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菲让村长带着她往山边走去。李菲看了一下山,问旁边的村长,“这里种果树可以吗?”
村长点头,当然行。
李菲觉得买下这几座山。李菲开始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见到这里的情况,李菲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庄,环山绕水。
这里的地形极适合李菲心中庄园的想法。首先这三座山是半圆形的围绕着前面的一个相对矮小的山坡。这个山坡甚至不能算是山坡,它的下面是石头村的田地,但是高度却相对三座小山要矮小很多,而且这里是块平地。自己可以在这里见一个庄园。
这三座山环绕这自己的宅子,是天然的屏障,李菲还可以在山上种些果树,还有些耐旱的粮食。
李菲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她心里想着,马上回到家中画出自己想象中庄园的模样。
第16章 计划
首先,在山中环绕的平地建一个宅子。具体宅子怎么建造,则要再去看看地形。
而山上,一座山用来种植果树,一座山用来一些耐旱的粮食,还有一座山则种些树木,例如杉树,还有一片竹林这类。在庄园附近靠山的那里,挖两个池子。这个池子用来储存雨水,可以灌溉山上的果树,农作物,也可以养殖一些鱼,种些莲子。而在干旱的时候,可以缓解一下灾情。而种植果树的山,一定要按区域划分,苹果,葡萄,梨子西瓜都要划分出来。
如果有条件的话,顺便把自己空间里的玫瑰薰衣草也种植一些。
李菲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好,她强烈想要找个人来分享一下。她跑出去和正在做饭的张氏说着自己的想法。
张氏听了很是惊奇,她不知道李菲究竟是什么人,买下怎么多田地还要建自己的庄园,她无法算出要多少钱。要是她有这么多钱,那么她会怎样?
也许她会拿着这些钱回到家乡,盖个小房子,就这么平平淡淡养大孩子,再慢慢变老。
李菲还是个女子,越是接触,越是看不懂的人。
李菲已经画到天明,她觉得自己好像有无限的精力一样,特别是想到这个庄园,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地方,全身的血液就不住的沸腾。
李菲把总的大体情况都计划出来了。
首先要做的就是买些这三座山。她让人把黄牙侩叫来,告诉他自己想买那几座山时,黄牙侩震惊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去办理。
下午的时候,黄牙侩把情况告诉李菲一声,阜城知府要见她。
李菲有些惊讶,问了一下黄牙侩情况才知道,原来知府见她要买三座山,所以问问,并没有多大的事。
去县衙的路上,李菲反复思考,自己怎么大的动作的确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到时那些人要打自己注意时该怎么办。
李菲首先想到的是找个靠山,而这不二人选就是知府!
知府姓陈,名良。在这里不过一年,是个难得的好官,从这次旱灾就可以看出。
李菲想到这,心里稍稍安定,他是个好官,对自己有利。而自己只要拉好关系,那么在这里办事就会轻松很多。怎么拉近关系,就要投其所好。
见到陈知府,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八字胡,给人一种书生的感觉。
“草民叩见知府大人。”李菲学着电视里的样子,给陈良磕头。
陈良立马上前扶起李菲,“不必多礼。”
李菲忙称不敢。两人客套了几句,陈良就直奔主题。
“听说你准备买下石头村那几座山?准备做什么?”
李菲立马恭敬的如实回答,告诉他自己的计划。
陈知府听了,半响没有说话,摸了一下胡子,又说道:“嗯。“过了一会又说道
“你既有这样的打算,不知道你开山建房的人找到看没有?“”
李菲本来就有些受不了他的突然停顿,现在终于问道主题上来了。李菲立马答道说自己没有考虑好。
“你也知道,现在正值旱灾,很多人流离失所,住在城北的那边。这些人很多人没有工作,要是你用这些人的话,不会要多少银子,而且,你那么多土地,你也需要有人给你看管,你可以找些人做佃民。”
陈知府循循善诱,告诉自己用难民的好处。
李菲突然觉得这个陈良真的不错,他是真心要为自己的百姓打算的。就像现在这样,他劝说自己用难民,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李菲觉得这件事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坏处。
“知府的提议很好,买下地我会去城北雇人,这次应该需要很多人。”
陈良很快让人办好文书,还给了李菲一个优惠价。李菲让人送了两匹云锦给知府夫人,说是感谢知府给的好意见。
“娘,你快看啊,这匹布好漂亮啊!”陈薇薇开心的说道。
“这是云锦啊!老爷,我们收不收?”陈夫人虽然喜欢,但是知道自己老爷不喜欢自己随便收人礼物,所以不敢收下,问道。
“呵呵。”陈良习惯性的摸了摸胡子,看着女儿欢喜的脸说道:“收下吧,没事。”
心里叹道,果然是个聪明人!提点一下就知道怎么做了。
李菲办好文书后,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去城北雇人。首先她要找的是一些有管理能力的人。她告诉了黄牙侩她的意见,黄牙侩去帮她找人,自己则在附近的一家茶馆里喝茶。
李菲无聊的看着外面,就看到春云娘站在那儿,头发有些乱,神色有些呆滞。李菲走上前,喊道;“春云娘?”
春云娘呆呆的看了李菲一眼,好像没有认出来。
李菲见她神情有些不对,又提高点音调,说道:“我是春花。”说完自己在心里对自己翻了一个白眼。
“春花?春花!”春云娘这才反应过来,她迅速的打量了一些李菲,穿得衣服虽然比不上府里的夫人们,但是看起来也不错,她一下子有了希望,激动的握住李菲的手道:“你去帮我找找春云好不好?”
“你说春云去哪了?”李菲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在这?为什么要自己帮忙找春云?
春云娘告诉李菲,李家二老爷要到京城做官,可是不准备带那么多人去。李夫人被想放下人离开的,可是那个何姨娘使坏,竟然把大家都卖出去。因为春云年轻,所以不是和春云娘一起。现在春云娘也不知道春云在哪。
李菲想起那个在李府,笑得无忧无虑的春云,那时只有她对自己是真心的,给了自己温暖的人。李菲将春云娘买下,顺便让那个牙侩找到春云,到时会另外有钱。
牙侩也认识不少同城的牙侩,所以,很快就找到春云了。因为现在正值旱灾,所以很多府上都不准备买奴婢,所以春云还没有被卖出去。李菲找到后,将她带了回来。
春云瘦了很多,看见春云娘就抱着大哭了一场。
李菲将两人安排在一间屋子,想她们应该有很多的话要说。李菲又让张氏准备饭菜给两人。这时黄牙侩来了,还带了一个人。
李菲还没有问,黄牙侩就先开口了。
“李公子,我要和你说实话,这个人我认识,之前帮过我的忙,所以我才带他来的。要是你不满意,你就告诉我,我再重新找人。”
李菲有些惊讶,和黄牙侩接触久了,发现他很精明,却也实在,有自己的规矩,对人不对事。而李菲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才一直找黄牙侩做事。
“嗯,没事,只要人行就好了。”
李菲打量了一下带来的人,又问了下话。
他的名字叫胡守文,四十五岁,以前也是个管事。后来因为主家家道中落,主人怜惜他,放了他一家子,但是因为旱灾,只好重新卖身。他特地告诉李菲自己是一家子要在一起,有个老婆以前是厨娘,还有两个儿子,大的有十六岁了,小的有十三岁。
李菲见他回答时口齿伶俐,目光坚定,不像是狡诈这徒,而且自己也相信黄牙侩不会随便带些乱七八糟的人来,所以就让他将他一家都带来
他的老婆别人都叫她胡大娘,不爱说话,看着想个实干的人。两个儿子,大儿子华子,看起来成熟稳重,小儿子达子,更加机灵一些。李菲将他们一家都买下来。这样房子勉强够用了。
自己一间房间,春云和春云娘一间,张氏他们一起一间。达子和华子一间,胡叔和胡大娘一间。院子顿时有些拥挤。李菲更下定决心要建一座庄园了。第二天,李菲一醒来就见到春云肿着眼睛出来。她见到李菲,喊了一声春花姐,眼泪又是直流。
李菲连忙安慰她。
“春花姐,你这么久去哪了?”等春云没哭了,问道。
“去了洛阳一趟,赚了一些钱回来。还有以后不要叫我春花了。”
“那叫什么?”春云睁大眼睛歪着头,看着李菲,样子傻傻的有些可爱,李菲捏了捏她的鼻子,“叫我李公子!”
“公子?可是,可是你是春花姐啊!”
李菲对这样的答话很无语,也不多说,“我已经改名叫李菲了,而且我现在也是男装,所以叫我公子,知道了吗?”李菲循循善诱。
春云虽然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也乖乖的点头。
李菲将几只狗唤出来,果然,春云见到几只胖乎乎的小狗,又重新乐开怀,抱着小胖在怀里一阵蹂躏。李菲摸了摸小胖的头,安抚一下它,让它好好的逗春云开心。李菲还是喜欢现在这个笑的无忧无虑的春云。
胡大娘在厨房里忙活,张氏在院子里喂鸡,雨儿在院子里帮忙打扫。小牛和春云一起逗狗。李菲带着胡叔和华子达子一起出去了。
李菲让华子和黄牙侩一起去城北招人,自己则和胡叔达子一起去石头村考察一下地形。
第17章 计划2
到了石头村,李菲边走边和胡叔说自己的安排。李菲告诉胡叔,山地的开坑,庄园的建造,还有其他的,例如挖池塘,都要安排好时间。
正说着,就见到不远处有一群人正走过来。
为首的一个有啤酒肚,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
“你就是李飞?”白胖的中年男子看着李菲有些不客气的问道。
“我是李菲,不知有何贵干?”李菲客气的回道。
“听说你把这里的地都买下了?胃口倒是大,也不怕撑着。”
李菲见他说话阴阳怪气,听着有些不舒服。
“吃不吃得下是我自己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李菲“回敬”
“哼”完,带着人就走开了。
“公子,那人?”胡叔小心的询问。
“没事。”李菲摆摆手,让他不用担心。她看了一下旁边的无聊的达子,说道:“达子,你去打听一下这个人。”
达子听到有任务,兴奋的跑开了。
到家时,远远地就见到春云娘坐在屋前和人聊着天。李菲远远的就听见她和人家说“那春花可是我看着长大的,现在赚了钱,让我来享福……”
“人家可是有一百多亩的地在那……”
李菲听了,脸色一沉,这春云娘嘴实在是大多了。
“咳!”旁边的胡叔看见李菲的脸色,好心的提醒她。
春云娘见到李菲站在那,板着脸看着她,心里有些害怕。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李菲,不,她和自己记忆中的春花一点也不一样了。她被她看得心里毛毛的,低着头,不敢再说话。李菲没有说什么,径直走进去。
吃午饭的时候,黄牙侩和华子才回来。两人都是一脸兴奋。李菲问了一下情况,听黄牙侩说,听说是包吃的,所以招了很多人,而且工资也很低,比李菲想象中的预算要少很多。
李菲把几人都留下,一起商量这次怎么安排。
现在李菲有钱,只是要将所有的工程尽可能的早些完成,就要合理安派。
首先李菲先听了一下大家的意见。他们也提出了许多点,一些是李菲没有想到的,例如说,胡叔说,其实两边都可以挖个大点的池塘,例如那些要安排管理山地的果树,粮食地的佃民都应该住在离这里不远处,这样方便打理,也让这边的人多了很多,安全很多
经过几天的观察,胡叔和华子都很稳重,可以交给他们一些任务。
于是安派就出来了。李菲自己负责宅子的建造以及佃民要住的地方的建造,胡叔负责山地的开垦,顺便监督池塘的工程,顺便考场一下,有什么适合的做佃民的人选。而华子则负责各种果树苗,粮食种子的购买。胡大娘负责伙食,张氏管着家里。一切都安排就位,银子直接向自己报备。
而达子也打听回来了。原来那人正是周财主,听说李菲买了这么多地,还是他一直想要的,心里不舒服,特地去看上几眼,讽刺几句。
李菲见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就放在一边没有再想。
接下来更忙了,因为都是难民,所以管理起来有些难度,分配任务也繁重。李菲将城北的一大半难民都雇佣过去了,一些老弱妇孺也帮着打点伙食,也有工钱。
石头村一片热闹,陈知府甚至每天都派官衙来管理这里的秩序,李菲很感激,听说陈夫人爱牡丹,特地送了两盆什样锦过去。
李菲每天晚上回来,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