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亮潮汐(gl)-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瑶的家位于西区高级住宅群落间。C座三十四楼。我抵达的时候,落地长窗外的天色正转为一片灰红。我将一大把橙色间杂紫色的天堂鸟递到来开门的黛瑶手中,她随即对我展颜一笑,那笑容和我记忆中一样妥帖动人。
    穿过两旁排列着博古架的玄关进到客厅,我一眼看到,客厅的白色长沙发上坐着一个人。那是个三十余岁的男人,一身白色的衣裤,坐在沙发一端看着电视。
    我对酷爱穿全套白色衣服的男人,总怀有若干偏见。我觉得这一类人不是多少有洁癖,就是太过矫揉造作。两者都不是我所能欣赏的。所以看到那个男人的白色衬衫和休闲长裤,我不动声色地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这人是黛瑶的丈夫华新,那我就不考虑为这对夫妇做事。好在这顾虑是多余的,黛瑶向我介绍说,这是他们的朋友安怀。
    我和安某人握手,彼此客套问好。他的手指白皙修长,骨骼十分漂亮,是学画的人梦寐以求的写生素材。此人握手算是有力,倒不似相貌那样感觉单薄。我因此对他生出一点点好感来。没有一个女人,看到这样一个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的清秀男人还会心存厌恶。我也不例外。
    过了片刻我才发现,原来这屋子里还有一人。那是一个女孩子,不会比我更老,坐在安怀右侧的单人沙发里,双手放在扶手上,双腿笔直地伸到茶几底下,闭着眼睛睡着。之前我一直不曾看到她,是因为她坐得很低,身体被沙发靠背遮挡住了的缘故。
    黛瑶此时已走进厨房去摆弄那些天堂鸟了。我沿着茶几绕了一圈,在长沙发左侧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正好面对着熟睡中的女孩。安怀此时也坐下继续看他的电视。电视上在放一部法国电影,我便也转头看电视。如此一直过了十来分钟,黛瑶才从厨房里出来,手里捧着一个巨大的花瓶,错落地插着天堂鸟。那些花被她插成一派惊心动魄的姿态,宛如一群随时可能惊飞的鸟儿。我不由得赞了一声。
    安怀看着电视屏幕说,黛学过花道,在日本的时候。
    黛瑶不做声,伸手替一旁沙发里的女孩掠了下头发。之前她的面孔几乎全被长卷发遮蔽了。我这才得以看清女孩的面容。她长着一个意志力坚定的人才会有的挺秀鼻子,长长黑睫毛,虽然是在睡梦中,嘴角却抿出浅浅的纹路来。我怀疑她在做不愉快的梦,坐着睡觉,本来就容易发恶梦的。可显然黛瑶也好安怀也好都没有让这女孩躺下来的意思,我作为生客,当然也没必要多管闲事。
    再过一会儿就开饭。女主人黛瑶转过脸来对我说。她脸上又浮现出一个浅淡的笑容来,那也许纯粹只是习惯所致,却再一次让我感觉到某种久违的心境。
    保姆做饭?我也微笑问她。
    当然不是。黛瑶的笑容更浓些,说,华在厨房里,一会儿等他忙完再介绍你们认识。
    看到那个身着印满错综黑色字母的白色围裙的男人走出来时,我发现我原来是见过他的,在香港。某一场拍卖会上,坐在角落的半老日本男人一举拍下张大千的两幅画,我站在门廊旁观看拍卖场上不动声色的角逐,顺便把日本人和他身旁脸容肃静的男人一扫眼底。这两人看上去显然并非Fu…Zi,亦非主仆,而日本人出价前必见那年轻男人俯下身在老者耳边低语。我见过不少这一类角色,指点拍卖场上的风云以使雇主拍下心爱之物并免于割肉太多。日本人身边的男子有一个天庭饱满的额头,看起来颇有在中年后由额角开始头发稀疏的趋势,但这不妨碍他是全场最顺眼男士,我不免多看了两眼。
    我对人的样貌的记忆从来不曾出错,所以华新显然是那天我在拍卖会上见过的人。和那时相比,系着围裙的华某透出温暖的家居气息。他对我笑着伸出一只手说,你就是芮敏吧,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而且美丽。
    他用的是美丽这个词,文艺得过份,奇怪的是我居然相当受用。老祖宗关于千穿万穿的那句俗谚果然有点道理。我和他握手时注意到他左腕戴着半寸宽的细麻绳和骨珠编织的护身符,那很显然是藏饰。
    华新相当敏感。我不过瞥一眼他的装饰品,他随即落落大方地对我笑道,这个是去西藏朝圣时一个喇嘛送我的。
    你去过西藏?
    嗯。我在那里认识了柯。他说着,朝沙发的方向扬一下脸,说,那个古怪的小东西——
    你在说谁呢?别以为我睡着了就乱说话。
    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从沙发后面响起,然后,我看见一双脚笔直地在靠背后面竖起来,没有穿鞋的脚,从脚踝到趾尖都充满了某种可以称为生命力的气息。我们三个人都转头看着那双脚,我想她大约是躺在沙发里把脚翘起来,或者干脆是在倒立。还没等我判断出究竟是哪一种情况,叫做柯的女孩连同沙发一起轰然倒地,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我花了大约十秒才回过神来。离餐桌大约三米开外,沙发靠背着地,整个倾覆过来,女孩以奇怪的姿势半躺在沙发里。我急忙走过去,蹲下身问她有没有事。
    她把脸扬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看。她的睫毛确实非常之黑,映得整个瞳仁一片漆黑。
    我没事。你是谁?她劈头问我。
    芮敏。我答道。
    你是做什么的?
    画画的。
    她发出一声轻笑,我似乎在其中听到了某种讽刺之意,尽管不确定。
    这时黛瑶走了过来,伸出一只手给依然蜷在沙发里的柯。柯看也不看我,握住黛瑶的手站了起来。我们五个人这才得以落座吃饭。
    那顿饭又让我想起很多琐碎的事情。华做的菜是典型的上海风味,糖醋排骨,丝瓜炒蛋,盐水虾,香菇菜心,西芹百合,鲫鱼豆腐汤。每个菜都相当清淡,也算得上可口。
    吃饭闲聊的同时,我无法阻止脑中的那个声音絮絮无止息。那是曼因的声音。
    我最喜欢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她说,等你来了,我要学了做给你吃。
    你知道吗,她轻笑道,外滩的风里有三十年代的味道。你一定会喜欢这里,像我一样。
    还有,她在某个下午哭着低声说,我想你,我真的想你。你快点来上海好不好?
    那么多的日子里,她用声音织就了整个世界。然后,她将这个世界留在这里,当我来时,她口中的世界在,而她不在。
    真是的,一个糖醋排骨,居然吃出这么多我总是避免去想的事情。我一口口嚼着酸甜的排骨,不禁有些神思恍惚,以至于没有听清坐在一旁的柯问我的话,直到她伸出一只手在我眼前晃了一下,我才回到现实之中,对着她露出一个有点傻气的笑容。
    什么?我说。
    我刚才问你,你是画什么画的?柯说道。
    什么都画。我淡然说。
    没有人可以什么都画。她扬一下眉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和华一样,可以什么都卖。
    我立即感觉到她这句话里别有意味。其他人当然也听得出来。黛瑶和安怀均不做声,华新举起红酒杯,对我们微笑,说,两位小姐,我们别在这里讨论艺术和铜臭的问题了。来,干杯。
    去过黛瑶家的第二天,我坐上早班火车,前往杭州。
    这个城市也是她以前经常提起的。我们曾相约同游西湖,她告诉我,在日落时沿着夕阳在湖面上留下的光链前行,恍惚间你会忘记自己身在何世。我当时在电话里笑道,你不是白素贞,我也不要做那个懦弱的许仙。
    她却低笑起来,说,你是白姐姐,我是小青。我们不要许仙了,好不好?
    好。我说。我当然说好。说这话的时候,我眼角心底都是满满的笑意。想起《青蛇》那部电影,我最爱两个女子在湖边学人走路的俏皮情景。走路好累呀,她们说。
    在苏堤上闲走时,我想起这句台词来。一个人走苏堤,总觉得有点漫长。可是无人可以与我携手扶肩开玩笑说一遍那句台词。我顿时有些寂寥。
    最后还是没有在西湖泛舟。我保留了对于那片夕阳的想象和纪念,走罢苏堤,我决定乘车返回上海。西湖很美,却不是我心中想象过的模样。说起来杭州是母亲出生长大的地方,但我对于这里,并没有任何故乡的概念。

  ☆、四、 柯

月亮潮汐  四、 柯  

    回到上海时是下午三点。我从火车站乘地铁到常熟路,慢慢走回家去。
    沿着淮海路走回家,沿路上有不少我喜欢的地方。我在申申面包房买了一只热狗包,放在包里打算当晚饭吃。申申对面的小公园前面矗立着聂耳的雕像,总有不少老人在里面闲坐。法领馆,美领馆,一路都是高墙和漂亮的屋顶,门口的卫兵们站得笔直,有时可以看到一整队穿着军服的年轻男子列队走过,每个人都几乎一般高而英挺。街上的行人大都闲闲地走,我总觉得,似乎人们在这里的步伐速度,要比在商业区的另一端慢了许多。
    经过图书馆的时候,我忍不住到图书馆楼下广场旁的草坪边坐下。不是为了休息,只是为了呼吸新修剪的草的味道。不时有学生模样的人从我眼前经过,那都是出入图书馆的人。离我三米远的地方坐着两个年轻女孩,一个白肤金色长发,一个黑肤戴一叠叮当作响的银色镯子,两人和我一样坐在养草的花坛边,吸烟,低声交谈。空气里有种闲散的气息,我恍惚间有种回家的感觉。这很奇怪。我到这个城市不过一个月,比我在任何其他城市都要短暂得多,可我却有种错觉,觉得这是我的城市,是我的家。
    我不知道这是否因为曼因。
    注意到时,那个女孩的身影已经在视网膜上出现了许久。她在环绕着柱子的圆形广场上跳房子。
    女孩没有穿鞋,赤着脚。红色群裾飘飞,露出白色蕾丝衬裙花边。那条低方领泡泡袖胸前褶皱的红裙子使得她看起来像个小女孩。我又看了片刻才看出来,这个人居然很眼熟。
    是我昨晚在黛瑶家里见过的叫做柯的女孩。
    广场上人不多。除了偶尔走过的图书馆族类,就是我和那两个外国女孩子。走过的人都目不斜视。城市就是有这点好处,大家都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两个外国女孩子继续专心地继续聊天。只有我一个人凝神注视柯。
    广场上的花岗石地板是灰色红色的格子形状,柯就在那些格子里单脚跳动。她很专心。长发在脑后随意一束,随着她每次跳跃而甩动一下。柯的身后是通向图书馆的台阶,长而干净,显出一派寂寥来。
    这情景真适合入画。我眯起眼睛淡漠地想道,灰色白色的背景里,独自跳房子的红衣女孩。
    可惜我从不为自己画画。
    半分钟后,我叫了柯一声。她停下来,向四周张望。我冲她挥挥手,她朝我走了过来。
    嗨。我说,要不要休息一下?
    她站在我面前抱着手看了我片刻,在我身旁坐下。两个外国女孩子这时已不知所踪,广场附近只有我们两个人。
    你在这里做什么?她理一下裙摆,问我。
    我正好路过,坐下来休息。我说,你呢?别告诉我你是专程跑来这里跳房子。
    当然不是。她冷淡地说,我在等人。
    我哦了一声。我当然不至于八卦地问她在等谁。但两个人这样僵坐着未免有点无聊。我直觉她对我有莫名的敌意,或者只是戒备。这女孩子如同一只小兽,漂亮而充满警觉心。我看了一会儿她的红裙子,然后说,我这里有面包,你要不要吃?说完立即觉得自己肯定自讨没趣。
    意外的是,她说好啊她正好饿了。于是我拿出包里的面包给她。她把面包掰成两半,将其中较大的一份递给我,我说了声谢谢,两个人开始不作声地吃面包。申申的面包味道很不坏。我嚼着面包,眼睛漫无目的地看向图书馆的方向。这时我看见了黛瑶。
    柯在等的人应该是她了。她穿着浅玫瑰色长裙,优雅地走下台阶。这情景让我想起罗马假日。也许是因为广场上那些莫名其妙的柱子的缘故。看见她,我心里闪过一丝无可否认的愉快。柯把最后一口面包大力咽下,干脆地站起身朝黛瑶走去。我坐在原地看着穿红裙的身影和那个玫瑰色身影会合。几乎是同时,我想起白娘子和小青。
    那么谁是许仙?我在心里笑了一声。
    黛瑶最终也看到了我,冲我远远微鞠了个躬算是打招呼。她这个动作相当流畅优雅,我想起安怀说过黛瑶曾在日本学习花道。
    我站起身来,柯轻快地走到台阶下,把脚伸进放在那里的鞋子里面。她穿一双红色高跟拖鞋,走路时略微昂着小小的头,像一只骄傲的鸟。黛瑶的步子却是柔软安静的。她们一起朝我走过来,我对着黛瑶露出一个笑容。
    一起去吃饭吧。黛瑶说。我说好,装作没有看到柯脸上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