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护。梁村村委会只要尽力改善村子里的卫生条件,配合余善

为等人做好对外宣传的工作,并且引导村民们加大学习的力度

,做好接待客人的各种准备,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至于一些具体的经营方式、营业项目,村委会若是能不(插)

手那就尽量不要(插)手,让村民们放手去做,肯定能够取得良好

的效果。村委会的最大作用,就是配合上级部门,优化梁村的

各种环境,并且维护梁村周边的生态,保持一个原生态的环境

,吸引八方游客。

刘睿一直认为,乡下的人们并不是就比城里人笨蛋,而是

他们没有锻炼的机会,就显得不够精明。若是梁村迎来了大量

的游客,村民们在旅游收入的刺jī下,肯定能够调动起自己的

主观能动xìng,快速地成长起来。梁村的周边除了那些美轮美奂

的自然景sè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以外,大部分的村民家

里都拥有大量的山地,可以种植果园以及饲养山(鸡)等等,是发

展生态农业的最佳地点。

上一次听季小军提过四川成都农民发展的农家乐之后,刘

睿就很上心了,多次到县城查询资料,寻找相关的报道。经过

大量的了解之后,刘睿再对比梁村的条件,除了梁村距离大城

市有点远,交通并不是那么方便之外,发现梁村也很适合发展

家乐这样的旅游形式。若是能够在研究院的帮助下对梁村进行

大量的宣传,借助小镜湖大量的候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刘睿

倒是有信心慢慢地培育农家乐的市场,让梁村的村民走上一条

致富路。

冬天的暖日爬上了半空中,透过桂huā树的树叶缝隙,照耀在刘睿四人的身上,让他们暖洋洋的,一如他们火热的内心。一想到利用周边的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好处,即便是刘睿,也是有点jī动。

或许,旅游业就是让梁村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最好方式!

正文 【174】 合作方式

【174】合作方式

刘睿四人在刘家大院商量之后,王华国和王军就开始在村里面行动了了起来,动作不可谓不神速。别看王军平时不显山lù水,沉默寡言的,但是执行力倒是很强,王华国或者村委会有什么决议之后,他都能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

王华国现在最得意的事情就是自己听从刘睿的建议,把王军从广东叫回来,作为自己的帮手。虽然王军脑子不如刘睿灵活,但是他的风格更加务实,很是给王华国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王军已经逐渐地适应了村里各项繁杂的事务,配合着王华国把新建立起来的竹艺公司梳理得井井有条。看着王军的飞速成长,王华国很是满意,已经决定把王军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一开始,王华国心目中最理想的接班人其实是刘睿,但是在刘睿获得神农空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后,刘睿就已经对这个不感兴趣了。王华国只能是退而求其次,把王军当成了头号接班人进行培养。再说了,王军出身王氏家族,在情感上更容易被王氏占据大半的梁村村民所接受。

从村里琐碎的事情到竹艺公司的各项业务,念过书,打过工,xìng格沉稳的王军应对得当又不失灵活xìng,已经逐渐地在村民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印象。

这一次,梁村的旅游开发王华国就把粮站的各项事务都交给王军处理,自己则是亲自出马,找到了张振光,商量如何说服两个村子的村委、族老,让她们同意把旅游业当成梁村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

经过余善为和刘睿的描述,王华国知道,未来的旅游业发展不可限量,而梁村也又有着良好的条件,为什么不试一试呢?再说了,小镜湖和小青山的景sè以及珍稀动植物就摆在那儿,宣传,开发也不需要村委会投入太多的资金,哪怕失败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至于余善为,在和王华国等人达成共识之后,就开始通知邱荣和孟楠等人开始邀请相熟的记者前来梁村,对小镜湖上数以万计的候鸟进行拍摄和报导。虽然,前段时间余善为和韩正宝带着学生们在小镜湖的边上进行了长时间的蹲守,已经收获了不少第一手的资料,但是这样还不足以成为新闻素材。毕竟,科研活动拍摄的照片以及收集的资料更多地倾向于学术xìng,要想让更多的普通人所认识,还得让更专业的新闻记者来做。

余善为一向都是认为,事情还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处理!

就在王华国等人各忙各的时候,刘睿则是拨通了曾莹的电话。

“小睿,怎么今天想到给我打电话,平时你不是忙得很吗?”听筒里传来的声音似乎有点噪杂,但是曾莹的声音依旧悦耳。

这也难怪曾莹这样打趣刘睿,自从开始扩建新酒坊以来,刘睿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有时候去县城也是行sè匆匆,都没有空到曾莹的huā店坐一坐,偶尔路过也都是打个招呼之后就开着摩托车呼啸而过。至于以前刘家宏给‘馨莹huā店’编织的景致竹艺品,也是逐渐被梁村竹艺公司的产品所替代。

“呵呵,曾莹姐,我这不是忙嘛!”刘睿干笑两声,接着说道:“现在有个情况,就是村里已经准备启动旅游业的开发,我觉得有个项目tǐng有前途的,找你合作来了。”

“真的?!”那边的曾莹声音陡然拔高了一个八度,jī动地说道:“那是什么项目?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自从前两次来到梁村,领略了梁村的秀美风光以及令人称奇的珍禽异兽之后,曾莹就一直对梁村念念不忘。作为一个商人,曾莹敏锐的商业敏感xìng让她觉得梁村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想要加入其中分享这个巨大蛋糕的盛宴之中,但是一直没有适合的契机。

首先,梁村村委会以及青云镇政府乃至青山县政府都还没有意识到梁村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的目光还没有投向梁村,梁村目前的基础设施依旧落后,并不适宜开发旅游业。

其次,曾莹也有点头痛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开始介入梁村的旅游开发,因为她知道,这样的一个项目需要巨大的巨大的投入以及大量的人员支持,这并不是曾莹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哪怕是她再拉上郭海兰加入,也无力推动这个庞大的项目向前进。

如今,听到刘睿说梁村已经准备开始梁村的旅游业,并且有着合适的项目,如何能不让曾莹兴奋呢?

“研究院方面已经开始答应配合村里对外宣传梁村的各项旅游资源,村里面也初步决定投入资金对村里的环境卫生以及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改造,打算在春节前开始迎接一些客人的到来。”刘睿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村里的粮站各种条件都不错,很适合进行改造之后变成一个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农庄,我想和你们合作拿下这个项目!”

“如果你看好了,问题就应该不大!”曾莹倒是没有怀疑刘睿的眼光,说道:“你等我和海兰明天赶到梁村,咱们具体商量!”

和刘睿接触了大半年,见识过刘睿说话办事风格的曾莹,知道刘睿虽然xìng格开朗,但并不是那种信口开河的小(毛)躁。现在刘睿开口说看好粮站的项目,曾莹自然是没有太多怀疑,一直在等着寻找契机参与梁村旅游业开发的曾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更何况,根据从郭海兰那边得来的消息,小青山申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了。按照进度,估计最迟在春节过后申请就可以批下来。到时候,凭借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头,作为距离保护区核心区域最近的村庄,梁村肯定会变成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热点。

若不是在保护区成立之前进军梁村,抢先一步投资梁村的旅游业,曾莹可不敢保证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抢取得最佳的投资项目。

“行,我等你们!”把事情说清楚之后,刘睿也没有太多啰嗦,毕竟明天才是重头戏。

之所以在第一时间给曾莹打这个电话,刘睿是有着多方的考虑,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就在曾莹第一次来到梁村的时候,刘睿就已经是在心里有邀请她们两个来到梁村进行相应的投资,共同开发梁村的旅游资源。不过以前是因为时机不成熟,刘睿只能是把这个心思放在心里,一直等到现在才发出正式的邀请。

整个粮站占地面积至少有五万平方米,除了拥有大量的巨大仓库之外,几排原先的平房宿舍经过改造之后也能派上大用场。前段时间研究院的人员住在粮站里面,并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情况,就证明了粮站只要经过好好改造之后肯定能够成为一个目前情况下梁村最好的接待地点。

要想对粮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增加相应的设施,那就需要海量的资金,这可不是穷得响叮当的梁村村委会所能提供的。前景的不明朗,也不太可能发动村民集资,然后对粮站进行投资,因为那样子肯定会引起村民们的不满的。

至于刘睿,虽然是看好粮站的改造,也对梁村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有巨大的信心,但是目前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吃下粮站的项目,因此选择合作者也就势在必行了。

思来想去,刘睿最后还是选择了曾莹和郭海兰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

其实,这也是和刘睿社交面不太广的缘故。纵观刘睿所认识的人,周国栋和季小军倒是很不错的合作对象,只不过他们的资金实力未必足够,刘睿可不想项目开发到一半之后出现资金链断的情况。郑大海倒是一个不错的餐饮负责人,不过要想变成合作伙伴和主要投资人还差点火候。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让刘睿选择了郭海兰成为合作对象。

在以前的接触中,刘睿知道郭海兰的家族在省城就拥有一家四星级的酒店以及一个知名品牌的连锁餐饮企业,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大量的管理人员。选择了郭海兰,不仅仅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可谓一举数得。

在刘睿看来,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以往那种一家人可以包打天下的时代了,大型的项目引进合作对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选择好合作伙伴,并且做好事前协议,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所在,合作总是比单干要好得多。

至于刘睿在心里打的如意算盘就是在合作之前尽力筹措资金,在未来的企业中占据更大的股份,争取以后每年都可以坐等大量的分红。在刘睿看来,梁村借助着小青山以及小镜湖的秀美风光,未来的红火是可以期待的。现在投入资金在粮站的项目上,将来的收益是可以预见的。或许在进行改造之后,梁村迎来大量的游客,粮站就会变成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不过,现在的刘睿有点头疼自己现在去哪里找足够的资金加入这场盛宴之中?

现在新酒坊的扩建才刚刚完成,要想产生效益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是在晚上一两年,刘睿就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不用烦恼了。这段时间卖菜和卖龙眼的收入都已经用在扩建酒坊以及改建山塘上了,刘家现在可以说得上是资金匮乏。

至于种植在大院旁边的小番茄,虽然现在已经开始结果,在春节前后就可以开始采摘,又开始变成刘家一项源源不断的收入,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挂了电话的刘睿,想到有些挠头的资金问题,摇摇头把这些烦恼抛诸脑后,

在余善为的出面解释下,上下梁村两个村委的村干以及那些在村民中有着巨大威望的族老们也都同意了王华国的建议,授权王华国和张振光开始把两个村子当成一个整体,共同开发周边的环境,重点发展旅游业。

不过,对于粮站的发展,所有参与决议的村民却产生了相当大的分歧,这也让刘睿第一次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年轻一点的村委自然是希望村子投入资金对粮站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并且自己经营改造之后的农庄,给村子增加收入。至于那些有点老成持重的族老们,虽然看好未来的发展,但是却提出了更为稳妥的建议。

他们认为与其huā费大量的资金对粮站进行改造,然后还要huā费精力和人力去管理农庄,到还不如把粮站租赁出去,每年村里还能旱涝保收地一笔不小的收入。另外,只要投资农庄的老板细心经营,农庄的生意好了,也会带动村民的收入,这也是一件好事。即便农庄的经营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对梁村造成太大的影响。族老们提出这样的建议都是建立在两个村委会都是苦哈哈,经不起任何失败的投资,自然是要稳妥一点才行。

就在双方有点争持不下的时候,刘睿提出了把粮站作为股份,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