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梦同人)红楼攻略-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若是在家中,黛玉也只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转悠,偶尔会到正房和皓玉的房中看看。贾敏觉得在自家中不碍事,久而久之就随黛玉去了。
正是因为知道黛玉的习性,贾敏便才让映荷传了这句话。虽然是亲戚,但是若是就这般衣着朴素的去见了,难免失礼。
黛玉便任由着芷兰和春绯梳洗打扮,因为是在自己家中,又是见亲戚家的姊妹们,打扮的并不算太复杂。一刻钟左右的功夫,黛玉便带着自己的两个丫鬟往正房的偏厅里去了。
因为贾宝玉也在,因此贾敏已经让人叫了皓玉出来,黛玉去的时候,皓玉已经坐在偏厅里陪贾宝玉说话了。
虽然伤了背,但是经过几日的调养,贾敏又是汤水又是药材的滋补,在加上在林府里都是吃惯了的菜色,黛玉的食量也大了些。
因此如今黛玉看起来,脸色倒是比上京时还要红润几分,丝毫不见有病态。
凤姐只是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便笑对贾敏道:“林妹妹气色比起先前来倒是好了不少,我回去说给老祖宗听,她必然是高兴的。”
贾敏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凤姐又道:“我是奉了老祖宗的命来看看林妹妹的,如今见她大好,我也安心了,这家中的事情都是我管着,现今又遇到今上登基大典,我也不敢偷懒。这会子把姑娘们送到了,我便先回去了,好给老祖宗回句话。”
贾敏知道凤姐是大忙人,自然没有留,便又说道:“这也好,凤哥儿早些回去回了话,让母亲安心。若是晚间姑娘们想回去的时候,便坐了我们府中的马车回去。”
凤姐便又笑着跟黛玉说了几句,才匆匆离开了。
贾家的姑娘们当然是各自上前跟黛玉说了话,贾宝玉也不例外,只是他刚问了身体好没好全后,黛玉便向皓玉使了一个眼色。心领神会的皓玉立即上前去,半拖半哄的让贾宝玉去了自己的院子。
贾敏这才提议让黛玉带着贾家的姑娘们去南苑里逛逛。
一路走下来,见到的都是南方的景色,亭台水榭无一不是南方崇尚的景致典雅。扫撒丫鬟们早已经打扫了院子,路上遇到的丫鬟并不多。即使是见到了,也是远远的就行了礼,然后目不斜视的等着黛玉一行人过去。
贾府的姑娘们一路看着,探春和宝钗心中都惊奇的紧,但是还是控制了面上的表情。迎春和惜春只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南方风格的宅子,自然是惊奇不已,一路走过来便是指着问东问西的。
黛玉说了几句,宝钗便接过了她们的话。宝钗自小在金陵城长大,南方的风格建筑她自然是略知一二的。
等进了南苑,黛玉便招呼着迎春四人坐了下来,春绯已经奉了茶,又端了茶果上来。惜春素来爱画,见黛玉房中挂了一副唐寅的落霞孤鹜轴,步子便挪不动了,直言要看个究竟。黛玉也随了她,让人取了那个挂轴下来,又吩咐惜春身边的丫鬟入画照料好了她的主子,便带着其他人进了内室。
待茶果也摆好了,探春便跟黛玉说那日在西宁王府的事情。又问遇到了哪家的姑娘,是不是见到了王府里的郡主们,又问她们的性格和爱好怎样。
能说的黛玉便挑着说了,不好说的黛玉便推说自己接触的时候短,也不怎么清楚。
看着探春一脸意犹未尽的眼神,黛玉便笑了笑。
贾家的三个姑娘,迎春木讷,惜春清冷,倒是只有这个探春透着几分鲜活之意。况且,探春身上有一种不甘现状的韧性,她的心,恐怕高的很。向黛玉打听王府的姑娘们,也无外乎是因为若是能和那些姑娘交好,将来恐怕就是助力了。
想到探春的身世和原著中她在王夫人跟前的汲汲经营,黛玉心中便暗自庆幸起来。现在她有林如海和贾敏依仗,她也是林家的嫡女,更是林家唯一的姑娘,父母凡事都为她考虑,结交高门的姑娘们为自己日后铺路的事情她可以不用做。
林家是书香世家,又是几代累积的财富,又有贾敏为她挡风遮雨,她的未来不管怎样,都会比一般的姑娘过的好。若是皓玉将来有了功名,对于她来说,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想起来,她倒是有些同情原著中红楼那些女子的不易起来。
从进屋子以来,宝钗便在暗暗的观察着黛玉房中的摆设,这是她自小以来养成的习惯。这个屋子布置的典雅异常,虽然没有金玉装饰的富丽堂皇,但是一看挂的字画,放的用具,便知林家的家底颇丰,底蕴更深。
在听着黛玉跟探春谈起西宁王府的事情,宝钗心中才感叹着,这才是五代书香教养出来的姑娘。比起她的汲汲经营起来,林家的姑娘什么都不用做,便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

第98章 心事

黛玉是以受了凉才留在林家静养的,贾敏没有说让黛玉带着贾家的姑娘们在园子里转转,黛玉索性也不提这件事情。
好在贾家的姑娘们似乎也没说些什么,惜春还在外间看着黛玉屋子里的挂轴画。宝钗和探春倒是聊兴正酣,黛玉怕坐在一旁的迎春难免有些无聊,便让芷兰拿出林如海给皓玉搜罗的残局棋谱给迎春看着打发打发时间。
其实这也是黛玉甚是疑惑的一点。
原著中,贾家的三个姑娘都是术业有专攻的。虽然不知道大姑娘元春擅长什么,但是探春写得一手俊俏的字,惜春爱画,迎春却是爱棋的。不仅如此,原著中还说迎春的棋下的极好。
在黛玉潜意识中,会下棋的人,特别是棋下的好的人,心中自然成谱。照这样的推想,迎春心中自有丘壑,万事都是瞻前顾后,思虑重重。即使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现如今般木头的性子,自己的奶娘中饱私囊,房中的管事嬷嬷们也都不服帖。
这样束下无术的姑娘,说她棋计好,黛玉倒是有些纳罕。
不过迎春确实是爱棋,跟惜春一样,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眼睛都挪不开了。她也不管一旁的宝钗和探春在说些什么,自己只是默默的挪到角落里,连头都不抬了。
而宝钗和探春则是对黛玉在西宁王府中接触的事情比较感兴趣,这一早上的话题便是围着西宁王府转来转去。说了半晌,就连黛玉都有些不耐烦了。
午时未到,贾敏便打发了映荷来黛玉院子里。映荷便拉了黛玉到一旁道:“太太说,宝二爷今日在皓哥儿院子中留饭,就不进来扰了姑娘们的兴致了。”
“母亲不一道过来么?”因为只是隔了一道帘子,黛玉的声音贾家的姑娘们倒是都听得见。
“太太说,她若是过来,难免让姑娘们觉得拘束了。”映荷笑着,又小声道,“实话告诉姑娘,太太现在忙的脱不开身呢。明日就是今上的登基大典了,老爷刚才也从外间回来了,都在准备着这件事呢,一时半会儿恐怕也照顾不了这边。”
黛玉便点了点头,她安逸的日子过了几天,倒是忘记了明日便是登基大典了。
这样算来,她根本不用再住在贾家。林如海是扬州巡盐御史,虽然新皇登基只让三品以上的外任官员回京朝贺,江南的盐政还有都转盐运使管着,但是许多重大的决议都要经过巡盐御史的手处理。
林如海来京已经近两个月,期间也不知堆积了多少公务。是以新皇登基大典结束之后,林如海过不了几日便要回扬州,在京中待不了多少时日的。只是明年春林如海便是又一个三年任满了,也不知今上到底是什么想法。
不过不管怎样,林家的结局绝对比原著中要好上千万分。今上即使不信任林如海,但是有肖家和孟家挡着,今上要是做的太过,未免寒了老臣的心。
这样的事情,即使她知道大故事的走向也无济于事。她已经扭转了一半,剩下的,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宋妈妈今日在厨房里呢,一早便采买了新鲜的材料。太太说了,姑娘想说什么,便只管吩咐厨房里做。”说完映荷便准备着走,突然之间又站住了,回过身来小声在黛玉耳边说道,“太太刚才让皓哥儿带着宝二爷去外书房见老爷呢,我按着太太的吩咐送了茶点进去,老爷不知在问些什么,那个宝二爷急的抓耳挠头的……”
说完她到底是忍住了笑意,匆匆告辞了。
黛玉站在远处也笑出了声来,许是因为科举出身,林如海平日里便喜欢考校皓玉的功课。皓玉从贾府中回来,林如海是头一次得了空闲,自然是要把皓玉唤到书房中校考功课的。
这样的事情,对于熟悉了的皓玉来说,便是家常便饭了。不过说起读书来,黛玉却知道贾宝玉即使比皓玉大上几岁,但是那些正统的《四书》、《五经》远远没有皓玉读的透。
贾宝玉不愿意学习这些这个时代正统的东西,把读书人称为“禄蠹”。不过这一点黛玉却颇为费解,原著中林黛玉是出生书香世家,林如海更是科举出身,若是黛玉真心的认为读书考取功名的人都是“禄蠹”,那么她置林如海于何地。
贾宝玉在这件事情上以为林黛玉是自己的知己,恐怕是把这个知己的“笑而不语”当成了默认。
听映荷的说法,林如海此刻正是在书房中校考皓玉的功课,见贾宝玉在林家,正好也一起传唤来校考一番。
黛玉想到这里便偷偷笑了起来,从培养皓玉的方式来看,林如海欣赏的便是这样的读书人,贾宝玉这个只有歪才的半吊子,估计在林如海跟前讨不了乖。贾家想跟林家亲上加亲,即使贾母用上亲情打动了贾敏,也是过不了林如海这一关了。
“你亲自去跟宋妈妈说,让她看看厨房有什么材料,拣平日里合我胃口的让厨房做了便是。”黛玉吩咐了春绯一声,又吩咐道:“若是宋妈妈觉得有什么合适的,也让人做了。”
春绯应了一声,便亲自打了帘子出了门。
黛玉刚进屋,便听到探春问道:“刚才我们还在说呢,怎么这么久了,也不见宝玉和林表弟?”
“我父亲刚回来,正在书房里问皓玉话呢,表兄大概也在吧。”黛玉简单的答了一句,又把贾敏的话简略的说了一番。
只是过了半个时辰,中饭便已经摆上了。没有长辈在,又是在黛玉的屋子里,贾家的姑娘们便不像之前那样拘束。惜春和迎春只是想着自己之前见的东西,倒是有些心不在焉,而探春和宝钗则是问黛玉什么时候回府中看看贾母,说贾母甚是惦记她。
黛玉只是含糊答了。饭毕后休息了一会儿未时便已过半。黛玉想着依贾敏的性子,顾忌着她后背的伤势,这个时候应该是要来催了。
果然又说了一会儿话,芷芳便进来回贾敏的话。说时候也不早了,明日登基大典,今日恐怕查的很严实,让贾家的姑娘们还是赶早回去,以免出什么状况。
贾家的姑娘们自然是应了,黛玉见迎春看着那本残局棋谱似乎很是舍不得的样子,便说让人抄了一份,等过两日给她送去。
迎春脸上顿时出现了一分笑意,连忙连声道了谢。
出了黛玉的南苑,芷芳又带着贾家的姑娘们去正房辞别了贾敏。林家打发了三辆车,又拿了林如海的牌子,一行才不忙不迭的往贾府的方向去了。
马车骨碌碌的响了起来,因为顾忌到车内坐的是娇贵的姑娘们,车倒是行得很慢。
自宝钗进了贾府之后,和探春年岁相近,二人又甚是相合,自然是坐了一辆车。马车刚刚动了,薛宝钗突然之间掀了帘子往林府的方向看了一眼,那重新描了一层漆的烫金牌匾似乎有些灼伤了她的眼睛。
她赶紧闭了帘子,只是默默的发着呆。
从她进林家大门的时候开始,便知道薛家跟林家比起来,是怎么也比不上的。若说薛家有银钱,这林家如今看着也比薛家差不上多少。
黛玉比她早一日进贾府,她们也拢共只在贾家住了几日而已。虽然和黛玉只是见过几面,但是贾家的下人们嘴巴不严实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她自然是听过下人们把她和黛玉做比较的。
进了贾府,黛玉除了日常的请安,便只是蜗居在自己的沁柳园里,不爱和人打交道。平日里见了有脸面的丫鬟婆子,也不跟她一般面上含笑的,她人自然是说林家的这位姑娘,比起薛家的姑娘来,未免少了几分亲和之意。
只是,若是她家中也是跟林家一般的情况,她又何必做出这几分“亲和”出来给那些下人们看呢?
她今日进了黛玉的南苑,自然是知道那个院子是费了多少人力才能修建的这般雅致。她那一屋子的摆设,许多是千金也买不来的。父亲是二品大员,母亲是贾府嫡出的姑娘,就连弟弟这般小也知道护着姐姐了。
想起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哥哥,宝钗叹了一口气,差点就被自己心中一抹道不清的酸涩感带出眼泪来。
林家姑娘唾手可得的事情,却是她极力经营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而黛玉不屑一顾的东西,她费尽心思恐怕都是求而不得。
就像这次来京,是为了给公主和郡主选侍读,她挣破头也只是为了攀上了皇家,将来能嫁入高门。不过这份“殊荣”,林家的姑娘却是不怎么在意的。
进京之前,她母亲也跟她说过,这次进京,选上公主侍读的机会恐怕不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