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记中暗含的职场秘技:西游记潜规则-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游记中暗含的职场秘技:西游记潜规则(全本) 作者:天涯juwen
前言
《西游记》到底写了些什么?
《西游记》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正是《西游记》的出现,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变幻奇诡的神话体系。神话传说是一个悠久民族的精神瑰宝,中国的神话和希腊神话一样源远流长。但在此之前,只是民间的俗神传说、佛道两教经典中传颂的神话流派。是《西游记》将这些结合起来,再加上天才的创造,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属于中国的神话世界,其意义堪比希腊的《荷马史诗》和英国的《魔戒》。中国传统神话小说的另一个巨擎是《封神演义》。不过虽然《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早于《西游记》,但成书时间却在《西游记》之后,其中的神话体系和神话人物也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西游记》。这里顺便提一下,现在很多人拿《封神演义》来研究《西游记》,由此得出了一些看似新颖的观点,如菩提祖师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和如来是师兄弟关系一类的。这其实是本末倒置,没有什么道理。
《西游记》也是一部具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传统的哲学典籍。佛教的缘起因果、道教的修心证道,在《西游记》中都有体现。但又不是一部单纯的金丹证道小说,而是对佛道各有褒贬,主角孙悟空本身就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人物。但无论是对于佛教还是道教,兴许都能从中找到类似于基督教《圣经》的感悟。
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诗词歌赋是最多的,达到了七百五十多首。也许是情节太过精彩,因此这方面的价值反被忽略。但其描绘的山水田园、金丹韵文、人情百态,很多方面堪与《红楼梦》并肩。
《西游记》还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西天路上的迤逦异国、妖魔洞穴,看似天马行空,其实蕴含着作者自己的经历。如江苏淮安、连云港,福建福州、武夷山,湖北蕲春,山东泰山,浙江天台山等,在书中都能找到影子。
《西游记》究竟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或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
还有《西游记》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市民文化、医学文化、养生文化……
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西游记》在叙事模式上也是单线结构,人物、故事都是沿着取经这一线索向前发展。古典章回小说多由评述演变而来,大抵如此,直到《红楼梦》出现之后,才为传统小说打开了一片新的模式。但即便如此,其叙事模式却堪称划时代的经典。《西游记》取材于玄奘西行的故事背景,但绝对主角却是孙悟空:早年横空出世出海学道,之后挑战正统直到大闹天宫身陷囹圄。500年后又被正统力量解救,将功赎罪,一路历尽艰难终获正果。但与此同时,又穿插有孙悟空从叛逆到真正皈依的心路历程、唐僧的意志坚定、猪八戒的插科打诨、沙僧的任劳任怨、神鬼妖仙的博弈。最后呈现给我们的,并非一个简单的西行平妖的故事,救赎、叛逆、阴谋、人性,从中能得到太多的解读。
正如本文在天涯社区连载时,一位叫“无行笔记”的网友所说的:“这种套路的影视作品之多有如过江之鲫,远有《加里森敢死队》,近有《木乃伊》《古墓丽影》等大片,甚至动画片《犬夜叉》都是用的这个老套路:英雄人物重见天日,身负重任。除此之外,攒几个伙伴大冒险,一路旅行一路感受沿途风情,不知不觉改变自己的心灵进而走出阴影;兄弟反目遭遇危机,重修旧好克服困难;被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影子陷害,孤身奋战揪出幕后黑手;特种小队拯救被颠覆的国家等等。这一系列经典的片段无不滥觞于《西游记》。且不论孙悟空猪八戒,一众小妖之人物塑造的经典;不论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天堂地狱、龙宫妖窟之文笔的优美;不论内隐谈玄论道、金丹修为的深刻;也不论借古讽今、以幻写实的巧思;单只论这样一部综合了动作大片、惊悚片、公路片、谍报片、神话片乃至黑色喜剧的《西游记》,难道还不配跻身于四大名著之列么。”
这段评论看似调侃,但基本上概括了《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叙事范畴,倒也不无精彩。其实上面讲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一部伟大的作品,所蕴含的价值肯定是多元的。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无论是《西游记》也好,还是其他伟大的作品,都会受到如此的关注,有着永远说不尽的话题。

《西游记》中的另类主角
曾经有学者如此阐述《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取经五人团(包括小白龙)代表了人的五个方面:孙捂空——人的心(心猿);猪八戒——人的情;唐僧——人的身体;沙和尚—人的本性;小龙马——人的意志力(意马),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在身心、人性、意志各方面不断斗争、调解、超越,最后修得正果的过程。
我并不否认这种观点,但正如上面所说,一部伟大的作品,并不会仅仅是一部励志作品那样简单。取经五人团的确是书中的主角,但真正搭起《西游记》架构的,其实就是他们在取经途中,与妖精之间的一个个故事。妖魔神怪,实则蕴含世情百态。西行路上的妖精们,其实正是《西游记》的另类主角,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群体。
本书所重点阐述的,正是《西游记》中那些可爱的妖精们。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的《西游记》启蒙是来源于小时候看的连环画和电视剧,当时觉得里面的那些妖精不如想象中的讨厌。虽然有些长得奇形怪状一点,但很多都是大大咧咧傻乎乎的形象。后来看了原著,发现这个现象其实更加明显。吴承恩笔下的妖精反而更加人性,不乏可爱之处有时还颇多无奈艰辛,反倒是正统神仙们面目模糊,甚至狡诈虚伪。很多年前彭丽媛有一首很好听的歌叫《说聊斋》,其中有一段歌词用在这里很合适:说鬼不见鬼,说怪不见怪,牛鬼蛇神倒比那正人君子更可爱。其实《聊斋志异》也是通过花妖狐魅写无奈人生,这方面和《西游记》非常相似。
精细鬼、伶俐虫这些可爱的名字,憨厚的金角大王,善良的黄狮精,对唐僧一往情深的漂亮女妖……正是这些构成了《西游记》中最鲜活的因素。《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书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真爱的追求。在女性的人性尊重上,超越了所有的古典名著。而《西游记》中则将看似恐怖的妖魔鬼怪人性化,我们读《西游记》的时候,突然想到妖的时候,感觉是那么温馨可爱,同样也是其伟大之处。
在原著中,如果说神仙们代表了正统体制,妖精们其实就是冥冥众生。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看来,这些妖精们的悲欢更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土根小妖们,首先要运气好得以长生,然后还要经过千八百年修成人形,毕竟不是谁都有孙悟空那样的好运气,能碰见一个教你七十二变的菩提祖师。同时身为妖精,在神仙们看来,就是带有原罪,还得时刻提防着不被大仙们收去。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又说不准什么时候被更有来头的妖精们霸占,而且还申冤无门。其实即使是那些下界的神仙宠物、门下小童们,也是各有苦衷,天宫的琼瑶玉液、华龙仙池与他们无缘。在天庭的体制中,永远也只能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小人物。有时甚至想做妖精有什么好呢?还不如做没有七情六欲和各种情绪的动植物。按照天理循环,生生死死,不会思考,没有烦恼,多好。
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才有那么多妖精想吃唐僧肉,但与此同时也会搭上生命的危险。正因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无论何种生灵,在此都是平等的,因此妖精们的遭遇反而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同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的,在妖精们的价值体系中,妖精吃人和人吃动物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且对比于因为推翻了贡品就让凤仙郡三年大旱民不聊生的玉帝,这些小妖精是不是更可爱一些呢?
本文就是试图从人性的视角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同的《西游记》,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也认为吴承恩借《西游记》反映了社会现状,他所描绘的人、仙、妖的世界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真实反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关于读书的乐趣
我不清楚“四大名著”中,哪本书的阅读率最为广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故事是在大众中流传最广的。对小孩而言,大部分传统文化是通过连环画、小人书一类的读物开始普及的。对没有接触过“四大名著”的小孩子来说,如果让其挑选连环画,《西游记》中妖魔神怪的故事相对于《三国演义》《红楼梦》来说,肯定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最大的。因此,《西游记》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对人们的影响一开始就比其他三部名著占了先机。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会有挥之不去的“西游”情节,因此我们对《西游记》里面人物形象感情也最深,甚至于孙悟空这个形象已几乎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图腾之一。
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传播手段不断丰富,《西游记》的各种衍生艺术作品不断地出现且深入人心。尤其是《西游记》的电视剧的成功,使传说中的神话人物一个个有了具体的可以感知的造型,不再是以前虚无飘渺的概念。正如天涯一位叫“3066”的网友所说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甚至如来观音玉皇大帝等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文化符号,甚至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他们真的成仙了,可以长生不老了,因为自诞生以来,一直活在我们的世界当中,并且越活越精神,越活越鲜明,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活得越来越精彩。”
相信很多人都会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西游记》的电视剧播出时,万人空巷的情景,直到今天,尽管一遍一遍地重播,仍然保持着高收视率,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应该说电视等现代传媒的传播手段的受众比书籍要广得多,而且确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莫大焉。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现代传播手段也会逐渐改变我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在这种被动文化消费中失去自己的思维。尤其在流行快餐文化的今天,真正认真的读古籍经典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作为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智慧结晶,如果对其了解仅仅停留在从影视剧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上,岂不可惜?
本书在天涯部分连载时,我最高兴的并不是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接近五十万的点击率,而是从大量跟贴中可以看出,在下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有了阅读《西游记》原著的兴趣。前面我讲过,《西游记》是如此的伟大,蕴含的内容是如此多元,我们实在是不该轻易错过。
这里想谈谈一些个人关于读书的看法。值得读的书太多了,但对于我们大多数并非以学术为业的人来说,每日都在为生计忙碌,读书最大的目的应该就是让自己获得阅读的乐趣。本人亦是如此,判断一本好书的标准,就是能否让我觉得有趣,觉得有所共鸣。那传统古典名著可以读得有趣吗?我觉得是可以的。
几年前读余华的《活着》,对其在后记中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既能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也能读出作者没有想过表达的。原因很简单,一部伟大的作品肯定是作者智慧、历史文化观的集中体现,自然会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在文字里面。在行文之中,肯定将会蕴含着万物相通的人文价值。
本书并不是“歪评西游”,旨在通过对妖精们的另类解读,试着探究出伟大的吴承恩先生试图体现的人文关怀,顺便来聊聊我们的生活,聊聊人生。当然时过境迁,这其中会有一些关于现实的调侃。但最大的目的只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喜欢《西游记》原著,愿我们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智慧能够达到更好地传承和普及!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那些跑龙套的可爱小妖们
在《西游记》中,最为古灵精怪的是那些妖精喽啰们。虽然着墨不多,但往往在其中穿插打诨,寥寥几笔之间,形象异常生动。
小妖们的形象大多天真活泼,跑跑腿巡巡山,或是负责烧水准备蒸唐僧和猪八戒。孙悟空一上门叫战肯定就是跑进去着急地喊“大王,祸事了,祸事了”(这也是小妖频率最高的台词)。感觉都和自己的老板关系不错,挺开心地为他们办事。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没有名字,这里重点聊聊几个有名有姓的小妖。
奔波儿灞VS灞波儿奔
在全书中,最喜剧的两个小妖,当属在六十三回“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中出现的两个放风的喽啰。讲述的是九头虫偷了祭赛国金光寺宝塔中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