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清朝的生活-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氏笑容不变,抬了抬眼,似想往安氏那瞟上一眼,但没予动作,只是轻声附和。

位至高坐的好处,这刻慧珠亲身体验了一把,无需刻意留心,底下人的一举一动自会尽归眼底。安氏几年如一的在她面前小心翼翼,可安氏却不知,越是这番模样,越是让她心有隔阂;而耿氏亦如当初,虽然现在与安氏同处一座宫室,可面和心不合,不过是在她面前一团和气样儿。

想到这里,心里升起一丝疑惑,她从未有何举动表明了与安氏的亲近,那安氏究竟是从何时开始,让得所有人,甚至是耿氏也认为她已收安氏为己用?

思忖无果,慧珠又不想因了安氏的问题坏了她伤愈的心情,便暂歇心思,另寻了无伤大雅的话题,说了半回话,后起身笑道:“快二月未去储秀宫请安了,今个儿还是早去的为好。”耿、安二人会意,忙起身相陪,伴左右而行。

路上拣了话什,不咸不淡的说笑闲谈,不觉到了储秀宫里。宫门宫监扬声通传,殿外伺候的宫人忙争先相迎,慧珠挑挑眉,由着众人簇拥进了正殿内,常在以上的妃嫔皆已到齐,或两两相携而笑,或三五做堆小谈,娇笑连连,声声悦耳,妍妍怡目。慧珠跨着门槛子的脚步一停,回首望了望晴日方好的碧天浮云,暗暗想道:“外面的自然风光也比不上一屋的美貌佳人,或清雅、或明媚、或娇俏……实属各有千秋……且大多为二十出头的丽人,真是环肥燕瘦,任君挑选。”

心想着,慧珠已向乌喇那拉氏行了礼,于左侧首坐下,凝目四顾。她对面首位坐有年氏,其次是李氏,再后便是宋氏,以及品级往下众嫔妃。。

这一看去,慧珠回应众人的寒暄声,不由慢下来,视线在正对面的年氏身上停住下来,目光里带着几分疑惑。今日有何重要场合,还是什么大日子,要不然年氏岂会精心打扮一番,身上头饰一应穿戴无不是细细琢磨过的,把面有病容,年逾三十的年氏,装扮成了一名婷婷女子。

李氏顺着慧珠的视线寻去,见目光所营处果然是年氏,暗下嘴角撇了撇,手里搅这帕子,似笑非笑的看向慧珠道:“熹妃娘娘养伤景仁宫,想是还不知道这件大事!青海罗布藏丹津的反叛,昨日初二的时候,年妃娘娘的大哥已被皇上钦定为抚远大将军,坐镇西宁指挥平叛。

慧珠前两日对此已有耳闻,青海局势大乱,西陲再起战火。当时她就想过胤禛会派何人平叛,其中最可用之人有二,一为同母胞弟胤禵,一为新贵臣子年羹尧。但好不容易才将胤禵囚之汤山,胤禵决计不会再

用;对于年羹尧,胤禛也已下必除之心,多方收集罪证,同样不会允用。可万万不想,昨日胤禛却已决定让年羹尧取代了胤禵为抚远大将军。

如此,胤禛前面所做的功夫不是白费了!

初登大宝不到一年,兄弟阖墙,边防大乱,国库微平,亲信异心,样样都是心头刺!

不期然地,慧珠忆起前日胤禛过景仁宫小坐的情节,来时面色阴沉,满目冰霜,离开时却又黯然

无声。怕是那时短短的一个时辰静坐,胤禛已下定决心,两相其害取其轻,暂且放过年羹尧,只为此人是平叛唯一人选!

年氏心性敏感,在慧珠目光投注的瞬间,已有察觉。且她自慧珠进殿之时,便存与其暗中较劲之心,不过,她原本还不忿胤禛对慧珠以及娘家人的恩宠,现在见慧珠面有失色,忽觉她今早四更天就起身梳妆,完全是正确的。。

念头闪过,年氏未去深究心里的比较之心,只是眼含讥讽的鄙睨了眼无心插柳却柳成荫的李氏,再向着慧珠唤道:“熹妃妹妹,似乎面色不大好,可是脚伤未好的全。若真是如此,熹妃妹妹还是好好待在你的景仁宫为是。”

慧珠勉强一笑,还未答言,只听耿氏借口道:“四阿哥从小就是孝顺,熹妃娘娘受伤这段日子里,每日晨昏问安决不含糊,在四阿哥孝心面前,娘娘的脚伤那是叫好的快。”说着,掩嘴一笑,又道:“年妃娘娘上慰圣心,嫡长兄又为皇上朝廷尽心竭力。尤其是现在年大人又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平叛,想是高升不远。臣妾在这事先祝贺娘娘了。”

耿氏向来沉默不言,就是帮言说话,也是秉承人人皆不得罪。这一番话说来,即解了慧珠之围,又让年氏听着服帖。不过,尽管如此,慧珠还是朝下首坐着的耿氏含谢一笑。

年氏知道耿氏是站到慧珠一方的,但耿氏这话说的确实合情合理,又讨了她的喜,她也懒得终究,遂目光在慧珠、耿氏身上绕了一圈,勾唇一笑,确也揭过不提。

武氏无子,能在宫中站住脚,位至宁嫔,除了自有手段外,不外乎仰年氏之鼻息而生存。于是,只见武氏顺着耿氏的话,接着道:“年大人已被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处战役过后,又是军功赫赫,年妃娘娘一家可谓一门忠烈。”话落,众人各掩心思,应声附和。。

年氏不在意的但笑不语,但被武氏如此一赞,心里自是为胞兄骄傲,盈盈闪动的水睦隐隐透出骄傲之色,直直看向慧珠。

慧珠自明白胤禛所想,便起了远避年氏之心。此时,对年氏看过来的目光,只当未有察觉,和着身旁的耿氏说起弘历弘昼哥俩的事。

谈性正浓,只听含笑沉默良久的乌拉那拉氏轻咳一声,引了众人注意后,方言道:“近几年,西陲战事不断,境内又遇多处天灾,咱们八旗将士百姓布衣,生活难有依靠。如今,战事又起,我们姐妹虽为女子,可也不能袖手旁观,安于自乐。本宫决定,储秀宫每月用度减半,或用于战事物资,或救济百姓皆行。”

宋氏响应道:“臣妾人微力薄,所能挪开的钱银,对于朝廷大事,不过杯水车薪,但臣妾也愿意尽绵薄之力。”

李氏恨瞪了眼宋氏,她现在手头的现银大多挪给了弘时交际大臣王亲所用,这下又得减了月例,心里大为不快。面上也就轻哼几声,表示附和乌拉那拉氏的提议。

见状,余下嫔妃也不甘为人后,纷纷出言响应。慧珠作为四妃之一,自是首当其冲,不但月例减半,还捐出白银两千两以表示支持。

随后,众人就着减份例捐银钱又说了大上午,方各自告辞回宫。慧珠也相携耿氏、安氏一起离开,路上想起方才在储秀宫的事,不由莞尔一笑,真没想到,脚伤痊愈的第一日,也是复又请安的第一日,迎接她的是减了月例,还要捐了银钱。

本章完

第243章 撞见

后宫宫妃慷慨解囊,无论助力多少,至少博得一片好名声,而乌拉那拉氏是后宫之首,年氏的兄长是此次平叛的总指挥,毫无意外的是它们二人赢得了最多的赞美之词,乃为本朝的贤后贤妃。

之于后宫的虚华浮动,朝堂上却是更加忙碌。所谓更加忙碌,原因有三:其一,胤禛是为亲王时,已觉吏治废弛。因此,登记伊始,即着手整顿吏治。但此事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整整一年光景,各种新政不断实施,各方人马亦是鞍前马后,着手新政。其二,初登大宝,政敌颇多,势必消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私党,以巩固皇位。其三,便是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发生,西陲战火再起,这对今年一直不平稳的边防又一重压。

历朝历代,后宫皆为朝堂政野的缩影,慧珠身居后宫高位,对胤禛连连施压朝臣一事,隐约也知道些。后来,从朝廷大元们的夫人进宫向她请安闲谈中,才知,胤禛他是力排众议,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全面进行整顿。

对此,慧珠不无讶异,甚是纳罕胤禛是如何将繁琐的政事处理完,还能不忘后宫的宫妃们。

一如今日,胤禛处理完朝政,在未时用过午膳小憩后,便召了她前去养心殿觐见。

是时,已进入十一月,京城渐渐有了冬日的寒冷,但好在今日没有吹风,日头很好,洋洋洒洒的阳光照射下来,融合了冬日的寂寥,平添了几分暖意。彼时,慧珠正身着一件湖绿色银纹白蝶连裳旗袍,外罩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行走在养心殿的路径上;身后跟着小然子;以及手提食盒的阿杏。

说起来;养心殿还是慧珠第二次来;第一次来是青海战事发生不久;她被传召去送些吃食茶水;当时去了;胤禛没与她说话;只是默默的用了她带去的吃食;便打发她离开。这一次;慧珠也只当如此;挑拣了几样胤禛惯吃的装盒;就寻了偏僻小径;轻车熟路往养心殿的西暖阁行去。

西暖阁有西次间和梢间;分面北前后两室;前室的一明两暗三间屋室;是用作胤禛闲时饮茶休息的地方;也是慧珠等后宫嫔妃能在白日往养心殿的唯一之地。

犹记第一次来时;小禄子亲自带路;路上不停的向她叮嘱胤禛的忌惮好;以后来这里要避开召见朝臣的东暖阁;不可乱行走;最好越是偏僻少人出入的路径越好。如是;方才她才会寻了个当值的太监问了路。

少时;西暖阁就在前方不远处;慧珠不由眯眼一笑;暗暗得意;看来真是问对人了;这条小径不但人烟稀少;比起上回小禄子引的路还要短些。

心想着;人已行至前室偏阁巷子里;眼看拐了角便是西屋;便欲转身接过食盒。这时却忽听〃安贵人〃三字;慧珠不禁停驻脚步;透过巷子墙 面的镂空石雕循声看去。

只见墙壁另一头;安氏一身素净清 妆扮;梳着小两把头的发上只戴着一朵粉白色碗口大小的戎花和一只金嵌蝴蝶白玉簪,身上穿

着一件月白色宽礼袖单裳,胸前紧裹了一身玫瑰红比坎肩,远远看去

,酥胸饱满,素腰一束,不盈一握。

十一月的天竟然只穿的如此单薄?慧珠念头刚一闪过,就见安氏转过

身,从身后人小宫女手中取过一件姜共色坠地披风,在手里掸了掸;

因着手上的动作,月白色的单衣顺势往后一滑,露出一段雪白的酥臂

,生生迷幻人眼。

不待仔细看去,安氏已裹了披风,将一身不合时节的妆扮包裹了起来

,然后对着小然子款款一拜,轻声笑道:“谢禄公公通传,若不是您

,今日我只怕难以觐见黄上。”说着从身上取下一个荷包,递了过去

道:“这是南洋那寻难的鼻烟壶,公公若是不嫌弃,还请笑纳。”

小禄子忙退后一步,躬身回道:“安贵人客气,小禄子不过一介奴才

,当不得如此大礼。再说,安贵人您亲手煲汤过来,奴才也只是通传

一声,见与不见都是皇上的意思,奴才不敢居功。”

安氏眼里冷光一逝,收回手里的荷包,复又福了个身,声音带着几分

失落道:“听说公公一月前特意送了玉簪花做的密稾送与熹妃娘娘,

想来人公与熹妃娘娘交情不错,不像。。。连区区薄礼也不。。。算了,相信有一天公公能消除对我的偏见。/”

小禄子抬头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安氏,从容解释道:“奴才对安贵人岂

敢有偏见,至于送于熹妃娘娘的密膏,也是皇上嘱付的,奴才不过奉命行事。”安氏一听“皇上”,脸色瞬息几变,转眼间却又惊喜道:“这样甚好,真为熹妃娘娘高兴。”小禄字淡笑不语,安氏的大概觉得差不多了,又寒暄了几句,便带了身边的大宫女告辞。

见安氏走远,小禄字朝着安氏离开的方向皱了皱眉头,唤过一旁的小太监叮嘱道:“去看看熹妃娘娘过来没,若是来了……唔,你去传个话,让当值的紧住嘴,不该说的别说。”说完回头进了屋子,小太监也忙依言离开。

不消片刻,人皆散去。

小然子狠狠啐道:“哪来的狐媚子,竟然在宫里使起了下三滥的手段。看她穿的那叫什么,秦淮河上的歌姬也比她穿的多。”一语未了,慧珠厉声喝道:“小然子住嘴!”小然子怔了一下,忙辩解道:“主子,她平时在您面前伏低做小,可刚才居然敢拿了您说事,还穿成那样,那哪是什么旗服宫装,您可别再信了她。”

慧珠举目望向宫廊,默然半响,罢手道:“本宫知道,过去吧,莫让皇上等着了。”说完,接过食盒,约行三四十步走过小巷,绕过墙角,向休息间含笑走去。

屋外门栏处立有七八名当值的宫女太监,一见慧珠主仆行来,最前面的小太监忙回身跑进屋内通传,其余的人也争先相迎。

一进屋内,一股暖和的热气迎面扑来,但隐约间却还有一股淡淡的暗香浮动。这让慧珠不自觉的顿住身子,凝目环视这间约莫只有八平米大小的雅室。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柚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因由雨过天青色的幔帘被两边挂起,可见里边的一间临窗台下,设有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此时,胤禛正斜躺在高低炕上,手握一卷蓝皮书册闲闲的看着。

“你来了。”清清冷冷的低沉嗓音,在寂静的雅室内响起。

慧珠敛回飘散的思绪,行过柚木雕花隔扇,来到里间小室,向胤禛蹲安过礼后,回道:“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