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们身上都带着一包药粉,出门前从世子爷的私库里领的,非是危机时刻不得擅用,若是没有用上,回头还得上缴,一听就是保命又危险的玩意儿。饶是有这东西傍身,总还听得见兵器交戈的声响,这哪里还像个女子,便是大老爷们也不如她。
也好在事前做准备,这次才能否极泰来。放那烟花只是障眼法,为了掩饰这些粉末的存在。兄弟们都吃过解药,倒是没什么不良反应。想到那伙人的身手,路统领不禁遍体生寒,若是没有这药粉,只怕真是九死无生。
众人脸上皆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模样,一边等着府里看到求援信号的兄弟接应,好把昏迷在地的烫手山芋接走,一边调整心情,又时刻警惕的瞧着那一串肉粽,生怕有人抗过药性暴起又伤人。
世子妃说完那话便领着丫头们回了车上,闲散的弟兄四处寻那埋藏的火硝,还真找着不少,大约有半斤的样子。若非贼人自持身手,没有用上,他们这些人就算不死也要半熟。看着黑衣人的目光便有些不善起来,存心置老子们于死地啊这是
锦甯才不管他们在想些什么,偷偷摸摸踹上两脚也好揍上两拳也罢,通都与她无关了。四个丫鬟吓得不轻,一个个心有余悸满脸苍白,一言不发。到底还记着自己是伺候的丫头,服侍了锦甯上车,便紧靠在一起贴好。
蓝锦甯暗叹一声,真是胆小。这番下来,就算没见血,也够她们几日睡不好了。
分明是她自个不正常,
却道丫鬟们胆小。
等了一刻钟,靖王府的护卫队匆匆赶来,骏马喘着粗气,可见是一路狂奔而来。到了目的地,却只见自家兄弟都双目警惕的瞪着自己这些人,又见旁边一坨黑衣人堆,不禁有些狐疑。
既安然无恙,又何必放引信烟火?
待到路统领将事情说明,那接应的统领方才恍然大悟。拿了人去,又留下了几个弟兄,以补足方才送海子走的护卫数目。
再次起行,却没有先前的轻松之态了,众人像是被惊吓着的老鼠,小心翼翼的环顾四周,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警惕半天。
只有阿常锦甯依然神情自若,仿佛游离天外。
路统领忽然心生感慨,那些读书人所谓举重若轻,大约指的就是这两位贵人吧?。。。
379。期待
本只为散心而来,却不想叫那些人坏了兴致。一干人等都是心事重重的模样,叫前来迎接的李大个好一阵迷茫,不晓得这群人是犯了什么魔障,只得先把人迎了进去再说。
这时候还没人给他递消息,看主子和主子的相公面色还好,他也就觉得没什么大事——从头到尾,李大个都自认是固国公府的人,是蓝老爷子的人,所以,即便蓝锦甯嫁了人,他也只奉她一人为主。
锦甯还有心想去庄子上看一看,只是见众侍女还恹恹的,便也歇了心思。想了想姚黄嫁了人之后便到庄子定居了,不如去她家中坐坐。
她来劝慰,她们想必听不进去,若是由姚黄来说,约莫好过的多。
阿常极自然的起身要跟了去,被锦甯一眼瞪了回去。她去瞧自个的陪嫁丫鬟,他这个做姑爷的跟着瞎掺合什么?
带路的是村人媳妇,只听她自个介绍夫家姓黄,锦甯便从善如流的唤她黄嫂子。大约是没有想到这位几乎没怎么露过面的主家竟然这样和蔼可亲,黄嫂子越发显得拘谨起来。这个时代的平民们有着显著的阶级观念,比如面对上位者,人家越是高调严肃骄傲目中无人,他们还能自在些,越亲切温柔平易近人,他们便越紧张。
老百姓都相信一句话,那就是富贵无好人,不管是不是错的,从始至终都贯彻如一。
不过黄嫂子心里也明白,主家是好人,所以她只是拘谨,而非害怕。
倒是那位世子姑爷有些冷,偷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第二眼。虽说长得挺俊就是个翩翩佳公子,可那面无表情的模样着实不待见人,别是在自个屋里的时候也这般模样?
妇人自觉想偏,是大不敬,一路上低垂着脑袋生怕叫人看出来。
结果屡次试图搭讪都被黄嫂子用恭敬的表情回敬,锦甯难免觉得有些讪讪的,便干脆不再多问。得了眼神示意的如书如画笑嘻嘻的跟黄嫂子闲话家常,总算才套出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戚家的人好心善,就是不大会做家务’‘为人甚是大方,只是不太懂持家’,言语中颇有些不赞同的意思,听的大丫鬟们心有戚戚焉。其实姚黄算不得不会,只是被戚亮宠坏了,又是两夫妻过日子,便闲散了些。说起来,姚黄这般性情倒是与自家主子有些像呢众丫鬟瞥了一眼眉头都不挑一下的锦甯,抿起唇角小小的翘了一个弧度,心底的阴霾总算消散了些。
这年头,主子也不好当。底下人受了惊吓,还得充当开心果。
到了门口,黄嫂子招呼了一声姚黄便走了,谢绝了挽留。开玩笑,带个路也就算了,贵人不认得路嘛真要坐下吃茶聊天,她心里还不怵死?不过回头又有了跟庄子上媳妇子们扯皮的新话题,谁比咱更
近距离的瞧过主家?
想起世子妃的模样,黄嫂子心中不禁一阵嘀咕,贵人就是跟自家妞儿不一样。那眉眼长的……一般人长不出来怎么瞧怎么好看,还偷着贵气儿,就是笑的时候,都叫人不敢盯着看其实那是她心里因素作祟,却完全不是锦甯长歪了……的关系。
姚黄把她们迎进了屋里,请锦甯上座了,才让从前的姐妹们随意。
堂屋不大,也就四五十坪的样子,一眼就可以看到底。一道角门连着里间,想来就是主卧了。靠着角门设了张香案,供奉财神一座,几样蔬果散开摆放,锦甯就在财神旁边的太师椅上坐着。该有的家具一样不少,刚刚好将堂屋摆满,看着就是普通的农家小户。中间平日里吃饭用的桌上,摆了个针线笸箩,几样布料,依稀像是在女红的样子。
锦甯便笑了起来:“给你家当家的做衣裳呢?”瞧见两块藏青色的衣料子,可不像是女子穿的色。只是想起姚黄的女红手艺,也堪堪能算得上是阵脚平整,做个里衣什么还使得,大衣裳还真是为难她了。
姚黄自家事自家知,不由老脸一红,细若蚊蝇般应道:“给他做条裤子……魏姐姐教了些,比从前要好。”这性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强的。
锦甯不出声,只笑了笑,总得给戚家的留点面子。
“这块红艳艳的好看,姐姐是要做什么用?”如画眼利,一眼便瞧见压在藏青色料子底下的两片,又薄又轻,是好料子,却好像少了些,做几块帕子尽够了,做衣裳却是不能。
“是做小衣裳的。”姚黄轻轻答道,这时眉眼里便透出一股欢喜慈爱来。
“啊姐姐有身孕了?”如画如书很是兴奋又替她开心,一个府里出来的,总比旁人要多些情谊,更何况姚黄的现在就是她们的将来……
“戚亮那小子也真是的,不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准备准备见面礼。”锦甯一怔,方才笑起来。
“还早的很呢,这才两个月。”姚黄轻声答道,“本来打算再过上一个月就去向主子谢恩。”
没想到大大咧咧的姚黄,也有如此轻声细语的时候。
“谢什么恩,还不是他自己求来的姻缘。”锦甯莞尔一笑:“好好养着,等孩子生出来了,抱来给我瞧瞧。”姚黄笑着应了。
心里却有些叹气,主子嫁了几年了,依旧没有孩子。是,她们都清楚,主子这辈子不会有孩子,姑爷也不会有,可是心里还是觉得遗憾。
这样男俊女俏的一对璧人,他们的孩子该有多么玉雪可爱啊?
只怕主子心里也很遗憾吧这样想着,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便冲淡了些。
如书如画她们却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她们并不知道实情,再加上还是未嫁的女儿身,
所以也就不那么关注这些。因此对于姚黄怀孕这样的喜事,俱都是乐呵呵的,不一会就拿着那块红艳艳充满喜气的小布片商讨起来,怎么样做好看,怎么样绣花纹才不会伤者宝宝娇嫩的皮肤,还个个摩拳擦掌的,打算回府就一人各做一套,送给小宝宝当见面礼。
姚黄一边答应着姐妹们的好意,一边瞧着锦甯的脸色。她始终带着纵容的笑意,瞧着丫鬟们的言语,没有一丁点的不悦。就是这样,姚黄才觉得可惜,主子若是能有孩子,定是世上最好的母亲。
姚黄嫁的晚,这个孩子来的不算早,可在锦甯看来却是正合适不过的年纪。母体成熟,心智也跟得上,到了生产那日,才不会紧张。魏紫家的小子已经可以满地跑了,姚黄和她素来要好,想必到时候有魏紫看着,也能更安稳些。
“等他大些了,正好跟魏紫家的小子一起给乐瑾当伴读。”锦甯忽然笑着说起。
姚黄一怔,便要跪下,却叫锦甯抬手来住了。“谢主子恩典。”给靖王府的小主子当伴读,那得多大的体面,日后的出息自然不必说的。靖王爷子嗣不多,就那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二十多不用担心,庶子也十多岁了,就是伴读也伦不上。只有小儿子梁乐瑾,最得他疼爱,简直是眼珠子一般的人儿,他身边的人能差了去?时日久了,谁都要高看一眼。要不是韩侧妃素来待锦甯亲厚,也放心她的为人,她也不会这样向姚黄应承。
“怀着身孕呢,行什么大礼。”锦甯笑道。
姚黄感激的一笑,引了些旁的话说起来。如画如书这些平日里鲜少出门的丫头片子自然被吸引了过去,就连怎么种田耕作都让她们聚精会神的听了好一会。
锦甯本来打算跟姚黄说一下先前遇刺的事儿,让她暗示戚亮使人去好好查探,究竟是谁这么想要她的命,竟派出了这样的死士来。只是这时却不好开口了,免得这忠心护主的丫头思虑过重,要是有什么闪失,那就是她的过错了。
她很明白,那些人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为首那人看着自己的目光,可叫人难以忘怀。不知道她又得罪了什么人,竟如此迫不及待的要她的命。
可她自认只是个宅女,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阿常更不是招蜂引蝶的货色。倒不是他的皮相不好,单冲着靖王府的门第,就有无数女子愿意前赴后继,哪怕他七老八十也是一样。只是阿常在京中素有冷面世子之称,从来不对任何女子多看一眼,让人想自作多情都很难。锦甯也不相信,有哪个女子能从他的冷眼之下生出爱意来。
有些人,看你一眼,便叫你退避三舍。
略坐了会,锦甯便起身去别处。姚黄要跟,让知情识趣的如书如画给拦了
,笑着道:“姚黄姐姐饶了我们吧,伺候一个主子就够艰难的了,再添上你,可不是让我们人仰马翻才好?”
姚黄不好意思的道:“我哪有那样娇贵。”
如书嘻嘻一笑,玩笑道:“不是姐姐娇贵,是姐姐肚子里小侄儿娇贵。”
姚黄啐了她一口,见锦甯也是一脸不赞同,只好依依不舍的送她们出了门。
田园风光,却是能让人心情好些。即便这个时节并没有绿油油的庄稼可看,树木也光秃秃的,逛了几圈,如书她们便劝她回庄子上歇歇。
锦甯想了想,确实也没什么可看的,就同意了。。。。
380。江南小院
(前面差了一百多个字,实在太赶了,就先发了,这是续好的。)
经过许多户农家小院,竹栅篱笆,红墙绿瓦,煞是分明。每一户人家的房屋几乎都差不离是这般模样,只是依照着各自的习惯再添减一些,一眼望去,很有些江南小景的风情。
但这依旧不是她记忆里依稀记得的江南。
过去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了,锦甯知道这是必然的,她仍能记得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一切,然而旁人旁物,却随着漫长的流逝在她的脑海中化为尘土,一点点灰飞烟灭。
“世子妃庄子上的庄户都住得这么好?”芮梓似乎有些吃惊,她和湛青家里都是王府的家生子,按理说住得也不差,比一般百姓都要好上些许——要知道,她脑海中的百姓,可是这京畿数百里之内的,远比别的郡县州都要富裕上许多。湛青家家境还不如她家,她父亲是在外头铺子里做二掌柜的,湛青的父亲只是一个车夫……然而这些不过是佃户的农人家庭,屋子竟然比她家的还要宽敞明亮
若说先前见了戚家她还没有在意,以为是锦甯照拂的关系,到了此刻,她便真切的有些羡慕上了。竟然连佃户都能住上比她家里还要舒适的房子,自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