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阿常不是靖王世子,如果靖王妃没有这样直接强势的想要将亲事定下来,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如果,却总是比不上结果来的伤人。
虽然……这不一定是最后的结果。
忽然微笑起来,是啊,不是最后的结果,她又何必想得太多?阿常比她聪明的多,什么事情都比她看的更透——地府那么些年他不是白呆的,而她这个地府新人,不过是二百年的小鬼,又怎么能比的上他?
一个让人觉得安心的男人——或者是少年?
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121。缤纷(一)
南边的战事如火如荼,短时间内只怕分不出胜负。六皇子所带的援军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苦苦支撑的定嘉关,并在第一时间传来捷报,令宸帝龙心大悦。
六皇子首次领军,就能得此大胜,不知道应不应该说是他洪福齐天。不过多半人都觉着是六皇子运气好,碰上个不怎么厉害的东盛国将领,这才让他打了胜仗。武官一系倒不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东盛的那位不厉害,洺屿关如何会被人在三日之内就攻破?只是六皇子不过一个小毛孩子,只会些纸上谈兵罢了,若真要说他有什么厉害之处,还真挺叫人难以相信的。
宸帝看着龙案上的三份奏章,就是这次用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捷报。蓝正恺在奏章上大大夸赞了六皇子的军事才能,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也不知道是真的佩服六皇子的谋略,还是只是在奉承宸帝;而他那个聪明的儿子,却对自己的表现只字不提,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只说打了胜仗,恭请父皇金安,旁的一句没有多说。派去的监军却是个老油条,虽说并没有大肆的拍马,却将一些细枝末节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宸帝,他这个儿子很了不得。看似公正的一封奏章,其实与蓝正恺的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含蓄些,一个直白些罢了。
宸帝将蓝正恺与监军的奏章放到一块,单单留着梁乐桓的那一份。字体刚正有力,可见书写之人有多年的书底,可这并不该是一个十六岁心浮气躁的少年该有的——如果蓝正恺和监军所言只不过是过分的夸奖倒也罢了,但若是真如他们所言,六皇子竟是如此的文韬武略,那么他自己的这份奏章,就很值得他注意了。
从理智上而言,他宁愿相信是前者。毕竟,乐桓不过是个少年,即便是比别人聪明些,也不可能刚刚接手就做的如此体面——因为担心他年轻气盛,宸帝特意派遣了几个老道的将军领兵,名为辅佐,却随时都有权利夺了六皇子的帅印——他宁可相信这次的捷报,是那几个将军的杰作。
而从心理上,他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的确是个军事天才。既然他于许多方面都能一点即透,说不定这方面也是呢?只是,如果是这样,那么六皇子的城府未免太深沉了些。
没有哪个皇帝会喜欢见到有个自己都看不透的人隐藏在身后,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多疑不是本性,但高处不胜寒,他却不得不小心。
捷报传来的第二日,蓝老爷子进宫了。
蓝锦甯心不在焉的歪在床上,梳理着昨晚“鬼魅”传来的消息。原户部尚书并未被投入京畿卫诏狱,而是被软禁在了京畿郊外一座小小的院落之中,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也不知到底是为了什么。王中书令接过户部之后,并没有什么大刀阔斧的举动,也没有急着笼络人心,想来也是知道这个油水极大的位置他是做不长的,而且宸帝透出的意思,也是叫他不要有太大的动作,户部亏空的消息被按压了下去,并没有外露。当然,这瞒不了那些消息灵通的人士,只是大家都是惯会装聋作哑的人,皇帝要隐忍不发,他们也自然就当做没有这回事了。
还有一件事,便是武郡侯府三房的蒙族女人,前两日从佛堂无故失踪了。
“她跑不了多远的,我爷爷手上的人不是吃干饭的。”蓝锦甯在魍问自己需不需要帮侯爷府上一把的时候淡淡笑道:“就算她有内应,武郡侯府却不是那种别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更何况她可是三叔——哦,是二叔明媒正娶的妻子!大梁皇帝亲自下旨赐婚,蒙族人如何敢将她弄回去?且不说她走不走得了,就是回到了蒙族,她也会被人送回来的!”
“主子,这事情有蹊跷。”魍魉二人也不是傻蛋,否则怎么当得了“鬼魅”首领的四人之二,一听蓝锦甯这话便恍然大悟。
“什么蹊跷,不过是我家二叔玩了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罢了。”蓝锦甯摇着头,自作聪明的人,总要等到吃了亏才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也许领军打仗是他的强项,可算计人他可就差得远了。从前使那种小手段倒还算有点心眼,东西不扎眼,还知道夫妻二人分头行事。可这次,实在是太明显了一些。武郡侯府竟然叫一个只有些花拳绣腿的女子给悄无声息地溜了出去?这不是笑话么?
“罢了,你们去帮他一把!人不是跟丢了么,你们安排给送回蒙族去!顺便给侯府的暗卫送个消息,那边就不用盯着了。”
“主子?”虽然想明白了,可蓝锦甯这吩咐却叫他们摸不着头脑。送信给蓝府倒是可以理解,但把蒙族女人送回去?这不是把狼崽子送回了狼窝么?
“不明白?”她轻声问,小小的脸蛋上浮着浅浅的笑容:“日后你们便会明白了,去。”
魑魅魍魉年轻,经历的事情不多,虽然阿常调教有方,但终究要有些历练才能成事。
宸帝软禁户部尚书,却困而不发,显然是想借着这件事情将对户部伸手的某些人钓出来。他这户部银钱的主子都不动声色,她这个小虾米也就乐得静观其变了。只要不将她外公牵扯到里面,她才不会去管宸帝想搞什么幺蛾子。
她外公也果然是个老油条,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做,干脆便顺着皇帝的意思,把着权利不干事,谁来要银子都说做不了主,户部的银子一分也流不出去,自然也就没人知道,自然也就把亏空一事按了下去。
可是别的地方不给,军需却是不能拖欠的。粮草对战争意味着什么,恐怕没有人会不清楚。
宸帝此刻只怕焦头烂额了。
“大小姐,大姑娘和二姑娘来了,是不是要请她们进来?”如琴撩开帘子走进来大声通报,明着是说给外头的人听的。快步走到锦甯身边,低头说道:“……少夫人被气着了。”
“哦?怎么回事?”锦甯几乎是一下子坐了起来,问道:“母亲可有大碍?”
“倒是没什么,上官姨娘和姜姨娘都回院子去了,只有二位姑娘留了下来,说是要见您。”
平常没什么姐妹爱,给她行礼时不甘不愿的,这会子倒是上门来了:“去请进来!”
“是,大小姐,奴婢先帮您梳个头!”如琴看不过眼她那松散的模样,没等她应话,便将人推到了桌前坐下,动手替她梳起了头发。
如琴姐姐,真是越来越有气势了,连小姐都敢催促。跟进屋的如风瞧了一眼,不由缩了缩脖子吐吐舌头。她是二等丫鬟,平时在小丫鬟们面前倒也有几分威信,可是一看到蓝锦甯,却不知为何便总是有些胆怯,也只有四个大丫鬟能在她面前放开性子了。
这其中,如琴姐姐次次都是头一份的。
锦甯一摸自己脑后,早上扎的发髻已然被她躺的松散了开,软软披在身后,便笑着不语,也不恼,任由如琴摆弄自己。
如琴手脚极快,替她重新盘好也不过片刻的时间,可外头的动静却偏偏大了起来,大有不让她们进屋便要闯进来的架势。
蓝绣的亲事还没有定下,而且她的性子也不会如此,那么吵闹的便是蓝瑟与她的心腹丫鬟了。听说她这位庶姐一直对自己的亲事不甚满意,抱怨良多,却不知王氏已经尽心在挑了。蓝正杰的要求是要捡那人品好的,日后能有出息的,家里穷些也无妨,多给些嫁妆也就是了。王氏当然深知这个庶出女儿的性格,在挑选时也尽量挑家境好一些的。因而那门亲事也并不算差,只是蓝瑟却总是挑三拣四的,哪怕蓝正杰都已经一锤定音了,还是抱怨不断。
亲事定下了,蓝瑟的抱怨也小了一些,毕竟她年纪也不小了,如果她敢闹得退了亲事,那么这辈子也就只能到庵里去做个姑子。只是时不时的,提起这事,她脸上的不是羞涩高兴,而是怨怒不甘。
蓝锦甯看的分明,心中倒是宁愿蓝正杰一气之下能退了那门亲事也好。省得日后蓝瑟心中怀恨拜了堂,嫁了过去祸害了人家,
那张名单她是知道的,上面的人也都仔细派人查探过,那户人家却是最好不过了。兴许是有更合适的,更好一些的人家,但人不上门提亲,这又有什么法子?难道还能拿着固国公府的名头强人来娶不成?
蓝瑟的心思她倒是知道,可汝阳王爷的那个庶出孙子,哪怕是个不成器的,她也高攀不上。人家早两年便娶了妻子,还收了几房小妾,她却还惦记着人家。
不说那位到底记不记得她这个蓝府庶出的痴心女子,就是记得又如何?
难道放着正室夫人不做,还上赶着要给人当妾?
蓝家,可从没有这样的规矩。
122。缤纷(二)
蓝锦甯不是不赞成自由恋爱,小姑娘家家的有个心仪的人也没什么。但是明知那人不是自己的良人,还痴心不改的惦记,那不叫痴情,那是犯贱。
何况,蓝瑟是真的中意那个人,还是中意汝阳王府的名号?只怕她自己也分不清楚。
如琴掀了门帘子,锦甯打头出了里屋,就看见蓝瑟正激动的训斥着如书如画两个丫鬟:“两个低贱的下人,也敢拦着我?还不给我让开?”如书如画被她说的脸色一白,却还是不肯让开,只拦着不说话,反正大姑娘也不敢对她们动手。
蓝绣却是站在一边,手足无措的脸红。这孩子也有意思,闹事的又不是她,脸红个什么劲?
“瑟姐姐,这儿不是您的院子,如书如画也不是别人的丫鬟,低不低贱,却不是你说了算的。”蓝锦甯淡淡的开口,却是直接给了蓝瑟一个没脸。当然,对于不要脸的人,给她脸面也没用:“如书如画,你们去做事,别愣着了。”
如书如画赶忙福了身离去,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走出屋子里时,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这大姑娘还真是气性大的很,说的话也不中听,若非她们早就被大小姐提点过,只怕当时就要驳了回去。丫鬟怎么了?丫鬟也是人,爹生娘养的,谁也不差你一些!不过是投胎的时候选了个好娘亲,有什么可得瑟的?当然,大小姐说了,跟没有教养的人是没必要争得面红耳赤的,某些人不要脸,她们俩还要差事!
蓝瑟被她一句话说的脸上忽青忽白,她心知自己没有资格管教蓝锦甯院子里的丫鬟,可心中却是不服气。见如琴恭敬的扶着她在首座坐下,而自己却还得站着,没她的话她还不能坐,心底便升起了浓厚的不平。又想到亲事,她说推就推了靖王府的亲事,自己闹翻了天却还是不得不嫁入那样寻常的人家,都一样是女儿,为何就差了这么多?越想越是不甘,便忍不住道:“不过是教训两个丫鬟罢了,难道我连这点资格都没有了?”
“瑟姐姐要教训你的丫鬟,我自然无话可说。”蓝锦甯抬眼看她,却是很快移开半寸,看向一旁的蓝绣:“绣姐姐,你送来的荷包我很喜欢,谢谢。若燕,还不扶二姑娘坐下?”
蓝绣轻声细语的道了谢,在一边坐下了,才轻柔的道:“大小姐喜欢就好。”
“很喜欢,绣姐姐的女红真好。”蓝锦甯是真心的赞叹,她当初学女红,却是为了打发时间来的,那时刚刚嫁给罗烈不久,她便发觉自己的日子过得无聊的紧,便想着寻件事情做做。恰好她自己偏又喜欢穿手工的旗袍,对上头的苏绣起了兴趣,便专门请了人来教。这一学,才知道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说是十年磨一针也毫不夸张。而重生之后,虽没有重新系统的学过,但有前世的功底在,拾起来倒是比一般人容易些。
蓝绣不过十多岁,却能有这样的手工,实在是下过苦工的。杨姨娘对女儿的这方面看来抓的很紧,几乎是在她四五岁的时候便让她拿起了绣花中,细嫩的手掌不知道扎了多少个窟窿眼,才有了今日之功。相比起来,蓝宜的运气实在是好的多,虽说杨姨娘对这个女儿不如对蓝绣关心,但也没跟上官氏待蓝瑟那般,压根连管都不管,几乎是放任的。没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