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种田记-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图纸上的结构基本让林小宁满意,学堂与医堂分别独立成院,中间隔着小小的绿化带,种些树木什么的。
    学堂仍是分为两块,分别是女子学堂与男子学堂。中间以院墙相隔。
    所有的房间都以简易,宽敞,通风,适用为主。
    定下图纸后,就开始施工。请了城西贫区的一些汉子来帮忙运砖,给些工钱,结果那些城西的汉子为了抢活,竟然又闹起来了。
    这城西的刁民啊,这么彪悍的风气,何时能收一收呢?林小宁头痛得不行。
    最后虎三撑住场面,虎三拿腔拿调,很是威风,大骂一通,把那些汉子们都赶走了。直接找到了大杂院的壮妇,问她要人手来帮工。
    壮妇没想到那善人老爷家真能想到她,问她要人帮工,开心得合不拢嘴。
    虎三却是正色道:“工钱你不能扣,我直接给他们手上,你的介绍费我另给你。”
    壮妇愣了愣,又笑着道:“好说好说公子,你们家是大善人一家,我也积积福,不收他们一个子的介绍费。”
    最终请了十个汉子往来桃村与清水县拉砖运泥,还有六个妇人煮所有建筑工与临工的吃食,六个妇人中,壮妇就在其中。这样的活,轻松又有钱拿,吃食又好,竟然有肉菜,还不是飘着几滴油花但看不见肉的肉菜,是菜里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掺着结结实实的大肥肉片!
    就冲着这饭食,不给工钱都干,这可是打着灯笼也难寻的。
    虎三与林小宁商议后,把食堂放在大宅前面的空地上,肉香飘到城西上空,引来许多城西的贫民围观。
    林小宁是想存着心晾一晾他们,由着他们那些人懊恼去。
    况且城西的人,如果这性子任由下去,也不是个事,她不能确认这样晾着他们有没有效果,但现在的情况是,清水县显然贫困的不止是城西这些人,还有人也一样非常贫穷,但他们却知礼懂进退,善堂不是为城西人开的!
    并且这事是要长长久久做下去的,一定要公平,要有声誉。
    在施工的过程中,空地上立了一块巨大的牌子贴上布告。上面说明,城里没有条件看病但有病人的人家,可以到县城林家的千金铺里申报情况,留下住址。林家将在一天内核实情况,条件属实后,会有大夫去诊治。还特意注明了,并非城西,是整个清水县。
    而千金铺里也由赵氏与方老没怀孕的二儿媳妇候着,接待前来申报的人。方老的两个儿媳妇在桃村的女子学堂一直学着,也能写不少字了。
    田大人马上就嗅到了其中翻身的机会。之前他只觉得天下没有比自己更倒霉的清水县县令了,细数清水县哪一任县令现在都身居高位,只他,前程暗淡无光啊。
    这是天大的机会!
    当天,田夫人就热情洋溢的表示也想参与进来,林小宁含笑同意了。她也是夫人,说起来还是第一个正式的官夫人。到底付冠月有身孕不能参与执行。
    于是,千金铺里接待申报看病的穷人有三个夫人,一是县令夫人,二是马大总管的夫人赵氏,三是小方师傅的夫人(方老的大儿子现在不叫小方师傅了,叫方大人。小方师傅的名头给了弟弟)。
    三位夫人与千金铺的女掌柜李婶,那个曾经因为长得丑没人要的李婶打得火热。
    李婶现在脸上已越发富相,她把千金铺管理得很是妥当,也早早添了两个女伙计。在专门卖女性棉巾与各种软枕的铺子里,女掌柜与女伙计一点也不出格,反倒极为体贴。
    李婶从流民到稳当当的掌柜,算是咸鱼翻身,但她在期间付出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那时千金铺只她一人,后来又来了付奶奶,付奶奶还好,至少以前是开过杂货铺的。而她一个成年的妇人只因懂得简单加减,让林小宁急训了一阵子就来管铺子,学着做这样大的帐目,又不能出错,她却硬是撑下来了,还做得有声有色。千金铺里的生意稳步增长,帐目清楚了然。
    她的儿子在大户人的庄子上,因了她的关系,很是得庄头的关照。每旬都会来千金铺一次,母子俩说说话,吃上一顿,住上一夜。
    现在李婶乐观健谈,大家忙时自忙自的,闲时就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很是滋润满足。
    既然医堂这事开了头,那林小宁往返清水县与桃村也不是长久之计。
    李婶献计,儿子庄上邻近的村里有一个游医,医术却是不错。只是村里人生病的到底少,就是有个什么头痛脑热的,治下来也给不了两个铜板。那郎中家中有几亩薄田,农闲时就会来县城走街窜巷的摇铃瞧病,辛苦一天也就接上一个两个病人,收三两个铜板。所以那游医仍是以种田为主,日子过得并不好,倒不如请来做医堂的大夫,给些月钱。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医堂开起来也就初时看病的人多些,后面肯定就少了,一个大夫能搞定。清水县富裕,贫困人家相对少些,小毛小病的,也不用自己出面,不然光是跑县城就得活活累死。若是有重病治不了的再看,如果自己不在,就可动用医堂的基金,去名大夫那儿看。
    这样,大夫也请到了。那游医听得这样天下掉下馅饼的事,一时竟懵了。他一个种田的,从小跟爷爷习得不错的医术,但说到底是个种田的农夫。现在不仅仅有月钱可得,还是为和自己一样的贫苦人家看病,心里直道是爷爷在天庇佑。




☆、 第225章 担忧
    请来的游医大夫姓朱,在千金铺隔壁那个瓷片铺子里腾两个空房,一间给朱大夫住,一间做药房。住的那间家具被褥子一应俱全,吃饭是跟着两个铺子的人一起吃。
    朱大夫只管看病配药,药材缺了就与赵氏一起去采购。
    若是没病可看,朱大夫就看医书,他祖上就是游医,医书家里也是有的。不过传了这么多代,认字的越发少了,比如医书里有些字他就认错了,也念错了,但是,意思却不会搞错。
    除了一开始布告贴出去时,有许多虚假申报的人,有些人家中并不贫困,只是小气抠门,能占一点便宜都不放过。
    核查后,只有少数人家符合条件,朱大夫忙了两天也就没事了,后面的日子实是轻松无比,医书上的字若是感觉认得不是很有把握时,也问问小方夫人,有时小方夫人不识得,却总会碰到有认得这个字的人,几天下来,竟然也纠正了几个念错的字。
    学堂在十月底就休了学,孩子们开始玩闹不休,完全不理会天寒地冻。
    但铁头与鸡毛没有这样的快乐时光,被安雨拉着没日没夜的训练着。
    鸡毛总是天不亮,被安雨从温暖的被窝里拎出来,穿着单衣的鸡毛在寒冷的星空下打着哆嗦,流着清鼻涕,被安雨水喝斥。
    十一月上旬,气温骤降,下了一场薄雪。
    三千堂的建设才开始没多久就不得不停工了。
    本来清水县这边的气候是比北边要温暖些的,通常一年只有一场雪·薄薄的,不过三两天就化了,有时还没有雪。
    可像今年这样冷得这么早,雪也下得早,虽然是薄雪,可积在屋顶成冰,硬是不化,还越来越冷。这是往年都没遇到过的。
    朱大夫与林小宁及三位夫人坚守在岗位上,因为骤然降温′病人一时暴增,全是没注意保暖受了寒。朱大夫不紧不慢采购来一些药材,配出了风寒的中药包,但全都捣碎了,一包包分装好,按核实名单的地址,也不号脉,受凉的病人就发一包,竟然一包两包就好,极有效果。
    田夫人也是服了这药包才治好了风寒。
    然后·一些有钱人都想要花钱来买这个药包了。
    林小宁自然乐意,干脆做了个义卖箱,风寒药包二十文起卖,若有条件可多给些。钱是由买家直接丢进箱子顶上的小口里,箱子面上还贴出红纸,上书:每包药都有您的善心在其中。
    这算是第一笔义卖的收入了,银两自然入了三千堂的善款库。
    就这样,朱大夫的药包竟然治愈了大面积的风寒人群,果真是一剂见效,严重的三剂必好。
    朱大夫有些骄傲地说:“这是上传下的方子·我祖上就靠这方子吃了几辈子了,只是到我爷爷这辈就不行了。”
    古代的大夫是这样,一个方子吃几辈子·怪不得药包里的药全是捣碎的,为的就是不让行家盗方啊。
    行了,她可不会强求这方子,反正朱大夫已是她的人了,舀着她的月钱,为她做事。
    林小宁笑笑:“朱大夫,你祖上真了不起,这个月加五百文钱。”
    朱大夫月银是一两银子·在他看来·觉得是林家施舍了,他一个游医·就是没日没夜看病,也赚不到一两银子的诊费·对这个月银很是满意。现在因这药包又多了三百文赏钱,心里很是欢喜,也为自己的祖上自豪。
    在义卖的同时,林小宁又与田夫人在坊市劝捐旧棉衣与旧棉被。竟然很有收获,必竟田夫人县令夫人的名头很是管用,一些大户纷纷翻出积年不用的旧衣旧被送了过来。
    而朱太夫的药包所卖银两也购置了一些棉衣棉被,与旧的混在一起,让了虎三带着桃村的一些年岁大的孩子们,去现有已知的贫家发放。
    安风安雨带着一些孩子去申报领取棉衣稀被的人家核查。
    三千堂还没建成,已在清水县有了一定的美誉,至少那些贫区的老人孩子们是真正的盖上了棉被,穿上了棉衣,虽然有旧有新,但他们哪会介意这些,那可是棉被棉衣啊,里面絮的可是棉花!
    所幸这样的寒冷没持续多久,气温又突然回升,那点积雪结成的冰,一天就化了。
    然而,没几天又下起雨来,雨不大,却是陆陆续续,停停下下折腾了好几天。
    风寒病人更多了,这其实就是大面积的流行感冒。
    好在朱大夫的药包仍是有效果,虽然不如上回那么明显,但五六包下去也是能好,比起清水县其它铺子里开的方子,算下来省钱多了,还更管用些。
    于是义卖药包又是火爆得很!
    朱大夫不得不把自己的儿子与兄弟也叫来清水县配药包,实在是一个人配不过来。
    赵氏、小方夫人就干脆在田大人府上住下来了,好接待陆续申报的病人。
    桃村也有许多人受了风寒,天气变化大,就是感冒时。
    林小宁也没法一一开方号脉,拉了一堆朱大夫配的药包进了村来,交给耿大夫的药铺里代为义卖。
    桃村比清水县要冷些,因为靠着山,自十月学堂休学后,就家家户户烧着炕。当初为流民建的砖房都是砌得炕,柴是山上砍的,不用钱,早就把柴备得足足的呢。
    只是最早的老村民,后来改建砖房时,有的砌炕,有的却没有,那便用炭炉取暖,虽然今年的炭价涨了二成,目前还在上涨,可黑炭还是烧得起的。
    桃村几个老爷子家里的炭炉子都是烧得旺旺的,暖得很。
    但安风安雨还有铁头与鸡毛的屋里不让摆炭炉子,说是练武之人,冬天正常的寒冷都扛不住,那怎么练得成一身功夫。
    小南瓜与小东西长大许多,成天与望仔火儿上山去野,下雪也不见他们收敛一些,成日里不见踪影,只到晚上才回来,大吃大喝后再戏耍一番才去睡觉。
    柴房什么的地方,它们是不会去睡的,它们只会往人呆的地方钻。这两家伙与林老爷子最亲,就在林老爷屋里的隔壁,收了一间空屋出来,做了个大暖窝给它们俩。
    两个小家伙的房间里也每晚必摆上一炉旺旺的炭炉子。
    林小宁没心情在家中享乐,只是不停奔波在县城与桃村之间。
    她没有做这种公益的经验,许多事只是凭着想法而来,流感、变天这些事让她明白,要未雨筹谋才行。
    这次义卖的药包,二十文一包,第一回还有近半的利润,第二回时基本没多少利润,因为药材涨价了。说到底,都是林家出的银子买的药材,可观的利润反倒是那些大户人多丢的一些银钱。
    不过好歹是有了小笔的善款了。
    还有这次的旧棉衣棉被是直接就发放了,并没去考虑传染性疾病什么的,这是后来才反应过来,但已发放下去就作罢,以后得提前劝捐旧物,做好消毒处理才能发放。
    还有城西贫区的刁民,实在难以短时就改变性情,但他们又的确贫穷。这一切,都要考虑进去。
    林老爷子也是心焦不已。
    九月初就去横塘乡马家接人了,现在十一月中旬都快过了,人还没来,北边比桃村更冷,万一是下雪堵在半路上,可怎么办?
    马屹峰夫妻也是夜夜睡不好,奶奶年岁大了,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是好啊!
    林小宁一边忙着与田夫人寻找一个新的捐旧物的点,一边也开始担忧了。姑奶奶年岁不小,又听说是有老寒腿,不知道是不是犯了病耽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