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拘小节的性情,哪怕是大家族出身的子弟,也是如此。
人和人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再者,锦奇在固国公府的小辈里排行第二,既没有长子的压力,也没有父辈的期许——他亲爹实在是对武事不感冒,没半点底子的他也指点不了儿子什么。而太爷爷他们也未必就真的希望再出个将门虎子。有武郡侯府一家子在就成了,固国公之号转型成文官,也是一桩美事。
从此蓝家就文武双全了。
只是即便到了这时,锦甯还没有弄清楚,立固国公世子到底是老爷子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又或者两方面都有这个意思,于是勾搭成奸了。
不过此时并不是思虑这些的时候。
锦奇早跑没了人影,锦甯扶着王氏慢慢走也没觉得有多累。直到听见王氏的喘息粗了一些,方才回头看了一眼,竟是不知不觉的走过一半山路了。身边有许多像她们一样攀登山门的香客,男女老少皆有,各自拢聚成一团,几乎相互间都是不搭话的。哪怕遇见认识的某位官家夫人亦或者闺中密友,也不过是点头微笑,低声小叙两句又各自分开。
气氛庄严肃穆的叫人心生惶恐。
锦甯心头一跳。
“母亲,休息片刻吧,甯儿有些累了。”锦甯出声说道。
王氏转头看她。
肤色还是一样的白,比小时候那般惨白好了许多,只是平日里依旧是一点血色也不见,仿佛是个糯米团子做成的娃娃。现在许是因为累了,双颊染了两抹艳红色,气色看起来倒是好了些,只是面上已有倦色,眸中透着水光,便点了点头:“那就歇歇吧!”她正好也有些腿酸了。
宜真道:“夫人,前边有个亭子,正背着光阴,不如和大小姐去那里歇一歇。”
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瞧见了一个小凉亭,王氏便笑着点了点头。
宜真浅笑着上前扶了王氏,却是把原本离王氏更近一些的宜婷给挤了出去。宜婷只是皱了皱眉头,便顺势扶了落在后头的蓝锦甯。
蓝锦甯冲她淡淡一笑,心中却想到,最近宜真似乎很受娘亲的喜欢,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宜真这阵子做事玲珑,料想的又周到。单说这察言观色这一项,以前或许还有些不足,如今却是比其他三个都强多了。只怕方才她们还没喊累,宜真就已经寻好了那一处休息的地方。
说起来,宜真在王氏的四个大丫头中年纪最长,只怕是因着年纪大了到了该配人的时候了,盼着王氏能许她一门好亲事的缘故。
这人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做事,便能尽心尽力。
说起来,她身边余下的三个大丫鬟比这四个也小不了多少了……
走近了亭子,这才发现亭子里面竟还有几人在,不过都是女眷,想来也是在半道走累了,便停在此处歇息的。
大梁名俗,先到地方的便是主,于情于理该问对方一声是不是可以让她们一道休息一会。反正那亭子也不小,容下几个女子还是可以的。
王氏还没发话让人相询,便听亭子中年长一些的仆妇喊道:“可是王夫人?”
这喊得却是王氏的品级称,颇有敬重的意思。
宜真忙应了一声,那身着锦瑟的贵夫人便迎了出来。她还未到跟前,锦甯抿唇一笑:“怕是遇上母亲的熟人了呢!”
王氏听出了其中取笑的意思,白了她一眼,转脸便恢复了端庄的模样,笑着走过去道:“原来是郭夫人,真是好巧。”
“是啊!”郭夫人接话笑道,看模样大约有四十多岁,仪态很是雍容。“今儿陪侄女儿来上香,没成想能遇到夫人,倒是真个的‘不期而遇’了。”
分明是事先说好,哪里有什么不期而遇?锦甯暗道。
估计就像锦奇方才与她嘀咕的那样,是场变相的相亲。
不过她对那有可能成为她二嫂的女子,忽然有些好奇起来。
正想着,郭夫人便唤了她的侄女过来,笑道:“这是我侄女儿敏儿,今年十三。他爹爹今年刚从北疆那片给调回来,我便带她出来逛逛。”
锦甯却是有些吃惊。
正是前边在香火寮里遇见的蒙面少女。
227 诧异
郭敏儿也是一愣,锦甯的样子她自是不会认错的,尤其还有一个同她长得那般相似的兄长在侧。双生子本就少见,更何况是龙凤胎,又是如此相似的兄妹。
叫人一见便了然于心,便深深的记住。
郭敏儿没来由的小脸忽的红了起来,低敛下美眸,脑中却是想不起那少年的模样来。
又偷偷看了锦甯一眼——若是做男子装扮,便是那人了。
心中隐隐觉得欢喜,又觉得担忧。
先前……是她唐突了。
锦甯并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在王氏和郭夫人的介绍下,淡笑着对她点了点头。
王氏嗔怪道:“我这女儿是个沉静的性子,不爱说话的。”
郭夫人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看来尚书夫人对她侄女儿尚且满意,不禁喜道:“哪里哪里,大小姐举止得宜,不愧为皇上御旨赞过的,我们敏儿要学着些才是。”
“锦甯谢伯母雅赞。”被王氏这么一暗示,锦甯只得扮起乖巧的样子,佯作害羞的垂脸道。
“不敢当不敢当。”郭夫人却是有些惶恐,连连摆手,脸上笑意却更深了些:“郡主不怪我不会说话才好。”
原来她便是明慧郡主。郭敏儿恍然大悟,却是有些羡慕的瞅了在婶婶的夸赞下含羞带笑的蓝锦甯。虽然面上带着欢喜,可一双眼却是清明的,全无被夸赞之后的得意与炫耀,平静似水,淡若清泉。
怪不得圣上赞她,贞静娴雅,清水雍容。
听了郭夫人那般赤裸讨好的话,一般小辈只怕不是鄙夷便是得意,无论哪一种,恐怕都会令人感到尴尬。
郭敏儿正在这边替她犯着难呢,却听蓝锦甯只是淡淡道:“伯母说笑了……还是进亭子里去吧,虽有林子挡着,这日头却还是有些炎热。”
恰到好处的转移话题。
郭夫人心里暗自点头着,搭了王氏的手便拉着她往亭中去。眼角余光落在正若有所思的侄女儿脸上,心底不由有一丝失望。
自家肚子不争气,只得了一个儿子。两个够年纪的女儿都是庶出,虽说可以记在她的名下,可却还是攀不上固国公府那样的门第。
侄女儿出身好,母亲祖上曾有一位公主下嫁,论资格,倒是够了。她母亲出身那般豪庭,自然教养不俗,养出来的女儿也自然非一般闺秀可比。自打这侄女儿归来,越发衬得她家的两个庶女上不得台面。
这倒也罢了,反正她对小妾生的儿女也无甚好感。
本来她倒也觉得侄女儿足够端庄贤淑,一身气派也是通透的,人又精细,如今与那位颇有盛名的郡主比起来,便显得待人接物差了一些。
方才她那一番话若是由王氏来说,敏儿只怕早就尴尬的不知所措了。
也难怪,谁让她从小就跟着爹娘去了戌边。那边苦寒之地,达官贵人不过寥寥,她交际的少了,自然也不懂一些应对之法。
慢慢教,却还是来得及的。
王氏与郭夫人两人说着话,锦甯便和郭敏儿一道坐了。宜彤取了竹筒轻声问了要不要水,待锦甯摇了头,便取了一把轻巧的团扇来,在一侧轻轻的扇着风。
虽说天还不是太热,毕竟是夏日里,又是万里无云的天气,中了暑气可不好了。
反观郭敏儿的两个侍女,便没有那份自觉了。从她们小姐坐下,便只是笔直的站在她身后。目不斜视的模样倒也端正的很,只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未免有些不合时宜。
看来郭敏儿家中的确是行伍的,连这些伺候的丫鬟都有些武艺傍身。
“敏儿妹妹方回到京畿,可还习惯?”锦甯见郭敏儿半天不出声,只好问道。
郭敏儿有些受宠若惊的向她望去,她方才绞尽脑汁正想说点什么,却是半天也搜罗不出半个字来,只好一径沉默。本以为蓝锦甯没有不高兴便是好事了,没想到她竟然还和颜悦色的主动与她说话。
眸色里的惊讶太过鲜明,连她的丫鬟都瞧了出来,连忙轻咳了一声。
郭敏儿才道:“还好,只是戌边苦寒,却是没有这么……温暖的时候。”
是想说炎热吧?
蓝锦甯轻轻一笑:“那便好。不知道妹妹家中还有几位兄弟姐妹?”
郭敏儿回了说有一个弟弟,再无旁的。又道姐弟二人乃是一母所出,又说到母亲在回京畿之后没多久便因水土不服病了起来,让他们很是担心。
“改日定上门去探望伯母。”锦甯见她说着说着便眼圈泛红,便不由拍了拍她的手。
无论如何,孝顺的女孩子总是讨人喜欢的。
郭敏儿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不好意思道:“郡主见笑了。”
锦甯摇头说了不会。
那边听王氏说道:“时辰差不多了,我们先去还了愿,改日有空了来府里坐坐。”
郭夫人忙道:“我们也歇够了,不如一道上山,也热闹些。”
王氏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一行人又收拾了收拾,便齐整上山。
刚到山腰,便听见锦奇大呼小叫的声音:“母亲,妹妹,你们怎么这么慢?我都喝了三碗绿豆汤了!”
郭夫人诧异的看了王氏一眼。
王氏尴尬的小声道:“这孩子就是顽皮,一声不吭自个跟了来。”
郭夫人笑起来:“少年人活泼些才好!”她家小子也是个皮实的,平日里看着都叫人头疼。又说起她的宝贝儿子来:“若非他爹爹拘着他,只怕早闹翻了天。”
“儿子怕老子。”锦甯心道。
郭夫人却想到,若非蓝绣年纪大了又早早出嫁,而蓝宜又太小,她家儿子能娶到固国公家的庶女也是极好的。想着不由看了蓝锦甯一眼,却是有个大造化的,年纪正好,他们家却是挨不上了。
蓝锦曦蓝瑟却是完全被她排除在外。
锦曦是真正的嫡女,一出生便配了皇孙。而蓝瑟的名声……实在不大好。
却不知道为何,对固国公府里的女孩子们没有半点影响。
反而蓝宜小小年纪,便有许多有心人问起过。
228 求签
锦奇这才瞧见脸生的人,忙端正了颜面,一副正经八百的样子,只让人发噱。
王氏一巴掌拍在他背上:“方才的猴样儿都叫人瞧见了,这会子装什么样子?”不等他分辩,便对郭夫人道:“这孩子就是有些孩子气。”
郭夫人了然的笑了笑:“我瞧着这样儿亲切,跟我家那小子一样皮实!”
两个当娘的会心一笑,倒是把蓝锦奇笑得不好意思起来。
“郭伯母莫打趣小侄,郭兄在国子监里颇受先生赞誉,小侄却是个时常挨骂的。”锦奇故作懊恼的挠了挠头,说道。郭家的儿子比他大一岁,与他是同年,在学里,也是常见面的。
不过只是彼此认识,交情并不深。
“莫要被他给骗了,那是他装样子呢!”知子莫若母!自家儿子什么样子,她心里哪有不清楚的,闻言便笑起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我这个当娘的都不稀得说他!”
隐隐有些骄傲的意思。
锦奇腼腆的笑了笑,瞅向锦甯,不期然看见她身旁的郭敏儿,愣了一愣,旋即又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
郭夫人连忙又介绍一番。
“郭家妹妹好。”锦奇远远的道了声。
“你好。”郭敏儿有些脸红的应了声,声音却细如蚊音。若非锦奇耳力极佳,只怕听不清。
有蓝锦奇在,郭夫人自然不好再说一道上香的话了,打了个招呼便带着郭敏儿自去了。
郭夫人瞅了一眼侄女面纱背后的娇美容颜,轻声问道:“敏儿觉得如何?”
郭敏儿脸上更红,却故意道:“锦甯姐姐人甚是好相处,王夫人也很和善……”
“那二公子呢?”郭夫人却是不耐烦听她绕弯子,直问道。
郭敏儿低着头不说话。
郭夫人正要再问,她的大丫鬟却在她耳边笑语一句,便立时笑开了:“婶子明白了。”
姑娘家的面皮薄,怎好直说她的心思。
这一趟看来是不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