾雨村一番。说他有安邦定国济世之才,眼下不过是虎落平阳,龙游浅滩。绝非久困之人,早晚会飞黄腾达。若是让他做了教书先生,乃是杀鸡用了牛刀。耽误了贾雨村的前程薛家就罪过大了。
贾雨村看出薛家虽是富而好礼之家,但是只是皇商,对他重返官场没有直接助力。他来谋馆只是一时囊中羞涩,暂时找个下处安顿罢了。他心明眼亮,知道薛家兄弟因他做过官,不便请他做馆。随口提了自己盘缠不够之事,拿了薛家送的一封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飘然而去。租了一条客船,下扬州拜访两位旧友去了。
宝钗事后得知,贾雨村差点坐了他家的教习,吓得一颗心差点蹦出来。莫非贾雨村和姓薛的有什么前生冤孽不成,竟然数次狭路相逢。
后世那些红学家在一本红楼梦里寻章摘句,从贾雨村早年在葫芦庙里,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就胡乱推测说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雨村。完全无视已经母凭子贵,从妾升为正房,甄英莲家的大丫鬟——娇杏。还有说贾家被炒,宝钗改嫁贾雨村做了妾室,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又想起贾雨村这一去,按红楼梦里的轨距,做了林黛玉的蒙师。日后借林如海赏识,亲写了一封荐书,与林黛玉同往京都。因他也姓贾,跟荣府连了宗,贾政尽力相助,竟然又回金陵应天府做了府尹。后来又胡乱判了薛蟠和冯渊的人命案。从此仕途一路顺遂,官运亨通。
宝钗暗恨自己年幼,没能力阻止此人。只在心中默默警惕,以后遇到此人一定要小心加小心,只盼再也遇不到他。
因没找到合心意的先生,学业这等事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薛恪几个大人便商量好了,暂时每日早间由贺姑母讲书。午间由薛恪教授书法。
贺姑母蕙质兰心,琴棋书画样样都拿的出手,比那读了十几年书的男子都不差。当日薛公在世之时,常夸她是个扫眉才子。现在拾起教鞭,给几个孩子讲起书来也是趣闻无穷。她稍稍测试过几次,就知道几个孩子中薛蟠功课最差,需得好好帮他补补基础。
自己的儿子云祯,虽然还不到进学的年纪,四书五经都能解析的通,文章做得花团锦簇一般,很看的过了。
最让她惊喜都是宝钗,难为她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敏灵秀,读书识字比起顾云祯都不差,还常从圣贤书里看出许多奇思妙想出来。
贺姑母顾云祯都不知道,其实宝钗不过因为前世工作的关系,看了许多集《百家讲坛》,读过南怀瑾先生推广国学的几本书。站在众学者的肩上,自然能比被朱子理学禁锢思想的古人思维发散些。
贺姑母因材施教,将主要精力放在薛蟠身上。薛蟠见表弟妹妹都已经学到《诗经》卫风,背起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自己进度大大落后,还在《声韵启蒙》里打转,也被激起好学之心来。
薛蟠背书背得昏头昏脑,不管身边人说什么做什么,他都听成对子。薛夫人说:“那西洋钟当当响。”他摸摸头说道:“这小蚊子嗡嗡声。”顾云祯说起他的青铜砚台上刻了个独角兽,他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半天笑答出个四眼狗来。丫鬟给他送了个笔筒,他对个夜壶,搞的一家人哭笑不得。
正因薛蟠性子急躁。薛恪特意找出颜真卿的勤礼碑来,亲自教会他悬肘运腕的诀窍,让他每日临摹一百个大字。薛蟠不愿再让父亲失望,每日都咬着牙完成了。连走着路都在背颜真卿楷书的歌诀。
宝钗每日家看着薛蟠走路时,仰着头背诵起:“颜体豁达字端正,气势外扩呈弧形。字形略长近正方,点画各异不相同。用笔裹锋避外露。苍劲有力才威风……”一路上差点撞到花花草草无数次,不由扶着额头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这真的是不学无术,连“唐寅”都认作“庚黄〃;做打油诗被后人取笑是“薛蟠体”的呆霸王吗?
然而薛蟠就是薛蟠,等他终于适应了每日读书习字的日子,爱玩爱闹的性子又回来了。上课时不再偷懒摸鱼,下了课就高高兴兴和宝钗表弟在屋里玩投壶,讲故事。或是到院子里塑雪狮子,打雪仗。薛夫人原怕丈夫逼着儿子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现下看儿子又长了许多精致的淘气,终于把一颗悬着的心又放了回去。
众人一双眼只注意薛蟠改过自新,变得不再厌学。只顾云祯和宝钗成了同学以后,看表妹冰雪聪明,起了亲近之心。每日常常趁课余之时和宝钗一起谈论文章,又或是作画吟诗,谈情下棋。他小小少年,秉性天然,发乎情,止乎礼。在宝钗眼里顾云祯只是个七岁的小正太,还用不着避什么嫌疑。两人相处时间渐长,越发投契了。
贾府来信始提结亲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日按习俗称为小年。照老话里说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一天祭过了灶,过大年就要开始啦。
那一般人家都是在灶王爷的神像前,供些糖果菜肴,敬敬香就算全了礼。薛家因是皇商,做着生意,灶王爷是给各路福神财神引路的仙官,祭灶就更郑重一些。
这一天将入夜的时候,薛恪带领全家到了家里的大厨房。里面东墙设有灶王爷的神龛,献上蒸得烂熟的猪头,红烧鲤鱼,豆沙圆子,饴糖等物,供品中还有两只非常肥大的黄羊。
薛蟠见上面还有一副对联,好在这对联短,上面的字都认识,因小声念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薛夫人和刘氏都喜笑盈盈的道:“正是呢,好吃好喝的献上,再拿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叫他保佑咱们一家吉祥平安。”
宝钗听得好奇,又指着旁边几个用竹篾片做的大纸马,还有许多寸草、黑豆,问这是做什么用,贺姑母笑这着告诉她:“灶王爷是骑马回天宫的,咱们自然要把他的坐骑和草料一并备好了。”
原来神仙不止可以公然收受贿赂,连他的交通工具都有好处。又看这灶王爷的样子,一点不像城隍爷那样凶恶可怕,很是白净漂亮,跟个女孩儿差不多。想来天庭人满为患,好位子都被先飞升的占了,神仙也难找到好工作,要不拿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怎么只能做个养马的小官——弼马温呢?
回到屋里,宝钗坐在炕边说与薛蟠和表哥听,被薛慎几个听见,都笑说这孩子想法当然稀奇古怪,连神仙也编排,最是淘气不让人的。宝钗也在奇怪了,莫非自己整天扮孩子,连行为想法越来越像孩子了?
第二日薛家外管事金能,送了许多采购的新鲜年货进来。宝钗出来瞧,不过是些野猪,野羊,鹿筋,熊掌等各式山珍。还有海参,鱼翅,鲍鱼,干蚝,淡菜等许多海味。薛夫人看他还弄到两石御田胭脂米,碧糯,粉粳各有二三百斤,狠狠了夸赞了金能一番。宝钗心内暗笑,前世她吃过珍珠米,广西巴马县红粳米,还有黑龙江越光米,也不觉得比这些宫廷御用的口感差。
宝琴薛蝌两个又蹦蹦跳跳的过来拉着她去看大鱼。宝钗看放在地上的两条大鱼,大的足一丈多长,小的那条也有两米多,一条怕有二百来斤。宝钗一开始还以为是鲨鱼,仔细看了下没有尖牙。
薛慎走过来跟孩子们道:“这是长江里打的大鳇鱼,极难得的美味。”薛蟠也过来问到:“二叔,这大鱼是吃什么的,怎么能长的这么大?”薛慎笑答道:“这两条还是小的,早年我曾在同江见过有两丈长的,这鲟鳇鱼生于江,长于海,什么都吃。”又吓唬几个孩子道:“这鱼连大人都能活吞下,你们这样的小孩能吃两三个,一点不费事。”刘氏看宝琴薛蝌吓得脸都白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